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将宝衣璎珞送还家中?这是让眷属了解,佛陀不贪恋在家华贵衣服、珍宝璎珞。希望众人也能学习佛陀舍弃一切所有,出家学习佛法,远离一切所爱之物,持四圣种行,安贫乐道。然而,父母不允许者,不得出家。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22.是什么因缘,佛陀在古舍利塔之前,以刀自行剃发?三千大千世界中,没有天龙鬼神、干闼婆、人、非人等,能为佛陀剃发。同时,佛陀也希望让众生深信,悉达多太子真心想出家。而当时佛陀父王(净饭王)生起恶心,自恃豪族,傲慢宣称:「谁敢为我儿子剃发,我就杀了他!」然而,当净饭王听说佛陀自己持刀剃发,恶心也就平息了,了解此乃天意。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23.是什么因缘,佛陀苦行六年?并非佛陀往昔业报所致,才受此苦。这是希望让众生对于一切恶业果报,能生起厌患警觉之心,归向佛陀。
往昔在迦叶佛时代,当时释迦牟尼佛前身曾说:「我不希望见到这样的秃头道人。哪有秃头人可以证得菩提?菩提之道甚深难得。」这也是佛陀示现的方便,我们应当了解,是什么因缘,佛陀说出这样粗恶之言?意义、因缘为何?
迦叶佛时代,有婆罗门之子,名叫「树提」。他有亲友五人,都是大婆罗门之子。他们原本先学大乘,后来因为长久亲近恶知识,退失了菩提心。奉事外道、不相信也不了解佛法。他们的外道上师声称:「我是佛世尊,是一切智,我也有菩提道。」
当时,树提梵志行于方便,想劝导五人回归成为珍贵法器,希望转化这五人的外道邪心,于是就到瓦师那里,说道:「我今天倒想见见秃头道人。哪里有秃头人可以证得菩提?菩提之道甚深难得。」
树提梵志和那五人共聚。瓦师来了,就向树提梵志赞叹迦叶佛。又向树提说:「你可以和我一起去拜见佛。」
树提梵志想着,「这五个人,善根尚未淳熟。如果我赞叹迦叶佛,而批评外道上师的话,这五人必然生起怀疑,这样拜见佛,则一无是处。」因缘尚未成熟。
于是树提为了保护本愿,以般若波罗蜜报行方便,说道:「我不想见这位秃头道人。哪有秃头道人能证得菩提?菩提之道甚深难得。」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无有菩提想,无有佛想;不见佛,不见菩提;亦不于内见菩提,亦不于外见菩提,亦不于内外见菩提。如是悉知菩提空无有法。树提知一切法,究竟无一切法,为了行方便,所以才说:「我不想见秃头道人,哪有秃头道人能证得菩提,菩提之道甚深难得。」
后来,树提梵志和那五人来到河边。瓦师仰仗佛之神力,为度化五人,又来找他们。他向树提梵志说:「你和我一起去拜见佛,礼拜供养、恭敬赞叹。诸佛世尊,降生于世间实在太稀有难得了。」树提梵志,听到瓦师赞叹佛,还是不肯去。瓦师就上前揪住梵志的头发,硬是拉着他去拜见佛,那五人也一起跟着去。
而当时该国的法律,如果强抓他人头发,被告到官府,抓人头发的,将判死罪。那五人暗忖着:「佛法究竟有什么伟大功德,让瓦师竟然不怕死罪,硬是拽着树提来拜见佛呢?」
五人见到迦叶佛之后,生起恭敬信心。于是就在佛前呵责树提:「这么伟大、具足威德的世尊,果然和听闻中的一样,为何不生起恭敬心呢?」
五人瞻仰迦叶佛威德,听闻佛之法音辩才,再度发起了菩提心!迦叶佛观察五人道心已经专一,就为他们宣说「菩萨藏不退转轮陀罗尼金刚句」,以及无生法忍之次第,五人当下证得无生法忍。
当时树提梵志,如果赞叹迦叶佛,而不赞叹外道上师,则那五人前往拜见迦叶佛,将一无是处,更别说是生起信心了。树提梵志为了度化五人学菩萨乘,所以才以「般若波罗蜜」果报行于方便,说道:「我不想见秃头道人。哪里有秃头人可以证得菩提?菩提之道甚深难得。」
不退转菩萨,对于佛毫无怀疑、对于菩提无疑、对于佛法更无怀疑;具足佛智,所行是大菩萨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佛陀前身为教化五人,自己示现业报;因此业报,而示现六年苦行,而不是像其他众生不了解因果,不知取舍。
