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換個想法更好 第二篇 怎麼著眼就怎麼發生▪P5

  ..續本文上一頁系。但我確知這與母親的教誡有關。小時候母親曾牽著我的手,在夜裏去把父親從牌桌找回來;農村的鄉下,深夜裏猙獰漆黑,除了草蟲的聲音外,只有媽媽和我踏在石子路上的悄悄聲。母親把我的手握緊,“孩子!你一定答應我,將來不要賭博;那會欠債,會傾家蕩産,會沒有精神工作。”當時眼前所見一片漆黑,我把賭和漆黑的前景完全聯想在一起。

  父親不是經年嗜賭的人,每逢過年的幾天,總要跟親戚朋友湊個熱鬧,隨興賭錢,但是母親卻不容許。她說,賭可以成習,是壞的身教,影響孩子的未來,必須及時戒掉。爲了這檔事,母親勇敢地面對爸爸,製止他賭博。只要他賭,她一定去把他請回來。大家知道我父親不是好賭伴,不太找他入莊。漸漸地父親也認了。不過,在我的印象中,留下賭是猙獰可怖的鬼魅,它一片漆黑,我無論如何不賭,即使打牌、麻將都不碰。我把它列入生活的戒律之中。

  有一次,我在演講會中,提到賭博的爲害,引用了卡迪醫生(Steve Cady)的說法,“精神病醫生和權威人士日益認爲嗜賭如命是一種病。他就像瘟神,使跟他生活在一起的人受累。賭博狂能毀掉人的事業,也能拆散家庭,並使人墮落、窮困、破産、坐牢,甚至自殺。”一九七叁年美國精神醫學界指出,賭瘾是一種心理中毒。五十名在醫院接受治療者中,都出現或長或短的脫瘾並發症,症狀是坐立不安,周身震顫,頭痛或腹瀉。從研究中發現,賭徒是在逃避現實,而沈迷于賭博之中。“賭博是一種怪異、荒謬、逃避現實的方法,效力很強,與毒品相等。”于是,我經常呼籲,賭博危害甚多,要斷然革除這種惡習。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賭博通常在青春期開始。一個青年,腦中充滿自我懷疑的思想,覺得自己可能可以在賭博中逃避現實,或獲得補償;他們幻想著那是得利的捷徑,好像眼前就是一片新的生機。于是賭博成性,越賭越大。

  濫賭一旦成習,就受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沖動所支配。爲了滿足這種賭瘾的沖動,大量舉債,向人借錢。最後,嗜賭者過的是撒謊、行騙、偷竊的生活。相對的,由于賭錢的輸贏很大,對于平常工作的受薪會覺得不屑一顧。于是,要過一般正常的生活就越來越難。加上長期賭博,往往身無一技之長,更令他無法改變惡習。

  賭徒的家人生活得很痛苦,因爲他們被波及,以致債務纏身,精神上備受幹擾。有時,爲了賭債,受盡威脅恐嚇。在不安和沖突之中,賭徒的子女也受到心理創傷,埋下重蹈覆轍的可能。于是,唯一的方法只有懸崖勒馬,“完全的戒賭,而且要提醒自己,不能再犯戒,只要再賭一次就不可收拾。”

  對于賭博的行爲,我的看法有兩方面:其一是病根的問題,是人格成長過程中,創傷和信心不足,導致逃避現實,而造成賭博。其二是環境因素,漸漸養成習慣,而有了賭瘾。基于這兩個基本觀念,我建議:

  ·不要以小賭惡小而爲之,小賭是走向大賭的開始,一旦陷入它的魔掌,就會毀掉自己的幸福。

  ·賭瘾一旦形成,不賭就會很難過,大家要把它當毒品一樣來防製。

  ·賭博可以戒,但要配合心理治療;若能配合參加助人的活動或社團的活動,則能減低孤立感對賭博舊習的催逼作用,複發的可能性較少。

  ·把賭博當作一戒,守住戒對你的家庭、事業和人生幸福大有裨益。

  且不說賭博可能招致傾家蕩産。光是賭博成習,就足夠把家庭生活毀了;夫妻之間的感情受到傷害,連子女的成長也受到影響。有些人以爲在家裏小賭博,打個麻將,玩個牌算不了什麼;輸贏很少,又有何妨。但賭博占有了家庭溝通的時間,幹擾孩子學習,剝奪了家人應有的溫馨。越是賭得一頭熱的人,孩子出現偏差行爲的可能性也越大。

  後來,我在公開演講之後,有一位女士問我,“怎麼幫助先生脫離賭瘾,他嗜賭如命。我越是跟他吵,他越是晚回家,有時連上班都起不來,有什麼方法可以戒賭嗎?”我告訴他說,“到目前爲止,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可以戒賭,除非他主動想通,不願意再沈迷下去;下定決心要戒賭。”她接著說:

  “他看到家庭和事業兩蒙其害,想戒掉它,但一到晚上就會情不自禁想賭,好像中邪一樣,有什麼方法可以驅邪嗎?”多年的習慣,一時要作改變,當然會難以適應。于是我告訴他:

  “你們可以作一次旅行,讓賭博的習慣中斷。同時,你和先生要作規劃,在旅行回來之後,每天晚上做什麼?要讓原來賭博的時間,被另一建設性的活動,如打球、培養新的興趣、參加社團的助人活動等等來取代才行。”

  “就下定決心,從此不再賭博,這樣辦不到嗎?”

  “不是辦不到,而是很困難。戒賭是一件大事,必須保證不再犯。如果不尋找別的活動代替,或從中取得人際的支持、溫馨和新的價值,戒賭産生的痛苦和空虛,會再度催逼他重操舊業。”接著我問他:

  “你想過怎麼安排嗎?”她說:

  “我先生和我已有共同的信仰,我們一起學佛、聽經、當義工,這樣可以嗎?”我很驚訝他們已有了完整的戒除計畫。我問“是誰教你們的?”她說:

  “我們請教過專家,他所說的跟你告訴我們的很接近。這給予我們很大的信心。特別在先生學佛之後,更表現出堅定的悔改之心。當然,這也要感恩我們師父的指引。”

  我聽了她的陳述,受到很大感動,因爲這位先生是在教團的師父、師兄、師姐的殷勤協助之下,“才下了堅定的決心”戒除賭博的習氣。“這樣你們一定會成功,戒除賭瘾需要別人的協助,要打一場團體仗;而教友的虔誠和力量,有著無比的影響力。請切記!回去跟先生說,佛門“以戒爲師”,好好守住這一戒,光明的精神生活自然流露出來。”

  賭是一種心理病,根本的問題是一種逃避現實,和心存僥幸;如果有了賭友、環境,就會引發賭博的行爲,久之而成賭瘾。戒除的方法很艱辛,也很費周章。因此,我奉勸大家,賭是瘟神,走避爲妙。

  

《換個想法更好 第二篇 怎麼著眼就怎麼發生》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