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十六▪P7

  ..續本文上一頁到了恒河;上觀,往上看有日跟月,阿難!你把手舉起來,舉手所指,指指看,縱目就是放眼看天下,叫做縱目所觀,看出去,好好的放眼看。你看到的,指皆是物,你所看到的都是物,無是見,就是你找不到見性,因爲見性是無形相的。你找到的、看到的,都是有形相的這些物,你絕對看不到有形相的見性。見性是無形相的。因爲見性是無形相,是無可指,你指不出來;見性指不出來,你就會發現全部都是物相,無一處不是物相。

  [此阿難答,即物無是見]。即物就當下這個物,你找不到見性,後面講:離物也找不到見性啊![謂舉手所指得到,縱目(即放眼)所觀(見也)得到,指者皆是物,不能壞物之本相]。不能離一切物,不可以壞物之本相,意思是:不可以破壞物的本身。[更指出何者是見也]。更怎能指出哪一個是我們的見性呢?意思是:完全指不出來,你所看到的,根本就是物相。[故曰:無是見者]。

  阿難回答說:[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于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說:世尊!就像佛所說的,何況我只有證初果的有漏的實學聲聞,乃至菩薩,也不可能在萬象當中剖析出什麼叫見性,根本就沒有辦法剖析。譬如說:這個是毛巾,眼睛見這個毛巾,我們這個見性,投射在這個物,如果是二個體的話,我是一體,物是另外一個體,見性投射出去,你能不能剖析,我用刀子把它刮一刮,看看見性能不能刮得出來?不可能嘛!物就是見性;見性不離物。說一體不對,說二個體還是不對啊!離一切物而別有自性,怎麼這個見性能離開一切物,而另外找到一個自性呢?另外可以找到見性呢?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離開一切物相,而另外有一個見性。諸位!你就了解佛法有多難了!我看到諸位的眼神就知道!那個外道的就不用說了,佛道,你們進入佛門幾年了?拜佛、禮佛多少年了,我這樣一直講,你就是兩眼發直了!你就可以知道,栽培一個法師,二十年都沒有辦法的道理;栽培一個牧師,叁年就可以成就,就是這個道理。

  在座諸位,老參的多少?可是,就是不知道在講什麼,我一直講,他一直搖頭:怎麼會這麼難?就是這樣子沒有錯,搖頭是對的,點頭就錯了,因爲你騙我!聽不懂它是很正常的,證阿羅漢果都聽不懂,何況凡夫俗子?所以,我們要了解佛法,就知道它有多難!爲什麼人家信佛以後,到最後不想要信佛?實在是聽不懂!我向上帝禱告,他很快就給我糖吃,比較快。以前小時候就是向這個聖誕老公公祈禱,這襪子時面有裝禮物,那些小孩子半夜就真的起來禱告,第二天就真的收到禮物了,所有的禮物都是他爸爸、媽媽裝在襪子裏面的。

  [此阿難答,離物無是見]。離開這個物相,根本你就找不到見性。[如佛所說,即指上文佛立格雲:“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況我乃是有漏初學人,那能離物指出是見,即羅漢、辟支佛,亦所不能,乃至菩薩,亦不能于萬象前,剖析出精見],就是見性,[離一切物,別有見之自性也。是離物亦無是見之可指矣]!離開物相,你也找不到見性。[此雙用即離],即物有見性是不對的,離物有見性也是不對,叫做雙用即離。[單遣是見也。二阿難答竟]。

  [午叁 佛印證]

  [佛言:如是如是]!

  指不出來,也不能離開一切物相,說一不對;說二還是不對,一就是一體的,統統不對!佛言:如是如是。經過佛的印證,就不得了了!

  [此佛言印證]。我們現在也是講求印證。[重言如是者,以阿難所答,即物無是見可指],即物就是:當下跟物要剖析出見性,指不出來!這是毛巾,那你指出什麼是毛巾?什麼是見性?指出來?指不出來,就是這個道理。[離物亦無是見可指],離開了這個毛巾,你找得到見性嗎?見性,物相的時候起作用啊!所以,離物也無是見可指陳,[二者皆是,故言:“如是如是”。良以見性,量括十方,體周萬法,其與萬法非即非離],什麼叫非即非離?它叫做不可思議的絕對,即,不對,因爲沒有東西可以即。諸位!虛空哪裏有東南西北?哪裏有從東邊跑到西邊?虛空哪裏都是絕對啊!非即非離在強調什麼?在強調絕對。說任何語言,統統不對,語言、文字統統不對。即也不對,離還是不對;即是言說,離還是言說,全部不對;但是,全部對![惟其非即也],[非即]就是離。因爲能夠離,[故能靈光獨耀,迥脫根塵,身界無幹],見性、大悟的人,心性是寂滅的,[生死不系,衆生不達斯義,則混淆真妄,沈溺輪回;惟其非離也],非離就是,當下就是。[故能塵刹普融],塵刹就是無量叁千大千世界。[萬物一體,用彌法界,色心不二,衆生不達斯義,則沈空滯寂],陶醉在二乘人的空裏面,[中止化城]。沈空,證到一點點空性,就認爲很知足了。中止化城,化城是善巧方便,不知道佛陀叫你連那個善巧方便都要離。中止就是:你卻停留在緣起的善巧方便二乘人之法,不能趣向大菩提涅槃。[如來自指見是心以來],自指出見就是心,顯見是心嘛!前面第一:顯見是心以來,[多約不即之義],不即就是:見不能就是物,大部分多約不即,就是見不是物,從這個角度來講的,多約不即。如來自指見是心以來,從第一個:顯見是心以來,大多就見性不是物的角度來解釋的。來分清楚什麼是真心,[分真],剖析出什麼是妄心[析妄]。

  諸位!凡夫俗子,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都弄不清楚了,哪裏知道什麼叫做絕對呢?所以,只好帶妄顯真了。[以決擇離塵獨立之體]。只好來讓你決擇,不受所有的物相影響的,就是你獨立存在的見性,就是不即,因爲它不是物,從這個角度來分析的。[今此科合下無非見],沒有一樣不是見性。[乃約不離之義],不離就是即物;不即就是離物。乃約不離這一點,現在就是即物,不可以離開這個物相講見性之義。[泯妄合真],泯這個妄心爲真心。[以顯泄乎],這個[泄]就是出,以顯示出見性[與物混融之妙],以顯示出[見性]與物相混融就是圓滿的,沒有互相障礙的。所以,大悟的人一切境界統統是修行,順逆、逆境統統在修行,沒有一樣不是增上緣,贊歎、毀謗,無關于自己的見性。[以釋阿難身見各體之疑。二正遣是見竟]。[身]指身心,以及見性,身、見,各體,就是各自有一個體性。[見]就是現在眼前的見性,各自有體性是不對的。但是,二個體也不對,各自有體性還是不對。遠離一切即、離,這些語言、文字不相幹的東西,不必頭上安頭。什麼是虛空,虛空就是絕對,虛空你可以安排、安插,更加上一個虛空嗎?不可能!用刀子一直割,能夠把虛空除掉嗎?也不可能!虛空無關于你的物相啊!你把這一棟建築物打掉,虛空還是存在啊;建築物建在這裏,虛空也沒減少啊!我們的心性,從來沒有增、沒有減,無關于這些緣起的假相,它就是絕對存在,善用心者,即能入無上大般若菩提涅槃,要好好理解,不可以停止在生滅緣起的善巧方便法。今天對不起大家,沒辦法,因爲大家很[好],沒辦法。佛法的難,你可想而知!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十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