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想上師叁寶。你這一生當中有緣的上師,你就觀想上師的形象,觀想阿彌陀佛的形象。然後真正的體性,就是你的有緣上師。觀想要觀想阿彌陀佛的形象。
但是跟你最有緣的上師,外面現像是阿彌陀佛像,但實際上就是你的有緣上師。以這樣去觀想的時候,藥到病除。那個觀想,度誰一度一個靈。跟你說好了。這不是度,也就是說憐憫他們,以這樣來回向他們,不要想的是自己在超度,要想是上師叁寶在超度他。
你是給他助緣,千萬不能有自己想法。我來度他,我來給他助念,我來度他。那糟糕,越度業障越重,以後到時候自己都很難說。
“超度亡靈最適宜的時刻是外氣已中斷、內氣未中斷之際”。外氣已經斷掉了,內氣還沒有斷。
“如果逢遇確定性的如此之時(指前所說“外氣已中斷,內氣未中斷之際),則請稍微熟悉往生竅訣的人作往生儀式也得很大的利益”。這個時候,只要稍微懂一點往生竅門的人,都能得到很大的幫助,四兩撥千斤的這種幫助。
“並能阻塞惡趣之道,如同剛出發入道的旅客容易被友伴所轉一般”。就是剛剛出門的一個人,很容易被別人勸說。別人說:不去這邊了,就很容易不去。如果這個人已經走到半路了,你叫他不去,我已經走到半路了,你叫我不去,我不願意去。
剛剛出門的很容易的,剛剛出門的話,他本來要去,比如說西邊一個公園的,遇到你了某某人說東邊一個公園很漂亮,今天正好開菊花展。他想好的本來要去西邊一個公園的,然後被你這樣一說就去東邊公園了。這個人如果已經走得快到東邊的公園了,你再跟他說西邊公園有菊花展,算了我先去過東邊公園我再去西邊公園吧。對不對?
就這個道理,這個時候人外氣剛斷,內氣還沒斷的時候,你幫助他最容易上道。“否則身心已脫離後很難以超度使其往生”,也就是說這個人外氣斷了,但是神識還沒有出來,還沒有離開身體的時候,這個時候最容易念佛,因爲他的耳根什麼都聽得到,一給他念佛,他還在這個身體裏,他就能把這一生當中所造的善業都想起來。
所以也還就是越接近這一生,越好幫助他。如果真是氣也斷了,神識也離開這個身體了,已屬後識了。這個時候是懵懵懂懂的,這個時候很難幫助到。
所以“如此要超度身心已分離者,必須是了知中陰界、自心已獲得自在之人”。說這個人如果死了之後,他的神識已經離開身體了,這個時候超度的難度是很大的。也就是說,這個人剛斷氣神識還沒有走,就是我們一般性居士,了解一點點中陰解脫的,你就跟他念念,念佛超度,都很好超度。
居士都能好好超度,在家、出家也不要你功夫很深的,都好超度。但是要有清淨心、悲心,不要跑那邊叽叽喳喳,念佛不好好念,盡在那裏擾亂,而用安靜很清淨的心,很慈悲的心去念,都很見效。
如果這個人的神識已經離開他的身體,那就不是一般性的力量能轉的,這需要熟悉中陰的狀態,而且他自己作爲一個超度的人,他自己的身心已經獲得自在。
就像一個人,像西藏他們往往超度的時候,像念破瓦法,我們修的時候很好修,自己念自己。要超度的時候不一樣,要超度的時候你面前有個屍體,他家親戚來要你超度的時候,那跟你自己修破瓦法有點不一樣的。
他需要整個把對方那個屍體,甚至已經放了好多天的,已經變色了,甚至已經流膿血了,但是你還要把他整個觀想成琉璃體一樣,透明的、幹淨的,要明晰的把他中脈觀出來,然後把他的神識,再把他的中脈和你的(觀想)要合爲一體。
也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要完完全全通達了實相,諸法實相、緣起性空這個道理的,才能做到這一點,超度他就象自己修破瓦一樣,很容易的就去了,才能達到超度的這個效果。
所以說“若是這樣的瑜伽士,則已脫離肉身的中陰身依附外緣(瑜伽士的往生法)而容易轉移”,就是說,依附瑜伽士的這個超度方法,這個往生法,也是很容易轉移的。從庸俗的凡夫的六道世界,轉移到諸佛清淨的刹土去,也是很容易的。
“即使其神識已到了中陰界”,不單單已經離開身體了,甚至已經到了中陰界了。“若對它作往生法儀式,也能將其引到清淨刹土中”。也就是說,剛斷氣的時候也可以超度,斷了氣之後,神識離開身體了,難度大一點,離開身體很久了,已經進入中陰界了,如果只要遇到有能力的人,還是可以把他超度走的,也是能夠引到清淨刹土的。
“否則再將神識勾召回蘊身,而作超度實際上無有任何實義。因此如今大多數徒有美名的上師或活佛等超度亡靈時,如果他們完全出自慈悲菩提心而根本不牽扯私欲,則僅以發菩提心力便可饒益亡靈”。
這位尊者還是很厲害的,如果僅僅是徒有虛名的上師或活佛的話,他在做超度的儀式當中,是以真實的菩提心,以慈悲菩提心來做超度的話,當中不夾雜自己的私欲的話,那還是對亡者可以做超度的。
