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追隨佛陀足迹 堅定菩提之路

  尊貴的活佛 噶瑪天津仁波切開示

  

  追隨佛陀足迹 堅定菩提之路    

  

  開示日期:2010年08月20日 蓮位奉安之夜

  開示地點:噶居寺如來殿講經院

  

  實踐佛經孝道,匡正鬼月迷信

  《盂蘭盆經》記載,佛弟子目犍連之母墮落地獄,痛苦至極有如倒懸。目犍連請示佛陀,如何救拔母親脫離苦海?佛告目犍連,在七月十五日僧衆結夏安居圓滿解夏之日,以百味飲食置于盂蘭盆中,供養叁寶,將無量功德回向母親,可令其離苦得樂。因此農曆七月就佛教徒而言,是莊嚴的孝順月,而非鬼門大開,諸事不宜。

  欲度亡靈的子孫,舍得布施,先人才有蓮位可依,平息中陰苦難。當放下執著,如此才能被超薦得渡,否則年年來此,助益不大。叁壇法會,仰仗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超薦先人、冤親債主等,同時也要將自心邪念一並超薦,方才符合大乘自利利他之精神。

  無量劫輪回以來,有幸在末法時期,巧遇具德上師、佛陀正法,有人卻不懂得珍惜殊勝法緣;或聽聞佛法,所行依然故我,偏離正道、違背佛陀法教。所謂迷信,由此而生;而鬼,即從迷信者心中所出。因此,破除迷信,必須了解佛陀、了解佛法。

  

  效法佛陀行誼,正確取舍善惡

  不了解佛陀傳記,枉爲佛教徒。佛陀一生行誼,含攝爲「十二相成道」,是密續真義,顯宗則言「八相成道」。爲何有這些示現,寓意啓發、甚深微妙。略說如下:

  

  1.菩薩如其本願,處于兜率天宮,能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大轉*輪。然而,菩薩在兜率天上,如是思惟:「閻浮提人,無法到此兜率天上聽受法教,而兜率天人,能下閻浮提聽法。」所以世尊圓滿天道事業,將佛冠授予彌勒菩薩,舍離兜率內院,在閻浮提(地球)成佛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是大菩薩「行于方便」。這是十二相成道之一:圓滿天道事業。

  

  2.菩薩如其本願,從兜率天而降世,如果不入母胎,也能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然而,如果不入母胎,像外星人驟然出現在地球的話,一切衆生可能會生起這樣的疑惑──「這位菩薩是從哪裏來的呢?好像是天、龍、鬼神、幹闼婆等等所變化。」如果衆生這麼懷疑,即不能生起信心聽受佛法,不能修行斷諸煩惱。所以大菩薩爲衆生故,慈悲入母胎,而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此乃十二相成道之二:化現六牙白象入母胎。

  

  3.千萬不要以爲「菩薩實處母胎」,與凡夫有何差別?大菩薩其實是不入母胎的,爲什麼呢?菩薩已入于「無垢定」,而且不起此定。世尊入母胎、受于五欲、降世、出家、苦行……等等,一切衆生以爲真實,而對于佛陀而言,都是變化示現。菩薩所行清淨,久已厭離五欲,不受愛染。因此,入母胎,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世尊苦行六年,衆生以爲真實;六年期間,實乃返回兜率天爲天人說法。)

  

