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多事情自己不知道,佛菩薩那邊清清楚楚,一絲毫的隱瞞都沒有,全是公開的,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知道。這種現象也是大乘教常講的法爾如是。自性它本來就是有這個功能,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沒有一樣不知道,真的叫全知全能,所以它有感應,物質現象的波動它有感應。因爲所有一切波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真的是不動的,所以只有常寂光是永恒的。
寂而恒照。只有寂,好像現在科學裏頭提出零極限,與這個寂很接近,這個能量就特別特別大,這個能量就是照,起作用就是照,它沒有一樣不知道。照而恒寂。雖然它遍照法界,遍宇宙的信息它統統收到,但是它沒有波動現象,這照而恒寂。「照而寂,強名」,勉強給它加個名字,稱它作「常寂光土」,照而寂。「寂而照」,也給它強取個名叫清淨法身。常寂光土跟清淨法身是一個事情,身土是一不是二,常寂光就是清淨法身,清淨法身就是常寂光。「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寂是不動,照是明了,沒有先後。「非思量境」,你沒辦法去思量它,爲什麼?它速度太快了。彌勒菩薩跟我們講的速度,我們用現代科學的衡量,一秒鍾波動的頻率一千六百兆,我們怎麼能掌握?一千六百兆!所以菩薩末後講這一句話說,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你沒辦法掌控它,它速度太快了。我們能看到的現象是看到它的相續相,單獨一個相你決定看不到。大乘經上告訴我們,單獨這個相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誰看見?八地以上,你就曉得八地以上他們的定功多深,在那麼深的禅定功夫下,他能見到,一個一個他都清楚,這人家心細、心清淨。我們用心細、用心清淨沒法子形容。
「又常寂光叁字全顯涅槃叁德」,這叁個字每一個字都有很深的意思,涅槃叁德,「如來秘藏。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脫德,塵勞永寂故。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涅槃叁德,這個地方有一點參考數據,《叁藏法數》裏頭說的法身、般若、解脫這叁德,這個是自性裏頭本有的,佛有、衆生有,不但有情衆生有,無情衆生也有,這是叁,「常樂我淨是爲德」,真有!這四個字有個簡單的定義,我們要記住,常是什麼?「不遷不變」,永恒不變叫常;「樂即安隱寂滅」,這是樂;「我即自在無礙,淨即離垢無染」,自性具足這四德。惠能大師明心見性說出五句話,你想想這是不是統統具足?法身裏頭有四德,般若裏頭也有四德,解脫裏頭也有四德。
這下面分開來解釋,第一個「法身德」,法就是軌法,軌是軌道,法是方法,這一個字軌是個規矩,法是法則。「謂諸佛由軌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你不依照這個軌道,你的方向目標就錯了,那軌道是什麼?八萬四千法門是成佛的軌道。四弘誓願裏說得更多,「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就知道八萬四千是無量無邊法門歸納爲八萬四千類。確實佛法像一個圓球一樣,一個圓,圓球。圓球上任何一個點都能通到圓心,圓心就是佛,任何一點都能達到圓心,達到圓心對于整個圓全部就通達,只要它在中心,它就控製全局,就這個意思。我們怎樣達到這個圓心?方法太多了,可是要怎樣?你要專一,就是一門深入,你不能搞太多,你搞太多就錯了,你永遠達不到,你只能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
那我們今天所選擇的,阿彌陀佛,持名念佛。在八萬四千法門裏面,這是最方便的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最容易的方法,最穩當的方法,最可靠的方法。不論男女老少,不論賢愚、才藝,都不必,只要你老老實實,你能守住這個法門,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肯定成就,而且成就的時間非常快速。我們這一生當中得人身,遇到大乘、遇到淨宗是莫大的幸運,到哪裏去找?我們能不能成就?完全在乎我們對這個法門能不能相信。叁個條件,遇到這個法門,因緣,因緣我們具足了,問題呢?善根、福德,《彌陀經》上講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緣足了,沒問題,現在就是善根福德。善根是什麼?能不能相信,只要能信,善根就圓滿。善根裏頭包括兩樁事情,一個是信,一個是解,只要你真信,那解就不必了。你真肯幹,福德是真幹、真念、真求往生,你就決定得生。那我們的信心不足,就要求解。
