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字,所以要一個字一個字解釋,大是老大的大,辯是很會講話,辯才的辯,這樣讀就讀得來。大辯長者,作禮而退,意思是說很歡喜。
再來我們來見閻羅王。
【閻羅王衆贊歎品第八】
【此品也是度衆生之緣,即燒香誦經、造幡造像、齋僧供衆等,種種善緣也。】
【閻羅王,此雲雙,苦樂雙受故。若論本迹,】本就是無量劫以來,迹也就是現在的示現。若論本迹,本就是若論他無量劫來的願力,菩提心,以及他現在示現的閻羅王的當下,迹就是現在所示現的,【則難思議。】就不好思議,很難思議。
他這裏講一個故事,【漢益州】刺官,這個刺官就是【刺史,】是一種官名,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好像監察院那一類的,因爲刺探,檢舉不法之徒的官吏,也可以說接近我們現在所講的調查局,漢武帝置部刺史,後世以刺史爲知州的尊稱,知州就是現在的縣長,一州有個州長,【郭徐安病重,其妻問歡喜天。】這歡喜天要解釋一下,印度本來有一個叫做濕婆神的別稱,佛教則稱俄那缽底叫做歡喜天,印度在富蘭那時代,歡喜天信仰很鼎盛,尊稱爲誐尼沙,相信他的威德力自在,會排除我們一切障礙之力,所以是一切智慧之神,因此每一次在祈禱之初,都恭敬稱名皈命。他太太就問歡喜天,【天言】歡喜天就告訴她,【可發願一日中造地藏菩薩像,安即發是願。一日忽悶絕,】好像昏倒了,【經叁時安醒,自言】自己說【入地獄。】以前的叁時到底有多久,大概是十二個時辰吧!【閻王告曰:公依】依就是仰仗【婦恩,】你太太有【發願造大王像,】閻羅王的像,地藏菩薩或者是菩薩像,【我爲令衆生償罪業,現閻王身,實是法王。若有衆生,皈依地藏,滿足所求,】死掉去地獄趕快還陽,【公急還人間,畢其願。】趕快作地藏王菩薩的像。我們現在在印地藏王菩薩的像,印得太多,有的說印地藏王菩薩的像很有功德,就隨便印一印,印得不莊嚴,所以我認爲印書、印佛像,印得太多卻變成一種浪費,因爲銷不了。
這故事他講得這樣太簡單,我這裏有原始的資料,這講得比較清楚,這是從《地藏菩薩本迹靈感錄》裏面一段(摘錄出來的),叫做延年畢願,就是壽命延長滿他的願,這段講得很透徹,很精彩。漢益州有一個刺史叫做郭徐安,他不信叁寶,偏重老子,所謂道教那一類的,道家,乾佑叁年,閏五月的中旬他生了病,百般的藥方都治不好,他太太因爲奉佛,拜佛祖,就問歡喜天,天說,你可以發願一天當中造地藏菩薩像,刺史還不相信,臺灣人說:這人很鐵齒,你度化不了他。因爲他官位很大,他說:需要發願,可以,若有感應,我就相信,若作地藏菩薩像,這樣就會好,我不相信,不然你讓我感應,這樣我就相信。有一天突然間昏倒,他太太在旁邊哭泣,念念有詞,開始祈禱,說:天啊!歡喜天!你可要聽我的祈禱。經過叁時安醒,就是經過叁時郭徐安就醒過來了,就投身在地,求利刀要切這個舌頭,大家不知道什麼事情,還以爲他發瘋了。他太太就安慰他:你怎麼了,慢慢說,不用這樣。他說:刀子拿來給我。你(就是指他太太),你是大善知識,你可以延長我的壽命,可以除我地獄之苦,可以讓我受天堂之快樂,可以開示我解脫之道。他太太說:你到底在說什麼,你講給我聽一下。爬起來要拿刀,現在又這麼說,這樣贊歎我,你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這個刺史郭徐安,感動,哭泣,太感動了,他太太對他這樣算很好,還不曉得他在講什麼,他說:我死後,這口氣斷了之後,下地獄遇到閻羅王,閻羅王旁的侍者有七八個人,全都稱作司祿神,司祿神就是專門記載人間的善惡,都騎青馬,若按照我們現在所說的賓士追不上,青馬會飛,才不是我們臺灣或是全世界這個地球上的馬,地球上的馬是叩、叩。。。,跑有聲音,還會叫,到後來拉屎,地獄的馬不是這樣,跑的時候,唰!像風吹過一般,就是等于天馬騰空而過一樣,他就這樣趕我,向東北,到大城的門,城內百千萬人站在那裏侍立左右,地府的司祿官就下馬問這個王,王發脾氣,何故追未畢善願者,意思是說你怎麼可以追郭徐安,郭徐安一直跑啊跑,人家騎一匹馬,他是跑得氣喘如牛,王說:他有善緣還未完成,你怎麼可以追他。罰以鐵杖,司祿大叫,身服血穢。換打這個地府的官員不明察秋毫,爲什麼?他太太叫他雕刻地藏菩薩像,他現在還沒滿這個願,你追他做什麼,意思是說還不應該死,地藏菩薩像還沒完成,你追得讓他嚇到。結果閻羅王命令:拖下來。換成揍司祿官。王出門告安曰:因爲借著你妻子的因發願作大士的像,我爲令衆生償這個罪業,現閻羅王身,實在是法王,意思就是其實是地藏王菩薩,若有衆生皈依地藏王菩薩,滿足所求,你要趕快回魂,回去陽間,滿這個願,就是要趕快作地藏王菩薩像的願。