因爲什麼呢?他僅僅一個發菩提心的功德,回向給亡靈,就足以把亡靈給超度掉。因爲菩提心的功德,那功德的力量之大,就象臺風吹鵝毛一樣,鵝毛才多重?臺風來吹你,可以吹飛多遠?就像這個一樣。
“並且也不會成爲自己修行的道障”。如果你真實的去超度一個人,不單單這個人會被你超度,而且你自己還會增加功德;反過來說,就是不會增加道障。
“反之爲謀求自利、僅僅依靠口頭會念誦而超度亡靈並接受死者的往生馬是極其下劣的行爲”。也就是說,只不過按儀軌來念念,心裏面也沒有生起什麼。糊弄糊弄過去了。不單單這樣糊弄糊弄過去,而且還接受亡財。
在西藏有這麼一個習俗,請上師來超度的時候,要把家裏最好最好的馬牽出來,披上亡者最好的財寶的東西,衣服啊或者裝飾,或者最有錢的東西,披在這個馬的身上,這個馬和這個亡者所有用的東西,供養給這個超度的上師。
這個意思就是我家的這個亡者,就交付給你了。這個馬就像上道的器具一樣,是這樣子。所以又不用心的超度,又接受了這樣的亡財,這樣子是極其下劣的。他說這樣做,你不單單令亡者不得超度,你自己也給自己埋下了個定時炸彈。
因爲這個亡者和你接上了這個緣,這個緣你不能把他超度掉,那等于是惡緣了。超度掉是善緣,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親近菩薩的;那沒超度掉的,那他還不是一個鬼跟著你?你欠他的,對不對?馬也給你了,他的東西也給你了。
“如頌雲:“己未趨至解脫之幹地,然卻致力引導他人者,此二之理少許不相合,猶如溺水之人救溺者””。自己還沒有證悟,還沒達到幹的地方,自己還在浠泥嘩亂的煩惱地裏,你卻想引度別人。就像一個自己不會遊泳的人,想跳到深水裏面,救其他被水淹的人一樣,是荒唐的。
“從前大證悟者丹增秋佩大師去匝日神山。一次他的境界中出現了昔日他所超度並收取了往生馬的一個人,看到他從血海中露出頭並喊著大師(丹增秋佩)的名字問:“我該怎麼辦呢”?”大證語者丹增秋佩大師去繞神山,自己清淨下來了之後。
忽然自己清淨的境界就顯現自己曾經超度過,並且曾經受了他往生馬的一個人,從血海裏頭露出來,對著他喊:某某大師,我該怎麼辦呢?我現在還在受苦啊!
“大師驚恐萬分地說道:“我將轉繞神山的功德回向與你”。于是那人便不見了,不僅如此,而且即便是具有殊勝證悟的補特迦羅高僧大德,若接受亡人供養後,沒有念經回向等,也將成爲地道之障。”
什麼叫地道?即使他證悟了登地了,他如果接受了別人亡人的財物,而沒有如實的去爲他念經,爲他做回向,去超度這個亡靈的話,這樁事也會成爲他以後修道的障礙。
雖然他登地了, 但是他還是不是還要登二地叁地?所以這成爲他進步的障礙,連一個登地的菩薩尚且這樣。
比如說這裏就有個例子:“從前,竹欽仁波切傑美泰秋丹增圓寂時,(其眷屬)迎請哲美揚炯滾波尊者念誦遺體火葬儀軌”。在過去到現在都這樣,一位高僧大德圓寂了之後,要請另外一位高僧大德來爲他做舉火或者念經的儀軌。要這位尊者爲他燒遺體的火葬儀軌。
“然而尊者一整天唯一念誦沐浴儀軌進行勾召,反複超度(遷識),如同對一個普通人作超度一樣”。其他的僧人就有點不太理解,“諸僧人就問:爲什麼這樣做呢?”意思就是說你現在所做的,他也是高僧大德,你爲什麼像對一個普通僧人一樣反複的這樣做超度呢?
“尊者就解釋說:他(傑美泰這位仁波切),以前接受了超度亡者的黑馬供品,就是他接受了亡財但當時卻未對亡者誦經念儀軌作回向,這亡者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因此對他的地道成就較有障礙”。
因爲當一個大德高僧,最後往生的時候,他也要顯現上根利器的見解應持與法身相應的,融入光明這樣一個過程。但是他這一生當中,他接受過一個亡人的財物,卻未對這個亡人做真實的超度,恰恰這個人業障是非常非常重的,這個人對他影響就非常大,他想最後融入法性光明很難,進不去,被這個業障重的人拖住了。
所以大家應該知道,爲什麼有些高僧大德不願意超度人。就是我們前面講的,他也已經證悟了,他也有慈悲心,但是不願意超度。爲什麼?不單影響自己的壽命,甚至影響自己最後往生。
很多修得好的人,隱姓埋名不露聲色。所以爲什麼尊者首先要來這樣,是爲了悲憫愚昧的衆生,是爲了以大悲心來攝授這些惡業衆生。無等上師能開口說這些法,能願意來超度這些衆生,這都是大悲上師、無等上師,這非常值得我們頂禮的。
這就是領悟,我們要明白,這個亡者是一個罪業深重,因此對他的地道成就稍有障礙。“但現在通過我們二者並肩攜力已將亡靈超度了。”所以這位尊者的意思就是:這個高僧大德圓寂的時候,不是說他圓寂無所作爲了,不是。
他有他證悟的功德,他也在努力,他在死的時候才開始超度…
《普賢上師言教 往生法 二 (傳喜法師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