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裏糊塗的修,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也糊裏糊塗去了,也很難得,很可愛,不容易!到了西方世界你才真明白、真曉得,佛對我們恩德太大了,粉身碎骨沒有法子報答;把極難的問題變成極容易。所以一切諸佛贊歎他佛中之王,這個話不爲過。這個方法:滅罪得無上菩提,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問題解決了。如果沒有念佛求生淨土,這句話是理論而不是事實。
「欲證菩提,必須消除夙障」,夙世的業障,我們現在講習氣,無始劫來的習氣,這個東西要消除,消業障。消業障用什麼方法消最好?念佛。《金剛經》上的原理「應無所住」,無所住就是放下萬緣,放下萬緣就是無住。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佛號,那就是而生其心;生什麼心?念阿彌陀佛的心。《彌陀經》上講的執持名號,執持名號就是而生其心;放下萬緣就是應無所住。由此可知,我們一個真正老實念佛人,可以說他修的是圓滿的《金剛般若 波羅蜜》。他用什麼方法修?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修,圓滿的《金剛般若 》。有一些人不明教理,輕視念佛人,以爲念佛,這一句佛號叁歲小孩都會念,有什麼希奇,有什麼了不得!這個人真叫不通之人。這句佛號不簡單,一切諸佛都護念,一切諸佛都贊歎,哪有他說的那麼容易?這一句佛號把極難大問題把它簡化了,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你要是愈細細去想,愈不可思議。業障消除,用這個方法消業障,用這個方法斷習氣,福德方爲圓滿。
這個法門在所有一切法門裏面,諸位同修必須要細細去思量,真正是第一法門。我早年在美國講經,有一位同修來問我,他說:法師,假如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現在講的大藏經,只允許您選擇一部經,您選擇哪一部?我說:我沒有考慮,我一定選擇《佛說阿彌陀經》。他當時也很震撼。爲什麼我要選這部經?這部經是第一經。爲什麼不說《無量壽經》是第一經,《阿彌陀經》變成第一經?諸位要曉得,如果爲自己來說,愈簡單愈好。《無量壽經》的經文太長,愈簡單愈好。你看蓮池大師念佛,他教人念六個字,自己念四個字。你要想成功,愈簡單愈容易,愈簡單愈得力,大家要記住這個原理原則。不是學得很多很多就好,很多就雜,亂了。佛法裏面六波羅蜜叫你精進,精是純而不雜,那個進才有力量。你要是雜進、亂進,沒有力量。這個原理可以應用在世出世間一切法上。打仗用在兵法上,兵力攻一點容易攻破,那個力量強大;如果把力量分散,兵分散了,全面去攻,決定失敗,不能成功。
我們修學佛法也是如此。江味農居士四十年就一部《金剛經》,所以他這個《金剛經》的注解、講義,諸位可以把《大藏經》自古以來,有一百多家的注解,《金剛經》的注解你拿來看看,比不上他,他變成古今《金剛經》的權威。你說爲什麼?人家一門深入,所以他有這個成就。他要學個十部經、二十部經,他是平平常常,沒有可取之處。可貴的是,他就是一門深入,他的成就!民國初年還有一個人也了不起,跟江味農居士一樣,周止庵居士,他也是一生大概也用了叁、四十年的功夫,《般若 心經》,他有一本《般若 心經诠注》,可以說是集《心經》幾百家注解之大成,他成功了,成爲這部經頂尖的人物,這才可貴。所以我勸勉同學們,你們如果要做頂尖的人物,將來真正成就不可思議功德,荷擔如來,應當怎麼做?一部經,一門深入,你才有不可思議的成就。
也許你們會問我,您自己爲什麼不這樣做?我自己不能這樣做,不是我不想這樣做,我很想這樣做,時節因緣不同,沒法子,講經的人太少了。如果有個法師講《金剛經》的,能講得這麼透徹的,我絕對不講這部經。如果有人把《華嚴》、《法華》講得透徹的,我也絕對不講這個經。我一生我會選擇一部經,我會選《彌陀經要解》,簡單明了,我專講這部經,我也不會講《無量壽經》。現在無可奈何,沒人講!臺灣有個開心老法師碰到我就勸我,勸我講《華嚴經》,跟我講了十多遍,他說:法師,你要再不講,《華嚴經》以後沒人講。我說:這個事情我知道,我會放在心上,如果有機緣我會講一遍。我做這個工作是爲後人。而希望大家一個人專精一部,叁年就小成,七年就大成。七年你就是世界級的專家、權威,叁年你可以在自己國家裏面成爲權威,你是這部經的權威,七年你變成全世界的權威,我說的話都不是假話。要專要精,加上你真誠修持的功德,叁寶的加持,真正不可思議,確確實實能夠救度這個世間苦難的衆生。今天問題就在你肯不肯發心。在家的同修們也可以做,弘法利生人人有分,也不要把這個責任統統推給出家人。出家人不幹,在人家人一樣幹。現在在這個世界,居士們講經說法的不少,我知道的就有二、叁十個,比出家人多,希望大家都能發心。
【爲人輕賤,如讪謗屈辱等。】
這是我剛才講過的,諷刺你、毀謗你、侮辱你,甚至於陷害你,都有,這些事情都有。
