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五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前讀過世界書局出版的一個《諸子治要》,這本書我看過。它前面說得很清楚,這個書是《群書治要》最後的二十卷,《群書治要》是五十卷,最後的二十卷。所以我就知道這套書,找不到。圖書館找不到,這書店裏問,也都不知道。所以我在講經的時候提到,就有好心的同學他們到處替我找,找到兩部送給我。我一看民國初年的,距離我們現在九十年了,商務印書館印的,商務印書館自己都不知道。底本是日本的本子。我一看到這個非常歡喜,這中國有救,祖宗有德,這種國寶還沒有失傳。實際上失傳了一千年,我們以後看序文上看到了。

  唐朝亡國之後,這個本子就沒有了,被日本人拿去了。日本派了許許多多的留學生在中國留學,隋唐時代,他們帶回去了。一直到清朝嘉慶登基做皇帝,日本人對中國送的禮物,叫進貢,裏頭有一套這個書,這才看到,所以《四庫全書》裏頭沒有。商務印書館在民國初年印了兩次,一次是照日本原本的書,用照相影印的方法製版的;另外一套是排版,放在《叢書集成》裏頭,商務印書館印的像這個《萬有文庫》小冊子,那是重新排版的,印過這麼兩次。這兩次我相信大概都是一千冊,經過戰亂,跟日本的抗戰,文化大革命,這些書都沒有了,到哪去找?還能留這麼一、二套,我一看書很舊了,但是字很完整,我們就趕快印,印了一萬套,這就保留下來,不至于喪失了。可是現在人要用,怎麼樣發揮它的用處,必須要注音、批注、翻成白話文,然後從白話文再翻成外國文字,對全世界流通。那就是湯恩比所說的,孔孟學說可以幫助二十一世紀恢複安定和平。這麼大的分量,很不容易做,做這個很大的工程,但是這個事情迫切,現在就要看。

  我在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他家裏作客,我談到這個事情,他非常歡喜,「有沒有英文本?真想看。」所以回來的時候,我就跟蔡老師商量,我說你們這批老師趕緊做一樁事情。怎麼做法?把《群書治要》選叁百六十段,精選,精挑細選叁百六十段,針對我們現前社會,提供給一些國家領導人。《群書治要360》,這個我今天看到,書寄來了,小冊子。但是很遺憾的,我給他講的目標沒達到,因爲我是要注音、批注、白話,它這只有白話,沒有注音、沒有批注。一定要注音、批注,再白話,這個冊子才算完整。所以它有白話,有白話就可以翻成英文,英文本大概年底可以出版。一年出一本,十年出圓滿。

  馬哈迪長老聽我說要十年,他聽了也呆了,需要十年?我說是的,一年出一本。他會認真看,如果這麼一大堆,他看的興趣就沒有了,一年一本就很管用,一年一本。所以今年中文本出來了,英文本也會出來。這個將來還是希望要注音、要批注,然後用白話文,做成完整的本子。這本子不完全,已經很難得了,我相信大家看了都歡喜。這是唐太宗大唐治國的寶典,唐朝盛世就靠這部書。這也給湯恩比做了證明,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幫助這個世界化解問題。用什麼書?這一套書就代表了,它是《四庫》裏頭經、史、子的精華,集沒有,集是文學,唐太宗不要這部分東西。

  可是另外有一部也是民國初年,一些國學大師爲後世人編了一套,叫《國學治要》。他的動機從《群書治要》來的,依照《群書治要》的方法,編一套《國學治要》。《群書治要》的「治」是政治,《國學治要》的「治」是治學,不一樣,這是政治,那是治學,那是做學問。所以那一套書是《四庫全書》的鑰匙,是《四庫全書》的門徑,太重要了!沒有這一套書,《四庫》從哪裏讀起。所以《國學治要》是《四庫》的導讀,引導你進入《四庫》,非常有價值。大概我手上得的這一套可能是孤本,再也找不到了,我也把它印成一萬套,分送給全世界學校圖書館收藏,中國這個東西不會失傳。對現在的學生要起作用,還是要注音、批注、翻成白話文,這個工作非常非常重要!

  我到哪裏去找這麼一個班子,找幾十個人來做這個工作,注音、批注、翻白話文,做這個工作。我們也希望能在十年當中把這兩部書完成,這個對于國家民族、對于世界安定和平做出最偉大的貢獻。所以我們這一邊有個教學樓,我們不招生,我們幹什麼事情?就幹這個事情。不妨礙學佛,學佛不妨礙這個工作,這就非常有意義了。我們的心裏是阿彌陀佛,我們的工作做這兩樁事情,十年之內把這個事情完成,提供給全世界的人士。聯合國的和平會議開了沒有意義,沒有結果,中國古人所謂的,「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每一年你看花費的那些錢,太大了那數字,都浪費掉了。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其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則于每日行十念法,亦符于一向專念」。古大德替我們想得很周到,上等沒有問題,可以盡形壽,下等不行,沒有這個緣分,沒有這個福報,障重事繁,沒有時間去多念。那怎麼辦?每一天行十念法。早晨起來用十念做早課,晚上睡覺之前用十念做晚課,天天不間斷,也是一向專念,你看這方法多方便。古人用的十念法是盡一口氣爲一念,一口氣不拘多少,也不要去計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口氣一念,念十口氣,大概十幾分鍾,我相信這一念一分多鍾差不多,就是十幾分鍾,這個容易,可以做得到。

