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雖然起心動念,他能保持覺正淨,這就是菩薩。凡夫起心動念,他迷邪染,迷邪染就變六道,變這個境界出來。佛菩薩起心動念他依覺正淨,所以他變的是四聖法界,就是清淨的報土;我們這是穢惡的報土。這也是證明了,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佛心不動,心像一面鏡子一樣,幹幹淨淨,真的是一塵不染。
【實無,謂彼時在然燈佛所,實無絲毫有法得成如來之心也。】
在然燈佛那個地方,佛給他授記,「你得無生法忍」,他沒有這個念頭;佛給他授記,「你將來會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他也沒這個念頭。這個意思跟後面佛在全經做總結的時候,說了兩句話也非常重要,完全相應,佛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佛在這個經上教給須菩提尊者,他本身做到了。在然燈佛所,佛給他授記的時候,他不取於相,他沒有著這個相,他如如不動。
【實因心中無此果法,而後得成如來。】
如來也是個假名,都是不得已而建立的。離名字相!爲什麼建立這些假名?爲了幫助一切衆生,言說教誨方便起見而設立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佛的用意,這些東西可以用,不能執著,我們也可以用,決定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
【使知雖得而實無所得,方爲性德圓彰之如來。】
那真的是如來,一點都不假。如來這個意思,也非常的深廣。如來者,如古佛之再來,佛佛道同,沒有兩樣,智慧、德能無不圓滿。而世尊在此地,從事相上跟我們說了一句,說得好,「如來者,諸法如義。」這一句解釋真的是妙不可言!諸法如義,諸法是一切法;「如」,一切法是講法相,相如其性,事如其理,沒有一法不如,沒有一樁事情不如,一切皆如,這是禅宗明心見性以後的境界。心性在哪裏?菩提在哪裏?真心在哪裏?無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所謂「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源就是根源,根源是真如本性。
經【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後頭這叁句是然燈佛所說的,這是世尊爲我們轉述。昔日,那個時候,在然燈佛那裏蒙佛授記。
【實在是由於證無生法忍】
他的心真正清淨了,真正像這個經後面所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真做到了,所以然燈佛才給他授記;由於證無生法忍。
【發覺初心之菩薩,若知得有法則不授記,無法乃與授記。】
這是教導我們初心菩薩必須要知道。有法,給你授什麼記?我過去在講席裏面也曾經說過,特別是對於要發心出來講經說法的人,每天讀誦去研究,一肚子的佛法,你想想看,佛會不會給你授記?裝滿一肚子佛法,叫一肚子垃圾,這個要知道,錯了!我教給你們的方法很特殊,教給你們心要幹幹淨淨、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那就是真正的佛法。
實在這個法是不是我發明教給你?不是的。我老師傳給我的。我曾經跟你們講過,我在臺中求學,在李老師的會下,聽經聽了十年,李老師不准我做筆記。什麼事情?你要是做筆記,你有法了,你有了。他就是杜絕我,不讓我有,我得他這個好處太多了,他不讓我有。聽法聽什麼?真正聽懂,意思聽明白了,聽懂之後,你再要複講的話,你喜歡怎麼講就怎麼講法,都沒有講錯,長說、短說、深說、淺說,自在!你肚子裏有法拿出來,不自在!它有限製、有範圍,不能隨意;什麼都沒有才隨意,這是真的。真的當然你現在一下得不到,要慢慢培養。譬如開頭你學講經,要寫講稿,要寫大綱,要做這些,以後逐漸逐漸要把它減少。真正的功夫,要真正能體會到經義。你們聽經,我不曉得你們聽的是什麼?過去老師教我聽經要聽教理,就是聽經裏面所講的道理。理有什麼好?理通了,所有一切都貫通。諸佛如來所說的經只一個理,他說:你能夠把教理抓住之後,你一切貫通。這個我們常講大開圓解,跟宗門的大徹大悟沒有兩樣。如果沒有這個能力,不得已而求其次,聽教義。聽教義雖然不能大開圓解,與這個經相接近的經典你都能夠懂得。換句話說,聽一部經不能只懂一部。那怎麼教法?老師教學生,要選什麼學生?學生要靈活,能夠舉一反叁。我教你一部,你就會通好多部,這個好教。教二、叁部,全都懂了,老師就不費力氣,就很自在。教一樣懂一樣,叁藏十二部教幾百年都教不完,累死人!一般老師不喜歡這個學生,這個學生太累人。
這就是你要聽教理、你要聽教義才有味道。然後聽了之後,真的是活的學、活的用,統統是活的,沒有一個字是死呆板的。你才曉得佛法這個佛經趣味無窮,世間什麼樣的樂,沒有讀佛經快樂,你真正享受到了。你要是不懂的話,佛經愈念愈苦,念得好辛苦,哪有外面玩的快樂,不懂!真正嘗到這個味道,才曉得法味無窮、法喜充滿,要懂這個,要從這個地方去培養。體會這個教學是最好的一個方法,但是它也得有個條件,條件是什麼?心清淨、真誠。總而言之一句話,妄想少、執著少才能入門。妄想多的人,執著很重的人,像利害得失、執著很重的人,就不太容易領悟,這個方法對他們來講沒有效。名利看得很淡,妄想少、心地清淨,真誠來學習,行!只要具足這個條件的話,就能從這個門入,這個門入快速!
