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九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微微的波浪,這個照的作用失掉了,叫無明。那般若呢?般若就變成煩惱,無明就是煩惱,煩惱從這來的。所以無明,破一分無明,無明斷了。這個東西雖然斷了,習氣沒斷,所以在實報土還說它有四十一個階級,那都是講習氣。「則生實報莊嚴土」,實是真實,由此可知,前面不是真實的,同居土不真實,方便土也不真實,爲什麼?唯識所變。實報土裏頭真實,爲什麼?它沒有識了,也就是這個地方受想行識沒有了,轉八識成四智。實報土裏頭的菩薩起作用是智慧,阿賴耶是大圓鏡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末那識爲平等性智,第六意識叫妙觀察智,前面五識變成成所作智,對誰來用?對十法界有情衆生,衆生有感它就起作用,衆生沒有感它不起作用。

  無明破了之後就證得法身,法身多大?法身跟宇宙一樣大,法身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有感就在那現身,就在當前現身,沒有來去的,法身的境界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所以這是我們無法想象的一個境界。你要入實報土,實報土在哪裏?就在此地,不是說同居土外頭還有個實報土,不是的,就在此地。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有見思的想法就現同居穢土;你心地清淨,不受外面幹擾,情執沒放下,你可以生同居淨土,同居土裏頭有染淨。如果情執沒有了,那就生方便土,在那個地方得到的是清淨平等。什麼時候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你就變成法身大士了。這個地方我們看下面這個文,念佛若達理一心,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這個分證是解悟,因爲常寂光他還進不去,他知道,非常清楚。因爲無始無明習氣沒斷盡,習氣斷盡了,他就契入常寂光。契入常寂光是如來境界,妙覺位,那不是菩薩。

  「實報莊嚴土乃法身大士之所遊居」。這段非常重要,哪些人是法身大士?「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諸大士」,這些菩薩,大士就是菩薩,大菩薩,梵文稱爲摩诃薩。「始得生此」,這個境界現前了,你看「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此土大士,色心自在,身土互現」。色跟心怎麼叫自在?統一、圓融了就自在,色是物質現象,心是精神現象,物質跟精神是一不是二,這才自在。我們今天把物質跟精神分爲兩部分,所以就不自在,自在就失掉了。由于色心自在,身土互現,在我們身上每一個細胞,現在知道比細胞還小的,粒子,再小的,小光子,這一粒小光子裏面,有無量無邊無數的恒沙世界在裏頭。《華嚴經》上說,「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芥菜子,很小,須彌山在哪裏?在芥菜子裏頭,大小沒有了。經上告訴我們,像《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阿彌陀佛身有八萬四千細相,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不是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真的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每一個相好裏面都會放光,光中會有佛,佛又放光,光中有剎土、有世界,變幻無窮,一多不二。這個東西不是想象,是真的。

  「于一毫端,現寶王剎。于微塵裏,轉大*輪。稱性莊嚴,無障無礙」。這四句是《首楞嚴經》上的,講的全是事實。一毫端,毫是毫毛,是我們身上的汗毛,汗毛的尖端很細很細,現寶王剎。寶王剎是什麼?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區,要以娑婆世界來講,十億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在哪裏?在我們汗毛尖端上,十億個銀河系沒有縮小,我們這一根毫毛尖端沒放大,它就能容得下。爲什麼?自性裏頭沒有大小,自性裏頭沒有障礙。于微塵裏,微塵我們現在所講的量子,肉眼無法看見的,轉大*輪是什麼?是世尊在那個地方講經教學。什麼叫大*輪?對那些法身菩薩講經教學叫轉大*輪,像什麼?像華嚴海會。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在定中講的,聽衆,參加這個法會的聽衆,四十一個階級,從圓教初住到等覺,人數多少?無量無邊,沒法子去算數。這樣大的法會在哪裏開?在一微塵裏頭。稱性莊嚴,這四個字用得好,毛端裏頭含容佛剎,微塵裏面佛在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無障無礙,沒有障礙,這是什麼?稱性莊嚴。自性叫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的。「圓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覺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屬此土」,這是說明這些人在這修行。

  這個現象現在科學也被他們發現了,科學家稱這個現象稱什麼?叫全息,全息後頭還有沒有字?他們用照片叫全息的照片。什麼叫全息照片?照片裏面的畫面是完整的,你把這個照片剪碎,剪成一百個碎片,結果怎麼樣?每一張碎片裏頭都有完整的畫面,這叫全息。跟這個道理非常接近。佛告訴我們,任何物質現象裏頭,你都見到遍法界虛空界,物質現象。極其微弱的一個念頭裏頭,那一個念頭都有遍法界虛空界的信息,一條都不少,這無法想象。過去看經,看到佛經上這些說法都說這是什麼?神話,是真的嗎?佛講得這麼詳細,沒想到今天量子力學把它證明了,確實有這個現象存在,這是全息的現象,波動的現象。一即是多,一,一毛端、一微塵,多是什麼?多是遍法界虛空界,就在一毛端,就在一微塵裏頭。微塵沒放大,遍法界虛空界沒縮小,無論是精神現象、是物質現象,沒有一樣不圓滿。所以只有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才了解事實真相,叫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什麼?一體。所以自性裏頭的性德,大慈大悲是性德,見性的人這個慈悲是自然生起來的,沒有任何條件,沒有任何理由。

