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噶瑪天津仁波切法語(2006年4月~2012年4月)▪P16

  ..續本文上一頁如是,嗔嫉所得樂是苦。想想!

  2008/03/25

  痛苦所具力巨大,知苦離苦生畏懼。此乃苦的加持。

  2008/03/24

  恒令身體常享樂,此身亦難成樂因。身體具有苦的本質,而非樂。故善用此身,莫成身之奴隸。

  2008/03/23

  人身暇滿寶難得,貪身如同愛仇敵。衆生身體有種共同特點:越是隨順,則越是嬌柔,不堪一擊,慎思量!

  2008/03/22

  西藏有諺語:出家之時節,不要問父親,亦不詢母親,自己當作主。猶豫不決者,速當作決斷。

  2008/03/21

  智者選擇舍俗,修持正法離苦之聖道。修行很苦,世俗更苦,二者結果可想而知。

  2008/03/20

  害怕分離,終究不可避免。分離有兩種,一者與親人別離,二者與輪回別離。聖人選擇後者,故出家。

  2008/03/19

  世間樂少苦多,世人爲貪此樂,而疲于奔命追逐,是智者當厭離。

  2008/03/18

  過去無有始,未來無有終。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片刻,而忽略了未來。

  2008/03/17

  福禍相依,聚散相隨,此乃輪回的本質。故說,樂極生悲,道理所在。

  2008/03/16

  哀傷對己有害,于人無益,何必還要哭鬧以示哀悼呢?這又有什麼意思呢?

  2008/03/15

  徹悟無常,一切發乎于心,是自己決定要或不要!

  2008/03/14

  斷除對子女的貪執,遠離一切令心挂礙的事物,趣入解脫正道。

  2008/03/13

  子女孝順,因而起貪愛,恰如生意做買賣,對修行者來說,亦不應理。

  2008/03/12

  上師與弟子之間,唯以純正佛法照應,不可摻雜世俗感情。

  2008/03/11

  出家人與己上師亦不可有世俗的親情貪執。

  2008/03/10

  父母常因貪愛子女造惡業,子女常因忤逆父母起惡業,彼此都在耗損福德而不自知。

  2008/03/09

  世間唯剩無常,恒加思惟,勘破對彼迷惘,不應在無義之事耽誤難過。

  2008/03/08

  數落他人之時,自己是否也是該被數落的人?

  2008/03/07

  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抵不過無常。

  2008/03/06

  金錢本身無有善惡,唯在心用。

  2008/03/05

  功過不相抵,別以爲捐錢可以除罪。

  2008/03/04

  逢廟便拜,不能減少已造的罪惡。心不向善,拜拜無益,祈禱亦然。

  2008/03/03

  無常拘提的不會只有老人。把握今日行善的機會。

  2008/03/02

  世人一切爲了存活之作爲,終如落日。當省思善惡的結果。

  2008/03/01

  世人猶如刺客,以爲殺他,反爲自死而活!

  2008/02/29

  了解「無常」是人所不能避免的,就該學習面對它,甚至消滅它。如此,生命才有價值。

  2008/02/28

  人自出生起,一直以爲自己是在爲生活而奮鬥,爲美好的未來而努力,熟不知這一切都是在走向死亡途中的作爲而已!

  2008/02/27

  活著爲何要害怕死亡?因爲活著是爲了趣向無常的緣故,所以需要恐懼無常。

  2008/02/26

  叁界若有主人,那會是誰?無常便是!死亡終將自己發生,毋須自殺。

  2008/02/25

  粗「無常」有五,其五:二十年後,我還是好漢一條,故不畏死之迷失。

  2008/02/24

  粗「無常」有五,其四無常無常至,不因無定時而放逸。

  2008/02/23

  粗「無常」有五,其叁不應以爲科學可以克服老病而不畏。

  2008/02/22

  粗「無常」有五,其二不應將死亡視爲人皆共之而無懼。

  2008/02/21

  粗「無常」有五,一者存活不能遮止死亡,以及存活不能相信只有存活。

  2008/02/20

  民間有黑白二無常,佛教有粗細二無常。

  2008/02/19

  思惟無常是策勵、是精進,更是需要智慧來認識無常。

  2008/02/18

  出離世俗心不生,難入正法解脫門。修行不是爲了此生、來世的幸福,因爲幸福稍縱即逝!

  2008/02/17

  佛說:譬如衆迹中,大象迹最大。如是佛法內,一切修行中,唯一修無常,此乃最殊勝。

  2008/02/16

  無常對治無知與顛倒,莫將無常解釋爲沒有明天。記住,就是因爲無常是真理,故須把握今日!

