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念之間(上)▪P3

  ..續本文上一頁人不是在哪一方,而是「所有的人」,都是我們的貴

  人。此話怎麼講呢?如果自己平常「廣結善緣」,那麼,貴人就在您身邊;

  相反的,假設做人「自私自利」,縱使貴人出現在您面前,他也不幫您。您

  了解嗎?

  生:我了解了!

  師:可否輕視一般人?

  生:看人而論。

  師:您還未懂!不可以因對方有所成就而「看重」;亦不可因對方一事無成而看

  輕」。正如-劉邦未做皇帝之前,只是一介平民。誰知?假以時日,當上了

  王位。近代的曆史也有一樣的例子-「階下囚,可以變總統;當總統,轉爲

  階下囚。」南非總統曼德拉,由階下囚出來,變爲令人愛戴的總統;韓國總

  統盧泰愚,下臺成爲階下囚,令人有莫大的感慨啊!

  

  所以不要看輕任何一個人!如果您輕視的人越多,代表您的貴人就越少;故

  應尊敬一切人,人人皆是我貴人。

  

  自我省思

  

1、您人生的貴人是誰?

  2、他爲何要幫助您呢?

  3、您是別人的貴人嗎?

  

成功的人際-觀人知人

  

  「廣結善緣」是建立人際關系最快的方式,其先決的條件就是要

  能觀人知人,才能産生共鳴。

  

生:如何觀人?

  師:善于觀察他人者,名爲「觀人」。不一定要懂「面相學」,才會看人。

   觀人如下-

  一、觀眼神-知其正邪。

  二、觀氣色-知其精神。

  叁、觀言談-知其心思。

  四、觀儀態-知其性情。

  五、觀做人-知其德行。

  六、觀處事-知其能力。

  生:又如何知人?

  師:欲得天下,先得「人心」;欲知人心,先知「自己」。想要透徹了解他

  人,一定要先明白自己,再用心去關心別人。

  知人如下-

  一、知此人心理-對象不同,其心態就不同。不是他們不好相處,而是

  您「認識不清」。故當學習,看到此人,便能知其心理;好好察覺自

  己的心理,便能將心比心。

  二、知此人個性-俗語說:「知性好相處」,您知道人性就好,不要問些

  自討沒趣的話題,帶給自己挫折感。靜觀對方是「剛」或「柔」、是

  「急」或「緩」、是「隱」或「顯」,方能隨性交談。

  叁、知此人程度-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對方什麼程度,您就表現比

  他高一點的程度,來與他交談。彼此互動之後,讓人覺得「與君一席

  話,勝讀十年書。」更有良師益友之感。

  四、知此人需求-每個人的需求皆不ㄧ樣,有時是「物質」、有時是「生

  理」、亦有時是「心理」,因時空的差異而有所區別。故我們應主動

  去了解別人的需求,才能適時協助對方。

  五、知此人好惡-人都有他喜歡的興趣和討厭的事情。與人相處,當隨順

  對方,而非對方配合我們;以他人爲「主」,自己爲「輔」。若能這

  樣,您的人緣一定會很好。

  六、知此人苦疾-人皆有其痛苦和煩惱,若您能解決其心事,定會成爲畢

  生的「知己」或是「恩人」。對方若有事,應要慢慢引導他自己說出

  來或是讓他來請問您;不要單刀直入,以免傷其自尊心,造成適得其

  反的結果。

  七、知此人善惡-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則當學習「聖人」、拜

  訪「賢人」、接近「好人」、幫助「常人」、遠離「小人」,這才是

  一位智者。

  

  人際關系是一個很複雜的項目,故應知己知彼,方能人際圓滿。

  

  自我省思

  

1、您都怎樣觀人?

  2、您知人有幾分?

  3、您了解自己嗎?

  

成功的言談-說話技巧

  

不論是表達、溝通、說服、推銷、演講、傳道或是教育,皆需要有良

  好的說話技巧。

  

生:說話包括那些範圍?

  師:叁大部分-其順序如下:「問話」、「聽話」、「答話」,這些連貫起來

  才是會說話。

  生:爲何要這樣排列?

