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五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多重。所以發心一向專念決定得生淨土,決定親近阿彌陀佛。

  這下面說「蓋以果覺因心」,彌陀名號是果覺,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是如來果地上的大覺,禅宗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覺是這個意思。無量覺做我們今天的因地心,我們修這個因,證這個果。修果覺因,證果覺之果,這個不可思議,這究竟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方便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最恰當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最究竟的方法,最圓滿的方法,無過于此,這個方法太巧妙了,是無量法門當中的第一法門。雖然一切法門都能證得究竟,沒有這個法門這麼快速穩當,人人能修,只要你相信,只要你肯發願,你在一生當中就能成就。

  「全顯彌陀一乘願海」,顯是彰顯,完全,今天講展示出來,你全看到了。阿彌陀佛一乘願海,這個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廣大無邊,願願都是要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這一切衆生上面包括等覺菩薩,下面包括地獄衆生,全都收了,稱它作願海。一乘不是教你成菩薩,不是成阿羅漢,是教你成佛,願一切衆生個個都成佛。用什麼方法?就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這個名號的威神、名號的功德無法想象,它太大太大、太深太深了。佛說得很好,這一樁事情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你成佛了,證得釋迦、彌陀這個境界,你就完全明了。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我們的標題就兩句話,「上盡形壽,下至十念」,這第十段講的。我們看念老的解:「又一向專念者,古雲:上盡形壽,下至十念」,這一集的標題我就用了這八個字。「上盡形壽者,指從發心念佛之日,終身念佛,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也。此乃其上者也」。這是我們講上等,把念佛這個行門分爲上中下叁等。上等的從初發心一直到命終,一生念佛不中斷,這個稱爲上等。這裏頭有理有事,事相上這一生念佛不中斷,這很大的福報,有很好修學的環境,環境是你的助緣。你是一家之主,有這個環境,家裏面有人操做家事,你只要安排指揮就行了,你才有時間專念。如果你沒有這個福報,家境畢竟清寒,什麼事情自己操勞,念佛就會中斷。這從事上講。如果明理,這個念佛有事念、有理念,那就行了。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善財童子,他是理念,他不是事。理上是什麼?他心是阿彌陀佛,意念是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個意念,無論做什麼事情他不妨礙。爲什麼?不論做什麼樣的事情,我們講他不走心,事上有,心上沒有,這上等功夫,這不是普通人。事相上能恒順衆生,心地上如如不動,一絲毫都不沾染,善財做得到。爲什麼?善財這個功夫是在文殊菩薩那裏學到的,叫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它起作用無所不知。我們今天是要求知,求幾十年還有所不知,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他們高明,他們求的是無知。無知是什麼?無知是清淨心、平等心、覺心,所以無知起作用就變成無所不知,有知起作用是什麼都不知道。有知是什麼?是波浪;無知是平靜的,水平如鏡,外面統統照得清楚,一樣也不漏。所以無知,無所不知;有知,有所不知,有知是有波浪、有染汙,不一樣。

  所以現在東方人學東西跟西方人不相同,西方人拼命學,有知,有所不知。世界變成這個樣子沒有辦法解決,不是不想解決,真想解決。我跟這些人見過面,我很佩服他,很仁慈,確確實實是想把社會沖突化解,恢複到從前那樣的安定和平,他做不到,沒有辦法。我們有這個緣分,這個緣分在佛法講因緣。我住在澳洲,澳洲的大學邀我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代表澳洲,代表大學,這麼一個緣分跟大家認識了,才曉得這些人,中國人稱爲志士仁人。聯合國的會議,從七0年代開始召開,專門討論如何讓這個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可是這將近四十年來,社會沖突動亂頻率年年上升,讓這些專家學者對于世界和平安定信心都喪失掉了,認爲不可能,沒有辦法了。我們把中國古聖先賢的東西介紹給大家,聽了歡喜,聞所未聞,鼓掌贊歎。散會的時候在一起吃飯聊天,大家就問我:「淨空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做不到!」我聽了這個話,涼水澆頭,非常失望,我不是白講了嗎?沒人相信。讓我深深感到,信心危機才是今天所有一切動亂的根源,他信心喪失掉了。我們再回想中國古人教導我們,信是德行最低的底限,你看仁義禮智信,最低的底限,信德沒有了,全部都沒有了。

  我知道問題嚴重,如何幫助大家建立信心?今天人所受的教育,科學,科學教育頭一個條件就教你懷疑,我們現在如何叫他有信心?只有一個辦法,科學家講你拿證據來給我看。所以這麼多年來,常常也想到這樁大事,爲什麼?世出世間法,都要在安定和諧的環境裏面才能夠生長,動亂是不行的,動亂,聖賢東西會全部毀掉。我就想做實驗,搞一個小鎮、小村做一個實驗點,找了叁、四年找不到。土地不容易得到,人民也未必跟你配合,幾乎到失望了。二00五年冬天,大概是十月,我七十年沒有回老家,回到老家去看看,變樣子了。老家裏還有些族兄弟、堂兄弟們還有叁十多家,回去之後還挺熱鬧的。我們這個族姓在當地還是屬于真的是大戶人家,我們這一個祠堂,同一個姓的好像還有一萬五千多人。鄉親父老請我吃飯,我就把這些年來,我說我出家人有這個緣分不容易,沒聽說過,自己也沒想到,能到聯合國參加這些活動,想搞一個地方來做個示範點讓大家相信,找不到。家鄉人很熱心,「回家來做,我們支持你!」