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常常告訴我,我們不可以輕慢這些老太婆,她們不認識字,她們不懂經教,一天到晚在念佛,心裏頭沒有雜念,她的成就是我們望塵莫及。我們用經來做引證,經上能夠這樣真幹的人,必定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當中他得諸佛如來威神加持,他沒有絲毫疑惑。他不需要研教,不需要聽經,一句彌陀他就成佛了。如果沒有諸佛如來加持,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善根裏頭最重要是信,有信當然就有願,有信沒有願,信是假的,不是真的;有願必定有信,願是什麼?真願意往生,真願意親近阿彌陀佛。所以他真的是萬緣放下,什麼雜念都沒有了。福德是什麼?福德是真念,是福德,真的往生了。信、解、行、證,善根是信解,福德是行證,往生就證果,就成佛了。
我們別以爲自己聰明,目中無人,覺得別人都不如我,殊不知自己樣樣都不能跟人比,誰都比我強。世間人自古以來,無論中國、外國,稍有一點才藝就傲慢了,這與生俱來的煩惱,就會輕視別人,自以爲是,這個習氣很普遍。若是沒有真善知識常常提醒我們,我們自己怎麼會知道?自己不知道謙卑,自己誤了自己,古人講的聰明反被聰明誤,人要學憨厚好。樣樣不如人,結果超越了一切,他念佛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這個世間沒人能跟他相比。所以法必須要遵守,真正守法的人成就很快,一點都不難。你看佛教給我們,章嘉大師我這一生感恩他,他教我那麼簡單,只教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把那個得字去掉更簡單,看破、放下。看破是般若德,放下是解脫德,只要看破放下,法身就現前。凡夫成佛一念之間,六祖惠能大師的示現是正常的,是真的不是假的,只要你肯放下,你跟他沒有兩樣。問題就在放不下。爲什麼要放下?自性清淨心裏頭一無所有,這就是你爲什麼要放下,放下之後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你全明白了,爲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
釋迦佛成佛在定中講了一部《華嚴經》,分量多大?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六道裏頭的衆生沒有一個能夠受持,六道包括二十八層天。這樣大部的經講什麼?講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今天全世界古往今來這些哲學家、科學家對宇宙的探討,佛全說出來了,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用今天的名詞來說,佛是大哲學家、大科學家,登峰造極!佛沒有傲慢,佛很謙虛,佛告訴我們,他所能的我們每個人都能,一點都不稀奇。我們現在爲什麼不能跟他比?就是他放下了,我們沒放下。你什麼時候放下,跟他就平等,不放下也平等,爲什麼?因爲你的智慧德能沒有喪失,你是迷失不是喪失。你把這些煩惱習氣放下,那是障礙,放下之後,你的自性、涅槃叁德就現前。
所以這下面說,「此之法身,在諸佛不增,在衆生不減」,不增不減,所以才平等的。這就是佛看到蚊蟲螞蟻都平等,用什麼眼光看牠?牠是佛,不像我們。佛看花草樹木平等,它是佛;佛看一粒沙子、一粒泥土也平等,平等法身。「衆生迷之而成顛倒,諸佛悟之而得自在」。顛倒什麼?錯了!我們全看錯了、全想錯了,還自以爲聰明。諸佛把這些煩惱習氣障礙放下,他自在了,全明白了。「迷悟雖殊,體性恒一」,這是真實智慧,這是真實慈悲,迷的是衆生,悟的是佛。迷悟雖然不一樣,體性是一個,也就是說諸佛如來證得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我們六道衆生迷惑了,不知道這個法界一切衆生跟自己什麼關系,不知道,以爲跟我自己不相幹。覺悟有好處,「具足常樂我淨,是名法身德」,永恒不變,安穩寂靜,自在無礙,離垢無染。
「二、般若德,梵語般若,華言智慧」,中國人把它翻成智慧。但是中國人智慧這個名詞概念當中不能包括般若,只能說很接近,所以翻譯還是用梵文音譯,再加以批注。「謂佛究竟始覺之智,而能覺了諸法不生不滅,清淨無相,平等無二,不增不減,具足常樂我淨」,這個中文智慧裏頭不包括這些,所以還是要用梵語的音譯。佛,妙覺如來,等覺之上。究竟始覺之智,究竟是圓滿,始覺,沒有到圓滿,天天都是始覺,究竟始覺之智就是圓滿的般若智慧。覺是覺悟,了是明了,他覺了什麼?覺了諸法不生不滅。人有沒有生死?沒有。那我們現在看到人有生老病死,包括所有的動物,植物有生住異滅,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佛給我們說不生不滅,我們見到的是幻相、假相,佛見到的是真相。像我們看電影一樣,我們看電影是銀幕上的畫面,幻相,那佛看到的是放映機裏的底片,真相,它不生不滅,它是寂靜,它是寂滅相,我們看是動的相。動的相是假的,不是真的,清淨寂滅這是真相。佛爲什麼能看到?佛心是定的,我們心是浮動的,我們看不到寂靜相,我們只能看到動相。
