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殿、大殿、前殿、都是恒信營造廠張傑臣居士得標承建。他並不是像其他公司一樣,想在裏面賺錢,都是做功德心大。叁個殿修起之後,他並沒落下錢,只剩下百十根杉條。可是他在叁寶裏面種下了好因,將來一定有好結果。目前雖然沒落下錢,可是他得一個好兒子(張方進,)能在社會賺錢養活家。不然他全家的生活都成問題,所以我對張居士也很關心的。
(戊)第叁期工程—藏經樓藥師塔
一九叁七年修藏經樓,藥師塔,這都是周家做的功德。他家對做慈善事非常熱心,在北京無論大小廟,都去布施。有人去化緣,或去求他,多少不說,總不讓空手回去。修天津大悲院,周叔迦居士出力不少。湛山寺那些水陸莊嚴,也都是周家所舍。
周叔迦居士,他的祖父和他父親,都在外做官多年,是一個曆代書香,官宦人家,也是一個大慈善家!到了周叔迦居士這一輩,哥兒四個,都不做官,專門從事商業,仗祖上德蔭,一切都很好。一九叁七年值周老太太八十壽辰,他的後人,預備給她祝壽,款宴親友,大事鋪張。但周老太太笃信佛法,不忍殺生,她的意思,如果在款宴親友時弄素菜,怪討厭沒人吃,或者讓人說嫌費錢。弄葷菜,就要殺生靈,爲了自己過生日,傷害一些性命,這不但修不了福,倒還造一些業,太不合算。所以老太太主張不讓鋪張;但在後人方面,如果不化幾個錢給老太太祝壽,心裏過意不去。于是提倡辦慈善,作功德。四位公子,各自分別盡心。
周志輔居士在湛山寺修的藥師塔,周志俊居士修藏經樓,周叔迦居士在北京拈花寺建藥師壇,拜叁期藥師忏。四位公子與幾位女兒又湊起來幾萬塊錢,替老太太辦赈濟,施舍濟貧,這樣辦法,比弄吃喝宴親友好的多,不但不殺生,還要救生。
藏經樓和藥師塔,是周家自己找人繪圖包工的,共費叁萬余元。藥師塔起初想建在崂山,因不合適,又在湛山寺建築。當初恒信營造廠,預備以壹萬二千五百元之價包修,帶扣瓦。別家公司以九千五百元得標承建,結果修起來仍化壹萬多。青島建築師,對這種古老建築有些外行,弄的塔楞上下不齊。窗上石條沒墊好,磚往下陷,石條已竟折斷。塔的四周,有二十八位石刻護法神像,是掖縣工人包刻。因時間來不及,一邊送、一邊壘。有一天,剩一汽車,一次送來十幾尊,正值七七事變。第二天即交通斷絕,也是感應!不然塔不易修成。藥師塔,藏經樓和大殿,同時竣工。叁八年我在湛山寺及湛山精舍講法華經,叁九年籌款鋪大殿瓦。四0年,趙仲令居士提倡油漆大殿。四一年我去北京一次,買妥醇親王墳地陽宅木料一批,共費叁萬一千五百元,此款全由崔岱東居士布施。四一年冬天買妥,第二年春天張傑臣居士去北京壓運,共裝七火車,經靳總理(雲鵬)交涉,免費運青島。
(己)第四期工程—天王殿新東院
四二年,計劃修天王殿,只有木料,沒有磚瓦和工錢。時張伯祥居士初信佛,與之談佛法很契機,後來對佛法信的很懇切,乃出款將天王殿修起。共費叁萬余元,都是張居士一個人的力量。那時他在市裏有幾處大買賣—祥瑞行印製廠,青濟橡膠廠—設備在青島占第一位。因時局不好,買賣受影響,張居士腦筋受打擊!晚年專門潛心佛學。以後他看王金钰居士修起大殿後,又在東院修一居士寮,念佛靜養,于是他也跟王居士學,把市內自己住房拍賣,在湛山寺東院,新修一座房子。可是房子修起來之後,他始終也沒來住過,只來看看。他二太太張能靜居士在這裏住著,清修念佛。關于這兩所房子,當時也有訂的條件,廟裏給王居士修的那所房稱舊東院,作爲男居士念佛堂;張伯祥居士自己修的那所房子稱新東院,作爲女居士念佛堂,各住一處,不得男女混雜。同時爲防範將來出毛病起見,凡是他們在這裏住的人,只許一輩子,以後房産權無條件歸廟裏所有,其後人不得爭執。平素宜清修念佛誦經,遵照念佛堂規矩,不許像私家住宅一樣,作社交宴會,以免來往麻煩!廟裏所有住的僧俗人等,不得隨便去念佛堂,如有客人欲來參加念佛時,不經原建房人同意,不得許可其來。這是大概意思,另外有寫的一張詳細規章。
張伯祥居士以後對叁寶事很盡心。前殿修起之後,又花一萬八千元買一部印刷機,舍在廟裏;又捐好多紙,因此湛山寺在藏經樓下面,成立一印經處,專門印刷佛經。另外又在市裏舍給廟裏一所房子,一分股票。房子被耶稣教占住,每月也收不到好多房租錢,還常鬧吵子。股票是一家膠廠的,買賣範圍很大,因爲是在僞時期成立起來的,還沒交涉好,到現在也沒見錢。這是張居士預備將來補助湛山寺佛教學校經費的,如果時局太平,把膠廠的股東手續辦好,每年或許能得一些補助!