  師:與人溝通,應當禮敬,所以先要「請問」對方;當別人在闡述時,要細心

  「傾聽」話中的含意;最後再「表達」自己之意見。除了特殊情況之外,

  其余全都如此。

  生:可否詳說其技巧?

  師:一、如何問話-首先問話要「問出重點」。好像記者在采訪新聞一樣!但

  其方式不要太刻意,則有緊迫釘人的感覺,反而不好。其方式有兩種

   1、開放式-沒有標准答案,對方可盡情表達自己的看法。例如,「

  可否談談,您對人生的看法。」剛開始交談,宜用此方式。

   2、封閉式-就像「是」「非」題一樣,二擇一法,不是「答是」,就

      是「答非」。例如,「您第一胎生男還是女。」最後決定時,宜用

  此技巧。

  二、如何傾聽-要知道對方「想表達什麼」。例如「我真的很難過」!其

      話中的意思,有許多概念。是想要人家「關心」呢?還是要別人「幫

     忙」呢?假設您不太明白其意思,當要再確認清楚,以免雞同鴨講。

     傾聽其實是不容易的,但一般人都忽略它,我們要多練習,免得常會

     錯意。

  叁、如何表達-不是您想說什麼,而是「別人想聽什麼」。所謂會講話的

     定義:不是滔滔不絕,亦非善于辯論、更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而是「講話得體」的人。

  

  所以,一位擅于說話之人,其「態度真誠,講話中肯,言之有物,令人

  深省。」

  

自我省思

  

1、如何問?

  2、如何聽?

  3、如何說?

  

成功的處事-輕重緩急

  

有事煩、多事煩、都是煩。不會處理事情的人,其心情時時在煩。

  做事盡量容易,其方法就是-「輕重緩急」。

  

生:輕重緩急如何分辨?

  師:能懂此四字,事事皆容易。

  一、輕爲-「做完一件事」。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等一下掃地,待會去買

  東西,看似做好交辦之事,卻無成效可言!

  二、重爲-「做對一件事」。大家到底要什麼?我又要什麼?思考好自己的人

  生方向再去做,不要只爲生活而工作,而要爲理想來奮鬥!

  叁、緩爲-「有余力再做。」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窮極一生也無法完成,故

  夫子告誡:「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便是此意。

  四、急爲-「馬上就去做」。生命無常,人生變化,規劃好的計劃,應立刻去

  進行;要把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故宜積極去完成。

  生:做事的效率怎麼區分?

  師:「做對之事」,有效率;「做好之事」,有完成;「雖在做事」,有交差;

  「把事做錯」,有麻煩;「有事不做」,最糟糕!

  生:做事的層次怎麼分別?

  師:「投資者」,無事做;「經營者」,想事做;「領導者」,有事做;「主

  管者」,找事做;「幹部者」,接事做;「基層者」,照事做。

  

  自我省思

  

1、您的人生何輕?何重?

  2、您的人生何緩?何急?

  3、您做事效率如何提高?

  

成功的力量-出于信心

  

  成功主要的因素,是來自于「信心」!若無此心,則一切皆不能成就。

  

生:信心的根源,是出自何處?

  師:信心是來自于「了解」,並非口號!不明事理之人,只是匹夫之勇,逞強

  好鬥之徒。

  生:信心是否對自己而言?

  師:信心從自己開始,進而擴展于外。

  一、對自己有信心-人若無信心,萬事不能成,故當對自己要「期許」!

  二、對公司有信心-有國才有家,有巢才有卵,故當對它要「信任」!

  叁、對産品有信心-公司其發展,有待好産品,故當對它要「了解」!

  四、對同事有信心-同在一條船,大家當共濟,故當對人要「互助」!

  五、對客戶有信心-真心待客戶,陌生變知己,故當對人要「真誠」!

  六、對家人有信心-家人若同心,其利可斷金,故當對家要「盡心」!

  

  人生最大的保障是「自己」,而非他人;自己的「實力」才是真信心。

  

  自我省思

  

1、如何建立信心?

  2、其理由是什麼?

  3、您有何種實力?

  

成功的事業-樂在工作

  

  懂得人生之人,工作本質就是一種「享受」和「成就」;不知其義之

  人,工作本身便是一種「壓力」與「負擔」!

  …

《一念之間(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一念之間(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