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以今天那個財要很辛苦才能賺來,就是這麼個道理。你要是痛痛快快的施舍,你得來就一點都不費力氣。隨得隨舍,這四個字是真理,通於世出世間法,決定不要著相,決定不要自滿。
【法法本來圓融互攝,故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缺任一皆不可,皆不圓滿也。】
一法裏面含攝一切法,這就是說明了,一切法世出世間統統要知道隨得隨舍。舍法得智慧,愈舍智慧愈深、智慧愈廣。
【一切行門,舍忍二度,固爲主要。而舍尤爲主要中之主要。】
爲什麼大乘佛法的修學都把布施擺在第一位,這有它的道理,布施就是放下。徹始徹終無非是看破、放下而已,你愈能看破,你就愈肯布施、愈肯放下;愈肯放下的人,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道理,就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
【以舍能遣執破我】
執是執著,舍能離開一切執著,執著就不肯舍了。舍能破執著,舍能破我。
【最能消業除障,最能彰顯般若 正智。】
我們每個同修都覺得自己業障很重,一天到晚都想怎樣去消除業障。去拜佛、去求神、去拜忏,能消得了業障嗎?不但沒消掉,業障還天天在增長。那要怎樣才能把業障消除?舍掉不就沒有了嗎?爲什麼業障那麼執著舍不得放下?舍了,業障就沒有了。那我們要說明業障是什麼,如果連業障是什麼都不曉得,你從哪裏消起?所以你首先要認識它。業障是什麼?業就是事,你每天在造作的,正在造的時候叫事,事情造完就叫業。所以事業,事是正在造作,業就是那個事所造作的結果,那叫業。身口意一天到晚都在造作、都在造業,晚上睡覺作夢還是在造業。小朋友上學校念書,筆記本上叫作業簿,他已經在作業了。一天到晚在造業,那個業如何能消得掉?造作的業是什麼?造作的事清楚了,結的那個業是什麼?那個業是貪瞋癡慢疑。你們想想,今天做一天的工作,做到晚上,得了什麼?貪心起來了,今天賺多少錢,明天要賺多少,貪心起來了。那個業就是貪瞋癡。所以要曉得,我們要消業,去拜個忏,拜個忏果然貪瞋癡沒有了,那就真消掉了,真有效了。拜了之後,貪瞋癡不但還在,還增長了,可見得那個方法消業都沒用處。
佛在《般若 經》上教給我們,放下貪瞋癡,業就消掉了。事可以照做,事沒有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個事要結成業,那就有障礙了。事如何不叫它結業?隨得隨舍就沒有業了,就不結業。你要懂得舍,舍是舍在心地;錢財再多,心裏頭若無其事,縱然一下丟掉了,一點煩惱都沒有,有如同沒有,你業就消掉了。如果你今天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斤斤計較,堅固的執著,你的業障重,那個難消。所以舍、布施,《金剛經》上佛教導我們的,「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這句話實實在在講,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注解。應無所住,哪些無所住?色聲香味觸法,法裏面包括世間法跟出世間法,都在這個字裏面。世出世間法統統要舍,統統不能執著,你舍得愈幹淨愈好,業障愈少愈薄,你所得的菩薩位次愈高。高位的菩薩,他爲什麼?他舍得多。你的位次爲什麼那麼低?你不肯舍。一個人在樓底下,站在那個地方,「你爲什麼在五樓那麼高?」我肯舍,一樓、二樓、叁樓、四樓,我都舍掉了,我才站在五樓。他爲什麼不能到這麼高?他站在那裏不肯走,他舍不得離開那裏,那就永遠在下面,就這麼一個道理。我想這個道理不難懂,要深深的去體會,要知道舍的利益功德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能夠圓證佛果,沒有別的,舍而已矣,他肯舍!
我們今天修行不得力,修持的功夫不得力,我們對於佛法宣傳不得力,讓社會廣大的群衆對佛門産生嚴重的誤解。這個嚴重誤解是我們宣傳不得力,佛教究竟是什麼,我們沒有跟人家講清楚。什麼原因?還不是自己不肯舍。《楞嚴經》講: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爲報佛恩。這句話是什麼?舍身。舍身不是叫這個身不要了,去自殺去,那個報不了佛恩。就用我這個身體,一切苦難我都接受,我要發憤努力,弘法利生,舍身。以這個身體爲佛服務,爲一切衆生服務,這叫報佛恩;這才叫做以我們這個身來供養塵刹諸佛,這對上;對下就是虛空法界一切衆生,我們盡心供養,不辭辛勞。學法是很苦。前面講忍辱的時候跟諸位講過,一般講忍辱有叁種忍。第一種,自然的災害,就是包括我們的生活,這些物質上的缺乏,冬天寒冷、夏天炎熱,這都出於自然的,要忍耐,你不忍你就沒有辦法活下去。第二種是人爲的加害,冤親債主,來找你麻煩的,來侮辱你、來陷害你的,我們要能夠忍辱。第叁種是修行,修學佛法要吃苦頭,要發憤、要努力,不眠不休。你不吃苦頭,你怎麼能成就?現在人爲什麼不能成就?怕吃苦,那有什麼法子!
