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六十一日(二):背着飞机跑
有人跟我说起念佛这个事情,他们可能看过以前东北一个居士写的一篇批判我的文章。批判我什么呢?我当时在东北跟他们这样念《阿弥陀佛经》,说——“尔时佛告舍利佛,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闻说阿弥陀佛执其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我说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然后他们就开始评判我。我把这个批判内容给大家讲一讲,也可能大家得到一些启发。我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实际这还是经典上的话。他们是那样说的——“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意思是我闻说阿弥陀佛了,然后我就念阿弥陀佛。我不是这样说的,我说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他们就批判说我改经典了,我说我没有改啊!他说你不能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我说我应该怎么念呢?因为那个标点符号是过去古人圈点的,也有近代人圈点的,圈点的方法不一样,我说我就圈点错了对不对?我认错。但我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不一样了。我记得《观经》上说——阿弥陀佛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摄取念佛众生慈悲不舍。实际他这个载负也好,摄化也好,都是在念我们,不知道这个“个儿”大家好翻不好翻,翻不过来就是你背着飞机跑,翻过来就是你坐着飞机跑。大家都觉得好笑对不对?但很多人就是背着飞机跑,而不是坐着飞机跑,对不对?很多人念佛不去让阿弥陀佛去载负他,反而去推这个阿弥陀佛,你不累吗?我真想不通他们写那一篇文章评判我啥呢?“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阿弥陀佛载负众生、摄化有情,就是阿弥陀佛托负着我们的心了,阿弥陀佛的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照着我们的心了,什么心?——妄心。我们的妄心在念佛的时候就觉悟了,怎么觉悟呢?——我被载负了,怎么被载负呢?——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那我这个地方一定没有障碍了,所有的障碍都是业习,好,我就可以把业习与佛光先剥离一下,那我再犯业习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业习,那就被载负了。但业习一来你随着业习跑了,把阿弥陀佛给忘了,那你就背着飞机跑吧,那你就扛着飞机走对不对?
现在我们明明是遇到了这样一个载负法界众生的广大的教法、伟大的教法、不可思议周遍的教法、摄取一切众生不舍的教法,我们舍他了,所以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子母相忆,不相离远。那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有什么不可以呢?他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一念变味了,大家都认为变味了对不对?以前你认为是“闻说阿弥陀佛,执其名号”是你执持名号、他执持名号,我现在说的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设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执持。
佛在《阿弥陀经》中这样讲——“众生闻其经典及诸佛名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佛的摄受;“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都是佛在载负我们,他讲你被摄受了、被摄化了,就是说你上飞机了。你说不行,我的油还没加满,但它跟你没关系,你说我的资粮还不够,但它跟你已经没有关系了。你这个时候可以安心看你的业,看他人的业,看共有的业,什么业?——习惯。我们的什么习惯蹦出来,我们就处理它!不是说一闻到说“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我们就没有习惯了,不是!他让所有的众生知道自己的习惯,知道他人的习惯,知道共有的习惯。这时候,你依这种纯净皈依的心再看你的习气、他人的习气、共有的习气,不一样了。因为以前我们把习气当成“我”了,现在起码说习气已经不是你了,只是个习气,你的习气、他的习气、共有的习气。你从这个“我”的执着中挣脱出来了,在哪一刻钟呢?——“南无阿弥陀佛”之时。“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揭示法性的清净性、平等性、无碍性、真实性、周遍性,如实表达了一切众生的佛性。
佛性就是让我们觉悟我们的习性。要不然我们念佛干啥啊?哎呀,“南无阿弥陀佛”,我要忏悔,“南无阿弥陀佛”,我要这个,我要那个……。你要的很多,你的心里不圆满。“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南无阿弥陀佛”,感谢,“南无阿弥陀佛”,清净,“南无阿弥陀佛”,周遍,“南无阿弥陀佛”,如实。你说“南无阿弥陀佛”——给我点啥吧,“南无阿弥陀佛”——你给我点啥吧,给我一个一心不乱吧,给我个禅定吧,给我个神通吧,给我个财富吧,给我个……哎呀!你要的太多了!念一万声要十万个东西,对不对啊?佛没有念,没有清净,反而染污了更多的贪心,增加了更多的妄想!所以原来是个清净的修法,反而形成了一个极贪欲的迷失的心智!为什么呢
阿弥陀佛是周边圆满的,阿弥陀佛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阿弥陀佛是清净平等,阿弥陀佛是庄严具足,阿弥陀佛是真实安住,你安住了么?你彻底回归了么?你道不可须臾离了么?所以“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我不误导大家。
这个菩萨写了那篇文章,发表了一万二千份,批判我,我很感激他,为啥呢?他使很多人知道了“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不得了。现在这个居士我还很感激他,我说你真正在传播阿弥陀佛啊!他就批判我这一句,说我改变了经文。实际上我是圈点逗号圈点错了,对不对?偶尔地圈点错了,突然感觉到“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了,对不对?“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真是不能差一点啊,差一点就麻烦了。我们作为一个凡夫有情想去载负阿弥陀佛,你是啥啊?你要干啥?一架飞机都扛不走,还扛阿弥陀佛呢!哎呀,现在的人真是太累、辛苦。有时候你搞不明白他要干啥,但大家都接受这个教育,你传我,我传你,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一代传下来,传下来什么呢?——怎么累怎么干,怎么辛苦怎么做。那这是佛法吗?佛分明告诉我们极乐世界“但得诸乐,无有诸苦”,分明提出净土一法乃至诸佛的教诲令众生离苦得乐。你看那个念佛人的那个脸,不念佛还好,还会笑一笑;一念佛,连笑都不会笑了!
