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本願經講記▪P75

  ..續本文上一頁,能障聖道。唉呀!這個講得多好,就是說業若現前,你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你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常常勸大家去長庚看看,不是叫你們去看病,去長庚看看,或者是到榮總看看,或者是到大間醫院很嚴重的去看看,因爲我的徒弟有一些是醫生,我去臺北榮總,他都會帶我去看,我的徒弟是醫生,當時還沒有建文殊講堂,那時候還很早,剛出家,剛出家,徒弟就說:師父!我帶你去看。我就去榮總看,臺北,不是高雄這個,你不敢看,這句話就完全應證在醫院裏面,業力甚大,能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一個半植物人,她不曉得腦部撞到什麼東西,腦部撞到什麼東西,一只手就是這樣子,一只手就是這樣子,一直抓,一直抓。她媽媽就叫:女兒!女兒!媽媽叫你你知道嗎?她就一直發抖,一直發抖……她媽媽就在旁邊哭,師父!你幫我女兒念念佛。我說:這種有辦法嗎?她那個腦部不曉得撞擊到什麼,她整個神經系統都沒有辦法控製,整個都卷曲,都卷曲,就是這樣子。可惜那麼美的女孩子,你說那怎麼修行,怎麼念佛呢?我就說:一點辦法都沒有了。業力甚大,能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我看到那個我就背這句出來,背這句出來,能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一點辦法都沒有你怎麼修行,一句佛你都念不出來,我告訴你,一句佛你都念不出來。我們現在正常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太簡單了,easy,easy,no difficult,你去醫院看看,他躺在那個地方,你叫他念一句佛,阿……彌……,還得一句一句教,陀……佛……,還得一句一句教,一個字,一個字教,念不出來。有一個喝農藥,喝農藥,沒死,整個喉嚨,那個聲帶全部都燒爛了,燒爛了,從那裏挖一個洞,挖一個洞,灌食物,灌食物,食道,整個都爛掉,都不能出聲音。你念阿彌陀佛,完全聽不到。我說:再大聲一點。就是用比的,沒辦法。自殺不成,喝硫酸,自殺不成,沒有聲音,比死還痛苦。所以說業比須彌山還高,比深海還深,深海還有底,我們的業力沒有底。【聖道虛通,無物能礙。】如果你悟了,當然聖道就是說如果你修行,你覺悟了,當然沒有一種東西,沒有一件事情能夠障礙我們。【而業力能障之不現,】照理講聖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障礙,只有業力障礙我們,【修行最怕業力,】修行最怕業力來。我來聽經聞法,結果病倒了,病倒了,業力現前,對不對?每天來聽經,聽一聽,她先生有一天生氣,回到家裏打得半死,要把她打死,你再去聽經我就把你打死,打得你殘廢破相,你想想,正要修行業力就現前了,對不對?沒有辦法,叫你不要嫁人,就已經嫁了,孩子生了,沒有辦法,有的是男的要來聽經,他太太怕他出家當和尚,守得牢牢的,你去聽經試看看。她怕她先生出家,你去聽經,她就拿一個膠囊,對她先生說:你知道這個是什麼嗎?這種叫做氰酸鉀,那種吞下去當場死亡,你去聽經,這叁個孩子,對不起!回來你就見不到孩子,不敢來,不敢來。【業力來時,】爲什麼?他太太沒有信佛,【不想用功,縱用】業力現前的話,你想要用功,【亦用不上路。】業力現前,沒辦法,【諸多障礙,身又痛、心生惱。】色身又生病,心又煩惱,你怎麼修行呢?【能無懼乎?所以菩薩畏因,而不敢作業也。】菩薩畏因,所以他不敢作這個惡業。

   底下這段你可要好好背起來,底下這幾個黑字,【是故衆生,莫輕小惡,以爲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岐路各別。】你走你的,父子是世上最親的,父親沒辦法救兒子,兒子也沒辦法救父親,對不對?你走你的,他走他的路,父子至親,岐路,岐就是分岔的路,分岔的路,岐路各別,【縱然相逢,】就是說被你遇到,【無肯代受。】

   翻過來,162頁,【誡勸莫輕小惡之文。】

   【『小善不積,何以成聖?小過不改,積足滅身。』。涅槃經雲:『莫輕小惡,以爲無殃。水滴雖微,漸盈』】這個盈就是充滿,漸漸的充滿【大器』。】所以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良以纖芥之惡,】纖芥就是極微細之惡,【曆劫不亡;】所以注意你的起心動念,發了惡念就不好,發了惡念,最主要就是你的念頭,比如說打人好不好,這個不能這樣論斷的,如果是父母教孩子當然是好,所以論到最後都是念頭的問題,你要轉識成智,轉分別跟執著爲智慧,統統是在念頭裏面下手,下手。我今天沒有幹殺、盜、淫,很好,但是問題是你那個念頭整天都是壞念頭,整天都設計要讓人家死,那也很糟糕,很糟糕,對不對?惡念嘛!念頭久了就會産生力量,慣性意識,你死後不是這個色身,你這個色身沒有幹殺、盜、淫這是色身,但是你內在的念頭,死後是跟隨念頭去的,不是這個色身,色身帶不走,所以修行也要從心下手才對,要從心下手,我們這個色身會壞、會爛,不過心的業力不會壞,不會爛,曆劫不亡。【毫厘之善,積世長存。】比如說很細微的善可以常常存在,【福成則天堂自至;】自然就到達,【罪積則地獄斯臻。】這個臻就是到來、聚集,【自作自受,纖毫不差。父子天性相關,至密至親,然而各業不同。所以升沈路別,各不相知,縱然相逢,亦不能代受。各有前因,自受其報耳。】