以後張居士常鬧病,住本寺男居士念佛堂內,穿出家人衣服,我已爲說沙彌戒。對世間事,雖然沒全放下;然而受佛法的熏陶,已竟放下一大半。病症危險時期,自己已曉得不能久于人世,預先打好一個龛。四叁年在廟裏往生,諸位師傅給助念,臨終坐化,征兆很好。殁後按出家人規矩,任何俗家儀式沒舉動,裝龛埋在湛山寺普通塔院。臨發龛方丈和尚給說法。事後,廟裏爲答謝施主厚德,念七七四十九天經,給回向往生西方。
人生一輩子,幾十年光景,南跑北顛,爭名奪利,弄下多少房産物業,臨死什麼也帶不去;只有所造的「業」跟隨著自己。生前做好事的有善業隨身,將來受善報;做壞事的有惡業隨身,將來受惡報。因果相逐,定不可移。如張伯祥居士,在世間掙紮一輩子,萬貫家財,臨死什麼也帶不去,只有晚年學佛,爲叁寶事,做些功德,能夠善業隨身,功德莊嚴,這是一件極可慶幸的事。又加廟裏諸位師傅,給他念經回向,死後按出家人規矩埋葬,這總算他宿世有善根,不然想學他這樣,還學不上呢!這是興建天王殿有關的事,附帶一說。
(庚)第五期工程——山門臺階
一九四四年,由林耕宇居士提倡修前山門,和院內臺階。一九叁四年時,經葉恭綽老居士介紹,得識林耕宇居士,一見如故。他原籍是臺灣人,對佛法信仰很誠懇,對辦叁寶事很熱心,像給自己辦事一樣。我們相識之後,對他那些幕僚朋友,竭力給廟裏介紹讓他信佛,護持叁寶。有一天,請我到他公館去吃茶。茶後,出其十六尊者畫像讓我看,畫得很古雅有神,當時他發願,將來湛山寺大殿落成之後,將十六尊者像,布施廟內,挂在大殿兩壁,永作紀念。一九叁七年四月,湛山寺大殿落成,林居士又花很多錢,把十六尊者像,裝以玻璃花框,加以裝璜,懸在大殿兩壁,在懸挂開光那天,林居士特請我上堂說法。
四四年春,林居士看到湛山寺前後殿都已修起,獨有山門尚缺,乃極力提倡募款修起。他自己捐了一大部分,加他在各處所募,共十六萬余元,就寺內原有磚瓦木石,把山門修起。
一九四五年林居士又自捐並外募款,共四十萬元,裝修後殿臺階,共四重,及蕩平院內面積。又募款油漆後殿,與兩邊耳房。接著又砌壘大殿前臺階,建欄叁重,並後殿四重,共成七重,應彌陀經七重欄之說。
本來湛山寺地基是一個山麓,院內凸凹不平,前殿東邊,一個大深坑,滿院是松樹。從前山門到後殿,路徑崎岖,挺不好走。幸林居士發心,雇工將院內前後墊平,幾個大坑填起。後殿和大殿前,就其自然陡坡,砌成七層花塢,植七重行樹,建以欄杆,從遠一望,不啻是一個西方極樂世界圖。有外邊人來參觀的,益發顯得寺內莊嚴,有壯觀瞻。
從建山門,乃至雇工填院子、砌臺階、油後殿等、共費八十萬元之譜。內中大部分是林居士自捐,余者爲其在外所募。這都是佛菩薩加被,諸位師傅的感應,得這些熱心的護法來擁護叁寶。按法華經來說,這都是法會大衆,承佛咐囑而來,各人因果都不可思議。
四七年,我在長春時,接湛山寺來信,說有王文彬、李又生等、幾位居士發起,擬在大殿東側修地藏殿。到了四八年,我回湛山寺時,石頭已竟買起,建築基金也湊的差不多。終因時局不定,人心恐惶,未敢進行建築,只好將來等機會。按原來繪圖修湛山寺計劃,到現在已竟修得差不多。可是裏面還缺好些工程,如鍾鼓樓、前後走廊、兩側配殿、法堂、(在大殿後)塔院等、都沒修。這些工程,等以後時局太平,一定還有大護法來發心建修。
(…
《影塵回憶錄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