“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与一切有情执持名号,本来这就是文字的一个引导问题,但这个引导的背后给我们的意识法界带来的,要么是一个崭新的东西,要么是一个已经陈旧的大家可以认为的东西,所谓的陈旧,就是大家在执持,所以很多念佛人很辛苦。你说念佛再辛苦也是善业,也比恶业要强啊?但很多人用自己的恶心、恶念、妄想心、贪欲心去念佛,虽然也结一个遥远的善缘,但当下许多人的确也做了很多毁谤佛法、诽谤弥陀的行为,就是一边念佛一边在诋毁的这种心理也是很强的,一边念着阿弥陀佛一边说没有用这样的烦恼的话。那我们用阿弥陀佛来忆念我们,加持我们,阿弥陀佛以光明照射我们、摄化我们、影响我们、成熟我们这样的心理来念佛,那我们就会欢喜相应,就会安心,就会随顺,那就有不可思议的即下的利益,就是即念即解脱、即念即圆满、即念印契自心的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行功德。
因为很多人把念佛法门当成一个修来世的说法了。大家都说死了往生对不对?那你不是修来世的是修啥的?所以人一看,哎哟,这修来世的人,他对现世不尊重不爱乐,他对现世感到失望了,这人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了。为什么呢?他不修这一生了,他修来世,这一生他没有资本了,完了。大部分的念佛人人云亦云地把这个概念也就装在自己的脑海里了,张嘴合嘴——哎呀,我临终要往生、我临终要往生、我临终要往生、我临终要往生。现在不管了,现在——我要苦,我要苦,苦什么呢?——临终要往生。现在修苦行,有厌离心,对不对?现在越苦越好,苦了有厌离心。
那这个方法,很多年轻人说,你年龄大了你念佛吧。为什么呢?你苦了一辈子了对不对?你还不念佛,念佛就是苦,再苦,再加个苦,然后就舍离了。哎呀,你看一个念佛群体,我说你们报个年龄,一二三四五,平均年龄——五十八岁,这就是好的团体了。我到一个地方,我说你们报报年龄平均一下——六十四岁。那年轻人跑那去了呢?年轻人怎么的也要修这一生,我这一生还长着了,我修来生干什么?来生是老年人的事。所以就把佛教搞成这样一个东西了,大家脑海里在不断地接受接受接受——念佛就是为了临终往生嘛。你也说,他也说,不真也真了,大家说——哦,念佛是为了临终往生,白天准备资粮。晚上准备资粮,熬,等死,临终那一刻,阿弥陀佛来接我,走了。所以年轻人就不愿意学佛了,为什么呢?这样的老年帐还是八十岁再算吧。
我们要改变这种思想,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普摄一切有情,不光是我们人类,不光是老年人类,不光是知道苦的人类、有厌离心的人类,是那些没有厌离心的人类,让他们智慧、让他们快乐、让他们轻松、让他们喜悦、让他们明亮、让他们有善巧、让他们在这个世间游历自在,让他们娱乐在人生之中,让他们游历在佛法的休息安乐之中,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大自在方便,那是佛陀给予一切众生的真正的祝福与利益。这个很有味道。
实际我们刚刚发心的,差不多都把这个苦,或者说一个超常的行为,认为是最好的东西,都有这么个概念。我到我剃度师父那去了,师父说“晚上睡觉啊”,我说“嗯,睡觉”。他说“不能坐那睡”。我说…
《安居第六十一日(二):背着飞机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