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方便品第二▪P5

  ..續本文上一頁生命爭吵,命,所以,我們對生命力要透視,很多事情沒什麼道理可講,只有忍耐而已、只有忍辱而已。

  【柔和】的心無恨,【勤行精進】,勤行精進,【禅定】佛的法身從精進來,佛的法身從禅定來,佛的法身就是【解脫】的心,到彼岸的心,

  【叁昧】這是專指叁種叁昧,叫做空叁昧、無相叁昧、無願叁昧。

  也就是說人的心要如何才能定,要了解一切法,萬法皆是空性。

  要了解無相叁昧,眼睛所看出去的都是虛妄之相,不值得我們這樣執著、這樣計較,隨時都在變化,既是會變化的,就沒有實在性,因緣法沒有實在性,既然沒有實在性,當下就能透視,透視就能達到無相解脫。

  無願,無願就是無求,無所造作,等于是無爲法。我們一切身口意都有所造作,我現在在做善事,我現在做善事就有所求,求什麼?求福報,我現在來供養,求福報,這就是還不能達到無願,無願就是無求,人到無求,他就品自高,一個人到無所求,他的人格就很高超,無求才是真求,因爲佛性本不可得,一切法本來就不可得。

  所以,叁昧就是修空、無相、無願,能夠達到定,叁昧就是正定。

  【多聞】

  佛的法身從哪裏來?從多聞,所以,師父爲什麼一直再叁向諸位勸告,你要聽經聞法,你不要孤獨修行,你千萬,一定要聽經聞法,有一位善知識親近,一定要有一間道場,多聞,多聞在八識田中,全都是清淨,清淨的種子,既然我們將來的淨土,完全決定在我們的心,我們的心當然要接觸清淨的朋友、清淨的道場,正知正見,所以,多聞也是列爲很重要,所以,聽經聞法,甯可犧牲生命都要聽經聞法。

  【智慧】而生,就是諸佛菩薩的法身,都是從智慧生,智慧就是我們所講的佛性,我們的本性充滿了智慧,

  【諸波羅蜜生。】

  波羅蜜是指實相波羅蜜,實相才能達到波羅蜜,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所以,波羅蜜生就是從實相達到彼岸,波羅蜜就是到彼岸,到彼岸就是到解脫的彼岸,諸波羅蜜就是六度,六波羅蜜,又是十度,十波羅蜜。所以,波羅蜜一定要實相法,一定要實相,所以,到實相的彼岸,也就是證得無生。

  【從方便生。】

  從方便生就是佛的法身,從善巧的智慧裏,善巧智慧能得解脫,也能度衆生。

  【從六通生。】六通就是無漏。

  【從叁明生。】

  叁明就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叫做叁明,不要加個叁明治(食物),不是這個。

  叁明就是天眼明,這表示可以知過去、現在、未來,眼睛可以看得很遠,沒有遠、近;宿命明就是宿世你是什麼名字,我上輩子是做什麼,他的職業是什麼,都清清楚楚。

  漏盡,漏就是煩惱,盡就是全部除掉,煩惱全部除掉了,叫做漏盡明,漏盡也就是斷了一切的煩惱,就是跳出叁界的見、思二惑,漏盡明。

  佛的法身從叁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所産生。

  【從叁十七道品生。】

  叁十七道品就是止跟觀的前方便法,我們修叁十七道品,就是四念處、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開始修這個,慢慢有功夫。

  【從止觀生。】

  止就是定,觀就是慧,所以,修定、慧所産生。

  【從十力.】從十力所生,十力我們已講過了,佛的十種力;十力,佛的四無畏。

  【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就是說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都是佛的法身。

  【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佛的法身從哪裏來?斷一切不善業,就是說連皮毛,一點點的惡都不去做。所以,莫以惡小而爲之,莫以善小而不爲。

  【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

  真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直心,就是我們所說的本性才是真實,因爲,我們現在所用的都是意識心,所以,直心才是真實。

  我們若要了解佛的法身是什麼,佛的法身就是不歪曲、不扭曲別人,不每天破壞原態,我們清淨的本性,本來是不受破壞,但是,因爲我們的無明,宿世的破壞性很大,所以,我們會傷害自己,所以,我們的意識、我們的心既然決定我們一切的前途,所以,只有自己會破壞自己的清淨,別人沒辦法。

  你若今天修無相法,看到缺點,我不要看,聽到是非,我不聽,無相法;一切都無礙,別人對你都沒辦法,因爲他要破壞你的清淨之心破壞不了,你的清淨之心,我們現在這一念的清淨之心,會感應將來清淨的淨土,所以,只有自己才會破壞自己的清淨之土,只有自己會破壞自己,別人沒辦法,我不起心、不動念,任何人對你絲毫沒辦法,而不受影響。

  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不放逸,不放逸就是精進,我們現在所講的保持正念,隨時提起觀照的正念叫做不放逸,這個不放逸不是說我來拜佛、念佛、用功念佛,這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不放逸,就是二十四小時觀照,讓我們有正知正見,讓我們二十四小時都放得下。

  佛的法身【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衆生病者.】

  衆生的病是什麼病?貪、瞋、癡、慢、疑,貪、瞋、癡、我慢、懷疑,疑神疑鬼,斷一切衆生的病,

  【當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你要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除了治自己的貪、瞋、癡以外,還要幫助衆生。

  【如是.長者維摩诘爲諸問疾者如應說法.】

  這句話意思是說,長者叫做維摩诘居士,維摩诘居士這位長者,爲每個來探病的人,爲他說法,他帶領很多人,寶積長者子帶領很多人,來探望維摩诘居士,維摩诘居士就爲他們說法,維摩诘居士就爲他們說法,說色身如何糟、如何糟,應該求佛的法身,法身是清淨。

  維摩诘居士說法之後,【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所以維摩诘居士太偉大了!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 方便品第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