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影塵回憶錄 下冊▪P39

  ..續本文上一頁暨合家眷屬,共發菩提心,同證無上道。設齋供衆,請山僧說法,普結良緣。善男子!須知佛法高深,不易明了。若不直下承當,只可因名會義。所名佛法者,概有淵源。佛者、覺也;法者、一切也。合而言之,乃覺一切法也。覺即本心,一切即情與無情之事理;然心不自心,因境而有;境不自境,由心而生。心不逐境,全境即心;境不迷心,全心即境。境外無心,心外無境。即境即心,即心即境,心境不二,不二而二。如是信,如是解,如是修,如是證,名真佛法,成無上道。善男子!能奉行麼?  拄杖良久曰

  

  

信解修證惟了義  動靜語默盡禅機

  

  

▲初九日,慈善會衆職員,設大齋供衆,恭請上堂說法。  拄杖雲

  

  

諸大善士,連日營齋,求法心殷,當然滿願。善男子谛聽!法華經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佛尚如是說,山僧豈可任意饒舌!大凡佛說祖說僧說,無非權巧方便,實無一法與人。何以故?此無爲大法,原本舊有現成之家當,豈可造作!舉一漏萬之事,惟憑直下承當。若欲受此家當,先須養拙。大拙養到究竟,善巧成至極端。隨時拈來,皆是妙心妙境。不然則當下研究,汝觀宇宙洪荒成象,誰見匠人伸手造作?應信無爲而成,無相幻有。彼時汝未伸手造作,豈非汝之無爲?我未伸手造作,豈非我之無爲?彼時無汝之相,豈非汝所幻有?無我之相,豈非我所幻有?善男子!諸上座!谛觀谛審!省得麼?  拄杖良久曰

  

  

雨止雲收山似畫  風平浪靜月投江

  

  

▲初十日,慈善總會會長,楊名聲、及理事長李芳雅、蕭萬春、叁位大居士,設上堂齋供衆,恭請上堂說法。  拄杖雲

  

  

經聲佛號,廣布十方。凡聖交參,皆大歡喜。今有楊名聲、李芳雅、蕭萬春、叁位大居士,發心圓成,設齋請法,普結善緣。善男子谛觀谛聽!諸多品類,皆是自性,一念才起,即是萬象森羅。所謂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法生種種心生,法滅種種心滅。心不離法,法不離心。心若離法,心自無體。法若離心,法自無相。無相則法不可得,無體則心不可得。法心皆了不可得,是名佛法佛心。諸上座會得麼?  拄杖良久曰

  

  

雲駛月運迷真宰  舟行岸移了原因

  

  

▲十一日,吉林熱河各慈善分會諸大居士,設上堂齋,恭請上堂說法。  拄杖雲

  

  

天朗氣清,風和日暖。生佛喜悅,晝夜吉祥。今有各縣慈善分會,諸大居士,發菩提心,求無上道。善男子谛聽谛觀!大道無爲,菩提無法。我佛世尊,大悲救世迷情;非生現生,非滅現滅。出世說法,四十九年;橫說豎說,塵說剎說;說一大藏教,無非破執之具。何以故?諸法惟空,了不可得,執則成妄。善男子!觀榮觀辱,觀得觀失,莫執榮辱得失之念;觀生觀滅,觀來觀去,莫執生滅去來之想。觀常觀斷,觀動觀靜,莫執常斷動靜之局。作如是觀,熏陶漸染,日就月將,一念相應,惑習脫落,頓入佛知佛見,方信佛法不虛。諸上座會得麼?  拄杖良久曰

  

  

寒來暑往時常住  河注江翻水未流

  

  

▲十叁日,德惠縣,各慈善分會,諸位居士,設上堂齋供衆,恭請上堂說法。  拄杖雲

  

  

善男子谛聽!凡聖之樞機,只在識智之轉移。識者逐境分別,戀境生情,由惑而業;由業而苦。智者對境無心,本覺常明。明即般若,般若而解脫,解脫而法身。諸佛之法身,本自無體,依衆生之果報而爲體。衆生之果報,本自無相,依諸佛之法身而爲相。體相苦樂之殊別,惟憑識智之熏習。任識習染,以諸佛之法身而成衆生之果報。由智熏修,以衆生之果報,而證諸佛之法身。識智不隔毫端,生佛只在幾希。諸上座欲明本智麼?  拄杖良久曰

  

  

雁過空中空絕迹  花含鏡內鏡無心

  

  

