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五▪P25

  ..續本文上一頁類,並其眷屬,禮足右繞,白佛言:世尊!末世一切衆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者:此字,指本經說。決定大乘,指能持人說。謂發決定心,求大乘之者,我當守護,如護自己眼目,以顯守護之密切耳。即使一塵一沙,亦不許犯也。]不能讓魔來破壞。

  [【“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衆,]從早上,[晨夕守護,令不退轉。】

  上護能持人,此護所修處。乃至道場等,即前建立道場,立志加功,克期取證。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衆,晨夕守護者:晨夕,]“晨”就是早上,“夕”就是夜間,從早到晚都護持我們。[即晝夜,周旋環守衛護,則魔外不敢有犯,自然無有退失本修,轉學他法,從此漸次增進,必至佛地。

  【“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消滅,]就是沒有傳染病,這些疾病等等,[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前菩薩建立道場,大乘安居,四衆同修。此約居家守道之士,]其家就是在家,[兼護其家,乃私居也。凡發大心修行,多有障難,令生阻礙,障難不一。]像師父一直病苦,我一直跟它奮戰。我從講堂建立至今叁年,已經做了叁年的水陸;講經,除了病的爬不起來,我盡量不請假,它要障礙我們,我們還是要克服。我如果病苦,你們回去後幫我消災回向,我明天就又可以爬起來了,大衆的力量大嘛!最主要的是師父修行功力不夠。所以,在座諸位,你們也是會有障礙,大家都會有障礙;但是,障礙也是自己産生的,我們要堅持到底:我一定要聽經聞法!我們如果找到一個善知識,找到一間我們喜歡的道場,就單刀直入的投注下去,不要到處跑來跑去。滾動的石頭不長青苔,常常換道場的人,産生不了道力,一定的道理!來這裏聽一半,去那裏又聽一半,每個地方都聽一半,這樣如何成就呢?我們若認同這個善知識講的是正法,就安住下來,一直修去,用生命做賭注,一定勝券在握!如果有障礙要排除。[今略舉災病二種,故雲乃至永無災障,]永遠沒有災難、沒有障礙。[疫病消滅,人眷平安,家庭清吉。財寶豐足,常不乏少者:錢財寶物,豐滿充足。次句即雲:不必求十分富饒,但要辦道資糧,常不乏少,]不必很有錢,但是生活至少不成問題。[令得進趣妙門,不至退屈,]乃不至于退屈。一個人太窮也很難修行,窮到一大早就得去賺錢!比如有的大學畢業生,一個月賺兩萬塊,娶個老婆生叁個小孩子,你看二萬塊要怎麼生活?雖然你真的有心想來聽經聞法;但賺那麼少怎麼修行,你難道不必晚上再去兼開計程車來貼補?還有日常開銷,如果要租房子,現在租一間房子起碼要一萬。看你怎麼生活?叫他不要結婚,他就偏要試試看這種生活是如何,試了就是這樣!苦惱無邊!所以,窮實在很可怕,窮到怕了,這是一句實話。沒錢講起來也很痛苦!我在打坐當中,淩晨看到東方一顆星閃爍而逝,刹那間大徹大悟,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金錢實在好用!有的人說:師父!這個不用悟道的人講啦,我沒開悟,也會講這句話!因此這個資糧也是很重要。[此皆金剛守護之力所致。初力士衆竟。

  丁二天王衆

  【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並須彌山王、]須彌山王就是釋提桓因,就是帝釋天王,我們所說的玉皇大帝。因爲他住在須彌山的頂端,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就是四天王,爲什麼舉這兩個呢?因爲大梵天王跟須彌山王(釋提桓因)都有請佛轉*輪,所以,這二個一定要舉出來。[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爾時大梵天王,別指初禅天。王乃娑婆世界主。二十八天王,總指叁界二十八天。欲界六天:]哪六天呢?[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天。]你們知道有這六天就行了,若要解釋,又得講《十四講表》,要講很久,那沒辦法,念一遍了解一下就好。[色界十八天——初禅叁天: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禅叁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叁禅叁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四禅四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別有無想天(外道),還有五淨居天,]王淨居天就是叁果的聖人所住的地方,初果、二果、叁果的阿羅漢,五淨居天,也寄居在四禅。[亦寄居四禅——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色界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是欲、色、無叁界,共二十八天王。並須彌山王:此別指帝釋,爲地居天,居須彌山頂,有善見城。]善見城,這是玉皇大帝所住之處。[護國天王等:此別指護國四大天王,]像我們的四大天王,有經典記載,四天王每一尊旁邊有二大將軍;關公,是中國的護法神,他遇到智者大師,智者大師救了他,他跑去找智者大師,因爲有人要殺他,智者大師告訴他:你的災難到了,你不要離開,叁天不離開就能擺脫這個劫數。他叁天都沒出門,智者大師有神通,用神通把整座山隱藏起來看不見;書是這樣寫,關公說:我若能平安逃過這一劫,從此護持佛法。所以,以後就將關公像供奉在殿堂中。[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每一個天王都有二大將軍,韋陀尊天菩薩爲代表。[此叁別指者,因梵王與帝釋,諸佛成道,轉*輪時,皆爲請主故。護國天王,爲護國界,使災害不生,故別指之。即從座起,禮佛右繞,而白佛言: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心得安隱,禅悅資神,]憚悅就是法喜,他們讓持經者法喜充滿,幫助持經者的精神、心靈。[無有退轉,漸次增進也。二天王衆竟。

