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解 一相無相分第九▪P2

  ..續本文上一頁作是念。即是心有生滅。不名離欲阿羅漢也。阿蘭那者是梵語也。此名無诤心。】這個诤,加一個言部,就是沒有是非的人,嘴巴從來沒有是非。【若作是念。心有生滅。即是有诤心。】你跟人家诤論不休,表示離道太遠了。诤一個是非、人我、高下,你面對死亡的時候,又有什麼用呢?今天你贏了,你贏,帶什麼走啊?今天你受了委屈,一樣是生滅法,咽不下這一口氣,死的時候,眼睛上吊,一點幫助都沒有。即是有诤心。

   【須菩提。實無所行。是無生滅。所以佛許須菩提。】你是真正喜歡寂靜處的一個修行人。【是樂阿蘭那行者。】內心寂靜,方便說,就像阿蘭那,心寂靜處,才是真的道場。記得師父這一句話:心寂靜處,心無诤,你就是住在阿蘭那行,你就是住在這個精舍。心無诤,無生滅,無分別,無執著,你就是住在阿蘭那。【只如今一切諸法。若於藏府中。】“藏府”就是心中。一切法,你在這個心中,【有纖毫停留。】只要有一點點的停留,【是不出網。】你跳脫不出這個煩惱網、生死網的。【但有所求所得。】只要你有所求,有所得。【生心動念。盡是野幹。】這個野幹像獅子,可是,又不是獅子,表示是假的。生心動念,就是不是本性的意思,不是真正的大般若。你只要起心動念,統統是像獅子,而不是獅子,你只要起心動念,好像本性,可是,已經離了本性太遠了。【若藏府中。】若在心中。【都無所求。都無所得。此人諸惡不生。】因爲善惡是在起心動念論斷的,【人我不起。是納須彌於芥子中。】注意!這是表法的,納須彌於芥子,須彌的旁邊寫一個大,芥子的旁邊寫一個小;芥子在旁邊寫一個動念,表法的,這是動念。只要你人相、我相、衆生相、壽者相不起來,所有無量無邊的人我,宇宙的這些,當體即空,就在我這一念間顯現,宇宙萬有,就在我的心性、清淨心這一念,顯現出來。只要人相、我相、衆生相不起,所有再大的境界,不離開我們芥子這麼小這一念。【不起一切貪嗔。是能吸四大海水。】四大海就是一念清淨,心量廣大的意思,四大海就是表示廣大。【不受一切喜怒語言入耳中。於一切境。不惑不亂。】對一切的境界,不迷惑,也不動亂。【不嗔不喜。】很平淡,【是無事人。】記住!這一句話很重要:對于一切境界當中,不迷惑,也不動念,不落動亂,沒有嗔恨,也不特別的專、執著、喜悅,這是無事人,這個就是見性無事人。【勝一切知解精進頭陀。】知解就是著知見而修行,叫作勝一切知解精進頭陀。頭陀是吃盡苦頭,把這個身體弄得饑餓,一個禮拜吃一餐、兩餐,吃一點點,吃盡苦頭,可是,卻執著自己的知見,認爲:我最有修行,我能吃這種苦,別人不能吃這種苦。我說:你不是修行人。修頭陀行,內心還不能執著:我在修頭陀,我特別了不起,我特別能吃苦。衆生就是犯了一個毛病,佛教也是犯了這個毛病,自己很行的地方,就覺得別的道場不行;我自己覺得很行,就認爲別的法師不行,這個就是最糟糕的東西。你修頭陀,就好好的修苦行,不要執著說:你很偉大,你在修頭陀。持律的人,常常看不起不持律的:哎呀!我持戒律,我最了不起了。弘法利生的人,看不起那些不弘法的人:住在山區的人就說:那些弘法的人,是攀緣五欲六塵。這些弘法利生的就說:沒有我這樣,那佛教怎麼興盛啊?這都不對的。萬法平等,各人安住各人的崗位,修苦行的,苦行無所執著,持律的,好好持你的律,弘你的律學,講禅的,好好弘你的禅宗,不能互相攻擊。互相攻擊是佛門不幸,互相攻擊不是佛法,萬法是平等的。所以說:修無相行的人,勝一切知解精進頭陀,勝過一切執著自己知見是對的,拼命修行苦行的人,絕對勝過他。【是名天眼。】這就透視一切,天眼就是沒有障礙,我們肉眼看到牆壁有障礙,如果你不著一切知見,就是跟有天眼的人一樣,無障無礙。【是名有法界性。】這個是真正佛教的正法,大乘的悲哀,就是開太多的方便,使衆生摸不著邊,因此永遠不得見性。我現在請問你:把爐香贊唱得很莊嚴,很好!能見性嗎?

   我們大寮有一個居士,每誦一部《無量壽經》,畫一橫,(寫)正,誦了十五年。

   我說:你誦多少部?

   他說:我誦一萬多部。

   我說:你現在經過了十五年,你還執著嗎?他說:執著。

   分別嗎?

   還分別。

   有過顛倒、妄想嗎?

   還有妄想,還很多,沒辦法專。

   我說:我現在問你一句話,你誦一萬部的《無量壽經》功德大?還是我誦一部《無量壽經》功德大?說說看。

   他說:師父誦一部的功德大。

   那當然啦,我這一部是見性嘛!你那個是生滅意識心,當然我的功德大嘛!我這一念就是佛嘛,你也是啊!

  所以,記住!不能著相而修行。

   【是作車載因果。是佛出世度衆生。】你現在自性自度,你就是佛。諸位!你要直下承擔,你就是佛。

   好,再一次合掌,跟著師父念:

   有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刹那間。著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見性。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解 一相無相分第九》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