  我在新加坡那個時候,我訪問馬來西亞,看到(馬來西亞是回教國)他們五次禮拜每一天,只要是回教徒每天一定是行五次禮拜祈禱,一天五次禱告。我看到他們這種修法,所以我就想到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學習,我就想出一個一天九次念佛的方法,比他多,他只有五次,我們九次。比他更簡單,我一次只念十聲佛號,兩分鍾就可以完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十聲,可以計數,用印光法師這個辦法,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就十聲。早晨起來念十聲,晚上睡覺前念十聲,這不礙事;叁餐飯之前我們不念供養咒,不念這個,我們就念阿彌陀佛十聲,叁餐飯就叁次,五次;你上、下午工作,上班下班,工作之前念十聲,工作完畢的時候念十聲,上午、下午四次,一共九次,一次不缺,十念法。這個是很密集,一天九次提醒你,提醒念佛。這個方法推動之後,學的人很多,很多人打電話、寫信告訴我,很有效!我們在美國那一段時期,在各個淨宗學會教人念佛都用這個方法,大家都歡喜。因爲他們工作很繁忙,沒有時間念佛,這個不浪費時間,也不妨礙工作。因爲一次念的時候頂多兩分鍾,念這十句佛號。所以符于一向專念。

  「更下,則如觀經所說」,那這是最下根人。《觀經》講的是「惡逆之人」,造作十惡五逆的人,這個都是地獄罪報。「臨欲命終,得聆聖教,至心悔改,十念稱名,亦得往生」,這是第十八願講的,阿彌陀佛的本願。這樁事情看起來是好容易,實際上是真不容易。古來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一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爲什麼?頭一個,臨命終時頭腦清楚,這一樁事情就很難得,多少人到臨命終時迷惑了,連家裏人都不認識了。那如果是有老年癡呆症的時候,那依這就行不通了。你就曉得臨命終時頭腦很清楚,這個太難得了,這頭一個條件你要有;正在這個時候遇到念佛的朋友,勸你念佛求生淨土,你有沒有機會碰到這個人?有機會碰到,他給你說,你相不相信、你肯不肯接受?你家裏人同不同意?所以一切緣都具足,真難,真不容易!臨終之前念十句佛號他就斷氣了,肯定往生,這個一點不假。

  那我們在大乘經教裏頭聽到過,這樣的人過去生中肯定是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沒有緣遇到佛法,到臨終才遇到,遇到也能成功。我們在美國遇到一個跟這個很相似的例子,早年我住在達拉斯,馬裏蘭州有一個佛教會,美國華府佛教會,馬裏蘭州,距離DC很近,還請我做會長。遇到一個也是我們華僑,在當地開了一個面包店,周廣大先生。這個人沒有宗教信仰,得了癌症,醫院宣布無法治療了,讓他家人帶他回家去,告訴他,他的壽命大概只有兩個月,放棄治療了。這個時候他家裏人找佛、找神、找神仙,希望有奇迹出現,找到我們佛教會。我們有幾個同學去看他,看他確實不容易恢複健康,就勸他放棄求生的念頭,把極樂世界介紹給他,勸他念佛往生好。他一聽就歡喜、就接受了,這個很難得!主動告訴他家裏人,別再求什麼藥方了,你們大家統統幫助我念佛,這一念佛他痛苦就減輕,就出現這個奇迹,雖然是那麼重的病,不痛苦了。跟著念佛,叁天往生,往生的時候有瑞相,好像火化還有舍利。他們打電話給我,我是在達拉斯,真難得!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就是屬于臨命終時聽到淨土法門,真正至心悔改,放棄求生,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他真成功了。

  「故雲十念必生也」,第十八願十念必生,「行者應知」,這修淨土的人應該知道。「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一直到最後一念,就這一個方向,決定不能改變。即使是大乘佛法,統統都要放下。需不需要去涉獵?不需要,除非你有弘法利生的大願,那我要涉獵大乘經教,我是爲教化衆生,不是爲自己,這個一定要搞清楚。爲自己,錯了,爲自己你打閑岔了,你把你一向專念破壞掉了;不是爲自己,爲著接引衆生,沒有問題。你自己的念,就是說你自己的意念全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決定不摻雜雜念,這個要知道。我們現在做這個工作的都是學佛、都是念佛同修,爲什麼我還叫他們兼搞《群書治要》、搞《國學治要》?這我不是爲自己,這是爲對國家民族,對現前這個世界苦難衆生,幫助他們,最重要是幫助他們有信心。他對古聖先賢有了信心,我們就可以不管,告訴他這樣做就對,他們去做了。他還沒有信心,我們要幫他做,把信心帶起來。

  最近十年,十二年了,我跟許多宗教接觸,不是爲自己,是爲社會、爲世界,希望宗教能團結,宗教能互相學習,每一個宗教把宗教教育帶動起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