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作是念。即是心有生灭。不名离欲阿罗汉也。阿兰那者是梵语也。此名无诤心。】这个诤,加一个言部,就是没有是非的人,嘴巴从来没有是非。【若作是念。心有生灭。即是有诤心。】你跟人家诤论不休,表示离道太远了。诤一个是非、人我、高下,你面对死亡的时候,又有什么用呢?今天你赢了,你赢,带什么走啊?今天你受了委屈,一样是生灭法,咽不下这一口气,死的时候,眼睛上吊,一点帮助都没有。即是有诤心。
【须菩提。实无所行。是无生灭。所以佛许须菩提。】你是真正喜欢寂静处的一个修行人。【是乐阿兰那行者。】内心寂静,方便说,就像阿兰那,心寂静处,才是真的道场。记得师父这一句话:心寂静处,心无诤,你就是住在阿兰那行,你就是住在这个精舍。心无诤,无生灭,无分别,无执着,你就是住在阿兰那。【只如今一切诸法。若於藏府中。】“藏府”就是心中。一切法,你在这个心中,【有纤毫停留。】只要有一点点的停留,【是不出网。】你跳脱不出这个烦恼网、生死网的。【但有所求所得。】只要你有所求,有所得。【生心动念。尽是野干。】这个野干像狮子,可是,又不是狮子,表示是假的。生心动念,就是不是本性的意思,不是真正的大般若。你只要起心动念,统统是像狮子,而不是狮子,你只要起心动念,好像本性,可是,已经离了本性太远了。【若藏府中。】若在心中。【都无所求。都无所得。此人诸恶不生。】因为善恶是在起心动念论断的,【人我不起。是纳须弥於芥子中。】注意!这是表法的,纳须弥於芥子,须弥的旁边写一个大,芥子的旁边写一个小;芥子在旁边写一个动念,表法的,这是动念。只要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起来,所有无量无边的人我,宇宙的这些,当体即空,就在我这一念间显现,宇宙万有,就在我的心性、清净心这一念,显现出来。只要人相、我相、众生相不起,所有再大的境界,不离开我们芥子这么小这一念。【不起一切贪嗔。是能吸四大海水。】四大海就是一念清净,心量广大的意思,四大海就是表示广大。【不受一切喜怒语言入耳中。於一切境。不惑不乱。】对一切的境界,不迷惑,也不动乱。【不嗔不喜。】很平淡,【是无事人。】记住!这一句话很重要:对于一切境界当中,不迷惑,也不动念,不落动乱,没有嗔恨,也不特别的专、执着、喜悦,这是无事人,这个就是见性无事人。【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知解就是着知见而修行,叫作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头陀是吃尽苦头,把这个身体弄得饥饿,一个礼拜吃一餐、两餐,吃一点点,吃尽苦头,可是,却执着自己的知见,认为:我最有修行,我能吃这种苦,别人不能吃这种苦。我说:你不是修行人。修头陀行,内心还不能执着:我在修头陀,我特别了不起,我特别能吃苦。众生就是犯了一个毛病,佛教也是犯了这个毛病,自己很行的地方,就觉得别的道场不行;我自己觉得很行,就认为别的法师不行,这个就是最糟糕的东西。你修头陀,就好好的修苦行,不要执着说:你很伟大,你在修头陀。持律的人,常常看不起不持律的:哎呀!我持戒律,我最了不起了。弘法利生的人,看不起那些不弘法的人:住在山区的人就说:那些弘法的人,是攀缘五欲六尘。这些弘法利生的就说:没有我这样,那佛教怎么兴盛啊?这都不对的。万法平等,各人安住各人的岗位,修苦行的,苦行无所执着,持律的,好好持你的律,弘你的律学,讲禅的,好好弘你的禅宗,不能互相攻击。互相攻击是佛门不幸,互相攻击不是佛法,万法是平等的。所以说:修无相行的人,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胜过一切执着自己知见是对的,拼命修行苦行的人,绝对胜过他。【是名天眼。】这就透视一切,天眼就是没有障碍,我们肉眼看到墙壁有障碍,如果你不着一切知见,就是跟有天眼的人一样,无障无碍。【是名有法界性。】这个是真正佛教的正法,大乘的悲哀,就是开太多的方便,使众生摸不着边,因此永远不得见性。我现在请问你:把炉香赞唱得很庄严,很好!能见性吗?
我们大寮有一个居士,每诵一部《无量寿经》,画一横,(写)正,诵了十五年。
我说:你诵多少部?
他说:我诵一万多部。
我说:你现在经过了十五年,你还执着吗?他说:执着。
分别吗?
还分别。
有过颠倒、妄想吗?
还有妄想,还很多,没办法专。
我说:我现在问你一句话,你诵一万部的《无量寿经》功德大?还是我诵一部《无量寿经》功德大?说说看。
他说:师父诵一部的功德大。
那当然啦,我这一部是见性嘛!你那个是生灭意识心,当然我的功德大嘛!我这一念就是佛嘛,你也是啊!
所以,记住!不能着相而修行。
【是作车载因果。是佛出世度众生。】你现在自性自度,你就是佛。诸位!你要直下承担,你就是佛。
好,再一次合掌,跟着师父念:
有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着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一相无相分第九》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