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轍!真的沒有辦法的,他明明就知道佛教講的最究竟。他就是不信佛啊!所以,那個要信佛教的,要有善根、佛根、慧根、菜根,就是用不到海尼根(酒名),真的!所以,坐在底下的人,這可不是那種一般的根啊!是不是,因此我們就知道說,進入佛門的每一個衆生,都是有相當的善根,這一步他才會跨進來的。像我們跟我們同學讀大學的時候,跟同學講:同學,同學,今天我們學校有請外面的學者、教授來演講,你要不要去聽聽看?來演講佛法,很棒呢!他說:你們去吧!你們要去極樂世界的去聽,我這個人是要下地獄的,我不去!怎麼拉、怎麼勉強、怎麼鼓勵,沒有用的,真的。所以,碰到了,就是六祖講的:有緣的,就是要好好的跟他傳法;沒有緣就合掌令歡喜,诤與道相違,不需要诤論的。
[諸天]:即欲界六天、色界諸禅天、無色界諸空天。此諸天,除淨居天外,皆是凡夫所住;衆生之不發菩提心者,修福布施,命終承其所修福,得生六欲天;又,若不發菩提心而修凡夫禅,得四禅定,命終即生于色界四禅天;若不發菩提心而修四空定,命終即生無色界四空天。這些去處,對凡夫來講是很好的,因爲皆是善道;但對原本志求佛道的修行人來講,那就很糟糕,因爲天福彌久,一來耽誤了進趨無上菩提之路。
我看經典,嚇一跳,你猜猜看,玉皇大帝有幾個老婆?玉皇大帝,我們所拜的天公,娶了多少個老婆?來,你猜猜看!我現在講出來的數目你會嚇一跳!我們現在的人討叁個、五個老婆,那個不算什麼,玉皇大帝有幾個老婆?二萬!twenty thousand 二萬個老婆,玉皇大帝!比陽間的人娶的老婆更多,陽間的人就算娶十個,也才他的二千分之一而已!我看到這一段,我都嚇一跳,不曉得會不會記載錯誤?天公看到之後不知道會不會生氣:我哪有娶這麼多個?
二來天福受盡,便會墮落受苦。尤其是第一種,雖然發心學佛,若只知修福,而墮至叁乘之外,成爲凡夫之人天乘,尤爲可憐。猶如五祖大師對門人說:[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諸位!這八個字你要好好地參: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意思就是說:你一直做善事、一直布施,卻不懂得佛法、不懂得心法。記得!佛教是解脫法,不是慈善事業,你一定要弄得很清楚,這個是關鍵啊!什麼是佛法?什麼是正法?就是讓你解脫的叫做正法、叫做佛法,不是要你來做善事的,要弄得很清楚!如果我們有了正念,隨緣能力我們去做善;但是,把佛法、佛教當作做善,卻忘記了聽經聞法,不懂得心法是什麼,那佛是什麼你根本不認識。
佛教是解脫法,不是慈善機構,要弄得很清楚!我們佛教做慈善,如果更進一步的,把他引進來佛法,那就更好了!所以,很多的基金會、慈善機構,就是佛門開的,那很好,在行善的過程當中,要引入正知正見,讓人家認識了正法,這不愧是一種善巧方便。但佛門中這類人,近年來愈來愈普遍了,乃至已蔚爲風氣,竟然成爲當今佛教之主流,那你就知道,福,變成造福行善了,對于清淨自性的法門一竅不通。佛子其觳觫乎?[觳觫]hú sù:就是害怕發抖的樣子。意思就是:難道我們佛弟子不戒慎恐懼乎?要戒慎恐懼?
[魔王、及魔眷屬]:[魔],義爲奪命、障礙、擾亂、破壞、殺者。有四種魔:煩惱魔、五陰魔、天魔、死魔。此中,死魔爲能奪衆生身命者,故爲奪命及殺者。其他叁者,皆能破壞修行,奪衆生之慧命,故亦是奪命者。又,[魔王]有兩種,一是欲界天的大自在天王,一是色界天的摩醯首羅天王。若修行人,修習禅定及福業,然以其心惡,或不由正道,命終即墮爲魔王。所以,要看你發的是什麼心?若其福業小者,不能成魔王,便成爲魔之眷屬。又,如來在世時,聽從或護持修行邪道魔業者,身壞命終,亦依本業而墮爲魔眷屬。諸位!這一段要畫雙紅線。就是在家居士連護持的師父跟道場,都要用智慧選擇。爲什麼?就一直拿出來布施啊,也不管這個人是正知正見、邪知邪見,就一直拿出來布施……,結果護持到最後,身壞命終,依其本業墮爲魔的眷屬。爲什麼?護持錯了!這一段可是很重要的。這一段的意思是告訴你:連護持都要選擇,都要用智慧選擇是不是正法;是不是如理如法如律、正法的道場,連護持都要這樣的選擇。
[二種根本]:爲世間衆生輪回之根本,及出世間一切衆生本具之成佛根本(亦即如來藏性)。[錯亂修習]:錯修、亂修。由于自不能知二種根本,又不能親近善知識,或爲惡知識所誤,因此錯修二乘,乃至亂修外道、人天道、魔道,種種盲修瞎煉,皆以無知故。[猶如煮沙欲成嘉馔]:比喻不可能之事,以[因]不對,則[果]必不能成。佛經中這麼妙的譬喻,吾人遍覽世界各國一切文學、哲學,皆無出其右者,乃知佛智之不可思議。[塵劫]:如塵沙一般多的劫數,無量劫之義。我們碰到了佛法,如果再不解脫,就會繼續無量劫的輪回,想起來是很悲哀的!
