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微微的波浪,这个照的作用失掉了,叫无明。那般若呢?般若就变成烦恼,无明就是烦恼,烦恼从这来的。所以无明,破一分无明,无明断了。这个东西虽然断了,习气没断,所以在实报土还说它有四十一个阶级,那都是讲习气。「则生实报庄严土」,实是真实,由此可知,前面不是真实的,同居土不真实,方便土也不真实,为什么?唯识所变。实报土里头真实,为什么?它没有识了,也就是这个地方受想行识没有了,转八识成四智。实报土里头的菩萨起作用是智慧,阿赖耶是大圆镜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六意识叫妙观察智,前面五识变成成所作智,对谁来用?对十法界有情众生,众生有感它就起作用,众生没有感它不起作用。
无明破了之后就证得法身,法身多大?法身跟宇宙一样大,法身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感就在那现身,就在当前现身,没有来去的,法身的境界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所以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一个境界。你要入实报土,实报土在哪里?就在此地,不是说同居土外头还有个实报土,不是的,就在此地。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有见思的想法就现同居秽土;你心地清净,不受外面干扰,情执没放下,你可以生同居净土,同居土里头有染净。如果情执没有了,那就生方便土,在那个地方得到的是清净平等。什么时候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你就变成法身大士了。这个地方我们看下面这个文,念佛若达理一心,则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这个分证是解悟,因为常寂光他还进不去,他知道,非常清楚。因为无始无明习气没断尽,习气断尽了,他就契入常寂光。契入常寂光是如来境界,妙觉位,那不是菩萨。
「实报庄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游居」。这段非常重要,哪些人是法身大士?「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诸大士」,这些菩萨,大士就是菩萨,大菩萨,梵文称为摩诃萨。「始得生此」,这个境界现前了,你看「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此土大士,色心自在,身土互现」。色跟心怎么叫自在?统一、圆融了就自在,色是物质现象,心是精神现象,物质跟精神是一不是二,这才自在。我们今天把物质跟精神分为两部分,所以就不自在,自在就失掉了。由于色心自在,身土互现,在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现在知道比细胞还小的,粒子,再小的,小光子,这一粒小光子里面,有无量无边无数的恒沙世界在里头。《华严经》上说,「芥子纳须弥」,芥子是芥菜子,很小,须弥山在哪里?在芥菜子里头,大小没有了。经上告诉我们,像《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的,阿弥陀佛身有八万四千细相,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真的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每一个相好里面都会放光,光中会有佛,佛又放光,光中有剎土、有世界,变幻无穷,一多不二。这个东西不是想象,是真的。
「于一毫端,现宝王剎。于微尘里,转大*轮。称性庄严,无障无碍」。这四句是《首楞严经》上的,讲的全是事实。一毫端,毫是毫毛,是我们身上的汗毛,汗毛的尖端很细很细,现宝王剎。宝王剎是什么?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要以娑婆世界来讲,十亿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在哪里?在我们汗毛尖端上,十亿个银河系没有缩小,我们这一根毫毛尖端没放大,它就能容得下。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大小,自性里头没有障碍。于微尘里,微尘我们现在所讲的量子,肉眼无法看见的,转大*轮是什么?是世尊在那个地方讲经教学。什么叫大*轮?对那些法身菩萨讲经教学叫转大*轮,像什么?像华严海会。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在定中讲的,听众,参加这个法会的听众,四十一个阶级,从圆教初住到等觉,人数多少?无量无边,没法子去算数。这样大的法会在哪里开?在一微尘里头。称性庄严,这四个字用得好,毛端里头含容佛剎,微尘里面佛在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无障无碍,没有障碍,这是什么?称性庄严。自性叫法尔如是,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圆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觉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属此土」,这是说明这些人在这修行。
这个现象现在科学也被他们发现了,科学家称这个现象称什么?叫全息,全息后头还有没有字?他们用照片叫全息的照片。什么叫全息照片?照片里面的画面是完整的,你把这个照片剪碎,剪成一百个碎片,结果怎么样?每一张碎片里头都有完整的画面,这叫全息。跟这个道理非常接近。佛告诉我们,任何物质现象里头,你都见到遍法界虚空界,物质现象。极其微弱的一个念头里头,那一个念头都有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一条都不少,这无法想象。过去看经,看到佛经上这些说法都说这是什么?神话,是真的吗?佛讲得这么详细,没想到今天量子力学把它证明了,确实有这个现象存在,这是全息的现象,波动的现象。一即是多,一,一毛端、一微尘,多是什么?多是遍法界虚空界,就在一毛端,就在一微尘里头。微尘没放大,遍法界虚空界没缩小,无论是精神现象、是物质现象,没有一样不圆满。所以只有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才了解事实真相,叫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什么?一体。所以自性里头的性德,大慈大悲是性德,见性的人这个慈悲是自然生起来的,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理由。
佛法讲慈悲,宗教里面讲爱,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他讲爱。佛法不说爱,怕人起了个错误观念,因为世间人这个爱里头有情,有情执在里头,所以用慈悲,慈悲没有情执,智慧在里头。这个智慧,智慧明了自他是一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所以我们可以说自性里头德是无量无边的,德能,智慧德能。在德能里面第一德就是慈悲。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实验,他告诉我最美的图案就是「爱」字,做过几万次的实验,用各种不同的文字语言,水它会听,它认识,它会看,只要是爱这个意思,那个显示的图案是最美的。所以他曾经问过我,他说爱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告诉他,可以这样说法。自性里面的德能里头第一德,一切完美里头它最完美。可是我们世间人没有,世间人说爱,假的、骗人的。男女相爱结婚了,没两天离婚了,那哪里是爱?假的!
