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贵的活佛 噶玛天津仁波切开示
追随佛陀足迹 坚定菩提之路
开示日期:2010年08月20日 莲位奉安之夜
开示地点:噶居寺如来殿讲经院
实践佛经孝道,匡正鬼月迷信
《盂兰盆经》记载,佛弟子目犍连之母堕落地狱,痛苦至极有如倒悬。目犍连请示佛陀,如何救拔母亲脱离苦海?佛告目犍连,在七月十五日僧众结夏安居圆满解夏之日,以百味饮食置于盂兰盆中,供养三宝,将无量功德回向母亲,可令其离苦得乐。因此农历七月就佛教徒而言,是庄严的孝顺月,而非鬼门大开,诸事不宜。
欲度亡灵的子孙,舍得布施,先人才有莲位可依,平息中阴苦难。当放下执着,如此才能被超荐得渡,否则年年来此,助益不大。三坛法会,仰仗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超荐先人、冤亲债主等,同时也要将自心邪念一并超荐,方才符合大乘自利利他之精神。
无量劫轮回以来,有幸在末法时期,巧遇具德上师、佛陀正法,有人却不懂得珍惜殊胜法缘;或听闻佛法,所行依然故我,偏离正道、违背佛陀法教。所谓迷信,由此而生;而鬼,即从迷信者心中所出。因此,破除迷信,必须了解佛陀、了解佛法。
效法佛陀行谊,正确取舍善恶
不了解佛陀传记,枉为佛教徒。佛陀一生行谊,含摄为「十二相成道」,是密续真义,显宗则言「八相成道」。为何有这些示现,寓意启发、甚深微妙。略说如下:
1.菩萨如其本愿,处于兜率天宫,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转*轮。然而,菩萨在兜率天上,如是思惟:「阎浮提人,无法到此兜率天上听受法教,而兜率天人,能下阎浮提听法。」所以世尊圆满天道事业,将佛冠授予弥勒菩萨,舍离兜率内院,在阎浮提(地球)成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大菩萨「行于方便」。这是十二相成道之一:圆满天道事业。
2.菩萨如其本愿,从兜率天而降世,如果不入母胎,也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而,如果不入母胎,像外星人骤然出现在地球的话,一切众生可能会生起这样的疑惑──「这位菩萨是从哪里来的呢?好像是天、龙、鬼神、干闼婆等等所变化。」如果众生这么怀疑,即不能生起信心听受佛法,不能修行断诸烦恼。所以大菩萨为众生故,慈悲入母胎,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此乃十二相成道之二:化现六牙白象入母胎。
3.千万不要以为「菩萨实处母胎」,与凡夫有何差别?大菩萨其实是不入母胎的,为什么呢?菩萨已入于「无垢定」,而且不起此定。世尊入母胎、受于五欲、降世、出家、苦行……等等,一切众生以为真实,而对于佛陀而言,都是变化示现。菩萨所行清净,久已厌离五欲,不受爱染。因此,入母胎,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世尊苦行六年,众生以为真实;六年期间,实乃返回兜率天为天人说法。)
4.世尊以何因缘,示现白象而入母胎?在这三千大千世界,浩瀚的银河星系,菩萨最尊,成就「白净法」,所以示现白象入于母胎,象征佛陀圆满一切善。除佛以外,别无天人鬼神能如是入胎。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5.为何世尊住胎足满十月,然后降世?此乃象征圆满十地果位。再者,有些众生可能这么想:「如果住胎不满十月,婴儿可能不具足圆满。」所以世尊示现住胎整整十月。而从初入胎,乃至圆满十月之间,常有许多天人来到佛母摩耶夫人身边围绕礼敬。当时天人们所见到的世尊,安住于七宝庄严的高楼宫殿,其壮丽,在天道前所未见。见此殊胜瑞相,有二万四千天子,因此生起菩提心!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6.以何因缘,菩萨从右胁入胎?或有众生怀疑,佛陀从父精母血和合而生。为了断除众生之疑,所以示现化生,从右胁入胎。佛母摩耶夫人,是在斋戒时期清净独居,梦见白象入胎,怀孕期间身心悦乐。十月圆满,佛母在兰毗尼园,手攀无忧树,世尊从右胁出胎,而不像凡夫从密处出生。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7.是什么因缘,佛陀在兰毗尼园这般幽静空闲处降生,而不降生于家中或城内?因为菩萨向来喜爱空闲处,赞叹山林空寂闲静之处,行于寂灭。世尊如果降生于家中,天、龙、鬼神干闼婆等,不持花香、末香、涂香,以及百千无量伎乐而来供养。而当时的迦毗罗城,人心荒迷放逸、高傲我慢,不能供养世尊。所以世尊选择在空闲处降生,而不降生于城内家中。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8.是什么因缘,佛母手攀无忧树而生世尊?因为众生有此疑惑:「摩耶夫人分娩时,跟其他妇女一样痛苦。」。为了向这些众生传示佛母临盆喜乐无苦,所以作此示现。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9.是什么因缘,世尊以正念从右胁出胎,而不是从佛母身上其他地方(产道)而出胎?