【廣言之,凡遇困難拂逆之事皆是。】
你遭遇到困難,遭遇到挫折,遭遇到障礙,都是這一段經裏面所說的意思。【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這是說明這個人被人輕賤的原因。由此可知,遇到這些障難輕賤,正是爲自己消業障。好事情,不是壞事情。決定有佛護念,有護法神保護,是替我們消業障。業障消掉的時候,自己境界又提升了一層,這哪裏是壞事,大好事一樁!所以我們遇到人家來輕賤我們,侮辱我們,找麻煩的,念阿彌陀佛謝謝他,他替我消業障了,決定不能有怨恨之心。我做的好事,好事在這個時候有人輕賤,當然是自己有業障,消業障,沒錯!第二個,衆生的緣沒成熟。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以講經這個例子,講經是好事情,被人障礙,不能講經了,第一個是自己有業障,消業障。假如衆生聞法的緣熟了,有龍天保佑這個地方的時候,那個找你麻煩、阻撓的人也障難不住,衆生的福報太大了。由此可知,我們遇到障難,一方面是自己有業障,一方面是衆生的緣沒成熟。所以好事一樁,不是壞事,衆生的緣未成熟。如果衆生的緣成熟了,就是道場都有佛菩薩來建立,不需要我們自己去操勞去經營,佛菩薩會建立道場給你來弘法利生,哪裏要自己操一點心?所以《金剛經》讀熟了,讀通了,就心開意解,真的快樂無比,縱然遇到極大的困難,心裏都是很快樂的。
【凡人造業,無論善惡,皆是熟者先牽。前生造惡,今生未墮,待諸後生者。】
後生,等到來世,這一生沒墮落。
【因其前生造有善業,其果先熟。】
這是一個原因。前生造了惡業,但是這一生沒有墮叁途,還得人身,這是什麼原因?是我們前世也有善業,那個善業先成熟,先受報,惡業還沒報,是這麼一個原因。這就說明,修學大乘,舍己爲人,利益衆生,爲什麼還遭遇到不順利這種種障緣,這把原因完全說出來了。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絕對不會怨天尤人,只會生慚愧心、歡喜心、感恩之心,會生這個心。這是自己福慧增長,業障消除的現象。如果遇到橫逆之事,心裏有不平,那就叫業障現前。罪沒有滅,它所現的是業障,心裏頭忿恨不平,這是業障現前,這個人沒有福慧。有福慧的人,他那個心情態度不是這樣,他生歡喜心、生慚愧心、生感激之心,這不一樣;絕對沒有怨天尤人的這個念頭。這是我們在平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裏有怨恨,糟糕!業障現前了。怎麼辦?念《金剛經》有好處,《金剛經》多念,念得很熟,一遇到這個事情,心裏馬上警覺到了。正是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念怨天尤人起來,不怕!第二念頭就改過來,不再怨天尤人;曉得自己的業障,衆生福德因緣沒現前,是這麼一回事情。第二個原因:
【或多生善果之余福未盡,而惡果受報之時猶未到。】
這是第二個原因。大概總不出這兩個原因,你過去生中修的善,修積的很多,在前一生雖然享福,還沒享完,還有余福,所以這一生當中又到人道來享受余福。過去生中造的惡業,惡業還沒成熟,就是受惡報的時間還沒到,所以這一生修持遇到這麼一些事情。今天晚上我們講的這一段,諸位同修來聽的人都很有福報。因爲這個事情常常會遇到,你要不曉得,你不知道回頭,這個不得了。你真的懂得、明白了,以後再遇到這些橫逆之事,你的觀念會轉過來,那你真的消業障、增福慧。這一段經不太容易聽得到的,所以你今天來,很有緣分,你也很有福報,你能聽到這一段非常重要的開導。
【所以今生尚未墮落也】
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還沒有墮落,原因不外乎這兩種。這個沒墮落,實在講是非常非常的僥幸。雖沒有墮落,要知道我們現在腳步是踏在墮落的邊緣上,一不小心就下去了。所以這一段經文真的是要牢牢記住,回去多念幾遍。這個經本諸位家裏面都可以拿一本帶回家去,已經拿回去的就不要再拿,沒有拿回去的帶一本回家。我這一次到這裏來講這個經,經本是送來八千本,應該是足夠用的,有八千本經本在此地。回去常常念念,常常想想經裏面的道理,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修行就是過日子,修行就是你每天的工作、待人接物,把握住經上所講的原理原則,守住這個原理原則,你就是在修《金剛般若 波羅蜜》,經中所講的受持讀誦你做到了。爲人演說,我剛才教給你們許多的方法,我們把這個法門經書、錄音帶送給一些親戚朋友,這都是爲人演說那個意思,就是要把佛法普遍廣泛的介紹給一切大衆,這個面愈廣愈好。爲什麼?經典所在之處,諸佛護念、龍天擁護,確確實實能保平安,確確實實能帶來世界和平。我們要有真誠堅定的信心,才不辜負佛菩薩的教誨。今天就講到此地。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六十七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