  丁叁鬼王衆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從早到晚守護。[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會製裁他!所以,有時候護法也是要很凶。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亦雲鸠槃茶,此雲啖精氣鬼,其疾如風,變化無端。住于林野,管諸鬼衆,故號爲王。來至道場,而爲上首,與十萬鬼王,一一若斯,依附深山,或居岩穴,]住在山區的地方。[不屬人天,單居鬼趣。]住在鬼道的地方。[即從座起,禮佛右繞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者:即晝夜六時,隨侍保衛,令得安樂,不至退屈。其人即持經人,所居之處,一由旬(四十裏)內,無有災害,若有惡鬼邪神,侵犯其境界,我以寶杵,]寶杵鎮魔軍,寶杵就類似韋陀尊天菩薩手持的這支寶劍。[擊碎其首,當如微塵。《直解》雲:問:此經乃佛住大光明藏中,入于叁昧,爲地上一類大菩薩說,二乘絕分,故前法會不列諸天。又何有諸天鬼神,發願守護耶?答曰:此非常情可測也。]這不是一般衆生所能了解的。[然佛住大光明藏,義當常寂光土,則自他平等,說聽皆無。既曰于不二境,現諸淨土,則不特實報,而同居必該。]不特實報就是:不只是指實報莊嚴土,而凡聖同居土也是一樣的。必該,也是包括不二;所以,沒有學佛的人,怎麼看都看不懂,也不知道這個在講什麼。所以,不學佛的人,會毀謗叁寶就是看不懂經典,不知道人家在講什麼。[若華嚴實報,必攝同居故。]其實是指凡聖同居土,我們學佛的人一聽就知道不是這樣,這是淨土,凡聖同居土。[華嚴法會,諸天神王,各各贊佛,各得一種法門,豈絕無耶?]怎麼會沒有呢?[是以約法,則二乘絕分,]聲聞、緣覺是沒有,以就法,因爲就《圓覺經》來講,是純頓根、大乘根器的人,所以,二乘人是絕對沒有。但是[約境、則凡聖該通。]統統存在。[況諸天神王,多爲菩薩寄居,]寄居就是示現,諸天王都是菩薩所示現的,寄居就是隱藏自己的身分,示現諸天神王。[影響示現,]影響衆。[住佛境界,無足疑也。]不必懷疑,這一段是講鬼王衆發願呵護持經人,所以,認真學佛的人,就會受到護持。[四禀命加衛外護流通竟。

  丙五時衆受持總結流通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經前既六種成就,大法當宣。]六種成就,要宣說這個大法。[今既問答分明,說聽事畢,名爲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即文殊普賢等,當機之衆,暨現會以及眷屬也。天龍鬼神,八部眷屬者:即常隨佛會,護教衛法者。八部,即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那、緊那羅、摩呼羅伽。]這是八部天龍。[及諸天王、梵王等者:即指上來許護持經者。天王,總指二十八天;梵王,別指梵、]大梵天王,[釋、]就是帝釋天,[四王]就是四天王[等,]就是[指鸠槃茶王等。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文殊所問經》,說有叁種義,歡喜奉行。一、說者清淨,不爲取著名利所染故;]講經說法的人是清淨,不是爲了名利。[二、所說清淨,以爲實知法體故;]實知法體就是圓覺。[叁、得果清淨,即說益也。]得果清淨這就是說法能夠利益衆生。[《直解》雲:此天龍八部,必內證法性,]證得法性,[示現此形者。]天龍八部也是菩薩示現的;內證法性就是法身大士,就是菩薩的意思;內證法性就是指菩薩,天龍八部也是自內證的功夫,證悟到空性叫做法性。[然會初不列,義顯法勝,結會該衆,義必同聞故。]一開始沒有寫出來,道理顯這個法的殊勝,因爲太殊勝了。所以,到最後,包括一切天龍八部,道理一定是同聞,他們都聽到,至于是否悟入,暫且不論。所以,[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皆大生歡喜之心,信受不忘,奉以自修,行以化他,以期自他俱利,同入圓覺也。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卷第五終

  請合掌!

  稽首入于妙神通 大光明藏釋迦文 叁昧正受不思議 光嚴住持佛境界

  是諸衆生清淨覺 身心寂滅歸平等 圓滿十方遍隨順 于不二境現淨土

  爲諸菩薩演…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