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十疑論講記(1990年)▪P25

  ..續本文上一頁這一次爲什麼要講《淨土十疑論》呢?《淨土十疑論》我從前在大雄精舍講過一遍,但是那一次的錄音聽到今天已經不是很清楚了。所以那一次講叁天,講得很倉促,這一次講四天,我把它講得很詳細,最主要的因爲最近身體比較健康,可能你們早晚課有爲我消災。我最近講經覺得身體一天天健康起來,這是我的福報,也是衆生的福報!(衆熱烈鼓掌)

  所以你們回去,繼續誦經爲我消災,也很不錯、也很不錯!不論能不能消得了,只要你們有誠心就好了。

  

(本輯圓滿)

  

祝大家法喜充滿!

  

回向

  願以此功德。回向慧律法師,以及護持佛教的諸位法師及居士大德,以及法界衆生,

  

  

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爲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爲伴侶。

  

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讓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責任,希望大家發心,成爲法的傳遞者和播種者,將手中的法寶,一化爲十,十化爲百,讓千千萬萬的衆生,都能步上成佛覺悟之道。

  

臺灣·高雄文殊講堂

  補充資料:

  

《淨土十疑論》提要

  一、剛發菩提心的菩薩,忍力沒有成就以前,是沒有能力去救衆生的。因此要常親近佛,證得無生忍之後,才能救度衆生。

  二、所謂不生,是指生的因緣,是由於諸法的和合而成的,它是沒有一個堅守的自性的。然而尋求此生物之本體,也找不到。它生的時候,不知道從那裏來,所以叫做不生。其次講不滅,不滅是說諸法散時,它也沒有堅守一個自性,說我要散滅了。當它散滅時,不知它到了何處,所以叫做不滅。所以說,並不是因緣生之外,另外有一個不生不滅。也不是說不求生淨土,就叫做不生。

  叁、由於衆生的根器鈍,內心混濁雜亂的人多。如果不專心只放在一件事物上的話,叁昧是很難修得成的。專心念阿彌陀佛,就是修一相叁昧。由於專心到了極點,所以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又,因爲法身無二無別之故。所以,精進專心念一尊佛時,也就是精進專心在念一切的佛。

  四、釋迦牟尼佛講淨土法門時,十方像恒河沙數那麼多的佛,都證明一切衆生,只要肯念阿彌陀佛,那麼就能乘佛的大悲心跟本願力,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又、阿彌陀佛特別發了四十八個大悲願,來接引衆生。因此誠心念阿彌陀佛的人,就會獲得感應,最後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五、若是相信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能夠攝取念佛的衆生,於是就開始發菩提心,開始修念佛叁昧,心裏很厭惡叁界,很想離開叁界,並且身體力行修布施、持戒等的善行福報,還把所有的善行福報,全部都回向願意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最後乘佛的願力及自己的念力,互相感應而得以往生。

  有漏凡夫只要發了無上的菩提心,求生淨土,經常念佛之故,所以能把煩惱伏住或斷滅,因此而得以往生淨土。並且能隨各人的功力見到佛的粗略相,而菩薩見到的是微妙相。

  六、生到西方淨土,證得不退位,有五個原因(略,見上)

  七、彌勒淨土是要通過修行衆多的叁昧,要深深的進入正定聚,才能夠往生。而彌陀淨土是用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和光明力,來攝取念佛衆生。又,兜率天宮屬於欲界,在那兒修行的諸天退步的很多。而且那兒又有女人,這些都是讓修行者增長貪愛五欲的環境。再說天女極美。諸天容易被迷惑而沈迷欲愛不能自拔。所以兜率天不如西方淨土。

  八、在心是說,造罪業的時侯,是從虛妄顛倒的心念所産生的。而念佛的人,是聽到善知識教念佛法門,知道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名號之後,用真心誠意的心來念佛的。

  在緣是說,造罪業的時候,是從虛妄愚暗的心,緣由虛妄顛倒的境界而起的。而念佛的心,是從聽聞佛的清淨真實功德名號,緣由無上的菩提心而生的。

  在決定者,造罪之時。以有間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時,以無間心無後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

  九、娑婆世界的女人及盲聾暗啞的人,只要修淨土法門,往生極樂國之後,就不再是女人身,也不會是殘障者了。

  十、厭離心是要我們在心裏厭惡五欲,只有離開五欲的系縛,才有脫離叁界的希望。發菩提心就是發願成佛,發願成佛的心就是發心度脫衆生免受災難,而度衆生的心就是教衆生往生佛國的心。

  要以智慧爲前導,不要只追求自己的快樂,因此要遠離只貪愛自身的心;要培養慈悲心,要時時想如何來拔除一切衆生的苦惱,因此要遠離不爲衆生著想的心;要修行種種方便,要憐憫一切衆生,以種種方便使他們得到快樂,因此要遠離僅爲令自己身心快樂而勤作方便的心態。

  

《淨土十疑論講記(1990年)》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