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輪回
慧律法師1990年5月23日講于新加坡金文泰體育館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諸位法師、諸位佛友!今天是我們演講的第叁天,那麼,我們估計人數是超過兩萬人,有的人統計是兩萬四千人,那麼這樣子很短的時間,多少帶給新加坡一點佛教的理念,也了解佛教不是迷信,不是消極,進一步的知道了人生、透視人生,好好的去修行,達到解脫。前面兩天,我們是講《佛教與人生》,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是《佛教與輪回》。
這個題目不好講,最主要的,是大家都是凡夫,我們沒有看到天上的人,六道輪回其中有一道是天;我們的眼睛也沒有看到鬼,也沒有看到地獄,也沒有看到阿修羅,我們只看到人道跟畜生道。所以,佛教與輪回比較抽象,對演講者來講也比較困難。但是六道輪回講起來,倒是很有趣,這裏面的內容,有很多很有趣的。諸位慢慢聽。
首先,我們要從“爲什麼”一直追問下去。爲什麼你來投胎?你會說:我不知道。爸爸媽媽結婚,我就突然跑出來了。我沒有叫他生,他就把我生了;百年後,我們一直想要活著,想盡一切辦法,仙丹哪、長生不死的藥啦、什麼補腦丸哪、補腎丸哪、燕窩啦、什麼什麼......希望這個身體呀,活長一點,可是活不了幾歲就死了,誰教他死的呀?他願意死嗎
誰願意死的舉手?!(師問在座諸位)沒有啊!所以說,我們是沒有辦法的來生,我們在迷糊當中來生,我們在不得已無奈之下,把生命交出來。哪一個人都要交出你的生命,你沒有辦法,誰也無能無力。簡單講,我們的生跟死,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們沒有辦法控製,佛教講,叫做業力。這個業力,英文叫做karma force,等一下我們會一一來解釋。好,我們就用“爲什麼”why,來討論這個“六道輪回”。
首先,我們爲什麼會“輪回”?其實我們每天都在輪回,每天都是過著輪回的日子,輪回你把它擴張開來,是過去世、現在跟未來,如果你縮短它,你每天都在輪回。比如說,我今天心情快樂,我明天心情就不好;明天心情好一點了,後天心情就不好;這個念頭就是輪回。那一種強有力的力量,所謂理性跟感性不能調配,不能保持著balance point,沒有辦法保持這個平衡點,我們就會痛苦,就會起心動念,這種強有力的念頭,一直蘊育在我們的內在。沒有修行的人,是放縱它一直起心動念;開始修行的人,他不能控製,他一打坐參禅,這妄想就起來,爲什麼?就像陽光照射下來,地上的灰塵在飛,看得很清楚。平常的人不修行,念頭再怎麼打妄想,他不知道。要開始修行,他就會發現,這個念頭很難去控製住,很難!這一股力量,一直蘊藏在我們的內在,二十四個小時裏面,沒有人去發現它、去觀照它、去調伏它。
爲什麼會六道輪回?所以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我們今天不是從“生”開始講,是從“死”開始講。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會隨這個念頭,隨念而去;就是你一生一世所造的這個惡業,在臨終你這個軀殼要擺脫的時候,那一種對兒女的執著、對金錢的執著,那個欲望、親情難舍,那個時候啊,那種念頭就很強烈的跑出來;哪一個念頭最強,就往哪一道去。我平常修善,修習慣了,我臨命終,當然往生天道;我今生今世,全部都倒人家的會錢,詐騙、偷、搶,那你負債累累,負債累累,來世變豬母,或者變豬公,一只豬值幾千塊臺幣,你要是給人家倒了叁百萬,你麻煩大了!你要變幾世的豬來還人家?你負債累累,你要來世變狗,給人家看門,看門一天的工資看多少錢,你要變狗,要變多久的狗,看人家的門呢?所以啊,你造什麼業,你這個臨命終這個念,就隨這個念頭而去。一個人平常一直念佛,南無阿彌陀佛......知道有一個極樂世界,知道我要往生極樂世界,那他每天這樣用功用功念佛,就像一塊磁鐵,每天這樣磨、這樣磨、這樣磨,這個磁鐵就會有磁性。我們每天打這個電波給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要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電波,阿彌陀佛那邊就會收到。就像我們這個廣播電臺一放射,你只要收音機一開,你就會收到這個聲音。造如是因,得如是果,你一點也逃不掉的。唐朝佛教最興盛,夜不閉戶,大家都知道因果,都知道持戒。