以學講經來說,不是容易事情。我給你們諸位報告過,我初學講經的時候,講臺上一個小時,我要准備四十個小時,晚上讀經寫講稿,到叁點、四點鍾很平常的事情。有的時候想不通,想不通不能想,怎麼辦?經本合起來,拜佛。拜上叁百拜、拜上五百拜,真的就會有感應,忽然悟出來了,再趕緊寫。不通就求佛菩薩,這個感應是有道理的,因爲心真誠、清淨,所以誠則靈。我老師教給我的方法,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就有悟處,這個悟處就叫感通。怕吃苦怎麼行!當然這個事情要年輕才好,年歲太大了,困難,那個的確是不容易。我年輕叁天叁夜不睡覺,精神好得很,沒事情,年歲大的人受不了!我大概到叁十幾歲,叁天叁夜不睡覺還行,還有這個精神。七、八年前,我在美國洛杉矶講經,我一天講九個小時,站在講臺上講的,上午叁個小時,下午叁個小時,吃過晚飯再講叁個小時,連續講五、六天,我有這個能力。現在叫我去講,現在不行,現在我體力不夠了。現在叫我一次講叁個小時行,站在那裏講叁個小時可以,九個小時現在就不行了,這個與年齡與體力有關系。不吃苦怎麼能成就?
生活上更苦!我從學佛沒有出家的時候,我學佛六個月我就持午,晚上一餐就斷掉了。在臺中跟李老師修學,我一天吃一餐,五年!我們過的那種生活,別人看起來都害怕。我這樣清苦的生活過十五年,出來講經這才有人供養;小和尚出來講經誰瞧得起你,沒人供養你。你看到別人經忏佛事那麼賺錢,生活那麼優裕,你過這麼苦日子,「我真正替佛做事,真正報佛恩,這佛菩薩對不起我,怎麼給我這麼苦吃?」佛菩薩正是要磨煉你,你才能成就。如果那個時候要是得到供養,名利心就生起來,要墮落的。不吃苦怎麼行!忍辱非常非常重要,叁種忍辱都要有。你出來講經,人家諷刺你的很多,侮辱你的很多。爲什麼?就是叫你最好不要講。佛般涅槃,是魔王勸請的。我過去講經也有人來請我:法師,你講這麼多年了,可以不要講了。我不聽,我跟他怎麼說呢?我不會講!我要練習,哪一天我會講,我就不講了。不會講的時候我要講,哪裏找我就哪裏講。我講經,時間最多是一個星期叁十六個小時。在臺北,曾經差不多有兩、叁年的時間,一個星期講叁十六個小時。我不像你們,你們怕講,我想盡方法去找機會講,這個東西才能學得成功,你沒有地方去練你怎麼會成功。所以我在臺北,有人說我著了講經的相:「那個淨空法師著了講經的相」,這樣子對待我。我聽了笑笑,不在乎,著相就著相,那有什麼關系!著講經的相大概還不算壞!所以成功要靠自己真正去努力、去發憤,願意甘心情願吃盡一切苦頭,我們這樣才報佛恩。我們終極的目標,是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所以在這個世間樣樣要忍,不忍決定不能成就。所以舍是最能彰顯,彰是明了,顯是明顯,彰跟顯的意思是一樣的。般若 智慧在哪裏?就在看破、放下裏面,顯示出高度真實的智慧。
【法與非法不取,便是一切皆舍。】
法是有相,非法是空,空有兩邊統統舍,佛法、世法也統統舍。
【舍之罄盡,則如如而不動矣。得成於忍矣。】
這個忍就是經典上常講的無生法忍,統統都舍盡了,無生法忍就現前。「當如是知,如是學。」應當要像這樣的理解,要像此地所講的方法,無住生心,認真的去學習。
再看下面一段經文,引多生事。前面所引用的,是本劫的事情。
經【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這是說菩薩在修學過程當中,一定有一個階段特別著重在忍辱度上下功夫。因爲不能忍,什麼成就都沒有。菩薩行的開端是布施,一定從布施下手,布施功夫稍稍得力,那一定要修忍辱,如果不能忍辱,那真的是前功盡棄,所以要忍。
【仙人,通指一切修行人。古譯佛爲金仙。】
在古時候,我們中國人知道有天、有神、有仙,不曉得有佛。佛法到中國來之後,我們都稱佛爲仙人。羅什大師的翻譯是早期的翻譯,所以還用這個字樣,經典裏頭常常出現這些字樣。這個地方的仙人是指菩薩。
【世尊往昔行菩薩道時,布施身命,不可數計,豈止五百世。】
這是實實在在的,菩薩修行無量劫中,不曉得多少生多少世,實在講沒有數目字能夠說得出的。不但諸佛如來,就是我們凡夫,今天在此地坐,聽這一座經,我們過去生中修行的善根福德,也是沒有辦法計算的,無量劫來。你看《無量壽經》上講阿闍王子那個五百人,聽佛說《無量壽經》聽得很歡喜;佛說出來了,他們那個五百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你們想想,四百億佛不算多,一尊佛叁個阿僧只劫,四百億是多少阿僧只劫?沒有辦法計算的。他們聽到這個法門,才動一念心:「將來我成佛也像阿彌陀佛一樣。」往生的念頭還沒生起來。我們今天聽到這個法門,居然能信又能發願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遠遠的超過阿闍王子,超過那批人。由此可知,不止五百世。這個地方佛講了,過去生中,
【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意在顯明多生多世布施生命,皆行所無事,其心安忍而不動…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五十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