真正爱情是永恒不变,我们中国古人懂得,古人不用这个爱字,用亲,亲就是亲爱,父子有亲,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从这个字来的,从这个亲来的,这根深!父子之间那种爱,父母对儿女,在什么时候能看见?我有一年到日本参加会议,联合国的和平会议,在冈山开的,我去过两次。我记得我那次去的时候,跟到我有十几、二十个同修,陪着我一起,我们在路上散步,没乘车,散步。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推着她的小孩,四个月大,我就忽然想起了,我说我们停下来,大家来看,看这小孩,你看他妈妈对他的爱;小孩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的眼睛、看他的动作,他对他妈妈的爱,我说这叫父子有亲,你们亲眼来看,来做见证,这是天性!没人教他,表现出来,这天真!从这里看到父子有亲那个亲的意义,能看得清楚。
所以中国教育从这开始。教育的目的在哪里?如何将这种亲爱永恒的保持不会失掉,中国伦理教育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是把这个爱发扬光大,让他懂得用这种爱,真诚的爱,从自性里流出来的这种爱,能爱你的兄弟姊妹,爱你的家族,逐渐向外发扬光大,爱你的亲戚朋友,爱你的邻居乡里。再往外推广,凡是人,皆须爱;再推广,爱一切动物,爱一切植物,爱山河大地,爱整个宇宙,从这扩大,这是中国教育。所以中国教育永远是和谐的,永远是付出的,没有占有的。现在这个爱在不在?在。在哪里?就在你家里,只是它的时间太短了,小孩稍微长大马上就变质了。诸法实相距离我们不远,没有距离,就在眼前,就在身边。所以这个境界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位位皆分证常寂光土」,这个境界他们明了。常寂光就是本经里头三种真实第一个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自性,就是常寂光。常寂光这个意思就在字面上。
下面这讲到常寂光土,我们看一百八十九面第二行,「四,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法身佛,《华严经》上称为妙觉,等觉再向上去,等觉将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破了。诸位要把这个名词要认清楚,生相,这就是最微细的那个无明习气。他要没有断他就现相,就现相;这个习气要没有了,相就没有了。换句话说,在波动里面讲它不动了,不动就没有相,动才有相,不动了它就回归自性,自性在这个地方的名词叫常寂光。
念老在此地引用蕅益大师的《要解》,「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寂跟照,寂是定,它不动,这个境界里头没有波动现象,极其微细的波动现象都没有了,完全静止,这叫寂。完全静止的时候它起作用,这个作用就是照,照什么?它明了,没有一样它不明了。物质现象是波动的现象,这桩事情贤首大师的《妄尽还源观》上讲得很清楚,他讲三种周遍。第一个周遍法界,物质现象它是不停的在波动,它只要一不动,物质就没有了。这么一个波动速度多快?遍法界虚空界都知道,周遍法界。我们的精神、念头,第六意识,我们动一个念头,这个念头遍法界虚空界全知道,谁知道?诸佛如来全知道。法身大士,为什么说他分证常寂光?为什么?他也知道。但是他知道,他有四十一个等级,习气厚的,虽知道,不很清楚,模模糊糊的概念。如果他的无明习气差不多快要断尽了,还有,这经上常讲八地菩萨,八地快断尽了,四十一品无明,八地断了几品?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八地断了三十八品,四十一品他已经断了三十八品,还剩下不多了,他能够接收到的信息跟佛就差不多,就相当清楚了,这叫分证。别以为我们好像,我们起个念,自己不知道,可是佛菩萨全晓得,他太清楚了。我们自己还有什么隐私权,还要不能让人知道,笑话!那是什么?那骗自己,真的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