所以說爲什麼會輪回?有叁個角度。第一,就是念頭控製不住,所以你必須要輪回。你擺脫不了那一種執著、那一種煩惱、那一種強有力的、內在的痛苦掙紮,這一股力量到你死的時候,也一樣放不下。所以爲什麼有的人死的時候,眼睛閉不上來,死的時候兩個眼睛吊得很高,放不下啊!你不要以爲學佛的人,大家都放得下。放不下!你不相信放不下嗎?明天啊,我在青年弘法團講禅,你明天晚上要出來呀,你家裏的錢、金庫,你不要鎖;你明天晚上來聽經,聽了兩叁句話,哎喲,我的金庫沒有鎖,心不在聽經,在家裏的那個金庫、那個錢啊,money。人不是學佛一下子就可以放得下的,沒有那麼容易的。有的信徒來告訴我,師父啊!這個錢呢,我統統不執著了......你放屁!我都會執著,你不執著,才怪!(衆鼓掌)當然啦,你拿了十塊、二十塊錢,我當然不執著了,你拿了一百萬新加坡幣來放著,你看看哪一個不執著?!真的嗎?你在路上撿到新加坡幣一百萬,你會交給政府嗎?恩?每一個公民都這麼好嗎?才怪咧!如果我在半路撿到,我會把它收起來。(衆再鼓掌)所以呀,講不要錢的人,是小錢不要,大錢考慮考慮。(衆笑鼓掌,師亦笑)這個貪呢沒有辦法的,很難的。這個紅包拿習慣了,不拿很辛苦的,(衆鼓掌)這是臺灣一個法師講的——紅包拿習慣了,不拿很辛苦的。隨念,我們這個念頭,can not control,沒有辦法控製的。你造什麼念,你臨命終平常一直生氣一直生氣,你小心跑到地獄去,嗔恨心重的人會下地獄。貪心重的人呢,會做鬼,餓鬼呀, 不布施,有錢不肯布施、不肯供養、不肯救度衆生的人,他臨命終跑到鬼道去了,吝貪。一個人心的愚癡,沒有智慧、傻乎乎的,神經兮兮的,沒有什麼智慧的,佛法這麼好,教他修行他也不要,神經兮兮的,來世就變成畜生,畜生就沒有智慧。因此我們這個念頭,決定我們的輪回。如果你一天到晚念佛,臨命終就自然感得極樂世界,這是很理所當然的。你發出什麼頻率,對方就接受。你殺人,一定被殺;你毀謗人家,一定要受人家毀謗。再來,這是第一點。因爲我們有念頭,念頭控製不住,所以我們要輪回。
第二點,爲什麼我們會輪回?因爲習氣。習氣,也許有的人聽起來並不了解,所謂習氣,簡單講,就是一種慣性意識,慣性意識,一種很自然的舉動,比如說一個人他常常生氣,他知道生氣很不好啊,可是,他稍微別人不順從他,他就生氣。他生氣習慣了,不生氣很難過喽;沒有人理他,他回來他就會摔碗筷喔!他控製不住這個習氣。有的人很有錢,到百貨公司去,也會偷拿人家的東西,這個習氣很難很難斷!很難斷哦!我有一個同學,念專科的女同學,我看她不怎麼漂亮,可是她在鏡子面前顧影自憐,她看到她的影像,她太欣賞自己了,每次就左邊燙了那個頭發,也沒有人在欣賞她,她就......(師學做女子用手理順頭發貌,衆鼓掌)拿起這個胭脂...(師又學女子塗唇膏貌並抿唇)她就上下唇咬喔咬喔,我就說,你這麼醜何必如此裝扮,得了吧!你醜得要命,你不知道嗎?這個習氣喔,她人長得醜,但是又很喜歡化妝喔;她穿的那個洋裝,從後面看還可以噢,正面看會嘔吐噢。所以說啊,我們人哪這個愛漂亮啊,對不對?就習氣改不掉!像我們出家噢,你左邊看也光頭,後面看也光頭,右邊看也光頭,前面看也光頭,統統光頭,沒有什麼好照的了。我們很自然哪,對不對?也很英俊啊!(衆笑,師亦笑,衆鼓掌)也不必化妝啊!心善,貌相就好看哪,所以說面隨心轉。因此我們這個習氣啊,就是我們生死的根本,就是輪回的根本。所以,第二個答案,你爲什麼會輪回?就是因爲我們的習氣----慣性意識。你習慣用某一種動作,貪啊、嗔啊、癡啊,你控製不住。這個男女呀,有的男人哪,很喜歡玩這個,打牌呀、賭博啊、女人啊、喝酒啊,這個習氣卡住了,就麻煩大了;又沒有那個智慧去斷,沒有那個智慧,那臨命終你當然控製不住啊。習氣就是決定你六道輪回的根本,那是一種力量,沒有辦法的力量。習氣,這樣講,也許有一種idea,如果舉例子,這樣大家會更清楚。習氣——譬如說這個杯子,(師端起水杯)這個杯子如果每天泡牛奶,milk,hot milk,這個牛奶泡習慣了,每天都泡,要是有一天你不泡牛奶,你把它洗得很幹淨,你聞到什麼味啊?牛乳的味道。習氣就像這個杯子啊,卡住了牛乳的味道,你怎麼洗,它還是有牛奶的味道。如果說這個杯子啊,泡茶,你每天都泡茶,你習慣泡茶,就像我們泡那個老人茶,在臺灣很流行的,凍頂烏龍茶、鐵觀音、紅觀音、白觀音,泡習慣了,那個杯子拿起來聞聞看,就是茶的味道。習氣就像這樣子。好啦,不吃茶、不喝牛奶的,我們再舉一個——抽煙。這個抽煙,smoking,新加坡戒得很嚴,我們的遊覽車上都寫著“嚴禁抽煙”!抽煙罰款five hundred dollars,伍百塊新加坡幣,500乘以14,七千塊臺幣,很貴哦!抽一只煙七千塊,全世界最貴的抽煙的國家,就是新加坡。(衆笑鼓掌)不過這個好!那個老煙槍啊,我們跟他在一起是很痛苦的,我們也不抽煙的。這臺灣哪,抽得很凶。有一次我讀到大二的時候,我們建國中學的同學,邀請我去參加他們的舞會,我跟他講,我這個人從來不參加舞會的,我也不會跳舞,我只會念阿彌陀佛!他就說沒關系啦。他一直…
《佛教與輪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