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法身就是自性,與大乘圓教初住相應,證初住位。這個非常非常之難,不要說是大乘,小乘須陀洹我們這一生都做不到,這是講真話,做不到!幸虧有第二個法門,念佛帶業往生,幸虧有這個法門。帶業是什麼?不斷煩惱,一品煩惱都沒斷,都能夠成功。雖然不斷,要伏煩惱,伏比斷容易多了。我們只要有理智,用理智克服感情,這就是伏煩惱。用大的欲望壓低小的欲望,這也是伏煩惱。什麼大的欲望?西方極樂世界好,到那個地方得大自在。這個地方有什麼稀罕,天王我也不稀罕,大的欲望把這個小的不要了,好像賺錢、賺大錢,小錢算了都不要了,這個方法能往生,不可思議,這個不可思議!一心一意專求西方極樂世界,你想想看,在這個地方生活多苦,不要說是沒有錢的人我們看到生活苦,我們看到這個做工的人;有錢的人也很苦,統統都苦。
仔細觀察這個世間,沒有意思!我活了七十歲,見到前面一個朝代的興亡,看到他們好像轟轟烈烈的,仔細一觀察,一場空、一場夢,佛法裏講的沒錯,「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造業而已,他得到什麼?什麼也沒得到。佛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這個是真的,一點都不錯。人生一場夢,什麼都是假的,沒有一樣你能夠帶得去,沒有一樣你能夠得到,萬法無常,刹那在變化。想到這些地方,萬念俱灰,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過去就是因爲放不下,所以生生世世修行落到這個地步,這一生再要不肯放下,大好的機緣又錯過了。遇到淨土法門,這樣的殊勝,理論也搞清楚了,方法也懂得了,看到許許多多往生人的瑞相,他們跟我們來講是作證轉,他來給我們做證明的,真的不是假的。我們還不想去西方,還願意在這個輪回裏打轉,未免太愚癡,未免太傻!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不幹了,徹底放下。
我們這個地方一念相應,是與阿彌陀佛的心願解行相應;心願解行都在《無量壽經》上。我給大家訂的朝暮課誦,早課就念第六品四十八願,目的何在?我們的心跟願,要跟阿彌陀佛相應,我們念的不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自己的四十八願,藉著阿彌陀佛的願,要讓我們自己發起這個願,發的願跟阿彌陀佛一樣,我們心願相同。晚課念叁十二到叁十七品,目的是解行相同,我們對娑婆世界的認識,我們在娑婆世界如何生活,要如佛教誡來修行,就是解行相應。這樣用功夫,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決定得生。
【生清淨心之人,雖未成佛,卻已成就成佛之法。即離根塵識虛相,生清淨心實相。】
這一段是有相當標准的,不是一般人的境界,是生清淨心的人,最低清淨心的程度是破一品無明,這是《金剛經》上的標准,這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這是生清淨心的人。雖然沒成佛,沒有成究竟圓滿的佛,但是成佛的方法,他已經掌握到,他已經在修學了。這個方法是什麼?離相證性。離根塵識虛相,法相宗裏面講的轉八識成四智。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用心心所,不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只要舍掉八識五十一心所,你所用的就是真心、就是自性,那就不是凡夫,是真正的法身大士,這個標准的確很高,所以生清淨心實相,就是前面講的生實相。由此可知,一般通途所講的大乘法門的確是高。
在現前這個社會,許多小乘國家的修行人,瞧不起大乘行者,我們見到這個現象。我也曾經拜訪幾位小乘的大德,他們瞧不起大乘,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我們的大乘是名字大乘。其實我們仔細想想,我們的心行不如小乘。這就好比他們是念小學,小學生天天上課,天天在用功,真的在念書;我們這是大學,這大學天天玩耍,裏頭也沒有老師,也沒有人教誡、教書,外表是個大學,裏面沒人上課,空的!今天大乘法變成這個樣子,所以他瞧不起,真的有他的道理。我們回過頭來想想,我們的心就平靜了,而對人家起尊敬心佩服,所以大乘法要真幹。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我們今天大乘法衰,爲什麼會衰到這種地步,不是沒有原因。印光大師在《文鈔》裏面,對於清初順治皇帝就有很多次的責備,認爲這樁事情順治皇帝要負責任。中國過去出家人,要經過嚴格的考試,不是一般人都能出家。考試的科目,普通的學術要等於進士,進士就像現在的博士學位,在那個時候是國家高等的考試,相當於這個地位;再考佛法,考取了,皇帝發文憑給你,叫度牒。你有這個度牒,你才有資格出家,所以出家的資格是經過國家考試的,皇帝發度牒給你,就承認你的學問德行可以做我的老師。出家人是帝王師,皇帝對你這麼尊重,大臣、全國老百姓他怎麼不尊重?上行下效,當然尊重。出家人是這樣的程度,皇帝資格同意之後,你到哪裏出家他不問,你看看你到哪個寺廟、跟哪個法師有緣,你就在那裏,到那邊出家。你要出家,師父一定先看你有沒有度牒,你沒有度牒他要是收你,犯法,那是犯國法,那就很嚴重,你一定把度牒交給你師父,這個師父再給你剃度,這麼高的標准。
