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五▪P4

  ..续本文上一页时候,心脏会跳得更快;愤怒的时候,有时候会脑充血。心灵在全世界里面都找不到药,说:心灵无药医,心病无药医,那是因为他没有碰到佛法。所以,一个真正健康的人,除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外,一个健康的心灵;如果这个人割的人是拥有正念的人,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的人,割了以后,他也没办法挣扎,日本人枪、刀拿在旁边,起来也是死啊;躺着流血到最后也是死啊!割下去的时候,他每一滴就念:反正统统要死,念南无阿弥陀佛;dōu……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接我吧,来吧!那日本人会发现,好久好久他都不会死!为什么?他不恐惧啊,他不会恐惧啊。

  美国最后发表一篇文章,说:宗教信仰比用药物治疗心灵的病更快。他把得忧郁症的人,或者得到心灵创伤的人,统统送进去医院做实验,身体、心灵受到重创的,统统用房间分开,这一半隔开来给他药物,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另外一半给他药物,他信宗教,唱唱圣歌啊。因为美国对佛教不认识,信仰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他就祈祷,很快乐地在唱圣歌。结果美国实验,这一半唱圣歌、每天都在祷告的,知道他临命终可以往生天堂的,他怀着一个希望,这边的人病都好了;这一边只有药物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病都没有好,就用药物控制。你看看:一个药物加心灵;一个信仰跟寄托。所以,医生说:祈祷会产生奇迹。这基督教医生讲的,祈祷真的会有奇迹,也就是他们是向上帝。我们力道更大,他上帝,我们是佛啊,九界之尊,十法界唯我独尊,就是佛啊!是不是?我们的心的念力就更大了!因此我们就了解说,我们今生今世能听到正法,我们的心灵它就会健康。心灵健康有什么好处?因为我们的灵魂是清净的,他对佛有信心、对净土有信心,临命终的时候,再加上助念,名个都能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力道之大,毋庸置疑。因此,佛法是世间的一盏明灯,我在演讲,也讲过这一句话:人的一辈子,没有听到一句正法,是生命当中的大不幸,一句佛法都没听过!师父用了这一点时间来告诉你,心灵正念有多么的重要!

  [种种颠倒]:所言[颠倒],一般有两种:一、凡夫四倒——凡夫有四种颠倒:于世间不坚法中,无常计常、无乐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故成四倒。为什么?这世间大家都享受啰,不知道它的无常的。我们把它当作:死亡离我们太遥远了!这个世间明明没有快乐,咦?我们认为有快乐,钱多一点、老婆多几个、房地产多几栋,最好是干到总统,或者是国家主席,或者是竞选什么立委。他们认为这世间财、色、名,这是最快乐的;但事实上这是生灭无常法的,很快就消失的。[无我计我],这个色身实在是没有我,佛陀说:既然没有我,我们所有的执着不是多余的吗?所有的痛苦不是多余的吗?所以,无我,快乐就到;无我就没有私心,没有私心就不会画地自限,也不会刚愎自用,所以,师父一再强调:学历无关于解脱,书读得多,跟解脱无关的。[四倒]就是四种颠倒。此四倒为意业,亦即妄惑,为凡夫生死流转(分段生死),长劫不能得脱之本因。

  二、二乘四倒——二乘于真如所现一切究竟不生灭之坚法中,常计无常。这个[常]要注意!这个[常]是常乐我净、涅槃的常,跟前面那个是完全意义不同的,前面无常计常,那个[常]是众生妄计,虚妄的执着,无常法,把它当作是永恒的;这里的常计无常可完全不一样,完全不同的思想领域的。这里的常计无常就是:我们的涅槃妙心是究竟真常,二乘人认为那是无常;究竟涅槃的真乐,他把它计作无乐;究竟涅槃的真我,他把它计作无我;所以,这个“我”是指真心;涅槃的妙净明心是真净,他把它妄计作是不净。所以成为二乘的四种颠倒,以是四倒,令其妄起欣厌、欣涅槃寂静之乐,而厌生死。欣向着涅槃,厌恶生死,还是有取舍,故不起大愿度脱众生。二乘人修行,我解脱最重要了,哪什么讲经说法呢?哪修行弘法呢?利益众生?他会讲:我自己生死都没了了,讲经说法利益什么众生呢?大乘菩萨不一样:我成就,希望一切众生成就,所以,做起佛教的事业,也就是弘法利生,转大*轮。

  二乘人不起大愿度脱众生,但求度脱,以求自了,以是颠倒,令其不得究竟,不乐求无上菩提,是故虽入于有馀依涅槃。有余依涅槃有二种解释:法执未断,称为有余依;果报尚存,称为有余依涅槃。因已经断了,子缚已断就是因,果报尚存,这个就是一种有余依涅槃;我执断了,法执还没有断,那么就叫做有余依,剩下法执还没有断。然其阿赖耶仍受微细之生死,(叫做变易生死)。因为一个分段生死,一个是变易生死。在本经此文中之颠倒,则指九界众生不了真心,迷真逐妄,故成颠倒妄惑。

  [业种自然]:[业],造业。[种],熏成种子。[自然],为自然而遭受果报。也就是你造业就是一定要遭受果报,所以,世间没有冤枉的事情,有因必定有果。有[法尔如是]之义。前面的[颠倒]属起惑,这里的[业种]属造业,[自然]为受果报:起惑、造业、受果报(惑、业、苦三者)即是一切众生轮回的根本型态。

