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心里面确确实实没有这个执著,也没有这个分别,没有这个念头,这是世尊对凡夫说的,四果四向都是对凡夫说的,凡夫没有证到这个果位。菩萨在无为法里面有浅深不同,浅的,佛就讲位次低,深的,佛就说他的位次高;但是诸位必须要知道,无论是浅是深,修无为法的人心地都清净,都没有染著;也就是我们平常讲,他清净心的纯度不一样,愈是高位的愈纯净,是这么一个意思。这个意思诸位如果稍稍明了一点,然后给你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那个地方的人没有名字,没有姓名、没有名字,那个地方的人,居住的地方也没有街道名称、也没有门牌号码,每个人相貌都长得一样,你会觉得奇怪吗?你要是把这段的文义听懂了,你就觉得不奇怪了。不但不奇怪,我再告诉你一个事实,你要是没有搞清楚,听了会吓一跳!极乐世界也没有四土、也没有三辈、也没有九品,你们想想对不对?如果有这些,他心还能清净吗?他不又搞分别妄想执著了吗?没有!由此可知,四土、三辈、九品是佛对我们讲的。他那个地方是不是有这些事?有,但是那些人心里没有这个执著,没有这个分别。就好比我们这个讲堂在五楼,要爬几十个阶梯上来,你们爬上来,心里有没有记住我走了多少阶梯,恐怕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住在那里的确是有四土、三辈、九品,你问他,他心里没有这个念头,那叫清净心。人家著重的是清净心,不著重什么品位。不像我们这里人,我一定要上品上生,品位低的还不甘心,这能去得了吗?实在讲,有一些人是用这个方法:品位高,多念!叫你多念,免得你不能往生。其实,坚固的执著,我一定要一心不乱,我一定要上品上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很低,什么原因?心不清净。那个一切都不执著的,根本就没有想到品位的,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反而高。为什么高?跟这里讲的道理相应。理与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决定不能有分别执著,那就对了,跟经义就相应。
【前问於法有所得否,是举果明因。】
是用果来显因。
【然法字是指无生法忍,故只举八地果,明发心因。】
这是讲前面世尊举的这个例子。这一段里面:
【此中之法,是指无上菩提。】
比无生法忍要圆满得多。
【故应以两重因果释之,於义方圆。】
这个意思才能讲得圆。这是为什么然灯佛要跟释迦牟尼佛授记,道理在此地。八地菩萨距离如来的果地已经相当接近,如果心地清净、一尘不染,那个速度相当快速。因果的道理,包含了世出世间一切法门,一切法不离因果,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说一如来,即含有不应住法意在矣。】
如来於然灯佛所,这个经上凡是讲如来,都是从性德上说的,性德里面一尘不染,哪有住、不住?说住、不住都错了。底下讲:
【如来是性德之称,觉性圆明,岂有法尘。】
说住是法尘,说不住也是法尘。
【作佛时如此,昔在八地时,其心无法尘也可知。】
不但在八地,就是在初信位上,都已经不执著法尘,对於四相都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圆教初信位等於小乘的初果。
请看底下一节经文,佛提出这个问题,问一问须菩提尊者,你的意思怎么样?考考须菩提,须菩提很聪明,很有智慧,不辜负世尊的教导。
经【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也」,这一句是个活句,不可以把它当作否定词来看,那你就把它搞错了。「不」的意思,用现代话说,「不能这个讲法」,就这么个意思,「不可以这么讲法」。所以它不是否定词,也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所以要懂答覆的意思。《金刚经》里面问答,这样的情形很多。我们看注解:
【不也,这个字是活句,谓非无法非有法也。】
这个意思里面,不能说有法也不能说无法,你要说无法,他有法;你要说有法,他又是无法。这种讲法初听的人,这说的是什么话,到底是有还是无?其实,佛讲的这个才叫真话。我们讲无、讲有,都是妄语,都是妄言,不是真实的。这个话才是真实的,与事实真相完全相应。说非无法,非无就是有,事上就是有;非有法就是无,理上即是无。这个答覆,理事两边都说到了,理事圆融,真正是两边不住,这个答得妙!
