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運用以上開示,那你就是確實在修上師相應法。
假如你不能體認上師的恩德,這就是不尊重佛法的表現。如果你不尊重佛法,則你的一切佛法修行將歸枉然,不管你多麼用功,你將得不到正的品性。如果因爲不尊重佛法,使你傲慢地認爲上師無法獲得正的品性,或懷疑其他人無法獲得正的品性,那你就是以邪見在觀想。因爲你已犯了第一條根本戒,你過去所累積的一切功德就被掃除淨盡!如果你能體認上師的恩德,你將自然而然地尊敬上師和佛法。你會毫不費力地自然獲得正的品性。
如果你無法很容易就産生虔誠和恭敬的真實感覺,你就要供養叁寶、服事僧伽、盡你所能地行身口善業。然後,如你再觀想和祈請:[願以此功德,激起我虔誠和尊敬的強烈感覺。]這些感覺必然會産生。有大虔誠心和恭敬心的人,能夠行大善業。有一般虔誠心和恭敬心的人,只能行一般善業。虔誠心和恭敬心很小的人,他所能做的善業也很小。
那諾巴、梅傑巴、密勒日巴、雅玉巴(Jayulpa)(45)等大師,完全是靠[爲他們的上師修苦行]而獲得成就。我們做不到他們的功夫。純潔的忠心和恭敬心不是容易産生的,但可以在祈請的引導之下慢慢學得。
忠誠之路
忠誠之路有四支:
不要找上師的錯
覺智(Buddhajnanapada)由于信心不夠,所以才會把文殊師利菩薩看成是一位結婚生子的和尚,因而阻礙了他獲得最高的成就。同樣地,你的心理態度,也會使你看到上師的過錯。一位成就如佛的上師怎麼可能會有過錯呢?不管他做什麼,就讓他做吧!即使你看到上師與別人有男女的性關系或說謊之類的事,也要冷靜地觀想:[這些都是上師在訓練弟子時所運用的無上方便法門。透過這些法門,他讓許多衆生獲得精神上的成熟和解脫。比起持淨戒,這些方便法門要殊勝千百倍!這不是欺瞞或僞善,而是最高的行爲模式!]
尤其是,當他呵責你的時候,你要想:[他正在摧毀我的惡業!]當他打你的時候,你要想:[他正趕走阻礙我精神進步的魔鬼!]
最重要的,你要想一想上師是如父愛子般的愛你。他的友誼永遠是真誠的。他是很仁慈的。如果他對你似乎是不高興或不關心,你要想這是消除你殘余業障的懲罰。你要以各種可能的方法服事上師以取悅他。
歸結一句話,不要找上師的錯。
體認上師一切行爲的正面
偉大的噶舉派祖師如此說:
[這位寶貴完美的上師,
不論做什麼都是好的。
他的一切行爲都是殊勝的。
在他的手中,即使是屠夫的壞工作
也會變成好的,也可以利益禽獸,
這是因爲慈憫他們的緣故。
當他行邪淫時,
他的品性增加,新品性産生,
這是方便與智慧相結合的象征。
他用以欺騙我們的謊言,
只不過是善巧的標幟,
他以之引導我們走上自由之路。
當他偷竅時,偷走的東西,
將變成生活必需品,
可以舒解一切衆生的貧困。
當這麼一位上師呵責時,
他的話就是
滅苦除障的有力真言。
他打你就是加持你,
可以産生二種成就,
使所有忠誠和恭敬的人高興。]
就如同上面所說的,你要體認上師一切行爲[正]的一面。
唯一要務是培養忠心和恭敬心,不要期待和焦慮(46)。
以忠心和恭敬心觀想上師,不必考慮你的行爲是否會取悅他。不要期待獲得第一義谛的成就;不要害怕你將得不到它。不管你是不是被他的慈悲心所擁抱,不管你是不是獲得成就,只需要培養忠心和恭敬心,不要期待和焦慮。
永遠以真情思慕你的上師
能力最高的俗人,永遠是盡力在公、私或公私之間幫助他的老板。這種人屬于[這一世的人],他只關心未來幾個月或幾年可能發生的事。
一位宗教修行者,則是關心長期的事。在我們開悟之前,我們一切的希望和夢想都決定于我們的上師。我們在這一世、未來世和中陰身所能找到的任何幸福,完全是上師的恩德。
因爲你是否能夠獲得宗教品質,完全取決于你的上師,你要把你的一切身口意業都當成是對他的服務。永遠以真情思慕你的上師,祈請他長壽,祈請他擴大善業和宗教活動。
如果你以這些態度依賴你的上師,你一定可以獲得解脫。
忠誠之路的修持,完全可以涵蓋在下述二項指示之內:
1、上師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
2、上師要你做什麼就做什麼。
以你的身行大禮拜、繞佛、寫經、補經、供差使、取水和掃除。
以你的口祈請和贊揚他。讓別人知道你的上師的品性。以謙恭有禮的坦白的言語,問他希望你做什麼。不管在公開場合或私底下,都不要說一句侮辱他的話。
在你心中培養忠誠、尊敬和純淨知見(pure perception)(47),不要受任何偏見的汙染。如果不正當的思想惡業而起,你要立刻阻止它們,切勿以言語或行爲表達它們。
如果你因爲過去惡業而違犯上師的願望,你就要虔誠地忏悔,把你的身體和財物獻給他。你要念金剛百字明、慰解祈請文和忏悔文。對于違反上師願望的人,你不可以與他共進一口食物或說一句友善的話。如果你與藐視你上師的人交朋友,就等于你自己藐視你的上師一樣壞,雖然事實上你自己並非如此。
你不可以吝啬。你必須把有價值或能取悅上師的任何東西送給他。但你卻不這麼做!如果你有貴重的東西,如幼馬、牛等,你都留著自己使用!你把最壞的財物獻給上師,卻告訴他你有多好!你要求上師賜給你所希望的任何灌頂或開示,不管它們多深奧。如果他不答應,你就會悲傷地看著他說:[可是我對你有多好!]