  [如恶叉聚]:恶叉义为綖(yán)贯珠,金刚子。为印度一种树名,亦其果实之名。此种树所结果实,皆三粒同一蒂,故称恶叉聚,佛法中用以譬喻惑、业、苦。[惑]就是无知、就是无明。所以,一个人没有钱还是其次;一个人这一辈子没有智慧,那就是不管男人女人、有钱没有钱,他就是一定要苦一辈子,而且是生生世世都要受苦!没有钱很苦,是一辈子了;没有智慧的苦是无量亿劫!我们命有二种:一种是身体的身命;一种是法身的慧命,法身的慧命是会延续的。所以,今天诸位种下这个因,结下了这个智慧之门,这个金刚种子,百千万劫都不会消失。所以,这个惑、业、苦是不修行人妄造,妄惑造这个妄业,受虚妄的痛苦。三者间之互相关连。如《成唯识论》卷二:[一切有情无始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恶叉聚之果实呈紫色,印度人多用来染色或榨油,其果核可作念珠之用。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前面是指一般凡夫之颠倒。凡夫起惑、造业,而受种种苦报,因果不断,固然可怜,而诸修行人,纵使有心修行,如果不了本心,而以生灭为本修因,而欲求佛乘之不生不灭无上菩提果,是不可得的,这便是修行人的颠倒。以如是颠倒而修行,不得所愿,亦是十分可愍。[乃至别成声闻、缘觉]:[乃至],甚至。[别]者,即非通途,而有岔道之义。此谓,有些修行人,虽有心求无上菩提,但以不了常住真心,以致错乱修习,因此不但不能成就无上菩提,甚至还走出佛乘之坦途,入于岔道,而成为二乘(声闻、缘觉)。《大般若经》的魔事品中说:退堕二乘,是菩萨魔事。菩萨最重要的是要成就无上菩提的,现在变成自了汉了。何以故?因为菩萨堕为二乘,不能成就佛道,诸魔欢喜。

  [及成外道]:修行人志求无上菩提,而以本修因虚妄故,不能成就菩提。反面堕为二乘,已经够惨的了。但还有更糟的:不但迷失本性,更且于心外见法,而修行外道法。什么叫做心外见法呢?也就是说:你要往生净土,其实净土就是我们这一颗心,你一直提升这个正念,令心清净,净土自然就显现。我们一定要了解,在事相来讲,的的确确有极乐世界;在理上来讲,这一念现前清净,就是极乐世界。因此心外没有净土的,你往生极乐世界去,也是因为清净的念头,所感得的一个净土啊,所以,也是必须你现在的这颗心,所以,心外是没有法的。心外没有法这在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念念觉观,念念觉醒,念念自觉,信念正知,念念正观,念念正见,统统从自性中发出来的,依靠外面的东西是不可靠的。所以,怎么样的师父就会教出怎么样的徒弟。因此,佛法如果只在事相上来追求,就会变成外道;佛法是心法,如果懂得佛的心,才是真正的走入佛门的正道,否则跟外道也没有什么差别,而外道是心外求法。

  这就是《楞伽经》中所说的[学佛法成外道]及[佛法中外道],这种魔事末法时期特别多,近日尤盛,许多人竞相与外道打交道,互相交流、互学所长,邪正不分,越迷越远矣。现在有很多就这样子了,把什么基督教、天主教、什么宗教统统聚在一起,互相交流,让人家分不清楚;都是一样啊!人家问:基督教、佛教一样?一样!天主教跟佛教?也一样!那为什么要念佛?我们佛教不是否定其他的宗教,是尊重其他的宗教,我们佛教所讲的只是告诉修行人:其他的宗教我们应当尊重,但是,我们应当理解,它是不究竟,不能出三界,不能断烦恼,不能究竟菩提,不是说他们不好,我们一定要很清楚这样子的理念。修学佛道的人,对其他的宗教一概尊重,某一种宗教,在某一个时间跟空间,一定会产生一种对人类多少有一点去恶从善的作用。至少有个宗教的依靠信仰嘛,因为他如果没有机会听到佛法的话,那其他的宗教就是唯一的依靠。所以,佛教不是否定其他宗教,而是更尊重其他的宗教。只是说:其他的宗教因为是生灭法,而且是依靠某一种权威的上帝,而佛陀说:这样是究竟的,是不能超三界的。只有这样讲。因此我们佛弟子更有那个雅量,看到外道,我们一样合掌,彼此之间互相欢喜。你要让他了解这么甚深的无上的法,实在是很困难!尤其在这么短的时间接触,师父!您开示几句佛法给他听?要从哪里开示呢?我告诉你:一个人入于修道,就没办法出来!

  我跟我们大学的一个同学在讨论基督教、佛教的教义、教理,一直在讨论,他对我也很尊重;我对他也非常尊重,我们用佛的心在交谈。交谈当中,他发现佛法讲的最究竟,他没有办法跟师父反驳,他也讲不过师父,就是说:哎呀!这佛法讲得真是好!最后他讲一句话,你就会没辙,说:林同学!我知道佛法真的很好;可是,我还是要去信基督教。然后,我就双手一摊,二个字:没…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