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一叁集▪P4

  ..續本文上一頁可以請老師代他來上課,學生學些什麼全是他安排的。上課的老師只管執行教學,不管教學的計劃,他不管這個東西。教員你叫他上哪一門課,他就上哪一門課,把這一門課上好就完了。你要學些什麼東西,那是校長給你安排的,所以校長稱和尚。沒有教過我書的,學校老師很多,稱阇梨,阿阇梨。他是我學校的老師,但是沒有上過我的課,不一樣。見到都稱和尚,太客氣了。所以都是不了解這些意思,産生很大的誤會。

  而且和尚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也能稱和尚。不但在家人,在家婦女都稱和尚。如果她是個居士,在家居士,她教你佛經,她教你修學,她就是你的和尚。在佛門裏面,和尚第一大,尊師重道。我雖然是出家佛弟子,可是教導我的是個在家居士,是位在家女居士,我對她都要稱和尚。這個都得要懂,不懂這裏頭就産生很多誤會。一剃頭,我是和尚了,貢高我慢都生起來,不但沒有功德,在造罪業。所以這些是不能不知道的。

  佛法到中國,被中國化了。那就是世尊當年在世,沒有寺廟,他們這個團體,樹下一宿,日中一食,過的是遊牧的生活,居無定所。但是到中國來就不行了,中國什麼?帝王請來的,請來的時候是國師的身分。中國人尊師重道,皇上的老師,要叫他到外面去討飯,這個皇上多丟人!老百姓是怎麼個想法?所以決定不許可。皇上住的是宮殿,老師居住地方也應該建宮殿。宮殿這些紅牆黃瓦那是皇家標志,獨有的,別人不可以這樣建築的,可是寺廟可以。寺廟是什麼?老師居住的地方,所以寺廟都是宮殿的建築,這是代表中國古代的帝王尊師重道。這些地方我們都能夠看出,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宗教。宗教這個名詞是從日本傳到中國來的,日本接受西方文化比我們中國早,真的早兩百年,所以我們很多西方的東西都是從日本介紹過來的。日本跟中國關系非常密切,至少有二千五百年的曆史,戰國時候往來就很頻繁了。所以日本今天民間生活方式、居住的房舍、穿的這些服裝,全是戰國時代那時候的。他們都還能保留,保存到今天,我們不能不佩服。我們到日本,最好到日本小鄉村裏面去住,你才能真正體會到中國春秋戰國時候那時候的民間生活。我們去了感觸不一樣,回到古時候去了。日本的人民非常老實,很可愛,很守規矩、很聽話,很好教。非常可惜沒人講經教學,要有人講經教學,日本的佛教恢複得會很快,農村人民真的是老實。

  所以如如不動比什麼都重要,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要能做到如如不動,你會有大成就。小小事情,風吹草動,你心裏就受不了,這人沒什麼前途。世法、佛法都一樣,一生要堅定,走一條路。我對于這樁事情,父親教的。我父親吃了個虧,他告訴我,年輕的時候他曾經念過什麼,講武堂裏去學過,出來之後就是軍人,帶兵。以後他不幹了,去從政,在新政府裏面做過科長、做過主任秘書。他是國民黨員,以後又搞起黨務,就這樣轉來轉去,所以地位都很低,永遠上不去。中日戰爭爆發,他的同學當了師長,他再回到軍隊去,差一大截了,那怎麼能趕得上!這個失敗的經驗,告訴我,要我這個不可以學他,就是不能常常換工作,你搞哪一行就搞到底,要堅持到底你才會有成就。這是他一生痛苦的經驗,教給我的。所以只要一門搞到底,什麼障礙都不怕,你會成功。如果一聽到別人障礙,就趕緊退縮,或者想改變,那你一事無成。

  我學佛,原來不知道,不知道裏頭有這麼好的東西。湯恩比說的話不錯,「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大學問,你才能解決大問題。但是誰知道?人家都說是宗教,都說是迷信,我也跟著人家講這是宗教、這是迷信,沒有碰到方東美先生,永遠不知道這條路。遇到方老師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佛教不是外面我們所看到的,外面我們看到是看到它的外衣,不知道它的內容。他老人家很慈悲,也很善巧,告訴我的時候直接告訴我,他說你年輕你不懂。他說釋迦牟尼,他不說佛,他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跟他學哲學,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從來沒聽到人說過。還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句話非常有吸引力,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我當然要,我從這兒進門的。老師還有一句話在後頭,說佛經哲學今天不在寺廟,這個指導非常重要。我說在哪裏?在經典。他指導我的是你去在經典上下功夫,也就是少跑寺廟,浪費時間,也怕錯誤了方向。

  以後我認識章嘉大師,真難得,他指我的這條路真的是正路,我就走了一輩子。教我學釋迦牟尼佛,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第一次見面就告訴我這句話。告訴我,你想學佛,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對老師不認識,你會走錯路,你會走彎路,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了解釋迦牟尼佛。我們所經曆這麼多年,沒有遇到人是這樣教學的。教我讀《釋迦譜》、《釋迦方志》,教我一定要用心去體會八相成道,從這裏面得到啓示。知道釋迦牟尼佛是個教育家,知道所謂佛陀、菩薩、阿羅漢原來是學位的名稱,我才搞清楚了。佛陀相當于現在大學裏頭博士學位,菩薩相當碩士學位,阿羅漢相當學士學位,是叁個學位的名稱。所以說,一切衆生本來成佛,這個學位人人都可以拿得到的,而且肯定達得到。爲什麼?你有自性,你只要把障礙去掉,你就達到了。障礙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只要這叁樣東西統統放下,你就是佛。所以每一個人,只要你把這叁樣放下,你就是佛陀;你能放下兩樣,你就是菩薩,兩樣就是分別、執著;能放下一樣,執著放下了,還有分別、還有妄想,這人叫阿羅漢。所以阿羅漢、菩薩、佛不是神仙,跟神不相幹,扯不上關系,學位的名稱。你認識字不認識字無所謂,惠能大師不認識字,他成佛了,他叁個都放下,他成佛了。所以這些道理一定要懂得。

  我們走這條路走得很難,爲什麼?跟人家不一樣,所以別人就不能容納,我們生活就非常艱苦。實在講,叁寶加持,祖宗之德,遇到一個韓館長,幫助我叁十年,我這個根就穩定下來了。這個叁十年比什麼都重要,沒有這個叁十年,你能禁得起外面這些障礙?障礙太大了!這叁十年根紮穩了,自己真的如如不動了。「不動,不是沈空滯寂,而是心心契于真如法一,念念流入如來覺海」,這是大乘菩薩行。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一叁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