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念之间(上)▪P3

  ..续本文上一页人不是在哪一方,而是「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贵

  人。此话怎么讲呢?如果自己平常「广结善缘」,那么,贵人就在您身边;

  相反的,假设做人「自私自利」,纵使贵人出现在您面前,他也不帮您。您

  了解吗?

  生:我了解了!

  师:可否轻视一般人?

  生:看人而论。

  师:您还未懂!不可以因对方有所成就而「看重」;亦不可因对方一事无成而看

  轻」。正如-刘邦未做皇帝之前,只是一介平民。谁知?假以时日,当上了

  王位。近代的历史也有一样的例子-「阶下囚,可以变总统;当总统,转为

  阶下囚。」南非总统曼德拉,由阶下囚出来,变为令人爱戴的总统;韩国总

  统卢泰愚,下台成为阶下囚,令人有莫大的感慨啊!

  

  所以不要看轻任何一个人!如果您轻视的人越多,代表您的贵人就越少;故

  应尊敬一切人,人人皆是我贵人。

  

  自我省思

  

1、您人生的贵人是谁?

  2、他为何要帮助您呢?

  3、您是别人的贵人吗?

  

成功的人际-观人知人

  

  「广结善缘」是建立人际关系最快的方式,其先决的条件就是要

  能观人知人,才能产生共鸣。

  

生:如何观人?

  师:善于观察他人者,名为「观人」。不一定要懂「面相学」,才会看人。

   观人如下-

  一、观眼神-知其正邪。

  二、观气色-知其精神。

  三、观言谈-知其心思。

  四、观仪态-知其性情。

  五、观做人-知其德行。

  六、观处事-知其能力。

  生:又如何知人?

  师:欲得天下,先得「人心」;欲知人心,先知「自己」。想要透彻了解他

  人,一定要先明白自己,再用心去关心别人。

  知人如下-

  一、知此人心理-对象不同,其心态就不同。不是他们不好相处,而是

  您「认识不清」。故当学习,看到此人,便能知其心理;好好察觉自

  己的心理,便能将心比心。

  二、知此人个性-俗语说:「知性好相处」,您知道人性就好,不要问些

  自讨没趣的话题,带给自己挫折感。静观对方是「刚」或「柔」、是

  「急」或「缓」、是「隐」或「显」,方能随性交谈。

  三、知此人程度-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对方什么程度,您就表现比

  他高一点的程度,来与他交谈。彼此互动之后,让人觉得「与君一席

  话,胜读十年书。」更有良师益友之感。

  四、知此人需求-每个人的需求皆不ㄧ样,有时是「物质」、有时是「生

  理」、亦有时是「心理」,因时空的差异而有所区别。故我们应主动

  去了解别人的需求,才能适时协助对方。

  五、知此人好恶-人都有他喜欢的兴趣和讨厌的事情。与人相处,当随顺

  对方,而非对方配合我们;以他人为「主」,自己为「辅」。若能这

  样,您的人缘一定会很好。

  六、知此人苦疾-人皆有其痛苦和烦恼,若您能解决其心事,定会成为毕

  生的「知己」或是「恩人」。对方若有事,应要慢慢引导他自己说出

  来或是让他来请问您;不要单刀直入,以免伤其自尊心,造成适得其

  反的结果。

  七、知此人善恶-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当学习「圣人」、拜

  访「贤人」、接近「好人」、帮助「常人」、远离「小人」,这才是

  一位智者。

  

  人际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项目,故应知己知彼,方能人际圆满。

  

  自我省思

  

1、您都怎样观人?

  2、您知人有几分?

  3、您了解自己吗?

  

成功的言谈-说话技巧

  

不论是表达、沟通、说服、推销、演讲、传道或是教育,皆需要有良

  好的说话技巧。

  

生:说话包括那些范围?

  师:三大部分-其顺序如下:「问话」、「听话」、「答话」,这些连贯起来

  才是会说话。

  生:为何要这样排列?

