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五▪P26

  ..續本文上一頁大乘 普令信解以修證 我今幸逢勝妙法 如獲摩尼之至寶

  自利之後欲利他 隨文疏釋此了義 見聞悉發菩提心 同入如來大圓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全部終

  我們這部經典到此全部結束,恭喜大家都沒有缺席,這是大智慧、大福報、大善根之人。你們知道嗎?我都盡量想辦法,想辦法要來利益衆生,第一、我盡量講得很淺;第二、盡量講得趣味一些;第叁、聲音盡量講得好聽;第四、外相盡量維持莊嚴,讓大家看了起歡喜心,我都盡量替衆生設想。最後要感謝每一個法師、每一個在家護法居士來作影響衆,大家能得到這個大圓滿、大覺悟的法門,不可思議!今天我們就大圓滿結束,希望大家能夠繼續精進佛道。結束是另外一個生命的開始,也沒有結束可說,並不是解脫了,不是這樣。

  回 向 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叁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注釋:

  五住煩惱:什麼是五住煩惱呢?從淺的講,見一處住地煩惱、欲愛住地煩惱、色愛住地煩惱、有愛住地煩惱。見一處住地煩惱,稱爲見惑煩惱;欲愛、色愛、有愛,稱爲思惑煩惱。再往微細的講,還有無明住地煩惱,合稱爲五住煩惱。

  , !都是邱醫師煎好了拿來;如果沒有邱醫師,要這些男衆煎藥,也是有可能啦,也是有可能啦;但是,我這個人就是不喜歡使喚人家,不喜歡使喚人家,你看,咳成這樣,想止也止不住。本來要休息,想一想:不行!因爲有的人從中部、北部來,我不能休息,披上铠甲,行菩薩道,你就是要不怕死,你就是要不怕死!所以,我要上臺前,都求觀世音菩薩:請不要讓我咳嗽!喉嚨還是有點癢。所以說:我們還是要有勇氣,因此說:寂然不動,不受影響,除非我們爬不起來,病到爬不起來。所以說:我們的覺性一直起來,所以,如果有覺悟的人,他就有最大的意志力,他不會覺得痛苦,他認爲這理所當然;我做法師,弘法利生是我的責任,弘法家務事,這是我本來應該做的事,哪有什麼叫做偉大?什麼叫做不得了?沒有!這是我應該做的事,講經講到死,也毫無怨言,這就是我的責任嘛!對不對?誰叫你要做法師?誰叫你要出家?你出家的責任就是這樣,不然要做什麼?米糧吃施主,修行不夠補,你沒聽過這句話嗎?米糧吃施主,修行不夠補。

  

  [【“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衆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複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非彼所聞,師父已經解釋過了。

  [此覺性靈明,自然寂照,與一切融爲一覺。一世界中有一衆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世界既全成覺,衆生全在覺中,故所起念,無不了達。如影入鏡,鏡照無遺。一世界既爾,則一切世界,融爲一界,故雲:百千世界,亦複如是。覺發則同時遍滿,所謂靜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如此方名爲正觀。非彼從佛所聞,一切修證境界,叮咛告誡,終不可取。初修學靜觀方便竟。

  癸二修學幻觀方便

  【“善男子!若諸衆生,修叁摩缽提,]叁摩缽提就是所謂的智慧觀照,所謂的幻觀,智慧,虛妄,智慧裏面觀照虛妄的因緣生因緣滅,叫做叁摩缽提。用般若智慧觀照虛妄的緣生緣滅,當體即空,名叫做叁摩缽提,所謂的假觀。[先當憶想,]憶想就是要拿佛來作榜樣。[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種種的修持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漸次修行,勤苦叁昧,]諸佛菩薩都是精進地修行,沒有一尊懶惰佛的,你有聽過懶惰佛嗎?佛很懶惰?怎麼可能?懶惰如何作佛?哪有可能?這一眯我就很欽佩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在歐洲有道場,在美國、日本也有,分院遍及全世界,可以說不曾休息的,這實在是不簡單!又譬如說證嚴法師也是一位菩薩,做慈善事業,雖然身體不好,還是不眠不休地做,可以說都是爲了衆生。而我是比較好命,我沒辦法,這兩位實在是菩薩!至于我呢?我就守著講堂這些人,把他們顧好,求個叁餐溫飽,求個叁餐溫飽,顧好這些人就行了,如果想聽師父開示,就去買錄音帶、錄影帶來聽,所以說:每一位高僧大德都是這樣犧牲,都可以說是不眠不休。而師父因爲沒什麼優點,全身上下都沒什麼優點,就是只喜歡讀書而已,這可能是宿世的善根,我只要一進到書局,就埋頭于書中忘了時間,每次看太久,老板就會來趕人,問我:你到底要不要買啊?我說:要啊!他說:要買怎麼看這麼久?一進去就待好幾個小時,那本書就差不多看完了,一直翻……,那本書就差不多看完了!後來那老板交代店員說:以後那個弟弟再來,叫他快點走,只看不買,書都被他看完了!很奇怪地是:我對小說沒興趣,對科學、哲學、佛經倒是很有興趣,所以,我去買書,每次進去就忘了時間;我一進到圖書館,也是一直用功看書。以前建國中學的圖書館開到十點五十分,現在我就不知道了,那時候我都是坐十叁號公車,晚上十一點十二分的未班車,“最後的月臺票”,坐那班末班車,每次都要跑到和平路,從南海路跑……,跑到和平路去坐那班車,每次進圖書館看書就忘了時間,只願著一直看書。所以,我這一生沒別的優點;所以,我的臉色蒼白,就是蔭屍來的,是蔭身,不是蔭屍,很少曬太陽,蔭身來的,很少曬太陽,所以,臉色蒼白,白面書生,讀書人嘛,整天都在用功看書。所以,我保證你們沒有人書看得比我多,保證!蓋章加保證。一定要勤苦,一定要精進,一定要修持。所以說:勤苦叁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就是說我們要找模範,以佛來作模範,向佛學習,這樣你的八識田中就會産生種子。

