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談,沒有死亡的這個記憶過程你就不知道什麼叫臨終。所以有一些修行者就要修這樣一個過程,而我們念佛人仰仗著阿彌陀佛的國土,在此處安心了——雖然不了解以什麼方式死亡,我不管它,以什麼景象死亡,我也不管它,阿彌陀佛是我投奔之地,我歸有所屬了。就這樣一個認知,我們不畏懼于死亡的這樣一個空間。
死亡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個未知的空間,你的潛意識中沒有這個種子,也沒法把它激發出來,所以很多修行人反而去修對死亡的認知,他們把整個生命當作一個完美的黃金鏈,生—老—病—死,一個完美的生活體系。我們只是活在中間這一段——生我們是不知道的,死我們是不知道的,只有老病二法。很多人說了生死、了生死,你不知道,你了什麼呢?
爲什麼我們來念佛,就是有一個不可擇取的被迫性,我們如果把這個被迫變成主動的就有意義了。你要是了解你此生怎麼死的,彼生又是怎麼出生的,你就有方便了,你就有一個主題概念了。極樂世界是我們出生之地,娑婆世界是我們消逝之地,所以我們學習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先把這個移民的證件給簽好,就是說你知道可來可去的一些方式了。
所以我們天天說“願共諸衆生,往生安樂國”,來祝福一切衆生到可以擇取的、清晰的、可知的一個世界。因爲六道輪回是不可知的,如果是可知的,那這個世界就變得燦爛許多,輪回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這個輪回會使你迷失,如果要不迷失那也沒什麼了,你過幾十年人,過幾天動物,你自由了,到這兒生生,到那兒死死,無所謂。但怕你是不知道的,以前我就遇到一個出家師父,他問我,法師啊,你說我是不是從畜生道來?因爲他到很多地方,人就認爲他髒,氣味難聞,就不願意接觸他,他很自卑。我說這個東西不要思考它,好好念佛吧,結佛緣,如香熏染,人自然就有香氣了,對不對?你天天念你是畜生畜生,那你就不可聞了。不相信你就天天觀觀你的臍輪,觀觀愚癡業的果報,叁天後你身上就有畜生的氣味了,不用多叁天,你認認真真地去做,牛馬騾豬羊身上的氣息就會在你身上表達出來,因爲這個同氣熏染是不可思議的,所緣産生的所依力是不可思議的,你可以去觀察。有的人說特別喜歡芳香的,那你就多觀察頂輪這個空間燦爛光明,你就會經常會有香氣的,你到很多地方別人說怎麼有香氣,這很自然的。
兩個人到同一個地方,一個人聞著這個地方是臭的,另一個人聞著是香的,爲什麼呢
業報不統一,他們守護的東西不一樣,心理環境不一樣,果報就不一樣。有時候到一個地方,我說你聞,這個地方很香的。有的人說聞不到,有的人一引導就聞到了。所謂引導,即這不是你的業力,但通過引導,你就能到這個業力上來,就可以大家同一感受。因爲這個業力跟你沒關系,如果他就要堅守自己的業力,就要封閉這個外緣,那對你引導也沒有用。
那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實際是對我們的一個引導,十方諸佛也是給我們這些苦難迷失不能自製的有情一個引導,引導什麼呢?離苦得樂的一個增上方便,使我們走出迷失,讓我們有喜悅的觀察,使我們知道這個堪忍界原來真是一個不能忍受的地方。你說很多大菩薩到這個世間修行,象觀音菩薩,文殊普賢之類的,他們到這個世間修行,實際他們也是不能忍受的,只是在利世的這個角度上他們能夠忍受。很多人讀過觀音菩薩叁十二應的故事,就象魚籃觀音的故事,大部分人都聽過,他們也是忍受不了這個世間的,度化方便,一度化馬上就取滅了,舍棄這個身體,這個粗重的身體是不堪忍受的,如果我們做過天人,要是帶著這個粗重的身體一般是忍受不了的,還不說要吃這麼多苦,飲那麼多毒。
這個娑婆世界的不可擇取性,我們可以觀察的,你自己可以做個記錄,在這個娑婆世界,你有沒有生與死的擇取方便?生死的不可擇性啊,這是我們十分現實的事情,我們沒有自在,生沒有自在,死也沒有自在。釋迦佛因地,在饑荒年,他把自己變成最大的魚,然後闖到岸上,讓大家來吃他,就救了一帶人,那是自在的啊。大家如果都有這樣方便了,那極樂世界也不重要了,但如果沒有這個東西,極樂世界對我們來說就太重要了,因爲可以使我們生死清晰,生死抉擇。菩薩啊,這給我們帶來了真是不得了的方便啊。因爲死,不再是迷茫了。死,阿彌陀佛去了。生,有所依止,因爲是蓮花化生啊!
菩薩,不要小看這一點,這一點給我們帶來了天大的自在力啊,消除了我們無始以來的生死迷茫!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的流浪到頭了,那生死我們就可以選擇了。我這一生遇到幾次有生死自在的人,但多是因爲阿彌陀佛,靠自己的修持力能得生死自在這樣的智慧善巧的人還真是不多,有!很少很少,也可以說萬萬人中難得一二,這是真是不虛的。
所以,自力出生死難啊。龍樹菩薩提出來,在閻浮提聖道難行,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說能從初果證到四果的人幾率很少。有的人與生俱來具有這樣的善巧,乃至到這個濁惡世間、這個減劫時代都不會被蒙蔽,比如八地以上的菩薩因其在不退轉的功德藏中已經成熟,無用功的心智已經成熟,他所有的作爲不假于意識而圓成,因此有這樣累劫修持的善緣,到這個世界不會被埋沒掉。但即使是這樣,釋迦佛都不勸他方國土的菩薩們來,爲什麼?我們這個世界惡業熾盛,他們一旦來到這個世間就沒辦法招架,一定會迷失的。八地以上的菩薩來到這個世間也很糟糕,憨山大師、智者大師、虛雲和尚等等,他們一來這個世間受了多少苦啊,虛雲和尚被人裝在麻袋裏痛打。這個世界不要說我們了,就是他方的大菩薩都不好玩啊。因爲種種這樣的因緣,我們在欣厭二法上要有個認識。
思考題:往生是個必須的選擇。
(歲次辛卯五月十叁 2011年6月14)
《安居第二十八日(叁):“移民”到極樂世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