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樂在工作是事實還是口號?
師:不能體會工作的本質,其所做的一切,皆是無可奈何!所以,大部分的人,
工作是爲了叁餐,爲了生活,因此,都活得很苦!
生:難道沒有辦法改變嗎?
師:只要您能認清工作的「本質」和「意義」,就可樂在工作!
一、福利製度-最大的保障,是自己的「實力」,而非公司。許多人去應
征,一定會問這個事情,看看這家公司是否有保障。人們常犯此錯覺,
所謂:「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佛不保、靠己最好。」
二、待遇多少-做多少,得多少,而非公司要給您多寡。工作如果爲錢而
做,那麼此項工作,心必苦,身必累,而且也待不長久!因爲,您是
出于無奈!
叁、職位高低-位高較尊,位低爲卑,皆是「自尊心」在作祟。所謂:
「在其位,謀其政。」職位雖有上下之分,但卻無尊卑之別!只要扮
好其角色,才是重點!
四、職業類別-職業不分貴賤,只要是正當的,就能行行出狀元。勿分
「藍領」或「白領」,勿分「內勤」或「外務」,只要專心一致,全
力以赴,必有所成就!
五、工作性質-會産生職業倦怠之心態,就是以爲工作性質,皆「一成不
變」,故做久了,便起厭倦,而想改變工作或環境。如您能用心體悟:
每天的工作表面看起來一樣,其實是時時在變,天天不同。因爲下一
秒鍾,所有的人事時地物都在轉變!
六、工作志向-志向來自于「興趣」,興趣來自于「培養」。工作之所以
能夠長久,全在于興趣的濃厚﹔沒有興趣的工作,既痛苦、也單調,
更不會做一輩子!
七、工作環境-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個人「感受」的問題。是日班好呢?
還是夜班?是固定班好呢?還是輪流?一切習慣就好!
八、工作時間-討厭的事,再短也長﹔喜歡的事,再長也短。上班常感覺
很累,此累並非身累,也非時間長而累,而是自己的「心累」,造成
身心的疲勞!
九、同事關系-人際關系,本來就很複雜,不要想去改變別人,而要「改
變自己」。這世上有兩種人:「明理」和「不明理」。明理的人,故
只有明理的人,能夠包容不明理的人﹔不要期待不明理的人,來包容
明理之人!
十、自己能力-能力可以「學習」,學習當要「正確」。知道自己要什麼,
就去學什麼﹔不足什麼,就去充實什麼。並非期待公司的加薪和升遷,
而是您有多少能耐,自然就會獲得相同的條件!
十一、工作前途-不是「工作」有沒有前途,而是「自己」有無前途?有
前途的公司,是會淘汰沒有前途的人﹔沒有希望的公司,會因有前
途的人而有希望!
十二、跳槽心態-不忠于公司的人,很容易「跳槽」﹔不忠于自己的人,
很容易「失信」。跳槽的心態,本質就是一種不佳的習慣,短時間,
看似比較好,但長時間,損失的卻是自己。正所謂:「滾石不生苔」
十叁、轉換行業-不是該行業不適合您,而是您沒有「用心」做好它。人
只要遇到挫折,就會找許多的理由和借口,來告訴自己:「我不適
合」!接著轉換其他行業,再度遇到同樣的問題,直到自己覺察爲
止。所以,想要改換行業的人,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才是!
十四、想要創業-如果是爲了要「利益大衆」,那
是值得鼓勵;如果是爲了不想再賺錢給老板,那是應該唾棄。人性
的自私自利,只會將人變得很勢利、很無知、也很膚淺,最後把自
己逼到牆角,使我們掉入痛苦的深淵!
自我省思
1、您工作順利嗎?
2、常遇到何瓶頸?
3、如何調整心態?
成功的行動-多想無益
想可以創造夢,亦可毀掉所有的前程!只活在想中的人,實爲可憐;
唯有「行動」,才能美夢成真。
師:請看這句話:「《易經》是代表中國人一切智慧的結晶」您覺得哪幾個字,
可以刪除?
生:舉世皆知,《易經》是「中國人」的著作!因此我認爲,這叁個字可以去
除!
師:還有呢?
生:既然中國人已刪除,那麼「是代表」這叁個字就要去除!
師:再看看?
生:《易經》是描寫天地之道,已包含「一切」,故此二字也該去除!
師:再想想?
生:《易經》本來就是「智慧的結晶」,所以這五個字,應當要去除!