  [此示叁摩缽提,幻觀方便。言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修叁摩缽提觀,如前所說。若諸末世未悟衆生,修叁摩缽提者,最初從何下手?故教以先起幻觀,然起幻門中,須憑聖境。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而如來所以證得如來,菩薩所以成爲菩薩者,無非修因克果而得。如是則爲我之師,爲我之友矣!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叁昧者:]這一句勤苦叁昧就是勉勵我們,我們只做早晚課都不肯,如何稱爲勤苦呢?我們這個叫做輕松叁昧,輕松就是懶惰,修輕松行。叫他持大悲咒、念佛也懶得用功![謂以如來爲師,菩薩爲友,自必依種種法門,漸次修行,難行苦行,勤苦叁昧。于叁昧中,起如幻觀,以自己身心,閱曆其境,自驗其心。]自己檢查,“驗”就是自己審核。[廣發大願,自熏成種者:以此幻觀,廣發度生之願,久熏成種,久久純熟,便能內發大悲輕安,而起利生妙行。所謂以如幻觀而開幻衆,變化諸幻以作佛事也。]我們知道這是虛妄的東西,但是,就是要結這個佛緣,你不能說:這世間是假的啊!假的世間,你就要做假的佛事,我也知道是假的,不用你告訴我。虛妄的世界、虛妄的衆生,做虛妄的佛事,度虛妄的衆生,實無衆生可度。不然要如何結八識田中的種子呢?他八識田中沒有這個因緣,他生生世世就不能得度,我們就沒有因緣度他了。佛說:該度的,我已經度了;未度的,我已經做得度的因緣。我現在也要這樣講,當然,我還沒有進入涅槃。該度的,我已經度了;未度的,送他錄音帶,不聽的話,活該!沒辦法,我不是佛,沒辦法,他不聽,我也無能爲力。師父今天免費結緣錄音帶、VCD、DVD,不管你成道沒成道,不管你入門沒入門,先讓你知道一尊阿彌陀佛,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把金剛種子放下去。這個因緣,是我把它撒下去的,妙雲老和尚說:慧律法師,一定不是只結一生的緣,我也相信。我在家的時候專辦放生,從我手中放生的衆生是無量無邊;每天都跟它們念大悲咒,因爲我都一個個去跟他們收二百元。還有在忏公那裏,他如果說:益謙啊!去放生啊!我就買,一去就全部買,雖然我很窮,沒有錢,但我很樂于辦放生。再請忏公爲他們皈依、請煮雲老和尚爲他們皈依。我有一點你們要學,永遠不講人家的壞話,要講人家的優點、好話;不是好聽的話,是講人家的優點,不要跟人家結惡緣。他罵我,這是他的因果,我一定要贊歎別人,多結善緣。我告訴你,我去受比丘戒的時候,登壇的時候,看到蓮花現前,看到光。接下來比丘戒受完之後,在翻戒本的時候,仿佛在哪裏看過,非常熟悉。這本書不是今天才念的,對它非常的熟悉!結果那本比丘戒,我才花二十分鍾就念完了。速度之快,讓廣化老和尚很驚訝,這不是宿世的緣是什麼?你說今生才要開始用功,那可能嗎?所以,這也是生生世世所結的緣,肯用功。我們不要說:我還年輕,還不必聽經聞法。菩薩!功不唐捐,這句話你一定要記住,不論你今天幾歲,你今天用功,功不唐捐。你八識田中所有的佛法、善的種子,你就是一定不會退轉。無論幾歲,你就是要聽經聞法。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准如前釋。二修學幻觀方便竟。]就是說:如果不是從佛所聽聞到的,“彼”就是你,不是你從佛所聽聞到的。一切境界終不可取,都不可以執著,因爲要以佛爲主。

  [癸叁修學寂觀方便

  【“善男子!若諸衆生修于禅那,]禅那就是所謂的中道、中觀,空有圓融叫做禅那;定慧均等叫做禅那。[先取數門,]數門就是數息觀。你若要修中觀,定慧均等,要先修數息觀。數息觀就是數進就不數出,數出就不數入,從一到十,然後從十到一,倒數回來。先取數息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産生生、住、滅念,就是生、住、異、滅變化的念,種種的念頭。我們說生住異滅,他省掉這個異,“異”就是它一定會變化,所以省掉。生,這個念頭什麼時候生;住,這個念頭暫時停止,暫時安住在這個地方;滅,這個念頭消失了。生住異滅簡稱生、住、滅。齊jì[分齊頭數。】]就是說,你從一數到十都清清楚楚。分齊就是一個界限,你數到七這個界限,你知道很清楚;頭數,就是這個數目字很清楚。生、住、異、滅,…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