訓練講經,這個方法就是複講,這個方法是中國自古以來幾千年所用的老辦法。今天這兩個小時,你在此地聽這一段經文,聽完之後,也不要去准備,也不要去想,到明天早晨,你把這段經文重新講一遍給大家聽,這叫複講,能講多少算多少。我這裏講二個小時,你能夠講十分鍾、二十分鍾都行,就是不能把思惟擺進去,那是什麼?那是第六意識。這樣愈講愈純熟,你開始可能從十分鍾,慢慢到十五分鍾、二十分鍾,逐漸逐漸進步。上一次,馬來西亞來的蔡居士,他在念書的時候我就認識他,參加我們臺中慈光講座,他們是最老的學生。慈光講座,李老師爲他們編了一個《佛學十四講》,就是爲他們學生編的,李老師那個時候一張表解是講一個小時。講完之後,我把這些學生找來,你們來複講。他們講多少時間?五分鍾。李老師講一個小時,他們拿到手五分鍾就講完了。這個方法練,練到現在也不錯,他在馬來西亞到處講經。這就是說明,古人的方法跟今人的方法不同。但是古人這個方法確確實實是本身要有條件,沒有條件那就難了。所謂真是上根利智,行!很容易得力;中下根性就沒有辦法,那不能訓練。現在我們有錄音帶、錄相帶,可以反覆聽,不斷的聽;換句話說,中下根性的人都能入得進去。爲什麼?你聽的遍數多。我們那個時候聽經就一遍,沒有第二遍,一遍要不能夠把意思搞清楚,你就沒有辦法。而且老師講經不重複的,不能問的,我這段沒有聽清楚,「老師,這一句你再給我講一講」,老師打你幾個耳光,不給你講。爲什麼打了你,不跟你講?打了你給你講,你還會偷懶,下一次沒聽懂,頂多挨一下打,還是可以聽得到。打了不給你講,你指望就沒有了。所以你聽的時候就不能不全部精神貫注,他要求是這個,決定不能打一個妄想,全神貫注。
這個無得,要曉得無得才是真正得,唯有心地清淨才能體會。爲什麼佛菩薩講的,我們沒有辦法體會?我們的妄想、分別、雜念、執著太多,把它障礙住。其實佛所講的東西,全是我們清淨心中本來具足的,哪有不懂的?不是外面來的,本來具足的。佛講《金剛經》是講我們自性的《金剛經》,用他的自性《金剛經》把我們的自性金剛般若 引出來,我們的金剛般若 跟世尊的金剛般若 一模一樣,沒有兩樣,這就是你真的成就了。佛講經真正目的在此地。這是我們要懂得的,然後才曉得,應該怎樣去學習。有法就不會給你授記,一定到無法的時候給你授記。無法是什麼?你的清淨心現前。清淨心不能現前,不會跟你講的。
在這個地方,還有一樁事情附帶告訴諸位。佛門裏面的確有感應,如果我們自己清淨心沒有現前,常常見到佛菩薩、見到光、見到瑞相,你想想看,那是真的還是假的?那是妖魔鬼怪,變化成佛菩薩那個樣子來誘惑你、欺騙你。你一看到好歡喜,我見到佛了,我功夫不錯,你們都不如我,狂亂了。什麼時候佛菩薩會示現給你看看?你心裏面若無其事,真的清淨了,會見到瑞相,見到瑞相也是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是真的,你真的見到佛菩薩了。如果一見,心裏面起了歡喜心、動了念頭,還到處宣揚,炫耀我了不起,那你是見了妖魔鬼怪,沒有見佛菩薩。同樣一個道理,你心不清淨,佛菩薩不會來的,心不清淨,看到佛菩薩都是妖魔鬼怪,《楞嚴經》上講「五十種陰魔」,防不勝防。懂得這個原理,我們就曉得,我們心還有妄念,還有分別執著,如果見到這些現象,我心裏有數,魔來誘惑,我不上他的當。現在假的東西太多,外面商品有仿冒,佛門裏面也有仿冒,人死了燒出舍利,舍利都有假的、仿冒的,留肉身,肉身也有仿冒的。所以妖魔鬼怪神通廣大,不要以爲看到這個東西了不起,不見得是真的。一定要看他的瑞相,與他生前修行功夫相應不相應,如果相應,真的;不相應,靠不住。舍利看起來很好看,你拿鐵錘一敲碎了,那是假的。當然,人家不會去敲,那真假莫辨,其實一試驗就曉得。過去倓虛老法師在香港圓寂的時候,燒出舍利,這外國人不相信,拿鐵錘去砸,那個鐵錘凹下去了,舍利還是完整的,大家佩服了,那是真的,決定砸不碎。這些都是普通的佛學常識,而現在這個社會上非常非常之混亂,邪正、真假我們必須有能力辨別,才不至於吃虧上當。
【受持讀誦此經,必應如教。】
這個念破音,這是教導,佛怎麼樣教給我們的。
【於一切法無住而住,方爲信心不逆,荷擔如來,方能生福滅罪,當得菩提。】
這段話非常重要。我們前面讀了,也說了,未必真的聽清楚了。此地這兩句講得很白、很淺顯。受持,這個意思前面都說過了,受持是要照做,不是去念,念不是受持…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七十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