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優生的唯識心理法則
作者:黃祖相
(一)心理中的謎。
人生總是不斷爲自己提出任務和尋求任務的方法和途徑,人有目的生活的核心是人的意識生活,人對對象進行認識,作出價值判斷的過程中,與對象打交道中, 産生了有作爲但有錯漏的許多思想行爲,伴隨著人類無始以來的曆程,反複烙印在神經系統,成爲先天的自主性的基因。每個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個發號施令主人。這個主人是什麼?是誰?有說是靈魂,有說是心靈,有說是心理的主題。主體之謎是一切謎中之謎。絕大多數的人不知道這個謎中之謎,因爲我們的智慧不夠,被種種煩惱的因素覆蓋著。即使許多修道者也不明白,因爲每個人都有所知障礙的執著,因而有種種爭論。只有大徹大悟的佛和菩薩才究竟證悟到。
人生從何而來?人死後何去?爲什麼有人﹑畜等有情生命?是上帝製造的嗎?還是風水的玄機?人生貧富貴賤的沈浮,社會以至世界的榮衰治亂無常,到底原因何在?宇宙人生的萬事萬物的變遷,到底有沒有它的根本規律?有!是什麼?古今中外衆說紛纭,不可勝數。但萬法(指萬事萬物)歸一。一又歸何處?待我們一口吸盡千江水時,終于會明白,人的心思生起,就有種種辦法和行爲生起,心思熄滅就會種種辦法和行爲熄滅。所以,萬法皆由心造,做人、做神、做鬼、做畜生,都由心思製造出來的,叁界唯心造,萬法唯識所變。識是什麼?識就是人的意識。心是意識的簡稱。意識有多少種?佛學中有時說六識,有時說七識,有時說八識,甚至有時說九識、十識,這都是佛菩薩因材(根據人的接受能力)施教的說法。其實,數字只是一種符號,無關重要,關鍵是要尋找出人生﹑家庭、社會的本源何在?
(二)識的功能。
萬法唯識所變,就是說人的意識是人生﹑人行爲的能源。意識是能源,人的思想行爲都源自它的能量的發動與變化,能變就是它的作用功能。能變有多少?《唯識叁十頌》中說明了,能變有叁種:第一能變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藏識,又叫種子識,或第八識。第二能變是末那識。末那識就是意識的根,又叫“我”識,或第七識。第叁能變是六識。分別是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意識又稱第六識,是人平常的思想中心;其他簡稱爲前五識。這八識就好象一棵樹,樹的所有枝葉相當于前五識,樹的主幹相當于第六識,樹根相當于第七識,整棵樹的源起于種子,樹的葉、枝、幹,根都含藏著種子的基因,種子的基因決定了樹的品種和質量。植物的生住異滅規律,人們容易看出;物質世界的成住壞空,也可被人們探究出來。人的生老病死規律也容易被人們明白,但人的意識卻無形無相,意識與人生死的內在關系有迹無影,難以爲人捉摸,非大智慧才發現不可。
(叁)識從何來?
與釋迦牟尼同時代的東方叁大聖人之一的老子,有這樣的大覺悟,他悟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叁,叁生萬物。”這裏說的生就是能變,有一生、二生、叁生,也就是有第一能變、第二能變、第叁能變。而一由道生,道是什麼?爲什麼能生一?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道是通行無阻的路,但不是平常習慣的有形的路。這個道的內容可以說明,但又不是平常的語言所能說清楚的。爲什麼?老子進一步說:“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竅兮冥兮,其中有真。”可見,老子已經悟道,已悟出宇宙人生的大道,即宇宙人生的根本規律。老子悟道後,經樓觀道(在今西安)留下《道德經》後就出世了。
印度的釋迦牟尼于2550年前在菩提樹下悟道後,入世教化衆生達到45年之久,老子未說清楚的“道”, 釋迦牟尼早已反複說清楚,這個“道”就是因緣法,宇宙人生離不開這個因緣法,由因緣法生出第一能變(阿賴耶識),由第一能變生出第二能變(第七識),由第二能變生出第叁能變(六識)。能變就是“空”,這個“空”字就是釋迦牟尼表達宇宙人生規律的代號,也就是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的诠釋,它不是一般人的思維與慣用的語言。所以,一般人不易明白,特別中國人以爲空就是無,這是極大的誤解。其實“空”不是沒有,而是有,有一切。更主要的是空表達了一切的有,都是能變化的,宇宙中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存在,這種規律就稱之爲“空性”,空就是能變,能變出人生的萬事萬物。
(四)謎中之謎
