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面前理直氣壯地高聲喝斥道:“從未有任何一個科學家以任何一種科學實驗得到過關于佛教的任何一個定理,你別再五迷叁道的了,好好掌握科學吧,那才是你作爲一個知識分子所應獻身的事業。”每當此時,我都會同樣理直氣壯地反駁他們道:“佛法的研究範圍遠遠超越科學的認知水平之上,科學的探索領域尚未觸及佛法的研究範圍,對一個自己還未展開研究的事物,你怎麼能指望馬上就做出判斷呢?佛教揭示的是人心的奧秘,這根本就不是科學的探討範圍,故而越是嚴肅認真的科學家就越不會對科學還沒能涉足的領域亂發表看法。所以你們才真正不配承當科學家這一頭銜,有哪一個科學家會以對陌生問題的無知看法來標榜自己科學家的名分呢?所以你們才是五迷叁道,總以爲自己掌握了宇宙人生的全部真谛。如果科學已通達了所有令人們倍感懷疑、困惑的問題,那科學家還有什麼能存在于世的理由呢?他將不可能再代表人類的精英階層,他只不過是在重複前人的勞動成果而已。承認有科學家未知的領域,而這個領域幾千年來已經被無數的佛教修行人用自己的悲智與生命證實過,這才是科學家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所應持有的態度。科學解答不了的,佛學都給你做了解答,老老實實深鑽都來不及,還著急著到處誹謗,你學的這是哪一門子科學,又是哪個科學大師教給你的?”
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後,我又恭讀了天臺宗關于止觀方面的一些著作,並非常幸運地讀到了《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這部書將叁士道次第全部包括,它甚至將能令修行者即身獲得金剛持果位的無上大圓滿法也和盤托出,這實在令我歡喜不已。另外,現在我還在讀《華嚴經》,能暢遊在華嚴義海實在是叁生有幸。
這麼多年來的學佛經曆讓我深深體悟到,如果說科學著重的是事實,它針對的方向主要朝著現象界的話,佛學則無疑可爲它提供靈魂。因佛學以其大智照破了現象的虛幻不實,又以其大悲引領世人走出實執的輪回。科學可使我們擺脫貧困的困擾,佛教則使我們不被物欲所累,並成爲精神上的自由人。就現階段的世界環境來看,悲智正離我們越來越遠,貪、嗔、癡帶來的物欲橫流、爭鬥不休、急功近利正在世界範圍內愈演愈烈。如果每個人都肯扪心自問的話,相信大多數人日思夜想的不是金錢便是地位,要麼就是美色、醇酒、個人的小家庭,我們似乎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意願以及智慧去關, 心我以外的世界與世人。我們邁向外太空的腳步越來越大,但同時也越來越囿于自己心靈的小天地。我們不知道怎麼關心自己精神的渴求,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渾渾噩噩的生存就這樣被盲目的欲望引向深不可測的黑洞。
放眼全球,和平顯得如此得脆弱,戰爭似乎成了無處不在的陰影;貧富差距是如此得懸殊,不平衡、不平等的景象仿佛是人類抹不掉的標記;我們容忍了自他的墮落,並把它當成是最自然的人性……在貪、嗔、癡大行其道的當口,科學比曆史上的任何時期都表現得更加無能。原因到底在什麼地方,恐怕聰明人應能多少看出一點端倪:現代科技已在很大程度上成爲人類集中展示分別念的舞臺,分別念越發達,科技就越“繁榮”,而這同時就使人類離自己原來清淨無生的狀態更遙遠。
當人們漸漸不知道自己是誰時,此時所謂的發展、進步、文明都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是爲誰,又是爲什麼而做這些?佛教恰好可在此時扮演它原本就該扮演的角色,因它直接對治的就是人的分別念,它首先要人們明了, 的就是“我是誰”這一自人類開始創造文明以來就一直困擾衆人的問題。而且當衆生的分別念越粗大、越熾盛,貪心也越發泛濫時,佛法的清涼甘霖也才越加顯示出它救人于水火的及時與威力。當我們在它的指引下,一步步認清輪回是苦、妄念爲空的本質後,心底無我天地寬,神與物遊相往還的境界就一定可以現前。
所以佛教才在近年來的西歐、北美、澳洲、東南亞等地廣泛流行起來,人們日漸發現在佛法中竟蘊含了無盡的寶藏,只要能按照它的教導依次聞思實踐,自他的煩惱、痛苦、爭鬥乃至整個世界的無序、浮躁、顛倒都可以在不同層次上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國內外的學佛環境越來越向好的方向發展,這是因爲東西方的人們在初涉佛法後就已感到受用不盡,故社會和人群才開始形成一種合力,共同歡迎佛法的到來。別的不說,僅我在菲律賓就曾目睹過傳法者在能容納幾萬人的體育場內爲信衆宣講佛法的盛況。佛法應能在世界範圍內贏得衆人的尊重和信解,全世界所有智者中有誰創下了八萬四千法門去供根基不同的人們各得其所、各自隨症下藥?僅憑這一點,就足以使佛教特立獨行于世界宗教、信仰、哲學、實踐體系之林。