我們今天是順治皇帝廢除度牒之後,什麼人都可以自由出家,於是出家人的程度是一落千丈,遭社會輕視,不如天主教。我在天主教教過書,我還有二十幾個神父、修女的學生,他們叫我叫老師。天主教的神父、修女的資格,最低的水平是高中畢業,高中畢業然後去念神學院。我在天主教教的是研究班,學生的水平是大學畢業,在神學院念叁年畢業出來之後,服務神職叁年,挑選出來的學生,我教這一班的學生。他們的水平比我們高,我在他那個地方參觀人家的學校,他們學校裏面的設備、設施、生活,我們真的是肅然起敬,我們臺灣所有的佛學院不能跟它比,差太遠了,這就是不是輕易收學生,它有一定的標准。大乘的標准,那天主教比不上,要信心清淨,這才是真實大乘的標准。我們今天講大乘,是名字大乘,觀行都做不到,觀行是真修。雖然我沒有證得,我真幹,真的照學,像《金剛經》上講的,離四相、離四見,離名字、離言說、離境界,我就在生活當中我真幹,真幹就是觀行即。如果天天在這裏講,天天在讀,讀了又不肯幹,那是名字位,永遠是有名無實,這個要知道,有名無實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如小乘,甚至於不如世間一個善人。很多人不學佛,你問他爲什麼不學?我心好、行好就好了,我要學佛幹什麼!說得沒錯,真的心好、行好,他來生不失人身,他是世間善人,這是我們要認真去反省。
尤其是在現前末法時代,黃念祖老居士難得講真話,他在美國講經,他到那邊去住了一個月,美國華盛頓。我雖然沒有參與這個法會,他那些學生跟我都很熟,也常常聽我講經,來告訴我,黃老居士講,現在這個時代變了。從前佛的時代,修行證果的順序:出家男衆第一,成就第一,數量也第一;出家女衆第二;在家男衆第叁;在家女衆第四,成就的人少,成功也不高。現在世界顛倒了,現在學佛、念佛往生成就的:在家女衆第一、人數多,往生的多、瑞相好;在家男衆第二;出家女衆第叁;出家男衆排末後。我們是出家男衆,他講這個話,我聽了很滿意,我沒有覺得他在罵人,我覺得他在說老實話,他說的完全正確。什麼原因?原因很複雜,不是幾句話能講得清楚,一定要真用功,要真正覺悟,要真正回頭。我們看到大乘標准這麼高,雖然做不到,一定要心向往之。這個法門不行,念佛法門行,死心塌地老實念佛。可是現在人,不喜歡聽老實話,喜歡人騙他。可是我們懂得一點教義,不忍心騙人,騙人罪過,眼前是可以得好處,那果報不得了,得不償失,我們決定不幹。
我有一年在臺灣中部講經,附近有個女衆道場,大概開車要半個小時,她們請我吃飯,這裏面住持、當家過去都是我的學生,我到那邊去的時候,正好她們在曬經書,《大藏經》都搬在外面來曬,我一看到,不錯!你們對於經典還能這麼認真的恭敬,能夠保存得這麼好。我勸她們:你們曬好之後,放到藏經櫃,然後把它封起來,所有全寺廟經書統統封起來,不要看,老實念阿彌陀佛,等到哪一天念到心清淨了,再打開經書來看,那個時候你看就不一樣,你生智慧了,經能看得懂。她們不聽話,有什麼辦法,還是要廣學多聞,這就糟了,那就很難講了。
學佛實在講,佛很慈悲,佛將修學的程序,都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你們都記得,天天都在念,可是你就不懂這個意思,白念了,也不曉得念給誰聽。四弘誓願是修行的次序,第一個你要發菩提心,要發真正覺悟的心。菩提心是什麼?度衆生的心,舍己爲人度衆生,這是菩提心。先發心,不發心你就沒辦法做到,這是大事業,必須要有力量在推動他,讓他精進不懈。世間法,你看看現在世間人,每天工作都辛苦,拼命在做,爲什麼?爲了錢好賺,就是錢在推動他,他才有精神去做;如果是你做,沒錢給你,我相信他都回家睡大覺,什麼事他也不要幹了。你看看新加坡的人很勤快,這樣努力工作,什麼力量在推動他?鈔票在推動他,這我們看得很清楚。佛菩薩他也不要錢,名聞利養什麼都不要,他爲什麼也能夠精進不懈、不疲不厭在那裏工作,菩提大願在推動他。所以你沒有這個心,人就會懈怠懶惰,就不肯精進。我們今天努力精進修學,爲什麼?爲度衆生。從哪裏修起?斷煩惱。你們想想,廣學多聞只有增長煩惱,哪裏能斷得了煩惱!臺灣許多佛學院請我去教書,我爲什麼不去?我了解,我去教書還不是增長學生煩惱,那個罪過,就不能教。這個學生已經有好多人在教,好多課程,那個腦袋已經是很複雜、亂七八糟,我還忍心再加一樣東西進去嗎?不忍心去幹這個事情。所以不曉得學佛要從斷煩惱起。如何斷煩惱?學東西要單純、要簡單,我們煩惱就沒有了,心就清淨。什麼時候心真正清淨了,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到生實相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法門無量誓願學。信心沒有達到清淨生實相,就老老實實一門深入。爲什麼?煩惱沒斷。
你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那個地方,真正得到信心清淨。《四十華嚴》本末兩會,本會是文殊師利菩薩爲會主,是善財的根本的老師,善財的本師,在老師會下得清淨心,見思煩惱斷了,破一品無明,老師不要他了,請他出去,出去參學,所以五十叁參,成就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在本師老師那個地方求學是斷煩惱,無知!般若 無知,無知是根本智,是在文殊菩薩那裏成就的。成就根本智,才能夠修後得智,根本智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後得智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它有次第的。我們今天修學,學大乘佛法,衆生無邊誓願度不要了,煩惱無盡誓願斷也不要了。從哪裏學?就從第叁條開始,法門無量誓願學,沒有學幾天他成佛了。現在這個社會成佛的人很多,我常常聽說,哪個成佛,哪個成什麼菩薩再來的。妖言惑衆!跟佛法講的完全顛倒,這怎麼得了!這個是錯誤的,所以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誡。今天時間到了。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四十一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