  师:与人沟通,应当礼敬,所以先要「请问」对方;当别人在阐述时,要细心

  「倾听」话中的含意;最后再「表达」自己之意见。除了特殊情况之外,

  其余全都如此。

  生:可否详说其技巧?

  师:一、如何问话-首先问话要「问出重点」。好像记者在采访新闻一样!但

  其方式不要太刻意,则有紧迫钉人的感觉,反而不好。其方式有两种

   1、开放式-没有标准答案,对方可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

  可否谈谈,您对人生的看法。」刚开始交谈,宜用此方式。

   2、封闭式-就像「是」「非」题一样,二择一法,不是「答是」,就

      是「答非」。例如,「您第一胎生男还是女。」最后决定时,宜用

  此技巧。

  二、如何倾听-要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例如「我真的很难过」!其

      话中的意思,有许多概念。是想要人家「关心」呢?还是要别人「帮

     忙」呢?假设您不太明白其意思,当要再确认清楚,以免鸡同鸭讲。

     倾听其实是不容易的,但一般人都忽略它,我们要多练习,免得常会

     错意。

  三、如何表达-不是您想说什么,而是「别人想听什么」。所谓会讲话的

     定义:不是滔滔不绝,亦非善于辩论、更非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而是「讲话得体」的人。

  

  所以,一位擅于说话之人,其「态度真诚,讲话中肯,言之有物,令人

  深省。」

  

自我省思

  

1、如何问?

  2、如何听?

  3、如何说?

  

成功的处事-轻重缓急

  

有事烦、多事烦、都是烦。不会处理事情的人,其心情时时在烦。

  做事尽量容易,其方法就是-「轻重缓急」。

  

生:轻重缓急如何分辨?

  师:能懂此四字,事事皆容易。

  一、轻为-「做完一件事」。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等一下扫地,待会去买

  东西,看似做好交办之事,却无成效可言!

  二、重为-「做对一件事」。大家到底要什么?我又要什么?思考好自己的人

  生方向再去做,不要只为生活而工作,而要为理想来奋斗!

  三、缓为-「有余力再做。」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穷极一生也无法完成,故

  夫子告诫:「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便是此意。

  四、急为-「马上就去做」。生命无常,人生变化,规划好的计划,应立刻去

  进行;要把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故宜积极去完成。

  生:做事的效率怎么区分?

  师:「做对之事」,有效率;「做好之事」,有完成;「虽在做事」,有交差;

  「把事做错」,有麻烦;「有事不做」,最糟糕!

  生:做事的层次怎么分别?

  师:「投资者」,无事做;「经营者」,想事做;「领导者」,有事做;「主

  管者」,找事做;「干部者」,接事做;「基层者」,照事做。

  

  自我省思

  

1、您的人生何轻?何重?

  2、您的人生何缓?何急?

  3、您做事效率如何提高?

  

成功的力量-出于信心

  

  成功主要的因素,是来自于「信心」!若无此心,则一切皆不能成就。

  

生:信心的根源,是出自何处?

  师:信心是来自于「了解」,并非口号!不明事理之人,只是匹夫之勇,逞强

  好斗之徒。

  生:信心是否对自己而言?

  师:信心从自己开始,进而扩展于外。

  一、对自己有信心-人若无信心,万事不能成,故当对自己要「期许」!

  二、对公司有信心-有国才有家,有巢才有卵,故当对它要「信任」!

  三、对产品有信心-公司其发展,有待好产品,故当对它要「了解」!

  四、对同事有信心-同在一条船,大家当共济,故当对人要「互助」!

  五、对客户有信心-真心待客户,陌生变知己,故当对人要「真诚」!

  六、对家人有信心-家人若同心,其利可断金,故当对家要「尽心」!

  

  人生最大的保障是「自己」,而非他人;自己的「实力」才是真信心。

  

  自我省思

  

1、如何建立信心?

  2、其理由是什么?

  3、您有何种实力?

  

成功的事业-乐在工作

  

  懂得人生之人,工作本质就是一种「享受」和「成就」;不知其义之

  人,工作本身便是一种「压力」与「负担」!

  …

《一念之间(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一念之间(中)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