如果說世人是以狹隘的分別念走進自設的物質畸形發展的怪圈,對學佛者而言,同樣不能在佛法的萬千法門中妄自分別、互爭長短。對應自己根基的就是最佳法門,圓融不二方是學佛正途,對這一點我感觸尤深。近幾年來,我一直是顯密並重,這方面的行持讓我獲益匪淺。現在,我每天都要堅持坐禅四十至六十分鍾,並時時誦念六字大明咒,且力爭做到能以正念看顧好自己的心。人生苦短,時不我待,如今的我深刻體會到,不用來修行的生命實在就是一堆肉與骨的聚合而已,因此我想說,感謝佛陀,感謝佛法,從內心深處。
並不知道也不願妄想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反正目標在前,勇往直前就是了。但我自己卻總有一種擺脫不掉的遺憾,常常在無法戰勝煩惱、無力超脫欲望時冒了出來,那就是我還未曾正式皈依過,因此就老有種孤身在外、浪子獨自漂泊、尋覓的感慨。可能是因緣不濟,也可能是福淺障厚,每每碰到佛教中的名相義理、實修時的違緣障礙、生活中的重重網結,孤身一人、苦苦奮戰的感覺便油然而生。而且越深入學佛就越發體會到,佛法絕不僅僅只是經書上的文字,傳承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而這些都需要師承。特別是在一個傳統上以信仰上帝、耶稣爲主的國度裏,我的修爲與我的身份更顯得有協調起來的必要。如果說每一個大乘修行人都兼有自利利他之使命的話,我連皈依都沒有皈依過,再說心中有佛豈不有些勉爲其難?難道你心中裝著佛的表現便是置佛製定的規則以及佛的教言于不顧,自認爲自己能淩駕于一切行爲、形式之上?沒有了形式,你所謂的內容又從何得以體現?所以我才迫切地想皈依!
好在這些願望今天全都實現了。
內心的喜悅不用把它全都講出來,我還想留一部分等回到了美國再繼續細細品味。今後的修行方向已經更加明確了,那就是以菩提心爲本,以般若中觀爲見,以《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爲修行指導,以回歸自性本體爲旨歸,以等持力護持自己的見修行果,爭取不負今生、不負師恩。
說到這裏,不知怎的,腦海裏就又浮現出去年“9.11”的情景。當時的紐約的的確確可謂是一座恐慌的城市,到處是尖叫、流血、憤怒、悲傷、混亂以及惶惶不可終日的祈禱。當然了,報複的情緒不久也開始蔓延。這個時候,我依然一如既往地念咒、打坐,佛法讓我能以平靜的心態對待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災難讓我更加體會到佛法的正確與穿透時空的力量;也讓我更爲堅定了一個信念——世人若不按佛的教導去改造自我,這個世界總有一天會陷入你殺我、我殺你的血性循環。貪、嗔、癡的大戰已經初露端倪,可怕的噩夢正向我們一步步走來。
需要補充一點的是,“9.11”之前,我身邊就有很多東西方人士在修學佛法,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無論在見解還是實修方面都要遠勝于我,這些人士成爲了災難過後穩定人心的一支重要力量;“9.11”之後,有更多的人都皈依了佛門,我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當林心博士將他的皈依感言傾訴完畢之後,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推開窗,華燈初上的成都之夜頃刻就撲面而來,盡管空氣中帶了幾許汙濁的味道,但它畢竟是平和的。我並不希望一場場災難成爲讓許多人被動感悟佛法的良機,但人類的愚蠢之處就在于,若不大難臨頭,很多人根本就不會去思考生命的本質與歸宿;而有些人即便大難已然來到眼前,他可能還是想不起要皈依叁寶。
福自我立,命自我求,也只能希望人們都能好自爲之。
博士訪談錄(十六)
自性清淨
自性清淨的功德利益實乃不可思議,一個修行者若真做到了清淨自性,那麼他將毫無疑問地獲得等持、總持、智慧、神通等功德。這個道理理解起來其實非常簡單,如果把我們的心比喻爲一潭清澈甯靜的湖泊,那麼日月星宿、山川景致自然就能現于其中。同理,若心清淨無染,一切功德又焉能隱沒不現。偉大的佛教修行人無垢光尊者就曾講過:“五眼六通均需依賴清淨安住之心而獲得,如若心隨外境,則無法斷除分別念。若心海性湖紋絲不動,日月星辰定當不滅而顯現。故觀心、入定實爲重要!”
修行者通過佛教的觀心入定法門就能漸漸回複心性本有的清淨狀態,在這種平和、光明、平等、空靈的境界中,很多常人,甚至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都可紛然呈現。諸如于光明夢境中雲遊十方刹土、在白天的修持過程中親見上師莅臨加持等等,這些對外人來說也許無法理喻的現象,在冷暖自知的行者眼裏卻倍感親切、熟悉。麥彭仁波切的弟子當年就在上師圓寂後,于空中看到了尊者現身所留下的教言,這一教言至今仍能見于尊者著作中;而這樣的事例在各大持明傳承的傳記中誠可謂舉不勝舉。如果把行者因清淨自性時隨之而産生的個體覺受斥爲無稽之談,或當成癡人夢呓,這只能說明我們自己的眼界太過狹窄。
曼石博士現任教于某中醫藥大學,他通過自己的修行方式已經並正在一步步邁向自性清淨的境地。在他本人的…
《博士訪談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