菩萨清净梵行,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最为尊胜。不因女根而住、不因女根而出,所以佛陀从右胁出胎。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10.是什么因缘,佛陀初生时,帝释以宝衣承取,而不是其他的天人呢?释提桓因往昔曾发善愿:「佛陀若降生,我当以宝衣承接。」因为佛陀善根胜妙之故,使其余诸天,益发信敬供养。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11.是什么因缘,佛陀降生时,即行七步,而不是六步或八步?佛陀必定有大神力勤精进大丈夫相,其他人则不能如此示现。若以七步益余众生者,菩萨行于六步。若以八步益余众生者,则行七步。所以小佛陀一降世,没人扶持,自行七步。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12.是什么因缘,菩萨行七步之后,说道:「我在世界中,最尊最胜、离老病死」?当时帝释、梵天、以及诸天子,自以为是世界中最尊胜者,骄慢自大、无恭敬心。菩萨思惟:「这些天子因为骄慢心,所以长夜堕于三恶道中。」因此世尊降世时说道:「我于世界,最尊最胜,离老病死。」佛音传遍三千大千世界,皆可听闻。有些天神,世尊降生时,未亲临盛会者,听闻此声,尽皆赶赴集会。当时,欲界、色界众天神,合掌恭敬向世尊礼拜,欢喜赞叹未曾有。因此菩萨行七步之后,所说真实语,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13.是什么因缘,世尊降生时,身体清净,本无垢秽,帝释及梵天王却以宝瓶浴佛?这是世尊慈悲,让释梵诸天能有供养的机会,所以顺应世间法,如初生婴儿洗浴。伟哉!世尊。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14.是什么因缘,佛陀降生兰毗尼园,这空寂闲静之处后,不立即前往道场,而返回宫中?为令诸根具足,所以佛陀示现在宫殿中,以五欲自娱,然后舍弃天下而出家。又为了度化众生,让他们也舍离五欲,能效法佛陀剃除须发、法服出家。所以示现降生之后,不立即前往道场,而返回宫中。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15. 是什么因缘,佛陀才降生七天,佛母摩耶夫人即命终?这是摩耶夫人自己寿命已尽,不是佛陀有克母之过。佛陀早在在兜率天时,就以天眼观察摩耶夫人寿命,只剩十月又七日,所以即时从兜率天入母胎。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16.是什么因缘,世尊学习精通了诗书琴艺、射箭驾车、军策武术种种伎艺?佛陀在三千大千世界中,尽知一切,更遑论辞藻、辩论、音乐、艺术、工巧……等等。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17.是什么因缘,世尊纳受王妃以及婇女等眷属?佛陀是离欲丈夫,与耶输陀罗公主成亲,并非贪欲而然。当时佛陀如果不示现婚姻,众生会说,佛陀不是男子。众生若有此疑,将造下无量重罪。为了断除众生怀疑,所以迎娶了释迦族女子,并示现生下罗睺罗。如果说,「佛子罗睺罗是父母和合所生」,切莫有此想法。罗睺罗天上命终,降世入胎,不是父母和合所生。而且罗睺罗有其本愿──「若有一生补处菩萨,我当为作子。」(也就是发愿示现为此生成佛的佛子)
早在燃灯佛时代,瞿夷(耶输陀罗公主前身),就曾发愿:「从今已后,愿为此梵志,乃至一生补处,常为我夫,我为其妻。」那时,世尊的前身,接受了瞿夷供养的七朵优钵罗花,思惟着:「我虽不受,今当满此善女人愿。」发此愿后,不离七朵花善根,所以成佛这世,迎纳耶输陀罗为王妃。
再者,世尊出家,王妃耶输陀罗看见世尊的种种示现,也生起菩提心,发愿出家修行。所以佛陀是为令瞿夷发菩提心,而纳以为妃。
佛陀为了度化众生,让他们也能舍弃五欲、财宝、僮仆、眷属而出家,所以示现先享有种种妙欲,最后舍离一切,毅然出家,何其伟大!众生看见佛陀行谊,就会思惟:「世尊贵为王子,享受最快乐的妙欲、富贵荣华集一身,都能断然舍弃、出家修行,我们又有什么不能舍的呢?」
18.是什么因缘,佛陀不以五欲自乐而出城游观?此乃示现见到了人生的老、病、死苦,让眷属了解,菩萨畏惧老病死,所以出家学法,并非贡高我慢、损少眷属纠缠,实在是为了利益眷属与众生才出家。同时,佛陀也见到在家过患,所以出家。
19.是什么因缘,佛陀在夜半出家、不告而别?这是佛陀为了利益众生增长善根,亦为「白净法」,舍离五欲欢乐,所以示现夜半出家。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但其实惊动父王,故派遣大臣追随保护。
20是什么因缘,佛陀令宫中所有人酣然入睡而逾城出家?如果眷属亲人,见佛陀出家,生起瞋恨忿怒之心,将长夜受苦、堕三恶道、罪不可赦。而佛陀「半夜逾城,天马行空」是四位天神捧着马的四只脚,高飞远去。因此眷属亲人认为,这是天人所为,不是佛陀的过失。因此以神通令宫中人酣睡,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21.是什么因缘,佛陀出家之后,命车匿驾着白马,…
《追随佛陀足迹 坚定菩提之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