▲十四日,雙城縣,何宗禹等諸大居士設上堂齋,恭請上堂說法。  拄杖雲

  

  

善男子谛聽!華嚴經雲:『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即爾現前一念之心,具造四聖六凡,十種法界。若現前一念起嗔惡之心,即造地獄之五陰。現前一念起貪惡之心,即造餓鬼之五陰。現前一念起癡惡之心,即造畜道之五陰。一念嗔善,造阿修羅之五陰。一念貪善,造人道之五陰。一念癡善,造天道之五陰。此現前一念,造六道凡夫也。又一念真空,造聲聞之五陰。一念真空侵破余習,造緣覺之五陰。一念從空出假,造菩薩之五陰。一念叁觀空假中,造諸佛之五陰。此現前一念,造四種聖人也,前後共十法界,皆由一心造出,不假他物參雜。欲學佛道,先了一心叁觀。諸上座會得麼?  拄杖良久曰

  

  

宇宙山河觀無相  花香鳥語俱圓中

  

  

▲九月十八日,賈朝文等諸居士,設上堂齋供衆,恭請上堂說法。  拄杖雲

  

  

諸居士谛聽!華嚴經雲:『心佛及衆生,是叁無差別。』所謂叁法乃一性也。心者,性量也。佛者,性體也。衆生者,性具也。具則叁千性相,百界千如,微塵剎海,河沙時劫。體則離過絕非,體性堅凝;清淨無染,不生不滅。量則豎窮叁際,橫遍十方;性包太虛,體充法界。性量、乃性體性具之量。性體、乃性量性具之體。性具、乃性量性體之具。此叁法,一而叁,叁而一。不即不離,不一不異,不假造作。任意拈來,法法皆妙,取著不得。諸居士會得麼?  拄杖良久曰

  

  

叁性無爲成現量  一念瞥起量成非

  

  

▲二十一日,徐向春等諸大居士,敬設上堂齋供衆,恭請上堂說法。  拄杖雲

  

  

佛祖家當,本地風光。八面玲珑,不假色莊。山河應是山河,邊疆應是邊疆。動物任其孕子,植物隨其流香。氣候任憑寒暑,時間隨自短長。家翁主宰無心,家丁服務平常。與之者不知親疏,受之者莫知其詳。天然大業,最忌裝璜。有意求全,反致損傷。此是我釋迦老子,太平家法。諸善士能如是領受嗎?  拄杖良久曰

  

  

取之不得舍之不當  不取不舍乃吉乃昌

  

  

▲二十五日,楊李守義等諸善士,設上堂齋供衆,恭請上堂說法。  拄杖雲

  

  

方便有多門,歸原無二路。我佛金口宣揚,二十五種王叁昧,全以六根熏成。所謂一根清淨,六根解脫。此六根熏修之法,觀大地而無寸土。聞震吼而無稀音,嗅芬芳而無微氣。嘗厚味而無薄滋,覺快活而無毫趣。知諸法而無一相,常作如是觀,自然入佛道。或有疑問:若如是觀,與木偶何異?吾曰:不然!木偶豈有見聞覺知?夫覺知者、性也。色香者、塵也。塵依性立,性依塵起,性不迷塵,塵無遍計。性不依他,自無能計,自他雙泯,實性圓成。諸善士!會得麼?  拄杖良久曰

  

  

有意離相非實相  對境無心即佛心

  

  

▲二十七日,修緣和尚,暨領衆皈依弟子,設上堂齋供衆,恭請上堂說法。  拄杖雲

  

  

上座谛聽:汝看何處不是佛法?縱目谛觀:天清地甯,山遙水遠。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動物則幼而壯;壯而老;老而殁。植物,則苗而長;長而秀;秀而實。其動植不違其生,四時不紊其序。山河不改其長,天地不失其位。如是一片光景,空前絕後,只要平心認肯,不可挑肥揀瘦,自然免去貪心四起。隨處觸著撞著,無非是本來面目,識得麼?  拄杖良久曰

  

  

動靜語默求之不得  行住坐臥不離這個

  

  

▲二十八日,雙城縣,慈善分會會長,蔡丹墀居士,設上堂齋,恭請上堂說法。  拄杖雲

  

  

奇珍存之于寶藏,美玉産之于昆山,麟鳳出之于盛世,虎豹聚之于山林。善男子!今求佛法,而佛法具于本心,若問何處是本心,即汝求佛法起念之處。汝觀何處不可起念、所以何處不是本心。又何處不是佛法,然而起念之處則是…

《影塵回憶錄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倓虛大師追思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