  4.世尊以何因緣,示現白象而入母胎?在這叁千大千世界,浩瀚的銀河星系,菩薩最尊,成就「白淨法」,所以示現白象入于母胎,象征佛陀圓滿一切善。除佛以外,別無天人鬼神能如是入胎。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5.爲何世尊住胎足滿十月,然後降世?此乃象征圓滿十地果位。再者,有些衆生可能這麼想:「如果住胎不滿十月,嬰兒可能不具足圓滿。」所以世尊示現住胎整整十月。而從初入胎,乃至圓滿十月之間,常有許多天人來到佛母摩耶夫人身邊圍繞禮敬。當時天人們所見到的世尊,安住于七寶莊嚴的高樓宮殿,其壯麗,在天道前所未見。見此殊勝瑞相,有二萬四千天子,因此生起菩提心!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6.以何因緣,菩薩從右脅入胎?或有衆生懷疑,佛陀從父精母血和合而生。爲了斷除衆生之疑,所以示現化生,從右脅入胎。佛母摩耶夫人,是在齋戒時期清淨獨居,夢見白象入胎,懷孕期間身心悅樂。十月圓滿,佛母在蘭毗尼園,手攀無憂樹,世尊從右脅出胎,而不像凡夫從密處出生。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7.是什麼因緣,佛陀在蘭毗尼園這般幽靜空閑處降生,而不降生于家中或城內?因爲菩薩向來喜愛空閑處,贊歎山林空寂閑靜之處,行于寂滅。世尊如果降生于家中,天、龍、鬼神幹闼婆等,不持花香、末香、塗香,以及百千無量伎樂而來供養。而當時的迦毗羅城,人心荒迷放逸、高傲我慢,不能供養世尊。所以世尊選擇在空閑處降生,而不降生于城內家中。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8.是什麼因緣,佛母手攀無憂樹而生世尊?因爲衆生有此疑惑:「摩耶夫人分娩時,跟其他婦女一樣痛苦。」。爲了向這些衆生傳示佛母臨盆喜樂無苦,所以作此示現。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9.是什麼因緣,世尊以正念從右脅出胎,而不是從佛母身上其他地方(産道)而出胎?菩薩清淨梵行,在叁千大千世界中,最爲尊勝。不因女根而住、不因女根而出,所以佛陀從右脅出胎。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10.是什麼因緣,佛陀初生時,帝釋以寶衣承取,而不是其他的天人呢?釋提桓因往昔曾發善願:「佛陀若降生,我當以寶衣承接。」因爲佛陀善根勝妙之故,使其余諸天,益發信敬供養。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11.是什麼因緣,佛陀降生時,即行七步,而不是六步或八步?佛陀必定有大神力勤精進大丈夫相,其他人則不能如此示現。若以七步益余衆生者,菩薩行于六步。若以八步益余衆生者,則行七步。所以小佛陀一降世,沒人扶持,自行七步。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12.是什麼因緣,菩薩行七步之後,說道:「我在世界中,最尊最勝、離老病死」?當時帝釋、梵天、以及諸天子,自以爲是世界中最尊勝者,驕慢自大、無恭敬心。菩薩思惟:「這些天子因爲驕慢心,所以長夜墮于叁惡道中。」因此世尊降世時說道:「我于世界,最尊最勝,離老病死。」佛音傳遍叁千大千世界,皆可聽聞。有些天神,世尊降生時,未親臨盛會者,聽聞此聲,盡皆趕赴集會。當時,欲界、色界衆天神,合掌恭敬向世尊禮拜,歡喜贊歎未曾有。因此菩薩行七步之後,所說真實語,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13.是什麼因緣,世尊降生時,身體清淨,本無垢穢,帝釋及梵天王卻以寶瓶浴佛?這是世尊慈悲,讓釋梵諸天能有供養的機會,所以順應世間法,如初生嬰兒洗浴。偉哉!世尊。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14.是什麼因緣,佛陀降生蘭毗尼園,這空寂閑靜之處後,不立即前往道場,而返回宮中?爲令諸根具足,所以佛陀示現在宮殿中,以五欲自娛,然後舍棄天下而出家。又爲了度化衆生,讓他們也舍離五欲,能效法佛陀剃除須發、法服出家。所以示現降生之後,不立即前往道場,而返回宮中。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15. 是什麼因緣,佛陀才降生七天,佛母摩耶夫人即命終?這是摩耶夫人自己壽命已盡,不是佛陀有克母之過。佛陀早在在兜率天時,就以天眼觀察摩耶夫人壽命,只剩十月又七日,所以即時從兜率天入母胎。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16.是什麼因緣,世尊學習精通了詩書琴藝、射箭駕車、軍策武術種種伎藝?佛陀在叁千大千世界中,盡知一切,更遑論辭藻、辯論、音樂、藝術、工巧……等等。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17.是什麼因緣,世尊納受王妃以及婇女等眷屬?佛陀是離欲丈夫,與耶輸陀羅公主成親,並非貪欲而然。當時佛陀如果不示現婚姻,衆生會說,佛陀不是男子。衆生若有此疑,將造下無量重罪。爲了斷除衆生懷疑,所以迎娶了釋迦族女子,並示現生下羅睺羅。如果說,「佛子羅睺羅是父母和合所生」,切莫有此想法。羅睺羅天上命終,降世入胎,不是父母和合所生。而且羅睺羅有其本願──「若有一生補處菩薩,我當爲作子。」(也就是發願示現爲此生成佛的佛子)

  早在燃燈佛時代,瞿夷(耶輸陀羅公主前身),就曾發願:「從今已後,願爲此梵志,乃至一生補處,常爲我夫,我爲其妻。」那時,世尊的前身,接受了瞿夷供養的七朵優缽羅花,思惟著:「我雖不受,今當滿此善女人願。」發此願後,不離七朵花善根,所以成佛這世,迎納耶輸陀羅爲王妃。

  再者,世尊出家,王妃耶輸陀羅看見世尊的種種示現,也生起菩提心,發願出家修行。所以佛陀是爲令瞿夷發菩提心,而納以爲妃。

  佛陀爲了度化衆生,讓他們也能舍棄五欲、財寶、僮仆、眷屬而出家,所以示現先享有種種妙欲,最後舍離一切,毅然出家,何其偉大!衆生看見佛陀行誼,就會思惟:「世尊貴爲王子,享受最快樂的妙欲、富貴榮華集一身,都能斷然舍棄、出家修行,我們又有什麼不能舍的呢?」

  

  18.是什麼因緣,佛陀不以五欲自樂而出城遊觀?此乃示現見到了人生的老、病、死苦,讓眷屬了解,菩薩畏懼老病死,所以出家學法,並非貢高我慢、損少眷屬糾纏,實在是爲了利益眷屬與衆生才出家。同時,佛陀也見到在家過患,所以出家。

  

  19.是什麼因緣,佛陀在夜半出家、不告而別?這是佛陀爲了利益衆生增長善根,亦爲「白淨法」,舍離五欲歡樂,所以示現夜半出家。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但其實驚動父王,故派遣大臣追隨保護。

  

  20是什麼因緣,佛陀令宮中所有人酣然入睡而逾城出家?如果眷屬親人,見佛陀出家,生起瞋恨忿怒之心,將長夜受苦、墮叁惡道、罪不可赦。而佛陀「半夜逾城,天馬行空」是四位天神捧著馬的四只腳,高飛遠去。因此眷屬親人認爲,這是天人所爲,不是佛陀的過失。因此以神通令宮中人酣睡,這也是大菩薩行于方便。

  

  21.是什麼因緣,佛陀出家之後,命車匿駕著白馬,…

《追隨佛陀足迹 堅定菩提之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