持戒沙门,如果故意口说恶言,将长夜受诸苦恼,堕三恶道。但为了利益这些众生,佛陀自己示现造业,也示现受报。佛陀实已超越一切障碍业报,只因为有众生诽谤持戒沙门,忧恼障蔽自心不得解脱,无法证得道果。为了平息众生忧恼之心,所以示现受此业报。那些众生会这么思惟:「释迦牟尼佛前身,诽谤迦叶佛,而祂尚得解脱。而我这般众生不知前因后果、不知取舍,口说恶言,应当善自悔过,誓愿不贰过,不能再造一切恶业了!」
再者,为调伏外道,所以示现六年苦行,而非当真业障使然。当时印度外道,每天吃一麻一米,声称这样可以获得清净解脱。佛陀为调伏外道,也示现日食一麻一米,这是菩萨大慈大悲。
最后放弃苦行,回归中道,表示极端苦行无法成佛。佛陀六年这样吃粗涩之食,尚且不能证得圣道,何况清净解脱?所以当时树提才说:「我不想见秃头道人。哪里有秃头人可以证得菩提?菩提之道甚深难得。」以此因缘,示现六年苦行。这是为了调伏五十二百千粗行诸天,及外道神仙。这也是大菩萨行于方便。
六年苦行之后,佛陀越过尼连禅河,在菩提迦耶证悟,帝释天人请转*轮,而在鹿野苑传四圣地苦集灭道,僧团于焉建立。于灵鹫山说空性十二年,于广岩城宣说密续究竟法,示现本尊,传授时轮金刚。三转*轮四十九年之后,示现涅槃。佛陀虽示现与众生一样的老病死,但并未真实灭度。如果佛陀住世两千六百岁,则佛并非地球人,将无人相信佛说。人寿百岁,有生必有死,若有生无死,则难以对佛法生起信心。
恒念慈悲善良,令心安住觉明
佛陀一生的故事,教导我们何者该取、何者该舍?身为佛教徒,若误以为佛是供人崇拜的神祇偶像,则充其量只能称为「信仰者」;不能建立正确的知见,所言所行将自误误他。佛法也不是世间痛苦的安慰剂,而今大乘佛法,似乎落入「只要行善捐款即是修行」的迷思。
当我们下定决心超越生死轮回,由皈依、发菩提心、受戒,而行六度波罗密。在此之前,我们造下诸多恶业,所以佛陀告诉一切学人,超越恶业之关键,在于正确取舍。切莫遇到障碍即退转!之所以退转的,乃因迷信而来。
世尊示现出家修道而成佛。出家极为困难,之所以困难,乃因殊胜难得!父母之所以不同意子女出家,是不忍子女受苦,同时也以自己的观点,过度保护子女所致。然而,出家必然剃发,剃发未必是出家人。应学习佛陀行谊,而非躲在袈裟之下,满足自己的私欲。当警惕言行,犯错之前,省思再三,而不是自己原谅自己,高谈阔论,广收信徒。
八大菩萨发髻高耸,此乃功德象征。安住雪山的如法瑜珈士,持受比丘戒、瑜珈戒,长发不剃,盘髻于顶,可别以为他们只是居士。反之,剃发燃戒疤者,未必就是高僧。要长时间观察他们所行是否如法,最后验证功德的,就是面对无常那一刻,呈现出修行的结果。修行不是今天听闻,明天即炫耀宣说。
以上所言,或许正是我们无法悟道的障碍所在。祈愿仰仗诸佛菩萨加被,让我们减缓耳障,令心清明理解,具足如来威德加持;当诱惑的魔在眼前勾引时,能有力量断然拒绝。最大的障碍,不在于外在的鬼,而在内心。让心时时刻刻保持慈悲、善良,安住于无念无我、正知觉明之中,如是,离菩提近矣!
点燃菩提心灯,照亮净土之路
唵阿吽!
在此神圣极乐之坛城,共聚祈祷乃因宿善故。
藉由一切金刚昆仲力,庄严供品令成妙云海。
热忱乐善令广大可用,圆满积聚福慧二资粮。
衔接利他大乘祈祷文,善业积聚之力令未来,
不可思议如幻中阴境,法界体性觉明母子会,
祈愿光明道上离恐惧,藉由弥陀接引为前导,
如海菩萨圣眷后拥护,惊骇轮回深渊获解脱。
莲华严饰极乐之净土,华开见佛领受圣法教。
圆证道地功德证佛果,为利繁若虚空有情众,
引领由喜证喜不延宕,愿我成为如是善导者!
藉此般若智慧灯明澈,照破恶业烦恼二障黯!
行道之光朗耀称圆满,愿明灯为众生成佛因!
~摘自《南确阿弥陀佛仪轨》
沐恩弟子噶玛慧陀恭录
《追随佛陀足迹 坚定菩提之路》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