  佛法講慈悲,宗教裏面講愛,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他講愛。佛法不說愛,怕人起了個錯誤觀念,因爲世間人這個愛裏頭有情,有情執在裏頭,所以用慈悲,慈悲沒有情執,智慧在裏頭。這個智慧,智慧明了自他是一體,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所以我們可以說自性裏頭德是無量無邊的,德能,智慧德能。在德能裏面第一德就是慈悲。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實驗,他告訴我最美的圖案就是「愛」字,做過幾萬次的實驗,用各種不同的文字語言,水它會聽,它認識,它會看,只要是愛這個意思,那個顯示的圖案是最美的。所以他曾經問過我,他說愛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告訴他,可以這樣說法。自性裏面的德能裏頭第一德,一切完美裏頭它最完美。可是我們世間人沒有,世間人說愛,假的、騙人的。男女相愛結婚了,沒兩天離婚了,那哪裏是愛?假的!

  真正愛情是永恒不變,我們中國古人懂得,古人不用這個愛字,用親,親就是親愛,父子有親,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從這個字來的,從這個親來的,這根深!父子之間那種愛,父母對兒女,在什麼時候能看見?我有一年到日本參加會議,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在岡山開的,我去過兩次。我記得我那次去的時候,跟到我有十幾、二十個同修,陪著我一起,我們在路上散步,沒乘車,散步。有一個年輕的媽媽,推著她的小孩,四個月大,我就忽然想起了,我說我們停下來,大家來看,看這小孩,你看他媽媽對他的愛;小孩雖然不會說話,你看他的眼睛、看他的動作,他對他媽媽的愛,我說這叫父子有親,你們親眼來看,來做見證,這是天性!沒人教他,表現出來,這天真!從這裏看到父子有親那個親的意義,能看得清楚。

  所以中國教育從這開始。教育的目的在哪裏?如何將這種親愛永恒的保持不會失掉,中國倫理教育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是把這個愛發揚光大,讓他懂得用這種愛,真誠的愛,從自性裏流出來的這種愛,能愛你的兄弟姊妹,愛你的家族,逐漸向外發揚光大,愛你的親戚朋友,愛你的鄰居鄉裏。再往外推廣,凡是人,皆須愛;再推廣,愛一切動物,愛一切植物,愛山河大地,愛整個宇宙,從這擴大,這是中國教育。所以中國教育永遠是和諧的,永遠是付出的,沒有占有的。現在這個愛在不在?在。在哪裏?就在你家裏,只是它的時間太短了,小孩稍微長大馬上就變質了。諸法實相距離我們不遠,沒有距離,就在眼前,就在身邊。所以這個境界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位位皆分證常寂光土」,這個境界他們明了。常寂光就是本經裏頭叁種真實第一個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自性,就是常寂光。常寂光這個意思就在字面上。

  下面這講到常寂光土,我們看一百八十九面第二行,「四,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爲常寂光土」。法身佛,《華嚴經》上稱爲妙覺,等覺再向上去,等覺將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破了。諸位要把這個名詞要認清楚,生相,這就是最微細的那個無明習氣。他要沒有斷他就現相,就現相;這個習氣要沒有了,相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在波動裏面講它不動了,不動就沒有相,動才有相,不動了它就回歸自性,自性在這個地方的名詞叫常寂光。

  念老在此地引用蕅益大師的《要解》,「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複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寂跟照,寂是定,它不動,這個境界裏頭沒有波動現象,極其微細的波動現象都沒有了,完全靜止,這叫寂。完全靜止的時候它起作用,這個作用就是照,照什麼?它明了,沒有一樣它不明了。物質現象是波動的現象,這樁事情賢首大師的《妄盡還源觀》上講得很清楚,他講叁種周遍。第一個周遍法界,物質現象它是不停的在波動,它只要一不動,物質就沒有了。這麼一個波動速度多快?遍法界虛空界都知道,周遍法界。我們的精神、念頭,第六意識,我們動一個念頭,這個念頭遍法界虛空界全知道,誰知道?諸佛如來全知道。法身大士,爲什麼說他分證常寂光?爲什麼?他也知道。但是他知道,他有四十一個等級,習氣厚的,雖知道,不很清楚,模模糊糊的概念。如果他的無明習氣差不多快要斷盡了,還有,這經上常講八地菩薩,八地快斷盡了,四十一品無明,八地斷了幾品?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八地斷了叁十八品,四十一品他已經斷了叁十八品,還剩下不多了,他能夠接收到的信息跟佛就差不多,就相當清楚了,這叫分證。別以爲我們好像,我們起個念,自己不知道,可是佛菩薩全曉得,他太清楚了。我們自己還有什麼隱私權,還要不能讓人知道,笑話!那是什麼?那騙自己,真的很…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