原來謎中之謎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即種子識。因爲人生所從事的萬事萬物都從藏種子的倉庫的識種子所發芽生起的。概括第八識的功能有四個方面:一、是保存經驗信息,它包括了人生無始以來所積累經驗信息。二、執持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因爲它的執持才有生命力,它一旦離開,身體也就死了,叁、是生命的果報主體。我們生命的生死輪轉,從這一生到下一生的過渡、造業、受報、都是由它決定的。四、是精神活動的依止。我們精神領城的活動,以及我們對這個世界認識的根本依止,都是第八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就是種子識。相當于常說的基因,基因有長期的遺傳作用。種子基因保存在藏識庫中,藏識庫就象電腦的cpu軟件。現代電腦不斷更新換代,功能越來越高,但它儲存的信息保留著最原始以至代代更新的信息,新問世的機型是在上一代軟件的基礎上加新信息改造而生産的。人的生命同樣如此,新生命的誕生,由父精母血和自己前生的識體(阿賴耶識)結合而成,父母的精血基因造就了人的血肉身體,而人的識體基因造就了新生人的意識軟件;父母的物質基因只能繁殖物質的身體,不可能産生非物質的意識,物質構成有形有體的物質身體,身體是識體的載體。意識體是無形無相的,但它是有信息能量的集合。物質與意識,是二者不可代替的品種。正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可能種瓜得豆,或種豆得瓜。但物質與意識,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聚合,這個條件就是物以類聚。人的識體與自己今生的父母的識體互相吸收而聚合,這就是常說的投生的原因。好象電腦由硬件與軟件匹配結合一樣,結合成形後,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影響。所以說,人的生命是不斷的,有前生,今生和來生,生與死只是身體這個物質的驅殼。正如豆種與豆株的關系,一期豆株從豆種發芽﹑長株﹑開花﹑結果後就枯萎了,新的的豆種在新條件(土、水、溫、肥、光等)下又開始新一輪的生植,代代相傳,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的特點。但有許多人會把植物代代相傳的規則完全套到人的代代相傳上,如果從人種家族的血緣關系上說,可以說得通;但重要的是人的意識與血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品種,人有意識,所以人稱爲有情動物,而無意識的草木稱爲無情植物,無意識的日月山河大地稱爲無情物質器界。
意識體的代代相傳有它自己的特殊規律,這完全決定于轉生前的業力慣性,前生是人,來生不一定做人,它的去向自會根據生前的業力慣性走到六道四聖中,六道是天人、阿修羅、人、餓鬼、畜生、地獄;四聖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所以人死後並非十八年後有又是一條好漢,他有可能是好漢,有可能是仙,有可能是鬼,有可能是畜生或下地獄;這是六道輪回的衆生,仍然是有苦不自在的生命,善叁道(人、修羅、天人)的苦樂各半,惡叁道(鬼﹑畜、地獄)的苦爲主。只有修善行功德達到相當程度,才可能脫離六道,畢業升遷上自在極樂的四聖位。業就是事業,它是人一生中思想行爲的結果,任何思想和行爲都有它的作用功能,簡稱之爲力。任何物體和力都有慣性,力有方向和速度,善惡業力也如此。所以本人的轉生就依本人本生所積累的業力決定的,這個業力的載體就是阿賴耶識。如果本人的業力善多惡少,業力就導向人道,轉生爲人。但人也有叁六九等,有福祿壽的,有貧賤病的,能投生到哪一類家庭,也由自己的業力引導,物以類聚。這就是生命來去的真相。
(五)基因優生的法則
人的命運不由上帝、風水來擺布,完全由人自己的業力所決定,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思想行爲之中。人的一生有種種要求,求存、求福、求學、求健康、求愛情、求事業、求名、求利……這種種要求的爭取及其兌現情況,組成了一個人的命運,每個人都希望有好運。而命運的秘訣卻少有人所知,但人又渴望知,于是占蔔、算命、看風水、求鬼神、祈上帝……希望得到上蒼的幫助與指點玄機。有句古話“舉頭叁尺有神明”。其實神明就在自己的內心,就是阿賴耶識,又稱之爲藏識,藏識就象電腦的硬盤,生命不息它運轉不仃,隨時隨地記錄著本人所有身、口、意的信息,好壞善惡中性信息全收不誤,貯存入庫;只待相應的外調指令,它就招之即來,來之能戰,勝敗自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不虛。所以人的思想行爲不僅爲自己本生創造著今後的命運,同時雕塑著來生的形象。藏識庫中的種子基因可以優良化,也可以惡劣化,優質種子與劣質種子的數量也不斷變化,量變引起質變。因此,人的素質與命運都是由這種優劣基因積累總合而成的,人生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的結果。這就是優化人生、優化基因的法則。
人生不但要善待本生,還要爲來生做好充分保險儲備,人本生要知福、惜福、培福,還要種福。人,不僅要創造身外的財富,也要積累心內的財富(智能、慈悲);不但要有本生的財富,也要積累來生的財富(功德、福極);不但要有一時的財富,也要有永恒的財富(真如、佛性);不但要有個人的財富,也要有共有的財富(利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