  2008/02/15

  學佛中,最大障礙仍是不了解無常。故初學者或老參,皆應思惟無常之教義。

  2008/02/14

  諸位善知識,遙呼上師寶,觀照頂上嚴,融入汝心中。

  2008/02/13

  書中無佛所知障,心裏無佛煩惱障,能知所知鏡中月,識得還從石上耕。

  2008/02/12

  學習佛法如佛行,雖在世俗心應舍,安住自覺智而生,行住坐臥即佛行。

  2008/02/11

  我是汝子唯依您,吾心苦樂您深知,無垢大樂法界中,願入上師您心海。

  2008/02/10

  吾自肺腑深哀傷,仰對諸佛作祈求,欲修人等諸信衆,祈降智慧甘露霖。

  2008/02/09

  徒具僧相行媚俗,接受檀越施供養,來世披毛戴角還,今生享受豈得樂?

  2008/02/08

  佛陀一切之法教,皆是利益解脫心,學修若爲名聞利,悖離解脫之正道。

  2008/02/07

  審視他人微細過,盲于覺察己心墮,所行虛僞欺騙人,結果唯己造苦業。

  2008/02/06

  舌燦蓮花傳佛法,身在娑婆戀世法,徙具威儀無修證,錯將魔術當神通。

  2008/02/05

  廣聞佛法未解義,斷章曲解實爲利,出家尚且難修行,在家修行難上難。

  2008/02/04

  剃度光頭心媚俗,火焗圍爐說自在,大口酒肉穿腸過,豈有菩薩心中坐?

  2008/02/03

  上對諸佛無信心,下對衆生少慈悲,自稱轉世騙世人,身著僧服有何義?

  2008/02/02

  觀照世法無實義,無常之軀是假合,猶如虛空幻化影,執其存在終歸滅。

  2008/02/01

  此生習染力所致,中陰險道如何渡?一如昨夜所夢境,心想自主極困難。

  2008/01/31

  雖願長壽命不長,雖擁財富不隨身,雖喜朋友終將孤,明日無疑吾將逝。

  2008/01/30

  年少力壯極懵懂,春秋鼎盛身陷俗,風燭殘年佝偻跚,思及佛法爲時晚。

  2008/01/29

  吾之背後閻王追,前有歲月稍縱逝,期間當下心散漫,無自覺故陷自欺。

  2008/01/28

  往昔所做無意義,修持佛法忍八風,更有惡者離正道,吾心所冀唯上師。

  2008/01/27

  末法衆生五濁盛,如墜懸崖落惡趣,不知忏悔強辯解,祈求上師寬恕吾。

  2008/01/26

  上師加持雖未減,衆生心識煩惱障,分別染垢業遽增,祈求上師赦免吾。

  2008/01/25

  上師善巧現菩薩,慈悲動機故轉世,偉哉上師吾頂禮,祈求上師護佑吾。

  2008/01/24

  珍貴上師仁波切,您與諸佛無分別,悲憫汝子極虔誠,祈求上師護佑吾。

  2008/01/23

  奢華因人而異,挂在自己脖子上也許是,戴在佛像項上,則是一種不可言喻的莊嚴。

  2008/01/22

  別只活在他人的眼光中。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務必盡善盡美。

  2008/01/21

  面對複雜生活中的誘惑,當以簡單的心處理。

  2008/01/20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願意犧牲自己的權力,爲大部份的人著想。

  2008/01/19

  無所求,則無方向。有所求,方向要對。

  2008/01/18

  無法調伏己心,恐懼隨之加劇。

  2008/01/17

  欲望增一分,無明長一吋。

  2008/01/16

  一無所有的人容易滿足,但也太可憐兮兮了;有錢的人需要更多的錢,豈不也好不到那裏去!

  2008/01/15

  人心容易滿足,也容易貪得無厭。抉擇于一念之間。

  2008/01/14

  陽光不照覆盆之底。走出自我的陰影,迎向陽光。

  2008/01/13

  擁有財富,其實不多,財裏無名,名中無富。共勉之。

  2008/01/12

  開口見膽,露出心肝,識者能知,喚肝作膽。思惟之。

  2008/01/11

  靜中不昧,行住皆然。安住之。

  2008/01/10

  錯一轉語,墮五百生狐身,是不昧因果,非不落因果。慎之。

  2008/01/09

  大道無門,千差有路,如雲自在,乾坤獨步。妙哉。

  2008/01/08

  視權位如隙塵,金玉如瓦礫,心則無染也。善用之。

  2008/01/07

  唯不能舍衆生之心,但莫汙染自性。以爲自性是真實存在的心,就是染汙。

  2008/01/06

  一念天堂門開,一念地獄門閉。所說是無私的善,與所證的空。

  2008/01/05

  開口不在舌頭上。以心相續,是爲無上。

  2008/01/04

  修證見性空,汙染即不得。心本來即是離垢離淨。

  2008/01/03

  衆生即便是佛,汝亦不敢承當。別在文字上玩遊戲,否則心難安住。

  2008/01/02

  直接明白,心淨、口淨、身淨,則一切衆生亦淨。

  2008/01/01

  知足者恒富。

  2007/12/31

  知足,而後用智慧與經驗做好當下的事。別一時取巧 ,萬一破功了,得不償失。

  2007/12/30

  路上的石…

《噶瑪天津仁波切法語(2006年4月~2012年4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