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見五蘊皆空」。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是什麼?是照見極微之微,它存在的時間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觀世音菩薩看見了。菩薩的慧眼看見了,菩薩的法眼看見了,佛眼看見了,佛菩薩有五眼,照見五蘊皆空。
我們今天講這個經文得引用科學來證明,那麼小的一個物質它是活的,就是說它有心理現象,你看它有感受、它有想象,受想;它有行,行是相續,相續不斷。實在講我們看到任何現象都是相續相,沒有相續,你決定看不到個體。它生滅速度太快了,它有識、它有阿賴耶,礦物。這樣「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很好講,一點都不奇怪。礦物是什麼?礦物有受想行識,礦物的本體就是五蘊之體,那怎麼不能成佛!確實我們一成佛,才看到山河大地都是佛,就見性了,明心見性。有情衆生你見到他的性,植物見到它的性,礦物見到它的性,連虛空法界都見到它自性,這才叫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能講圓滿。
我們沒有定功,沒有證得法身菩薩的境界。但是今天科學技術利用數學推斷,利用儀器去觀察,居然看到阿賴耶的叁細相,居然發現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對我們現在人幫助很大,這是佛法裏頭最深奧的道理,「華嚴奧藏,法華秘髓」,就是講的這些。今天講什麼?尖端科學、尖端的哲學,在佛經上全有,宇宙的奧秘統統給揭穿了。真正明了之後、明白之後,這叫解悟,解悟之後徹底放下,放下是證悟。不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什麼?是染汙、垃圾。心是空的,相有性空,我們心性裏頭有這些雜東西的時候,就全被染汙了。染汙就是迷惑,迷惑就是無知,無知裏面起作用就是煩惱。煩惱是自己造的,自性裏頭沒有的,實在講就是第六識、第七識在調的,把性德變成了煩惱。我們曉得統統是假的,不再執著、不再分別,也不再起心動念了,回歸自性。這個事情說起來好像不難,但是做起來非常難,爲什麼?無始無明的習氣太濃了,你自己做不了主。這就是佛經上我們常常看到,佛歎息衆生「可憐憫者」,衆生真可憐、真可憫,回不了頭!
我們對于這些科學報告,是不是真懂了?什麼是真懂?什麼是沒懂?章嘉大師早年給我說了個標准,我永遠不會忘記。什麼叫真懂?放下就真懂了,你沒有放下,沒懂。老師這個話很有道理,真懂哪有不放下的!你願意把你的自性當作垃圾桶嗎?去收集別人拉拉雜雜東西嗎?我們中國人講良心,把良心變成別人的垃圾桶,這個人迷惑到所以然處,沒覺悟。真正覺悟,把良心裏頭這些垃圾統統清除出去,這就真聽懂了。老師這個標准簡單、清晰。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你愈活就愈快樂,法喜充滿,你放下了,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同時放下不可能,慢慢放,年年要放,天天要放,你才能有進步。你要不放下,永遠沒進步,學佛原地踏步,所學的是佛學,佛學的知識,不是智能。智慧你沒有開,你所學的是佛學知識,知識不能了生死,不能出叁界,不能斷煩惱。真聽懂了是智慧,馬上放下,我不再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就對了。所以這句話意思很深,無論在染、在淨、在有情、在無情,性永遠不變,所以叫法性。
「又法性即是真如,亦即實相」,名詞不一樣,說的是一樁事情。《嘉祥法華疏》第五卷,五是第五卷,說「法性即是實相,叁乘得道,莫不由之」。叁乘,聲聞、緣覺、菩薩,你所能夠證得的都要依實相,實相講真相。宇宙萬法的真相,你了解你才能證到,爲什麼?不了解你不能放下。章嘉大師告訴我,看得破,放得下,爲什麼放不下?沒看破。爲什麼沒看破?放不下。看破、放下從哪裏下手?老師告訴我,從放下先下手。你能放多少你就放,放了之後會幫助你看破,看破之後再放下。天天看破,天天放下,佛法裏頭秘訣就是這個,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兩個方法交互作用。看破就是真正看到真相,逐漸逐漸的接近它的本體。本體要知道什麼都沒有,說得很多,叁種現象都沒有,你統統放下之後你就證得了。科學儀器沒有辦法證得,再高深的數學也算不出來,也無法發現,那就是因爲它沒有現象。
我們起心動念這個意識、分別執著都要有對象,沒有對象不全落空了!但是自性沒有現象。所以佛說八識緣不到,八識只能夠緣到阿賴耶的叁細相,就到此爲止,緣不到自性。叁細相你找到了,叁細相從哪來的不知道,那個找不到。那要怎麼才能找到?放下就找到了。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你就見到了,就在現前,就在當下,沒離開你。宇宙萬法的本體,就是法性,這叫明心見性。見到這個有什麼好處?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樣你不知道。你學不學不相幹,爲什麼?統統是法性變現的,所以沒有一樁事情你不知道。這叫什麼?全知全能,你自己證得了。你要想去學,你學一萬年、學一萬世你也學不到,你學的很有限。宇宙不知道多少億萬年,學一萬年你能學多少?你能懂得多少?你從這個根本,你全都知道了。所以我們講智慧沒有人能超過佛陀的,他的方法高妙到極處。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這裏。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九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