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禅。世間只有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提早覺悟,不管你是何等的身分,你的書念得多大、多高,博士也好、超博士也好,都一樣要死,而且要面對,來到人世間,就是做一場夢,每一種夢想,都有黑暗的一面,每一種幻想,都必須經過殘酷的覺醒。爲什麼每一種夢想都有黑暗的一面?譬如說:我要環遊世界,去坐什麼?坐到鐵達尼號,你看有多准?來簽大樂透都沒有這麼准!鐵達尼叫做永遠不沈沒,結果第一次就沈下去,死了一千多人!是不是?每一種夢想,都有黑暗的一面;每一種幻想,都必須經過殘酷的覺醒。你要面對這個現實;但是,你又必須要面對這個生老病死的苦。所以,我們一天急急忙忙的去爲了賺錢,賺了很多錢,用得著、用不著,還是一個問題,錢放在你的口袋,不一定你能用得著!爲什麼?出去有可能被車子撞死啊!你現在擁有十萬、二十萬,放在口袋裏面,是不是你的錢?不是的!錢要用出去,才是你的錢,放在口袋,不一定是你的,錢要用出去,那就是你的。所以,懂的人就懂得布施。剛剛有人講說:師父啊!有一些老菩薩要供養!這個千萬不可以!這裏是臺大,臺灣最高學府,我不希望把宗教的一些儀式帶到學生裏面,産生一些負面的作用。所以,在臺大不可以供養、化緣,我們讓它回歸到單純的校園,這裏就是佛學社,臺大請我來演講,我們就是這樣子很單純的演講,我們沒有任何的募款行動,也沒有任何的供養儀式,統統沒有,要發大菩提心,佛行,我們也行!
所以,我們要體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不見一物,名爲見道;不住一法,名爲正法;不行一行,名爲佛行。不見一物,名爲見道;也就是眼見一切物,色即是空。不行一行就是:你做任何的善,不需要讓人家知道,以無所住心,行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行一行,名爲佛行。不住一法,名爲正法,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在《阿含經》講:比丘,生與死就像日出和日落那麼樣的自然,日出,很快就會日落;人一出生轉世,很快就會老、就會病、就會死,你依靠這個色身來快樂,那是錯誤的!什麼是快樂的?心統統放下,如如不動,不取于相,開采內心裏面的般若智慧,能于二六時中、一切的時空,透視一切緣起緣滅的不實在性,你所追求的東西是虛幻的;你所執著的東西是不實在的,從現在開始,懂得無所求、無所住、無所懼,懂得放下,那一念圓滿的清淨覺性,就是禅。我們爲什麼要修禅?就是邁向生命的圓滿,世間還有更高一層的精神領域的生活,就是心如如不動。所以,禅宗裏面講:對境寂然,常不離佛,你想要見佛嗎?很簡單!佛就在心裏面,心如如不動,你就見佛。不可以叁十二相見如來,那麼,要用什麼見如來呢?要用般若智慧,保持心如如不動,才能夠見如來。不可以叁十二相見如來,凡所有相,都是虛妄,那麼,要用什麼心見如來?就是對境寂然,寂:寂滅的寂;然:然後的然,寂然,“寂然”就是如如不動。對境寂然,常不離佛,一等是學,直須無學,真正要修行,一念之間,就全部照破萬法都是假相,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讓你執著的,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你今天無論你怎麼搞,搞東搞西,搞到你做到總統、做到什麼首富,你說比爾蓋茲,全世界最有錢的,然後就用一個:So what
OK!我們比全世界最有錢的人還有錢!爲什麼?我知足、我無缺,我就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對不對?因此,我們要了解;當然他對國家製造了很多工作機會,我們也贊歎他!所以,這些經濟,或者是這些産業的大老板,我們都贊歎,我們都隨喜。佛法是講究竟,這些經濟、政治、哲學、心理、藝術、音樂、美術、畫畫、書法,都對人類有所貢獻,我們應當隨喜,應當贊歎;問題是:能不能究竟解決問題?不行的!沒有辦法的!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了達虛妄的東西本來就空,父母沒有生我們的時候,我們沒有來到這個世間,什麼都沒有;當我們有一天斷氣的時候,火化了,拼死拼活,還是一堆骨頭!諸位!提早覺悟吧!信佛的人是有善根、是有智慧的人,你書讀得多,將來你可以發揮在各個的層面,可以把佛法帶到你任何的職業、可以帶到任何的階層,都不影響的。官當得很大,很好啊!你是首富,很好啊,如果你有修行,懂得佛法,更好!你的影響力更大。所以,可以把我們這個佛法,帶動到所有的世間各階層。如果佛法不能運用在全世界的任何的時間、空間,那這個世間存在佛法有什麼用呢?所以,不要對明天有所期盼,你今天不解脫,明天不會更好。在座諸位!今天不解脫,現在不解脫,明天不會更好。所以,要牢牢的記住,要重複訓練放下,就邁向修行,當你開始放下的時候,你會頓覺清涼:喔!原來沒有錢,也可以過得這麼快樂,是的!原來沒有錢,也可以過得這麼幸福,是的!(衆鼓掌)理由是正確的嘛,英文叫of course,certainly,sure。是不是?就是這樣確定嘛!!(衆再鼓掌)
诤與道相違,也就是說:我們學佛的人,要保護自己,不要跟同學诤、吵架,放下意識形態、放下對立、放下觀念。記得!好朋友之間不要談政治,再有修養的佛弟子,一講到政治就翻臉,真的!會翻臉的。要跨進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禅,佛陀的這一顆心,佛法是智信,智慧的智,不是迷信;佛法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佛法是符合科學的,而且是超越科學的,科學沒辦法解決的,一定要用佛法來解決內心的痛苦跟煩惱。人的一生一世,沒有聽到正法、沒有聽到佛法,是人生的大不幸,因爲,他完全沒有機會解脫。如果一個人這樣從小到大,讀書讀書......這樣一直讀,從“冊皮”讀到“冊心”,“冊心”就是念不下去了,叫做從“冊皮”讀到“冊心”。那麼會讀書:可是,完全沒有聽到佛法,這個人就很不幸!聽到了佛法,這個人是非常幸運,他有解脫的機會。記得!諸位!要給自己一次解脫的機會;你書不會念得比我多,我小學念六年、初中念叁年、高中念叁年、大學念四年、研究所念兩年、佛學院念叁年,六、叁、叁、四、二、叁,二十一年,你想想看,還是要走修行的路啊!要不然,你走哪一條路呢。
《什麼是[禅] [禅]是什麼》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