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恩斯坦相對論與唯識論
愛恩斯坦相對論與唯識論
太虛大師
愛恩斯坦爲當代最大之科學者,以相對論著聞于世。顧其說號稱難解,英國人湯姆生嘗論之曰:
愛恩斯坦學說之特點,在置吾人于未有空間、時間、物質諸念以前,以至于最原始之真體,即吾人本之以構成如是之空間、時間、物質諸念者也。今請揣其本而言之,其說自易明矣。試設一羌無經驗之靈性,忽焉置之于斯世之場野,其最初所覺察者,即此場野及其中凡物之全體;吾人且將設此靈性爲人類之靈性──在人說人不限于人──,少頃、始能辨物,隨即辨認此場野之一部與其它部,且將覺其本身與此場野爲二物也;又設此靈性具有軀體,以爲其致思之中心,于是始有彼此之分辨矣。使此靈性適見一花,花中有蜂,花之與蜂,初爲一渾然之個體現于彼處耳。有間、其蜂飛出而集此靈性之手,則向之個 [P617] 體一部,昔在彼而今在此矣。又使此蜂螫刺其手,則其事之發生,必在此蜂與此花合爲一體之後。此也、彼也、先也、後也,空時、時間之觀念于是起矣。且此手中之蜂,原在空間者也。使其悟此,則物體占空間與時間之觀念,由是生焉。蓋空間有不同處,時間有不同點,其理一也。如是推之,物質之概念亦成矣。
此其知識論上之空、時、物質緣起說,雖未逮藏識緣起說之深密,亦庶乎近之矣!其雲最始之真體,羌無經驗之靈性,今可譯之以藏識。忽焉出現于此,其最初所覺知者,即此場野及其中凡物之全體,則藏識頓現器界根身也。覺其本身與此場野爲二物,則末那執藏識爲內自我也。設此靈性具有軀體,以爲其致思之中心,于是始有彼此之分辨,則第六識依薩迦耶見所起我我所之分別也。過此以往,前六識分合以了其別別之境:彼花也,蜂也,此手也;蜂之先在花而後來手也,則物體與空間、時間、皆熾然現前也。依茲物體,離而析之,空不同處至微極處,時不同點至極微點;于是 [P618] 而物質之分子、原子、電子等概念始成立。故溯愛恩斯坦相對論之本以窮其末,實與唯識論符契。而彼以電子、原子爲本之唯物論,適與之相反而本末倒置焉。(見海刊八卷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