  這樣就選了湯池小鎮。湯池是地方領導介紹的,他說這個小鎮不錯,帶我去看。小鎮的居民四萬八千人,有十幾個村,小鎮有個小街道,一共有十幾個村莊,用這個地方做實驗。我說好!家是老家。在政府也很容易就批准了,我們辦了一個廬江文化教育中心,招聘老師。我想真幹,預定希望二年到叁年做出成績來,讓大家相信中國古聖先賢這一套東西可以救當前社會。這個念頭,實際上我們是得自于英國湯恩比博士,他說的。他在一九七0年代時候,曾經講過「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是他說的。我常常想到他這句話,他說得有道理,他不是隨便說的,所以我們就始終記住這句話。中國確實從秦始皇統一,一直到今天還是統一,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家。羅馬曾經統一歐洲一千年,亡國之後再不能統一了。湯恩比也曾經談過,希望將來世界能統一,世界統一成一國,國際上戰爭就避免了,人禍就沒有了。什麼人能統一世界?他第一句話就說中國人。他說中國人有統一的智慧,有統一的方法,有統一的成效,有統一的經驗,一直到現在還統一,這是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的。

  中國用什麼統一?傳統文化。實際上就是四科,第一個五倫,第二個五常,第叁個四維,第四個八德,就這樣東西。這個東西在中國絕對不止五千年,五千年是有文字記載的,五千年之前沒有文字,沒有文字不能說它沒有文化,它有文化。我相信這四科,在中國這個地區、這個族群,決定超過一萬年。因爲這四科傳下來,我相信傳十萬年都不會傳錯,爲什麼?它太簡單、太容易了。我們看今天四書五經不超過這個範圍,這總綱領,總原則,乃至于到清朝編的《四庫全書》都不離開這個原則,這是性德,這是真理,永恒不變。你要違背,違背災難就來了;你要隨順,隨順幸福就來了。而這四科又是以孝悌爲中心,我們佛法,你看前面我們剛剛讀過的淨業叁福,一開頭「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孝親尊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人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尊重老師,什麼都學不到,你完了。今天孝跟敬沒有了,所以太難太難了。我們如何能把這個做出來,怎麼做法?《弟子規》就是落實孝敬,《感應篇》就是落實因果,《十善業道》是落實大乘,儒釋道這叁個根。今天要救世界,把這叁個根找出來,用這叁個根來推動全民教育、普世教育,這個世界可以救,所以湯恩比的話沒說錯,可以兌現。

  我們在湯池做這個試驗,根本就沒有想到,怎麼開辦不到四個月,成績卓著!我們預想的二年到叁年,沒有想到不到四個月,人的良心喚醒了,做事情憑良心,不敢作惡了,真不容易。我看到這樣的效果,當時就想到我們如何到聯合國去發表,告訴這些會友們我們有信心,中國這套東西不是理論,現前這個社會可以做得到的,真做到了。我覺得這是老祖宗的安排,佛菩薩的加持。我們在叁月,二00六年的叁月,看到這樣的成果,五月聯合國來找我,這好辦,我找他不好辦,而且邀我主辦一個活動,這從來沒想到的。他們也是頭一次,聯合國從來沒有碰過宗教,這一次辦一個活動是紀念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周年,活動的主題是「佛教徒對人類的貢獻」,你看出這麼個題目,從來沒有碰過宗教,這是叁寶加持。我不相信,因爲聯合國找的是會員國,他怎麼會找到我?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就派了叁個人到巴黎去打聽一下,真的還是假的。結果去了,到那去一打聽是真的。聯合國找誰?找泰國。這就有道理,佛教是泰國的國教,找泰國是正確的,泰國大使向聯合國推薦,邀請我做主辦單位,這麼一回事情。所以當時我就答應,好!我把湯池的成就到那裏做詳細報告,做了八個小時報告。你看,叁天的會議,我們的報告占一整天,而且叁天展覽。聽到的這些會友們非常興奮,駐教科文組織一百九十二個國家的大使代表,都想到湯池去考察、到湯池去參觀,真搞成功了。他看到他就相信了,雖然這些事情到後面有障礙,他們沒有辦法到中國來看,可是,還是有叁十多個人,我知道的,用他們自己觀光旅遊的身分到湯池去看,看了歡喜。

  這些年來,我在講經的時候提到,我知道有這麼一部書,我沒見過,就是唐太宗編的《群書治要》。我怎麼知道的?我在以…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