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六▪P6

  ..续本文上一页让众生不可以脱离因果的法则,免得修行落入断灭;讲当体即空,让你推上无上究竟菩提,不留任何的善巧方便,就是绝对,就是空。没有什么好谈论的!所以,如果你功夫够,来,师父一拍桌子,双手一摊,OK!没东西可以讲,好!下课!用这样的方式,对你们根器这么好,行吗?哼!我从台南坐车来,你竟然一句话都没讲?这不行!无有能说所说,你就是善巧方便说,就是要这样子说。因此我们知道,缘起法就是空。[则二执荡然矣]!修行就是在去除执着。[如灸病者,须得其穴],就是针炙,你要得到那个穴位。[阿难种种谬执,惟此见性在前,是其谬本,故佛首夺云:见在汝前,是义非实。]你说你的见性就在眼前,这个是不对的![初直斥妄拟竟]。

  [巳二 正遣是见 (分三)]

  [午初 如来问]

  [二 阿难答 三 佛印证 今初]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解释一下:若实汝前,这个无形的见性,实实在在现在你的眼前,叫做汝前。如果这个无形相的真心,实实在在现在你的眼前的话,假设说是这样子,汝实见者,那么,会让你实实在在的看到。譬如说:茶杯、毛巾现在我的前面,我一定可以看到茶杯、毛巾。让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这个见精既然摆在你的前面,一定既有方所,即有方所就是长短、方圆,就是物相了。就是物相,非无指示,就应当可以指得出来;这个是我的眼镜、这是灯、这是布、这是桌子,只要现在我的眼前的,都很清楚啊!既是物相,那么,就表示可以指得出来,绝对可以指出来。为何指不出来呢?为何指不出见性何在呢?

  [先阿难妄拟见性在前],把见性当作物,放在眼前。[佛已直斥其非。此下辨无是见,与无非见],无一处是见,无一处非见。所以,你要找见性,没有一处是见性;但是,也没有一处不是见性。你指不出来,但是,不离万象。[此科双用即物离物],即物,同时离物,加[同时]意思更清楚。即物离物,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佛法即现实,离物就是超越,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佛法不能离开我们的生活,可是,我们的生活可以过得很超越。[而单遣是见也]。无是见,也是非见。[如来问云:若此见精,实在汝之眼前],就在你的眼前,[汝实实可以看见者,则此见精,一定有地方所在,既有方所,必有相状,非是无可指示?此决断定属可指,下方令对物指出]。佛陀告诉你:指出来!什么是见性?

  [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

  现在今跟你坐在祇陀林,你注意看,看出去林渠与殿堂,上到日月,前面是恒河,汝今在我狮子座前,把手举起来:指指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阴]者是暗处,这是森林;[明]就是明亮处,借重于阳光;[碍者]就是壁;[通者]就是空,就是虚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就是细小,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可有形,无不指着,只要它是有形状的,没有一种东西不可以指出来。那是山、是林、是树,这很清楚,这是亮的、是暗的,很清楚。只要它是有形相的,没有一处不能指出来。

  [此先以物皆可指为例。下令指见,且今我之与汝,坐此祇陀林。周遍观看,近处林渠(水也河流之类),及与殿堂,高处上至日月宫,远处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但是目之可见,举手皆可指陈,是种种相,分别明白,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若草若树,纤细毫末],[末]就是细碎的物体。[大小虽殊,但可以有形,无不可以指着也]。只要有形状的,就可以指得出来。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如果这个见性就在你的眼前,你用手指看看,哪里是你的见性,指出来?指不出来。

  [此教其指见。若必定见精,现在汝之眼前,汝应以手,确确实实指陈,何者是汝眼前之见]?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

  阿难,你当知道:如果无形相的虚空就是你的见性,外在的虚空既已成见,外面的虚空既然已经成为你的见性,[又]何者是空?那么,又什么叫做虚空?虚空是你的见性,那什么叫做虚空呢?若物是见,如果外在的物相就是你的见性,那么,[物相]既已是见,物相如果是你的见性,何者为物?那么,又何者是为物相的本身呢?意思就是:见是见,物是物,要弄清楚!

