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壇度亡的意義▪P2

  ..續本文上一頁窮盡受折磨。

  

  雖然,那些煩惱並非實質障礙,亦無實質存在的對境,但只要心中執著了,它就會對你造成真正的傷害,非常可怕。尤其是內在念頭的顯現,若無法用正知正見加以摧滅,而任由念頭顯現;不管是好的、不好的,終究會導致我們造惡業,故稱之爲魔。這與一般所教導的「念念是善」似有所違背。諸位,因世俗凡夫之心,無時不刻存有惡念,故以「念念是善即是佛」作爲對治法門。究竟而言,善惡念頭一旦在心中顯現,此即爲魔,應加以摧毀,因爲善惡仍屬二元相對。

  

  所以,應該信仰「究竟一切不可得」、信仰佛所說的最高真理——「諸法皆空」。此「空」並非虛無、空無所有,而是「諸法的體性本質非實有、不可得,故說是空」。「空」沒有辦法透過言語文字來加以诠釋,唯有依賴精進禅定,將心安于一處,然後觀照。觀照的時候,善加思惟,「什麼才是真實的?」直至什麼也不是時……

  

  鬼神障礙,並非真實永恒的存在、亦非真實障礙,卻常發生在修行者身上,故當消滅此非障礙之魔。

  

  前些日子有街友病故路旁,蔣揚愛心之家爲其辦理後事。街友並沒有死,因爲他從來沒有活過,一個從來沒有真正活過的人,怎麼會有死亡呢?諸位當深思這句話背後的意涵。從來沒有活過的街友都沒有死了,更何況是你們已經活過的,怎麼會死呢?

  

  憎恨一個人的時候,應該看到自己內心所顯現的,不正是那人的臉孔嗎?因此憤恨難平亦可滅矣!雖然猶如魔術師的戲幻,爲何産生傷害?只因執以爲實。若能如是了解,應當將自己的心安住于無念之中,保持覺醒,不是昏沈迷糊,而住于清清楚楚的覺悟警醒之中,不對任何念頭起分別,也不加以執取任何善惡念。能如是安住者,即證得鬼神相叁昧,一切鬼神將爲你所用。

  

  人常說被鬼嚇到,卻不知所有的鬼幾乎都被人嚇過,因爲你看不見他,所以不知道已經嚇著他了。當內心一念之惡生起時,馬上製止它、驅離它、不理它,惡念自會消滅,鬼就消失了。

  

第叁:自滿之魔。

   對自己十分滿意,可能因世俗上擁有卓越名望地位、乃至能聚集大批追隨者;或于禅定之中,自以爲見到本尊。或因持真言的力量,讓語的力量增強,可降伏邪魔,或爲人消除病苦,因此心中不斷生起「殊勝的覺悟感受」,誤以爲自己真的好像成佛了。或由于血糖降低所生幻覺,看到別人身後跟著鬼怪,以爲自己具陰陽眼、得到神通。或在夢境中預見未來,對身語意燃起極大希望,又不斷自我催眠,形成一股力量。或許這種人當真可以調伏鬼神,也許只是能說善道,而令心虛者、絕望者獲得希望進而擁護他、供養他。享受了財富受用,他又生起無比傲慢自豪,殊不知這是修行道上極大的障礙!故稱自滿爲魔。

  

  諸位應當學修六度波羅蜜,而不執著功德。不執著供養護持多少,而能得到什麼回饋、有什麼結緣品可拿?常有人爲著結緣品,來電要求更替之類的,實不可取。布施若有所求、爲有所得,所獲褔德只能成爲來世褔報,而無法轉爲解脫道上的資糧,非常可惜!故無論做了什麼功德,不管我們的心何時顯現、如何顯現,在顯現與心的無二本質之中,所做功德皆非真正的功德。行善之所以歡喜,是因看到被幫助的人減少痛苦,爲他高興,而不是沾沾自喜做了什麼善事、有何功德。

  

  再者,習慣批評的,所見皆爲他人缺失,卻又欣賞自己的缺點,這種人極容易自滿、也容易自卑。所以自滿、自卑本質爲一。凡此心態,都是修行的障礙。如何克服並消滅自滿之魔?諸位應當了解,並學習一切如夢如幻!

  

  無論你現在幾歲,都應善加思惟。今年七十歲了,從出生到現在,是不是像作夢一樣?過去的歲月跑到哪裏去了?過去的我,那個身強力壯的我、美麗窈窕的我,跑到哪裏去了?如果從自身之中,尚且無法察覺一切如夢幻,又如何能發現外在對境亦非真呢?我們花一輩子時間汲汲營營于什麼?名利、財富?最後得到了嗎?

  

  看哪!北伐、剿匪、抗戰的英雄,而今安在?昨日之是、今日之非啊!過去被歌功頌德,曾幾何時卻被譏爲專政獨裁。可是現在恣意批評的,也不要忘了,若幹年後,相同事情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諸位,我們都沒有這些偉人的偉大,豐功偉業也不過短短幾十年就一筆勾銷,我們擁有的又算什麼?一輩子爭取來的又算什麼?得到了什麼?

