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十疑论讲记(1990年)▪P25

  ..续本文上一页这一次为什么要讲《净土十疑论》呢?《净土十疑论》我从前在大雄精舍讲过一遍,但是那一次的录音听到今天已经不是很清楚了。所以那一次讲三天,讲得很仓促,这一次讲四天,我把它讲得很详细,最主要的因为最近身体比较健康,可能你们早晚课有为我消灾。我最近讲经觉得身体一天天健康起来,这是我的福报,也是众生的福报!(众热烈鼓掌)

  所以你们回去,继续诵经为我消灾,也很不错、也很不错!不论能不能消得了,只要你们有诚心就好了。

  

(本辑圆满)

  

祝大家法喜充满!

  

回向

  愿以此功德。回向慧律法师,以及护持佛教的诸位法师及居士大德,以及法界众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的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的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台湾·高雄文殊讲堂

  补充资料:

  

《净土十疑论》提要

  一、刚发菩提心的菩萨,忍力没有成就以前,是没有能力去救众生的。因此要常亲近佛,证得无生忍之后,才能救度众生。

  二、所谓不生,是指生的因缘,是由於诸法的和合而成的,它是没有一个坚守的自性的。然而寻求此生物之本体,也找不到。它生的时候,不知道从那里来,所以叫做不生。其次讲不灭,不灭是说诸法散时,它也没有坚守一个自性,说我要散灭了。当它散灭时,不知它到了何处,所以叫做不灭。所以说,并不是因缘生之外,另外有一个不生不灭。也不是说不求生净土,就叫做不生。

  三、由於众生的根器钝,内心混浊杂乱的人多。如果不专心只放在一件事物上的话,三昧是很难修得成的。专心念阿弥陀佛,就是修一相三昧。由於专心到了极点,所以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又,因为法身无二无别之故。所以,精进专心念一尊佛时,也就是精进专心在念一切的佛。

  四、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时,十方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都证明一切众生,只要肯念阿弥陀佛,那么就能乘佛的大悲心跟本愿力,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又、阿弥陀佛特别发了四十八个大悲愿,来接引众生。因此诚心念阿弥陀佛的人,就会获得感应,最后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五、若是相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能够摄取念佛的众生,於是就开始发菩提心,开始修念佛三昧,心里很厌恶三界,很想离开三界,并且身体力行修布施、持戒等的善行福报,还把所有的善行福报,全部都回向愿意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最后乘佛的愿力及自己的念力,互相感应而得以往生。

  有漏凡夫只要发了无上的菩提心,求生净土,经常念佛之故,所以能把烦恼伏住或断灭,因此而得以往生净土。并且能随各人的功力见到佛的粗略相,而菩萨见到的是微妙相。

  六、生到西方净土,证得不退位,有五个原因(略,见上)

  七、弥勒净土是要通过修行众多的三昧,要深深的进入正定聚,才能够往生。而弥陀净土是用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和光明力,来摄取念佛众生。又,兜率天宫属於欲界,在那儿修行的诸天退步的很多。而且那儿又有女人,这些都是让修行者增长贪爱五欲的环境。再说天女极美。诸天容易被迷惑而沈迷欲爱不能自拔。所以兜率天不如西方净土。

  八、在心是说,造罪业的时侯,是从虚妄颠倒的心念所产生的。而念佛的人,是听到善知识教念佛法门,知道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名号之后,用真心诚意的心来念佛的。

  在缘是说,造罪业的时候,是从虚妄愚暗的心,缘由虚妄颠倒的境界而起的。而念佛的心,是从听闻佛的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由无上的菩提心而生的。

  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

  九、娑婆世界的女人及盲聋暗哑的人,只要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国之后,就不再是女人身,也不会是残障者了。

  十、厌离心是要我们在心里厌恶五欲,只有离开五欲的系缚,才有脱离三界的希望。发菩提心就是发愿成佛,发愿成佛的心就是发心度脱众生免受灾难,而度众生的心就是教众生往生佛国的心。

  要以智慧为前导,不要只追求自己的快乐,因此要远离只贪爱自身的心;要培养慈悲心,要时时想如何来拔除一切众生的苦恼,因此要远离不为众生著想的心;要修行种种方便,要怜悯一切众生,以种种方便使他们得到快乐,因此要远离仅为令自己身心快乐而勤作方便的心态。

  

《净土十疑论讲记(1990年)》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