   【叁昧經,佛告阿難:人生世間,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惟,穢念多故,】因爲就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穢念就是表示分別、執著,不清淨的念頭。【一念來,一念去,一日一夜,有八億四千萬念,念念不息。】一個念頭一個生死,【一念善,得善果報;】所以師父一直鼓勵:你要回光返照,要無所住,要無所得,要記住,貪,也沒有用,嗔,也不能解決問題,這樣你就慢慢放掉一切。【一念惡,得惡果報。如響應聲,如影隨形。】如響就是回應之聲叫做響,會回音。

   【觀此文,穢念多,不能悟道。微小之念,亦有果報,何況業耶?業大報大,業小報小,刹那受報,無時間斷,】沒有時間斷,【焉能悟道?】

   【所以我們修行,最先條件,要忏悔業障。】在《華嚴》裏面講:十地菩薩猶修忏悔,在《華嚴》裏面,十地菩薩,十地的菩薩還要修忏悔,可想而知,不要說我們凡夫,所以我們要忏悔業障,忏悔我們過去的業,【至誠忏悔,種種忏悔,忏到清淨爲止。經雲:業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忏悔。】就是說真忏悔要悟無生,要悟到無生,罪亡心滅兩俱空就是無生。簡單講哪一種人的業拿他沒辦法,就是明心見性的人,爲什麼?明心見性他動念統統是覺性,統統是平等,統統是平等。如果你沒有這種功夫那你最好不要造業,如果你大徹大悟,什麼都阻礙不了你,像佛陀就是去殺人,他也是救人,真的,我講的是實在的,大徹大悟的人睡大覺都是功德,大徹大悟的人跑去睡大覺都是功德,何以故?眼睛一醒過來,一醒過來,所見一切都是平等,與空相應,真的。大徹大悟的人就是對你大聲呵斥,他都是功德,因爲他沒有動這個嗔恨心,他不是恨你才對你大聲,他是慈悲救你。所以這個真忏悔可不是容易的,要悟到無生法,那是真正要幾地菩薩的功夫,要像六祖這種功夫,或者是曆代的黃檗禅師這種功夫。我告訴你,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睡大覺都是功德,連在睡覺都是功夫。底下說,【每晨誦經、念佛、念楞嚴咒,念到相應,最能滅罪。】衆生沒辦法悟,沒辦法悟就認真念佛,只有認真的念佛了。【業障一空,修行容易,悟道也易,見佛亦易。聞法易、出家易、親近善知識易、一切皆易。】何以故?業就消了,業障若消, ,當然我們修行就簡單,所以要多拜佛,要多忏悔,尤其是待人處事,起心動念,待人接物,一切要即相要離相,千萬不能動到貪、嗔、癡的念頭,恨、嫉妒,萬萬不得,尤其是口業也不要去說,【否則一切皆難,所以要莫作業,大業不造,小業也不可作,無業心安。】無業簡單講就是沒有起心,沒有動念,平等心,智慧心,菩提心,提起正念這樣就無業,無業。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63頁中間,【我今承佛威力略說地獄罪報之事,唯願仁者,暫聽是言。普賢答言:吾已久知叁惡道報,望仁者說,令後世末法一切惡行衆生,聞仁者說,使令歸佛。】我們開示這個叁惡道我們了解因果法,我們就不敢去造業,救這個社會,救這個國家,救這個世界。問題是因爲我們心的惡念太重,雖然要改變沒辦法一下子改變,所以有時候就要向這個現實低頭,要向這個現實低頭,比如說我們臺灣如果沒有下雨,沒有水喝,佛法沒辦法,沒有辦法,所以就要想盡辦法先弄到水。簡單講就是說有時候我們受環境所逼,知道,不過你沒辦法,比如說我一出世就出世在海邊,我父親、母親在抓魚,澎湖人說捉魚,捉魚。馬公,馬公他讀作馬經,出世就有魚船,父母親就在抓魚,從小就知水性,就去撿河蚬、養牡蛎,習慣了,認爲這很正當,我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子,所以說不曉得這是業報,你若捕魚捕習慣了,你突然要改行你改不過來,改不過來,一個從事活海産,從事二、叁十年,湯頭煮得很好,聽到法師講經突然要改煮素食的,哇!煮不來,會煮也沒有人要買,因爲人家開素食館比我們還行,轉這個業那個起點,你那個起點如果錯誤,很嚴重,很嚴重,真的。學佛也是一樣,先生學佛道,太太一貫嫂,就是一貫道,她先生拼命要度她信佛教,這個一貫嫂要度她先生進去得道,起點如果錯誤的話,這個跟福德、因緣、業報都有很大的關系,你不要認爲你坐在這裏聽經是很簡單的事情,是很難的事情,別談出家,出家都免談,要坐在這裏的在家居士就非常困難,要進來正知正見的,正法的道場,你非常的困難,因爲你的起點正確一定入涅槃,這…

《地藏本願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輪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