師:最後呢?
生:「易經」本自然,自然是離開一切文字的,因此我認爲,根本就無須文字!
師:您的名字叫做OOO,我也叫OOO,一切我們都稱呼它OOO。您覺得好不好呢?
生:………
師:所有的人,都想太多了!故一事無成啊!
自我省思
1、您在想些什麼?
2、您在害怕什麼?
2、您在等待什麼?
成功的方法-一門深入
要完成任何一件事,必定有其要訣。方法勿須太多,只要「一門深入」!
生:什麼是成功的方法?
師:愚昧之人,「不懂」方法;聰明之人,「太多」方法。兩者都是錯誤的示
範;不懂方法,就不會「變通」;太多方法,就不會「精通」。
生:那怎樣才是好方法?
師:所有成就者,他們都不離開一個原則-一門深入。這才是好方法!
生:這理論是……
師:您勿須懷疑?譬如…
一、全壘打王-王貞治,每天要練習揮棒數小時,縱然他成名之後,依舊如此,
成爲運動家的典範。
二、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小就練習書法從不間斷,其作品不論當時或是後來,
皆爲人所贊歎及臨摹的對象。
這些例子很多,您當細細去體會,成功者皆有其相同之處。
您現在從事何行業?
生:保險業。
師:您有沒有一門深入呢?
生:做了八年,應該是有才對。
師:真的嗎?不要以爲做了很久,就叫做一門深入。現在,我問一個您最熟悉
的項目-「保單」。您會不會講保單呢?
生:開玩笑,當然會?
師:是這樣嗎?請您真心回答我兩個問題…
一、可否向七十歲的老人,講解保單,而對方能輕易聽懂?
生:沒辦法!
師:二、可否向十歲的小朋友,講解保單,而對方能輕易明白?
生:沒辦法!
師:您不是做了八年嗎?爲何連最基本的保單都講不清楚,且不知變化!那麼
其他就不用說了。我常遇到很多行銷人員來介紹産品,但我幾乎都沒有購
買,您知道原因嗎?
生:不知道?
師:因爲,我「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所以就不會購買。大部分的人,都犯
一個毛病,以自己所了解的概念在跟對方闡述;以致于自己說的很「清楚」
,而他人聽的很「模糊」。到最後不檢討自己,反怪客戶沒有水准,真是
可歎!
生:我真慚愧!願從此時開始改變,但不知如何做?
師:子曰:「學而時習之。」重複去讀一本書,做一件事,直到您完全了解,
應用無礙爲止!以您的工作
爲例:
一、您的「專業知識」是否深入?
二、您的「表達溝通」是否圓滿?
叁、您的「行銷技巧」是否純熟?
四、您的「服務態度」是否真誠?
五、您的「人生處世」是否正確?
這些都會了,您的專業才能一門深入;如果還未達到標准,就應不斷「學
習」,而後「練習」,一再「溫習」,直到它變成您的「全部」!
自我省思
1、您要對什麼一門深入?
2、它對您有什麼樣益處?
3、您又當如何去進行呢?
成功的法則-按部就班
贏家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如何做」、「馬上做」;輸家不
知自己,也不知接下來要做什麼?
生:成功有法則嗎?
師:天下之事,皆有其法則。如火車依「軌道」而駛,飛機依「航道」而飛,
成功亦有其「法則」可尋。
生:其法則是什麼?
師:可分下列五項來說明-
一、思想要正確-如同舟在大海,不知方向,須依指南針來引導。起點若對,
終點必對;開始若錯,結果必錯。這是「因果定律」!
二、理想要可成-合理的想法,叫做「理想」;不合理的想法,名爲「妄想」
。故理想要可完成,不可天馬行空、好高骛遠。人若沒有理想,就沒有目
的,人生就茫然了無生趣。
叁、計畫要可行-計畫是爲了達成理想,而非造成自己的束縛。自己能輕松完
成的計畫,便是「好計畫」;勉強自己或是達不到的規劃,只是形式的安
排,這便是「壞計畫」。
四、目標要明確-目標如同「階梯」,理想如同「目的」;目標是過程,理想
是終點。爬山只要「一步一步」的走,就會到;成功只要「按部就班」的
做,就會成功。
五、方法要簡單-智者做事「很簡單」,愚者做事「很困難」。一件事若能重
複的練習,直到完全純熟爲止,便能成就一套又簡單,又有效率的方法。
自我省思
《一念之間(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