對于給你佛法和開示的這位上師,你不但不感激他,反而說:[我給了他很大的恩惠,因爲我向他請求開示和聽他的話!]
如果你不知道你只是爲了自己的利益才供養和服事上師,如果你要以驕傲和自我滿足的心理呈現供品,那倒不如根本不供養來得好些!
修法成功的征象
在噶舉傳統的權威論著中,詳細說明了修上師相應法成功的種種征象,例如真實的悟證、觀想的經驗和夢境等,這些都表示,因爲你已經發展了真實的忠心和恭敬心,所以你已經獲得了上師的加持。尤其是,[八世法]不再那麼吸引你,你的心已經離開了今生[凡俗]的事務。
最好的征象是在你的覺知剝盡虛飾,而清明畢露完全敞開之後,你對證悟的瞥見。
因爲你將來修行大手印的能力,就取決于你是否受到上師的加持,所以說:
[你先不要急于修習止觀。首先,你要在你的心中,耕耘出一片能培養正品性的肥沃土地。]
[注釋]
(1)像修獻曼達時一樣地念[嗡 索巴哇 蓄達 薩爾哇 達爾瑪 索巴哇 蓄朵 杭],然後觀想萬法已化解爲空。
(2)金剛亥母(多傑帕莫)是噶舉派女性本尊之首。
(3)秘密本尊是不向別人透露身份的本尊,因而可以增加觀想者所收到的加持。
(4)特指噶舉和甯瑪派。
(5)大圓滿法、六瑜伽法、道和果法叁者,分別是甯瑪、噶舉和薩迦叁派的主要修持。[希解卻玉]法(簡譯爲[卻]法(Chod),義譯爲[斷除我執的][施身法])由帕膽巴(Phadampa)于十一世紀從印度傳入西藏,變成希解派(Shijaypa)的中心修持。這種修持法門被其他主要教派采用之後,希解派也就消失了。
(6)強調發展菩提心的傳統。這種心理訓練是由阿底峽尊者(Atisha)發展出來的,他所創立的噶當巴派及其後身格魯派特別重視菩提心的發展。
(7)在每座修上師相應法時,最好長和短的祈請文都念。不過,因爲二者具有同樣的功能,觀想者每天只念一次長祈請文就夠了,隨後的修持可以改念短祈請文。
(8)長祈請文包括二十七首四行偈語。在每一首偈語中,都會提到一位或多位上師。其次是以高層次的宗教語言描述該上師的品性或成就。每一首偈的最後一行都是:[我向你祈請,請賜給我俱生智慧!]
(9)像咒一樣地重覆念[Gmb遷活],其義爲:[Gmb,了解我,看到我的苦難。]同時在念時要觀想或想念到一位或所有Gmb。如果你曾經見過Gmb,就要想到他。
(10)一共要念111,111遍。每座修法時,念完你所能念的次數之後,就開始念下一祈請文。
(11)這個祈請文的六首偈,在康著仁波切的評注裏,有詳細的說明。
灌頂通常是指上師授權和加持弟子使用金剛修持的公開儀軌。修上師相應法時,上師並不親身在場,四灌頂是在個人觀想時得到的。不過,依卡廬仁波切的說法,四灌頂必須是從前曾在公開儀式中接受過,此時才能于觀想中獲得。任何金剛乘灌頂儀式,實際上都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因此,觀音或度母灌頂也可以使人有資格修持上師相應法。
卡廬仁波切說,每一灌頂都有叁面:
(1)根:儀式本身。
(2)道:觀想。
(3)果:有效地修持和達成修持終極目標的能力。
四灌頂可以使人立即産生接受大手印[直指]開示的能力。
在此開示中,上師直接展示心性。
最後的結果是悟證心性和成就四佛身。分述如下:
(1)悟證心的空性,可以獲得法身。
(2)悟證心的明性,可以獲得報身。
(3)悟證心的無礙性,可以獲得化身。
(4)悟證心的空性、明性和無礙性,可以獲得自性身(Svabhavikakaya)。
灌頂可以産生弟子和上師之間,以及弟子和灌頂時主要觀想的本尊或其他覺者之間的親密關系。排斥或忽視二者之一,是一種嚴重的罪過。
(12)瓶灌頂可以淨化和提升一個人,使他在生起次第的觀想中,清晰地觀想到本尊的純淨形相。
(13)[生起次第]是金剛乘觀想中的[概念階段]。隨之而來的是[非概念]的[圓滿次第]。
在生起次第中,首先要觀想你所觀想的對象(上師、本尊等)出現在眼前,然後觀想他在[活動]中。所謂[活動]就是四灌頂的授予——從上師流出各種顔色的光,然後進入觀想者的體內。
在圓滿次第中,觀想者化解觀想,歇息于非概念狀態——觀想化解時所…
《了義炬·第五章 迅速賜予加持的上師相應法 四、結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