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細胞,你全身就是細胞構成的,你找不到一個我啊!你全身就是這個東西,煩惱什麼東西?執著什麼東西?爲誰痛苦?爲誰辛苦爲誰忙?就是迷惑顛倒才會這樣魂不守舍嘛!清淨自性,悟到:哇!原來就是這樣子啊!萬法皆不可得。
【實無有法。名爲菩薩者。一切空寂。本來不生。不見有生死。】也沒有生死可得啊,萬法不生,也沒有所謂死啊!【不見有涅槃。】也沒有涅槃可得。所以師父外面不是寫著嗎?“生死涅槃無距離”,你們出去有沒有看啊?【不見有善惡。】因爲不是相嘛!【不見有凡聖。】沒有凡夫跟聖人。【不見一切法。是名見法。正見之時。了無可見。 即是菩薩。故雲實無有法名爲菩薩。】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我要好好的莊嚴佛土,還是著相。【是不名菩薩。】著相就不叫作菩薩了。【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是叫你在心性上下功夫,叫你在清淨自性上下功夫,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如來所說的莊嚴佛土者,你要體悟到這個莊嚴,種種的方便善巧,當體即空。【即非莊嚴。】就不是真的莊嚴,如來所說的真正的莊嚴,當體即空,【是名莊嚴。】這才是真正的莊嚴。意思就是說:你要在心性上下功夫,這是真正的莊嚴佛土;你要是在表相上下功夫,拼死命的在相上拼命打轉,這不叫作莊嚴佛土。所以,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如來所說的方便莊嚴國土,其實當下就空,體悟到當下空的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這個就是真正的莊嚴佛土。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你看,處處都告訴你:無我無法。無我就是無我相,無法就是無萬法,萬法皆空。無我相,無種種的法相,徹底的放下。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者。】我還著相,說我在莊嚴佛土。
有一個比丘尼,修行修了二、叁十年了,有一次,我在講經,這個比丘尼帶了兩叁輛車來聽法,結果有一次,彼此之間可能有一點誤會,我是不知道她的看法啦,然後她就講一句話了:慧律法師啊,上次在講經的時候,我請了叁臺遊覽車去跟他捧場啊!來給我捧場?我是歌星嗎?這個比丘尼出家幾十年,竟然嚴重錯誤的觀念,來聽經聞法是給我面子喔?我問你:你今天聽經聞法,是你開智慧還是我開智慧?對不對?來給我捧場?
所以,我告訴你:不是剃一個頭,現個僧相,就叫作有修行,要弄清楚喔!一定要徹底的了悟這個心性,這個比丘尼出家了二十幾年,二叁十年了,你想想看!用這種觀念來聽經,(師對衆抱拳)麻煩了!法師們!你明天再叫幾輛遊覽車,來給我捧場一下。我又不是歌星,我告訴你:我的心沒有增沒有減,你一個人來,我還是講。所以,以前有一個人講經的,也是很會講,一講了以後,第一天一千個人,第二天五百,第叁天,第四天,最後他就是很認真的講,剩下一個,這個比丘多了不起,他就是講,這個老和尚拼命講經,這個人底下一直聽,一直看著他,他認真聽,我就認真講給你聽。就樣子,講到最後:哎呀!你真有善根啊!我講了幾天,你都沒走。和尚啊,我是負責關門的,我不能走啊!我不能走是有原因的,我走了誰關門啊?。喔!我以爲你那麼認真聽。連一個都講得那麼有勁兒,剩下一個關門的,我也是認真講給他聽,你不必告訴我,我也知道你關門的,我也是講給你聽。對不對?菩薩心無相嘛,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嘛!【妙定經雲。若人造得白銀精舍。滿叁千大千世界。雖有無量布施福德。謂心有能所。即非菩薩。不如一念無能所心。】“無能所”:“能”就是心,“所”就是境。)【所得功德。勝前功德。百千萬倍。】
【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者。實無有法。可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實無有法。名爲菩薩。豈複取莊嚴相。】怎麼會執著這個莊嚴之相呢?【如是即逍遙。】諸位!這一句話很受益,“逍遙”就是自在。你只要不著相,諸位,任憑世間發生什麼事情,統統自在。你家發生再大的災難,包括九二一大地震,衆生共業嘛!我們也不願意看到這樣悲慘的事情;可是,你大菩薩的心,你也知道這是共業所感,無奈,還是要觀空,碰到了就必須接受,很淒慘!人間煉獄,慘不忍睹,屍體遍野,死了幾千人,九二一大地震,很痛心,可是無奈,這是共業所感,還是要放下,好好的過日子。【自有無纖毫罣礙。】一點罣礙也沒有,【雲何是莊嚴。雲何不是莊嚴。】怎麼樣才叫莊嚴?在旁邊寫:清淨心。雲何不是莊嚴?著相,在旁邊寫兩個字:“著相”就不莊嚴。清淨心就莊嚴,著相就不莊嚴。【故雲即非莊嚴。】你著相就不是莊嚴了,就是于無量莊嚴,當體即空,這個是真正的莊嚴,【是名莊嚴也。】
【通達無我法者。于諸法相。無所滯礙。是名通達。若作有所能解。是名我相。若作無所能解。湛然清淨。】就不會著一個我相。說我能解悟、著一個我相,【是名無我。故雲真是菩薩。】
僧問馬祖道一禅師這麼說:【僧問馬祖雲。作何見解。即得達道。】您有什麼見地,才能夠達到成就佛道呢?回答,【答雲。自性本來具足。但于善惡事上不滯。方喚作修道人。】注意看,這大徹大悟的人講的話,實在了不起!我們自性本來就具足,只要你在萬法,這個世間的種種的相,不是善就是惡嘛!“不滯” 就是完全不執著,你行無量的善,不執著;你看到極大的惡人,不痛恨,這個是真正修行人。【取善舍惡。觀空入定。皆屬造作。更向外馳。去家】這個“家”就是清淨自性。【轉疎轉遠。】離開清淨自性,“疎”就是愈來愈遠,愈轉愈遠了。【一念妄想。便是叁界生死根本。但無一念。是除生死根本。】動念都不行。【即得法王無上珍寶。】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解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