現代人瞧不起佛菩薩,說他是迷信;瞧不起古人,古人愚癡,沒有科學知識,你說誰對誰錯?古人的心清淨,古人的雜念少;現在人心不清淨,雜念多。換句話說,心清淨,清淨心生智慧,雜念的心生煩惱。所以現在人自以爲是聰明,那是知識,他沒有智能。古人有智能,有智能當然有知識,有知識不一定有智能,比不上!中國老祖宗說了一句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爲什麼?老人有智慧,老人心是定的,老人是過來人,對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經曆過來了,看得很淡泊,甚至于在這個境界裏不起心、不動念,他就有智慧。現在人六根接觸外頭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哪來的智慧!所以般若沒有了。
清淨無相,這是真的,平等無二也是真的。爲什麼?統統歸于零,無論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是剎那生滅。說剎那太長了,還是用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叁十二億百千念,所以念跟識,念是自然現象,識是精神現象,物質在識裏頭。整個宇宙不出這叁種現象,這叁種現象的速度就是彌勒菩薩一彈指叁十二億百千念。我們今天概略的估計一秒鍾一千六百兆,看不到生滅。如果沒有生滅,說不生不滅,這個話是廢話,毫無意義。有生有滅,太快了!看不到它的生滅,不是沒有生滅,是真有生滅,生滅等于不生滅這個意思。清淨無相,無論是覺悟的相或者是迷惑的相,無論是善的相或者是惡的相,全都歸零,立刻就回歸到零點,零極限,所以平等無二,不增不減。不增不減對誰說的?對自性說的。這裏頭確實具足常樂我淨,般若裏頭有常樂我淨,解脫裏頭也有常樂我淨,這叫般若德。
「叁、解脫德」,解脫什麼意思?「不系名解,自在名脫」。系是什麼?系是系縛、累贅,或者是我們今天講影響,不系的意思是什麼?不受外頭一切境界影響,解脫了。我們今天不行,眼見色、耳聞聲都受影響,去分別它、去執著它、去愛它、去恨它,都起影響。能不動心,如如不動,就不受影響,那是佛菩薩有這個功夫。爲什麼不受影響?知道是假的,幻相。《般若經》上說的話說得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真正了解這個,這叫事實真相。那我們才真正像什麼?看電影一樣,不受它影響,爲什麼?假的。在銀幕前面我們看電影,確確實實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自在這就脫了,脫什麼?脫離,脫離六道輪回,脫離十法界,最後脫離實報莊嚴土,因爲實報莊嚴土也是假的。它怎麼形成的?無始無明習氣形成的。無始無明習氣沒有了,實報土就沒有了。永遠存在、永遠不變的是常寂光。只有它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實報土,只有常寂光是真的。所以我們今天不自在,這就苦了。我們今天受影響,外面境界誘惑我們,裏面煩惱,裏面有貪瞋癡慢疑,外面有財色名食睡來誘惑你。這個東西麻煩大,你要把它看破,全是假的,你要不看破,你跟著它轉,下頭變化出來的境界就是叁惡道。叁惡道從哪來的?自性變現出來的,不善心行造的業報。
「謂佛永離一切業累之縛」,縛就是系縛,佛永遠離開了,就是放下了,永遠放下了。業是什麼?業就是造作,在中國文字裏頭正當造作的時候叫事,你在幹什麼事,正當造作的時候,事情做完了就叫業。你看你在學校念書,每天功課叫作業,你在那裏作業,這個課程學完了叫畢業。造作的時候是事,事情完了之後阿賴耶裏面落的印象,那就是業,叫業習種子,遇到緣它就起現行,業因果報。佛有本事,離一切業累之縛,佛有沒有造作?有造作,佛造作的比我們還多,而且佛的造作從來沒停止過,分分秒秒都沒停止過,你想這法界多大、宇宙多大,有緣的衆生多少!信息是不斷的,沒有停止過的,有求必應。這個應是自然的,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衆生有感佛就現身、就現前,感應道交。佛雖然現身、雖然說法,像釋迦牟尼佛在這裏示現,應身過來的,爲什麼?有緣的人太多了,用應化身,教的時間很久,他要教學四十九年,示現在這個人間,這叫現身說法。八相成道都沒有受影響,永遠不受外境的影響,得大自在!我們一般人投胎到人間,在母親肚子裏頭十個月叫什麼?胎獄,就像在地獄一樣苦不堪言。釋迦牟尼佛在母親懷孕肚子裏十個月,十個月天天講經說法,多少菩薩來聽經,他得大自在,他教學沒中斷!一個細胞裏面都能轉大*輪,何況在母親子宮裏頭,真轉大*輪!所以他得自在。
「具足常樂我淨,是名解脫德」,常樂我淨這個意思要懂得。他自在,他沒有障礙;他清淨,他沒有染汙;他安穩,一點煩躁都沒有,所以他快樂。他沒有一絲毫的變化,我們現在講波動現象他沒有。雖然示現在這個世間七十九年,七十九年一切時、一切處他都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真得解脫,真得自在。這是什麼人?這是妙覺如來應化在世間,他很忙,一絲毫沾染都沒有。佛經上有一句話形容這些菩薩們,法身菩薩,叫遊戲神通,一點影響都沒有。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學佛得從這些地方學。這是把涅槃叁德簡單的介紹出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九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