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六十一日(二):背著飛機跑
有人跟我說起念佛這個事情,他們可能看過以前東北一個居士寫的一篇批判我的文章。批判我什麼呢?我當時在東北跟他們這樣念《阿彌陀佛經》,說——“爾時佛告舍利佛,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聞說阿彌陀佛執其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我說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然後他們就開始評判我。我把這個批判內容給大家講一講,也可能大家得到一些啓發。我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實際這還是經典上的話。他們是那樣說的——“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意思是我聞說阿彌陀佛了,然後我就念阿彌陀佛。我不是這樣說的,我說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他們就批判說我改經典了,我說我沒有改啊!他說你不能念“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我說我應該怎麼念呢?因爲那個標點符號是過去古人圈點的,也有近代人圈點的,圈點的方法不一樣,我說我就圈點錯了對不對?我認錯。但我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不一樣了。我記得《觀經》上說——阿彌陀佛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攝取念佛衆生慈悲不舍。實際他這個載負也好,攝化也好,都是在念我們,不知道這個“個兒”大家好翻不好翻,翻不過來就是你背著飛機跑,翻過來就是你坐著飛機跑。大家都覺得好笑對不對?但很多人就是背著飛機跑,而不是坐著飛機跑,對不對?很多人念佛不去讓阿彌陀佛去載負他,反而去推這個阿彌陀佛,你不累嗎?我真想不通他們寫那一篇文章評判我啥呢?“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阿彌陀佛載負衆生、攝化有情,就是阿彌陀佛托負著我們的心了,阿彌陀佛的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照著我們的心了,什麼心?——妄心。我們的妄心在念佛的時候就覺悟了,怎麼覺悟呢?——我被載負了,怎麼被載負呢?——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那我這個地方一定沒有障礙了,所有的障礙都是業習,好,我就可以把業習與佛光先剝離一下,那我再犯業習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是業習,那就被載負了。但業習一來你隨著業習跑了,把阿彌陀佛給忘了,那你就背著飛機跑吧,那你就扛著飛機走對不對?
現在我們明明是遇到了這樣一個載負法界衆生的廣大的教法、偉大的教法、不可思議周遍的教法、攝取一切衆生不舍的教法,我們舍他了,所以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子母相憶,不相離遠。那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有什麼不可以呢?他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一念變味了,大家都認爲變味了對不對?以前你認爲是“聞說阿彌陀佛,執其名號”是你執持名號、他執持名號,我現在說的是“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設我成正覺,立名無量壽,衆生聞此號,俱來我刹中”,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執持。
佛在《阿彌陀經》中這樣講——“衆生聞其經典及諸佛名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是佛的攝受;“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都是佛在載負我們,他講你被攝受了、被攝化了,就是說你上飛機了。你說不行,我的油還沒加滿,但它跟你沒關系,你說我的資糧還不夠,但它跟你已經沒有關系了。你這個時候可以安心看你的業,看他人的業,看共有的業,什麼業?——習慣。我們的什麼習慣蹦出來,我們就處理它!不是說一聞到說“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我們就沒有習慣了,不是!他讓所有的衆生知道自己的習慣,知道他人的習慣,知道共有的習慣。這時候,你依這種純淨皈依的心再看你的習氣、他人的習氣、共有的習氣,不一樣了。因爲以前我們把習氣當成“我”了,現在起碼說習氣已經不是你了,只是個習氣,你的習氣、他的習氣、共有的習氣。你從這個“我”的執著中掙脫出來了,在哪一刻鍾呢?——“南無阿彌陀佛”之時。“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揭示法性的清淨性、平等性、無礙性、真實性、周遍性,如實表達了一切衆生的佛性。
佛性就是讓我們覺悟我們的習性。要不然我們念佛幹啥啊?哎呀,“南無阿彌陀佛”,我要忏悔,“南無阿彌陀佛”,我要這個,我要那個……。你要的很多,你的心裏不圓滿。“南無阿彌陀佛”,具足,“南無阿彌陀佛”,感謝,“南無阿彌陀佛”,清淨,“南無阿彌陀佛”,周遍,“南無阿彌陀佛”,如實。你說“南無阿彌陀佛”——給我點啥吧,“南無阿彌陀佛”——你給我點啥吧,給我一個一心不亂吧,給我個禅定吧,給我個神通吧,給我個財富吧,給我個……哎呀!你要的太多了!念一萬聲要十萬個東西,對不對啊?佛沒有念,沒有清淨,反而染汙了更多的貪心,增加了更多的妄想!所以原來是個清淨的修法,反而形成了一個極貪欲的迷失的心智!爲什麼呢
阿彌陀佛是周邊圓滿的,阿彌陀佛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阿彌陀佛是清淨平等,阿彌陀佛是莊嚴具足,阿彌陀佛是真實安住,你安住了麼?你徹底回歸了麼?你道不可須臾離了麼?所以“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我不誤導大家。
這個菩薩寫了那篇文章,發表了一萬二千份,批判我,我很感激他,爲啥呢?他使很多人知道了“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不得了。現在這個居士我還很感激他,我說你真正在傳播阿彌陀佛啊!他就批判我這一句,說我改變了經文。實際上我是圈點逗號圈點錯了,對不對?偶爾地圈點錯了,突然感覺到“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了,對不對?“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真是不能差一點啊,差一點就麻煩了。我們作爲一個凡夫有情想去載負阿彌陀佛,你是啥啊?你要幹啥?一架飛機都扛不走,還扛阿彌陀佛呢!哎呀,現在的人真是太累、辛苦。有時候你搞不明白他要幹啥,但大家都接受這個教育,你傳我,我傳你,一傳十十傳百,一代一代傳下來,傳下來什麼呢?——怎麼累怎麼幹,怎麼辛苦怎麼做。那這是佛法嗎?佛分明告訴我們極樂世界“但得諸樂,無有諸苦”,分明提出淨土一法乃至諸佛的教誨令衆生離苦得樂。你看那個念佛人的那個臉,不念佛還好,還會笑一笑;一念佛,連笑都不會笑了!