義貫:[佛告阿難:一切衆生從無始]劫以[來],迷真心執妄心,于自心中生[種種顛倒]妄想,如是起惑、造[業],于八識中熏成[種]子,因此法爾[自然]而感生死之果報,此惑業苦叁者[如惡叉聚]之果實一蒂叁果,互不相離。不僅凡夫由于自心顛倒而流轉生死,甚至[諸修行人],雖本欲求佛道,由于不會本心,而以生滅心爲本修因,故[不能得成無上菩提],有的[乃至]偏離佛乘,修行[別]乘墮[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乃至有樂行世法,墮于人天乘,成爲[諸天],或更有修行邪道成就而成[魔王,及魔]之[眷屬]。凡此,[皆由]于[不知二種根本],而[錯亂修習],如是修行,不論再怎麼努力,仍[猶如煮沙欲成嘉馔,縱經]如[塵]沙[劫]數的時間,[終不能得]成菩提。
诠論:發心修行當然很好,但發心要正;以[因]正,[果]才能正。但如果不會本心,而只依生滅心去修,縱經塵劫也是徒勞;不但徒勞,還會走入小路(二乘)、邪路(外道)、岔路(諸天)、惡路(魔王及魔眷屬),都不自知,都還以爲自己是在佛道、菩薩道上!因爲沒有正知啊、沒有正見。所以,佛陀八正道裏面,第一個叫做正知正見,你看,這個有多重要!就是修學佛道的指南針,現在叫做衛星定位,修學佛道第一個重要的是什麼?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從哪裏來?要從大善知識來。
底下《義貫》,這是法師的感慨,說:際此末法,佛在此之開示,不正說中了現在的世象?現在整個世界及佛教界越來越亂,百家爭鳴,各出新招,很少願意堅持如來所說的[原版]的佛教。講得真是好,不用[原版]的!多有所創作或[修正],或增或損,以[符合時代的要求](然卻可放棄菩提的要求),因此,學佛法成二乘道、成外道、成人天道、成魔道,比比皆是。尤其是成二乘道及人天道者,特別多,俨然已成爲當今佛教之[顯學]:此中修佛法成二乘道者,例如不宣揚大乘,卻大倡阿含及四念處等小乘法,且視爲[根本],乃至貶抑大乘修法,如是之人,若是出家衆,則罪過大矣,何則?一者背負佛恩,二者背負衆生恩。背負佛恩者,如來種種苦口,無非是要衆生發無上菩提心,入一佛乘,企求佛道;而彼等乃違背佛之大悲深心,自背大乘,教人背舍大乘,求于自了,斷滅佛種,豈非大過?又,若出家人,在此大乘的國度,爲大乘僧吃大乘信徒的飯(受大乘信徒的信施),卻提倡小乘,豈非有負衆生?講得真是好!
其次,近來佛教界提倡及力行人天乘的更多,幾乎舉目皆是,寺院道場大多受到波及,也都或多或少跟進(隨喜)——因爲大家都這樣作嘛!不這麼作就落伍了,就會被淘汰了!照這樣下去,也許不久,佛教界將有一片[新氣象],那個“新氣象”,就是不好的氣象。那時,只講經律論、求戒定慧的大乘八宗[老貨色],將被日新月異的[新産品]所全盤取代了。現在就看了很多了,和尚不作怪,信徒不來拜,就是搞這些!我慧律法師不行,我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出家人,我還是如理、如法、如佛所說,佛怎麼講、祖師大德怎麼講,我就照本宣科這樣宣揚,我述而不作,不敢創新,我沒有這個能耐,也沒有這種功夫。爲什麼?因爲我怕下地獄啊,好好的佛種,到我這一代斷掉了,沒有罪過嗎?我們要負起承前啓後的責任,弘揚正法有多麼重要!
現在很多了,現在差不多都固定的模式,就是法會、念佛、拜佛、誦經、吃素、放生,差不多整個佛教大部分都定位在這樣,就是吃素、念佛、誦經、放生,定位爲:這樣叫做修行。我們不能說這樣叫做不對,這樣也對。念佛、誦經都對啊;放生、吃素,統統對,這個時代問題出在哪裏?問題出在對究竟義不了解;對佛陀的究竟解脫的根本教義、教理不了解,大家總要走那個最快的路,看看有沒有那個現成的?現成的就是說:看看有沒有不要修的,然後,找一個上師,幫我加持、灌頂一下。生死就了了,這樣叫做快!又輕松,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了生死,必需要按部就班來。
說:法師!您弘揚了佛法叁十幾年,不覺得很辛苦嗎?是啊!是很辛苦啊,那到我這一代不弘揚,那誰來做呢?孟子講:大丈夫舍我其誰?你沒有這個能力,沒話講;有這個能力不做,有罪的!你有這個般若智慧、你有這個能力、有這個魄力,閱讀了叁藏,開了大般若智慧,明心見性,不利益衆生,你做什麼?整天睡覺喔?雖度無量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可度,這個就是我們的責任。雖然佛教講超越;可是,不能忘記現實的責任是什麼,你一定要完成現在的責任,才能講超越的。沒有盡人力,不能講聽天命的,沒有盡人力,不夠資格講後面這一句話:聽天命的。你一定要盡人力:我已經盡力了!再來就是聽天命。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