  [此有两节文,乃佛立成格式,要阿难依此解答,不至混滥。先所谓双用即物离物,单遣是见,即在本科。此节格式,乃即物,须不坏物之本相];所以,诸位修行,诸位法师,护法居士,修行叫做不坏物相,就是说非得用某一种格式,千万不要去破坏现在所存在的现实的东西,叫做修行。须不坏物之本相,[下节乃离物],即物也不对,离物也不对;即物也对,离物还是对。[须当显见之自体]。

  [当知二字,要阿难注意着眼,何者是空,何者是物。此语莫作是见无空,是见无物解释]。意思是说:这个见性是离于虚空;这个真心之见是离于物相,不要这样解释。[佛要阿难,依所定格式,物、见双指,不坏物之本相]。意思是:当下万象来谈解脱,不必去破坏它,不必去毁坏它。[先约空说]就虚空来说:[若空是见],如果虚空就是你的见性,虚空[既已成见],则破坏了虚空,对不对?你不要去破坏虚空嘛![须当不坏空之本相,何者仍旧是空]?意思是:空已经变成你的见性,那么,什么又叫做虚空?[再约物说: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亦当不坏物之本相],譬如这杯子,这杯子是见性的话,你不可以破坏这个杯子,这个杯子就是杯子啊!不可以坏物的本相。[何者仍旧是物]?杯子就是杯子,毛巾就是毛巾。[此种格式,譬如即壁成画],墙壁上画画,要须墙壁存在,画也存在,[要须壁画双存,方成物见各体之义]。现在是:物见是一体的。所以,我们精神跟物质是一体性的。[此顺阿难迷执]而说的,以为[见性与根身万物,各皆有体,故作斯解],才这么样来解释。[若是见,即便无空无物],若是见就是:如果只存在见性,因为物见是一体的。即使无空无物,那么就变成否定了虚空跟外面的物相。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只存在见性,那么,就没有虚空跟物相了,即变成了否定虚空,也否定了万象了。我们需要不坏虚空、不坏万相,来讨论一体。所以,[遂成一体],这样才变成一体。意思是说:如果你只存在见性,而否定了虚空跟物相,那么,这样才叫做一体啊![则与阿难语意相违]。阿难认为怎么样?见、物各有体性,物跟见是各个体性,是分开的,现在又变成一体。[又既成一体,自不容更说是见],因为见变成物了。当然不容更说是见了,因为见变成物了。一体就是这样,一体,见就是物。[如下文“我真文殊,无是文殊”。此种解释,是《正脉疏》,交光法师],说:我就是只有一个绝对的文殊,没有另外一个多或减、或对或错、肯定或否定的文殊,没有!我真文殊,这个文殊师利菩萨就是绝对,没有是,[是]就是指非,无是,也无非文殊,这个[是]就是没有是跟非文殊,这头上安头,我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于其文殊师利菩萨的本身,不可安一个说:我是文殊师利菩萨、我非文殊师利菩萨。对不对?我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就绝对嘛!此种解释是《楞严正脉》,交光法师,[特出手眼,能见人见不到之处。能会佛立格本意,殊令人心悦诚服也]!

  我再解释前面: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说:你一定认为这个见性现在你的眼前,你以手指示看看,指陈看看,哪里是见?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果虚空是你的见性,虚空已经成为你的见性,那么,又什么叫做虚空?如果物相就是你的见性,物相既已是你的见性,又何者是物相的本身呢?说一体不对,说二体也不对!

  [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你可以好好的微细思惟,把它剖析这个万象,把它剖析出这个精明,净妙见元,就是说:你把它剖析出什么是见性,你分析出来给我看,指陈示我,拿出来给我看看。哪里是见性?指出来,同彼诸物,分明无惑,跟那一些外在的物相,很清楚的指出来看看,意思就是:阿难!你根本就指不出来,见性不可以离开物相;物相也不可以离开见性,说一是不对,一就变成一体;说二还是不对,佛法就是这么妙!分明无惑就是很清楚的。

  [上节即物索是见,此节离物索是见。乃离物须当显见之自体,故嘱阿难:汝可更加一番微细工夫,披剥万象,即剖开万象,分析出此见元,此即离物索是见也]。离开物你看看能不能找得到见性,叫做离物索是见,离开物相,你找找看,看看能不能找到见性,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精、明、净、妙见元者:万象不能混曰精;万象不能敝曰明;万象不能染曰净;万象不能变曰妙;此四乃见元义相],就是本元清净的义相。[即本觉所具性功德相,此曰:“见元”,上曰见精,有曰见性,名虽各出],名相虽然不同,[乃随语便]。讲见精也可以、讲见性也可以,随你方便。同样指众生[同指众生识精元明,即二根本中真本,与物同体。如果物见各体],外面的物相跟见性各个有体性,也就是二个体了。那么,[必须离物以显见之自体],因为它二个体。[同彼诸物,历历分明,无所疑惑,指陈示我。初如来问竟]。

  [午二 阿难答]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阿难说:我现在在这个重阁讲堂,重阁讲堂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好几层。远洎恒河,远处达…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