即令送還,就下令把他送回來,走、走、走。。。,突然推下去,推到一個懸崖,他嚇一跳,醒過來,之後說:我過去心不相信,毀謗大乘,所以我拿刀要切這個舌頭來彌補我的罪來求忏悔,我一直認爲鬼怪是無稽之談,根本沒看到的東西怎麼會是真的,唉呀!我以前不懂,以爲自己做一個官,就我慢,認爲沒有鬼神,什麼閻羅王。他根本不相信死後有鬼,沒鬼,到後來自己下去知道確確實實是有,所以他要切這個舌頭來求忏悔。他太太很聰明,娶到好老婆就是這樣,她安慰說:你切這個舌頭不能忏悔,就像從地上爬起來,我們也要從地上好好站起來,所以我們要皈依地藏王菩薩求忏悔。他就隨著他太太說:有一天造像,地藏菩薩的像造好了,唉呀!趕快求忏悔,我以前確實錯了。所以每齋戒日就禮拜供養,很認真勸告這些王公貴族,勸告這些販夫走卒要拜地藏王菩薩。這個感應錄就寫得比較清楚,這個是延年畢願的一段公案。所以說你不相信並不代表你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因爲我們認爲眼睛所看、所了解的,其實太小了,範圍太少了。
【觀此文,則閻羅王也是菩薩化身,與無數鬼王,治惡人之罪,令其改惡修善也。】
【今日既至天宮,乘此因緣,在佛前贊歎地藏菩薩,教化地獄衆生之豐功偉績也。】
【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這個詣是到達或者是谒見,統統來到【忉利。來到佛所。】
【天有天王,人有人王,地府有閻羅王,亦稱閻羅天子,與無數鬼王,在地府教化罪人,使令修善。】
【爾時者,指佛在天宮,爲母說法畢,放無量光明雲,即仗佛力,與地藏菩薩,同來天宮聞法之時也。】
【所謂惡毒鬼王。】在惡毒鬼王旁邊寫個:鬼王之道,首,首領的首,後面寫的鬼都是小鬼,不可以代表性,這個是有代表性的,所以寫在前面。
【人有叁毒、十惡。】衆生不但是惡,而且是毒,這人很惡毒,這都是身口的七支所作的這個惡,【此鬼王以毒攻毒,】鬼王本來就是不可思議,大權應化的,以毒攻毒、以惡攻惡的意思,【以惡出惡,故名。】
底下就不能稱爲鬼王之首,這就是其他的鬼王,惡毒鬼王是所有的鬼王裏面的首領。
【多惡鬼王。】
【一念心具諸惡,】慢慢、慢慢他就會一直增加,【何況念念,此鬼現忿怒之相,令人見之,不敢複起惡念,故名。】反正都是好的,你起惡念,我比你還凶,你就嚇到了,就不敢了。比如說偷拿東西抓起來手剁掉,比你還凶,他會嚇到不敢偷拿,不敢。
【大诤鬼王。】
【大诤者無诤也,】大诤者就是無诤,爲什麼呢?這要說。诤就是鬥爭,在《長阿含經》裏佛告帝釋,冤結之生,我們會結冤仇,皆是因爲貪心跟嫉妒這兩種力量最大,所以衆生就拿刀、木棍或槍,互相加害。帝釋天王白言:衆生貪心,要不然就嫉妒心,話亂講,亂傳,亂添油加醋,這樣才會起這個鬥爭。佛就這麼說:貪心跟嫉妒心,全都是從愛跟恨來的。愛不到就恨,恨一恨覺得他不錯,又愛他,所以愛恨交織會毀了一個人。祖師就說:你只要離開這個愛跟恨,你的本性就動然明白,但是我們世間人不了解五蘊本空,所以爭得臉紅脖子粗,有的诤辯,辯到兩個到後來昏倒,爲什麼?心髒負荷不了,小時候爲了尊嚴大家都會诤辯,不曾诤辯的舉手,不可能,你從小到現在長大一定曾跟人家诤辯過,很少說當下就用柔軟心,沒有關系,爭得臉紅脖子粗,因爲什麼?有愛有恨,或者是貪心、嫉妒,一定有我的看法,莊子所謂婦姑勃溪,此由心爲毒王,就是說這個婆婆跟媳婦之間爲什麼會動怒,兩人搞得不好,莊子也知道婆媳之間是很不容易合得來,當然也有,但是爲數很少,所以莊子也有說,此由心爲毒王,口就是禍患之器,心是毒,但是造業就這張嘴,他心懷惡毒,嘴就不管你受得了受不了,反正我恨,我愛,愛不到就恨,要不然就嫉妒,我這張嘴絕對口不留情,因爲你發的都是惡心,下地獄之後遇到大诤鬼王,你該死,爲什麼呢?你們兩個要鬥爭的時候他就把你捆綁起來,他會問你,要不要和解?不和解沒關系,來!把他剁成一塊、一塊,大家都要和解,不然就要下油鍋,到那裏無論什麼冤仇你都要和解,一定要和解,所以這個叫做大诤,因我們世間的诤多惡,會貪心、嫉妒、愛、恨會墮叁途,會墮地獄,到了地獄因爲種子你又會想跟人家鬥爭,遇到鬼王就不是這樣,他的刑器比你多,若要和解,好!不要再爭論了。所以說大诤就是無诤,【此鬼王令人解怨釋結,故名。】他比你還凶,你贏不了他。
【白虎鬼王。血虎鬼王。】白虎和血虎,是山裏的獸,白虎就是白白的我們見過的,血虎是紅色的,很威猛的,它們是野獸,血虎的嘴像血盆,像臉盆一樣嘴很寬,這兩只不同,白虎就是一般我們看到的虎,血虎像獅頭狗的嘴,像臉盆,被咬一口,屁股都沒肉了,…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