【彼时正蒙授记当来作佛,许其将来得证果法之称也,故非无法。】
世尊证八地果位,确确实实是遇到然灯佛。然灯佛讲经说法,菩萨也是每会必到。蒙佛授记,这是事上,事上确实有这个事,所以说非无法。
【然彼时实以证无生法忍,一法不生,而蒙授记,故非有法也。】
在这个地方要略微说一说,什么叫无生法忍?这个名词我想每一位同修都很熟悉,可是这个名词里什么意思,恐怕很少人能讲得清楚。因为你们回向偈里头有,「花开见佛悟无生」,那就是无生法忍,花开见佛悟无生。什么叫无生?法,我们从法先讲起,「法」是一切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佛法里面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法是这个意思。「无生」,十法界依正庄严不生不灭。确确实实没有生灭,佛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大菩萨们也见到一切法确实不生不灭。我们没见到,我们看到一切法明明有生有灭,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星球有成住坏空,这都是生灭相,怎么会不生不灭?佛菩萨告诉我们,不生不灭是真的,是真相。你看到这个生灭相是假相,你看错了,你看走眼了,一切法的的确确是不生不灭。
这个事不好懂,我们只有用比喻来说。譬如我们看电影,在银幕里面看,那个相有生有灭。你在电影银幕看那个画面,不是有生有灭吗?你到放电影机器房里面看底片,不生不灭,底片没有生灭,你想想这个味道!佛所看的那个相,是什么相?刹那九百生灭业因果报的相续相,我们看的是相续相,人家看的是真相,人家看底片,我们看电影画面。电影画面那是假的,底片是真的、真实的。你把这个事情肯定了,一切法确实不生不灭。「忍」就是承认的意思,同意、认可,我同意佛的说法,肯定佛的说法没错。一切法生灭是错误的见解,一切法不生不灭是正确的见解,这是无生法忍的意思。八地菩萨才见到阿赖耶的微细相,就是刹那生灭相,八地菩萨见到了。所以八地菩萨肯定、承认,佛所讲的话没错,我亲自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没有生灭。我们现在把生死看作大事,了不得!没有,没有这回事情,哪有生死?是你自己看走眼,你自己在打妄想,这是真的。他见到了,佛才给他授记。从这个事实看,那就是无有法,哪来的法?没有!《楞严经》上讲的境界相,它是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个讲得也很好,当处是同时,生跟灭是同时,生跟灭不是异时,是同时。你们想想那个速度多快,如果我们用弹指来算法,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二八,一万六千,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那么生灭不是同时了吗?所以它不是异时。这是《楞严》上说的,实在讲佛讲这个话,大概对我们这些粗心大意的人,都不是讲真实的话,比较接近,恐怕真实的比这个还要加几倍。所以生灭是同时的;同时的,那生灭都说不上。这是说非有法的意思。
【总以显明心无法以求得,而后可得。】
这是总纲领,也非常重要。我们心里有求,给诸位说,就求不得;心里不求,不求就得到了。我们凡夫心里头都有求,所以你能够求得的非常有限,那是性德里头真的是亿万分之一。如果你要是不求,你得到的是圆满的,你都得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无求才是圆满的真心。我今天用真诚心来求,用清净心来求,你的真诚跟清净都不圆满。为什么不圆满?因为你心里头有个真诚、有个清净,有个清净就不清净,心里头有个慈悲就不慈悲,里头有夹杂,不纯净。真正纯净发心,跟前面句子是一样的。你说发慈悲心,发而无发,无发而发,那是真慈悲;清净心,净而无净,无净而净,那是真清净。诸位细细从这个地方去体会,然后你才会用功,你才晓得怎样修行,这是属於高级的修行方法。所以,无法以求得,而后可得。
【若住法求得,便不能得。则不应住法发心,其义昭然。】
这些意思真正是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你要问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个说法,大家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修行,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今天还落得如此地步,就是你发心心有住,毛病就在此地,要不然早成菩萨、早成佛果。现在还当凡夫,还搞六道轮回,就是发心心有住,我们的过错在此地。今天听到佛的开示,真正明了这个事实,从今而后,决定要遵守「无住生心,生心无住」,那就成功了。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你都一帆风顺,你都会圆满成就。尊者的答覆,答覆得好,与事实真相毫无违背,所以佛给他印证。
经【佛言,如是如是。】
「如是」,不错,你的看法很正确,一点都不错。
经【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句话是给他印证,实实在在没有法你是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没这个事情。为什么?
【觉性圆明,就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法尘,便非圆明。】
你要是有一个得的念头,那是法尘;你要有一个修的念头,也是法尘;你要有个证的念头,还是法尘。六祖惠能说「本来无一物」,他说的话没错。如果我们听了,里头本来无一物,你看他又有一物,有个本来无一物,又糟了。「本来无一物」也无,也没有!这很难很难,就怕你听错了意思。所以佛说到最后没法子,不得已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起心即错,动念皆乖」,这是说到最后,给我们这样说法。不可以起心动念,这是你觉性圆明显现。所以佛菩萨的心,无论在什么境界上,在十法界,顺境、逆境,佛的心从来没有动过,我们常讲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用的是真心,圆满的真心,没有起心动念过。起心动念,但是他不迷惑,这个人就叫做菩萨。菩萨叫觉有情,三皈里面所讲「觉…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七十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