“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與一切有情執持名號,本來這就是文字的一個引導問題,但這個引導的背後給我們的意識法界帶來的,要麼是一個嶄新的東西,要麼是一個已經陳舊的大家可以認爲的東西,所謂的陳舊,就是大家在執持,所以很多念佛人很辛苦。你說念佛再辛苦也是善業,也比惡業要強啊?但很多人用自己的惡心、惡念、妄想心、貪欲心去念佛,雖然也結一個遙遠的善緣,但當下許多人的確也做了很多毀謗佛法、誹謗彌陀的行爲,就是一邊念佛一邊在诋毀的這種心理也是很強的,一邊念著阿彌陀佛一邊說沒有用這樣的煩惱的話。那我們用阿彌陀佛來憶念我們,加持我們,阿彌陀佛以光明照射我們、攝化我們、影響我們、成熟我們這樣的心理來念佛,那我們就會歡喜相應,就會安心,就會隨順,那就有不可思議的即下的利益,就是即念即解脫、即念即圓滿、即念印契自心的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行功德。
因爲很多人把念佛法門當成一個修來世的說法了。大家都說死了往生對不對?那你不是修來世的是修啥的?所以人一看,哎喲,這修來世的人,他對現世不尊重不愛樂,他對現世感到失望了,這人受到了重大的打擊了。爲什麼呢?他不修這一生了,他修來世,這一生他沒有資本了,完了。大部分的念佛人人雲亦雲地把這個概念也就裝在自己的腦海裏了,張嘴合嘴——哎呀,我臨終要往生、我臨終要往生、我臨終要往生、我臨終要往生。現在不管了,現在——我要苦,我要苦,苦什麼呢?——臨終要往生。現在修苦行,有厭離心,對不對?現在越苦越好,苦了有厭離心。
那這個方法,很多年輕人說,你年齡大了你念佛吧。爲什麼呢?你苦了一輩子了對不對?你還不念佛,念佛就是苦,再苦,再加個苦,然後就舍離了。哎呀,你看一個念佛群體,我說你們報個年齡,一二叁四五,平均年齡——五十八歲,這就是好的團體了。我到一個地方,我說你們報報年齡平均一下——六十四歲。那年輕人跑那去了呢?年輕人怎麼的也要修這一生,我這一生還長著了,我修來生幹什麼?來生是老年人的事。所以就把佛教搞成這樣一個東西了,大家腦海裏在不斷地接受接受接受——念佛就是爲了臨終往生嘛。你也說,他也說,不真也真了,大家說——哦,念佛是爲了臨終往生,白天准備資糧。晚上准備資糧,熬,等死,臨終那一刻,阿彌陀佛來接我,走了。所以年輕人就不願意學佛了,爲什麼呢?這樣的老年帳還是八十歲再算吧。
我們要改變這種思想,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普攝一切有情,不光是我們人類,不光是老年人類,不光是知道苦的人類、有厭離心的人類,是那些沒有厭離心的人類,讓他們智慧、讓他們快樂、讓他們輕松、讓他們喜悅、讓他們明亮、讓他們有善巧、讓他們在這個世間遊曆自在,讓他們娛樂在人生之中,讓他們遊曆在佛法的休息安樂之中,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大自在方便,那是佛陀給予一切衆生的真正的祝福與利益。這個很有味道。
實際我們剛剛發心的,差不多都把這個苦,或者說一個超常的行爲,認爲是最好的東西,都有這麼個概念。我到我剃度師父那去了,師父說“晚上睡覺啊”,我說“嗯,睡覺”。他說“不能坐那睡”。我說…
《安居第六十一日(二):背著飛機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