  

  你以爲擁有的,永遠得不到,只有做過的善惡業力如影隨行。好好想清這一點,對浸淫在自滿意境之中的人,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樣的,一旦從如夢幻泡影之中覺醒,哦!原來這一切包括現在的我都是不真實的,這也算是開悟。對一切皆非真實,生起些微覺受,自滿之魔即被摧毀。

  

  再者,所行利益衆生事業,亦如夢如幻,能如是觀照者,是降伏自滿之魔。在座被尊稱爲大功德主的,要特別警惕,你有幸、有能力護持比別人更多的錢,不可以驕傲,能如此發心甚佳;但若驕傲自滿,以爲夠了,馬上就墮入自滿的魔障之中,對你百無一利。所以要更謙卑,自省「我做的還不夠好」而更精進。

  

  第四:傲慢之魔。

   傲慢之魔涵蓋前叁種魔。傲慢也是我執,且爲前叁種魔障的根源;斷除傲慢極爲困難、卻極爲重要。之所以困難,乃因現在社會一再強調自我意識、人權自由,「只要我高興,做什麼都可以」;過度提倡自我的肯定與成長,甚至透過自我催眠開發潛意識,其實是在不斷增長傲慢。

  

  過去社會隱惡揚善,現在卻是揚惡隱善。羞恥心慚愧心淪喪,傲慢卻與日俱長。傲慢是諸過之根、衆惡之源,因爲傲慢導致我們迷失于輪回之中。

  

  爲什麼稱傲慢爲魔?因爲傲慢不允許任何人達到解脫。就因爲執著一個非真實存在的我,讓身心備受煩惱折磨;而人無時不刻都不肯讓心安住于無念的本質之中,總不斷創造念頭,回憶過去、冀望未來,並牢牢抓住心中顯現的任何善惡念,以爲抓住念頭,才感覺到「我存在」的保障,沒念頭似乎令人恐怖,就像把你送到汪洋中的無人荒島,看不到任何船只而心生恐懼。

  

  人習慣有人的地方,因爲見到對境、看到別人,肯定自己還存在。習慣聽聲音——回到家裏好累,第一件事情卻是把電視打開,即使不看,也要讓聲音傳出,因爲害怕獨處、害怕我消失,所以不斷藉由外在的形色、對境、聲音來刺激大腦,「我是存在的」。「如果外境、人事物、聲音都消失了,那我跟死人有什麼兩樣?」所以凡夫對無念有極大的恐懼,這來自我執的魔障。

  

  有我即有魔,一旦我消失,魔亦不存在。我不存在了,也就沒有什麼需要去清淨的,也無有任何恐懼。有人請示爲師:

  

弟子:「仁波切,弟子很害怕。請示有什麼法門可遠離恐懼?」

  上師:「先把那個『害怕的我』找出來,爲師才有辦法讓那個『害怕的我』不再害怕,你去找!」

  弟子:「不用找,就是我啊!就是在你面前的我。」

  上師:「是你的身體害怕嗎?那是你的頭害怕、還是你手的害怕?還是腳害怕?」

  弟子:「不是,是我的心害怕。」

  上師:「你的心在哪裏?拿出來,找出你的心,才有辦法令你的心安定!」

   凡是願意去思惟、願意找出害怕根源的人,在思惟之中,將會發現生命的最大秘密。至于究竟是甚麼?自己去找,爲師講出來就不算了。

  

  四種魔不外乎因我執而起,所以修無我就是對治煩惱、魔障、痛苦的根本。一旦遠離這四種魔,消滅它,就得度了,超度的功德也將圓滿。

  

  藉由「覺傳承」祖師瑪姬拉尊的四魔闡述,讓大家了解爲何要盛大舉行叁壇度亡法會?因爲所度對象不限于亡靈,還有活生生的人心。

  

  一切都是大腦創造出來的,最後所創造的一切,也將歸于大腦。而那一刻,正是我們修行所追求的——回到原來的家。這家不在外面、不在身體裏面、更不在中間,那是本初覺性!如何回到本初覺性之家?四魔一旦能夠清淨些許,將獲得真正的自由與自在。

  

  未能舍棄世俗之前,認真工作本無可厚非。但千萬不要將全部生命浪費在世俗事業,這對自己極不人道!一輩子絕大部份時間都爲了別人,但卻沒有任何人能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扶你一把,唯有叁寶能在苦難之際適時接引。叁寶如同太陽,偶爾烏雲蔽日仍不減光明;但你若躲在輪回黑牢,將永遠看不見太陽的光與熱。叁寶無時不刻放光加持衆生,如果不走出自我囚禁的牢籠,則無法獲得加被。

  

  願今晚這席對冥陽二衆所做的開示,能令大家歡喜,從中獲得想要獲得的利益。雖然欲度的亡靈也是一種假相,但在亡靈尚未真正超脫之前,他需要依附在此蓮位、分身等假相之上,所以仍應對彼恭敬。莫因都是紙人,就隨便亂批評。祝大家有個美好的夜晚!

  

《叁壇度亡的意義》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久旱望雨話人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