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叁九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氣一斷就趕快摸摸,是不是從頂上走的?是不是從哪裏走的?那他可麻煩大了。頂上走是怒火沖天,那是脾氣大了,他到哪裏去?他到地獄去了。所以一定要懂得這些規矩,讓他自然走,這是最安全的。佛號不間斷,念念提醒他,這是正法。

  《法華玄贊》說,跟我們解釋這幾個字,「阿雲無」,把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用中文把它翻譯過來,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叁翻作正,藐翻作等,叁又是正,菩提是覺,合起來無上正等正覺,梵文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可以翻的,一點都不困難,這是尊重不翻,這是佛法裏頭最尊重的一句話。學佛爲什麼?就爲這個。證得正覺,阿羅漢,這叫阿羅漢;證得菩薩是正等正覺,正等正覺就是菩薩;上面加個無上是佛。你看佛、菩薩、阿羅漢都含在這裏頭。這是我們學習的目標,學佛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就錯了,路走錯了,不是真的。佛法始終不離正覺,正覺比什麼都重要。在我們的經題裏面「清淨平等覺」,也包含了無上正等正覺。清淨心是正覺,平等心是菩薩,是正等正覺,後面那個覺是佛,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總的目標、總的綱領在經題上。

  《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有一百卷,第八十五卷裏頭有這樣一段話,「唯佛一人智慧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只有佛一個人。等覺菩薩不能稱阿耨多羅,稱叁藐叁菩提;阿羅漢跟辟支佛只能稱叁菩提,正覺,不能稱正等。「惡道衆生善根微弱,複多宿業,蒙佛願力加被,攝受往生。生彼土已,悉令成佛,此實阿彌陀如來慈悲至極之無上聖願」。這是就我們一般常識來觀察。惡道衆生指叁惡道,畜生、餓鬼、地獄,前面我們學過叁惡道的業因果報,我們都明了。他們的善根微弱,這是講在惡道,爲什麼微弱?迷惑了。就像我們這一代的人,我們有沒有善根?有。在這個時代,你遇到佛法能信、能理解,還能做,這都是善根福德很厚。可是你爲什麼沒有成就?爲什麼貪瞋癡慢斷不掉?爲什麼自私自利斷不掉、名聞利養斷不掉?這是什麼?這是你周圍的緣不好,它們都在引誘你,不是你沒有善根。一時一念把不住,你就隨著緣走了,你就隨緣隨變。賢首國師的《還源觀》上教給我們隨緣不變,「隨緣妙用」,妙用就是不變,那就叫真妙。可不可以隨緣?可以,事上可以隨緣,相上可以隨緣,心性不能隨緣。要怎樣才能辦到?你真的要能夠提高警覺,知道什麼?知道這個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要學這個本事。

  相是假的,你可以享受它,你對它不會起心動念,也就是你對所有一切境界相裏頭沒有貪瞋癡慢疑,這是菩薩。爲什麼?菩薩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我過去在臺灣的時候,大概叁、四十年前,我印了個透明的紙,裏面就是《金剛經》上這四句偈,「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是個圓的,透明的,字是紅色的。我送給同修,貼到哪裏?貼電視上。你每天看電視,你就看到這首偈子。這個很管用,看久了之後,你看到外面事實現象也是這個看法。我們在這個人間,那就是個電視,電視是平面的,這是立體的。你才不會上當,你才不會造業。善事、惡事都可以造,心地裏頭痕迹都沒有,那叫什麼?那叫造淨業。造淨業能生淨土,一動心的話,就是染業,染業去不了淨土,染業還留在六道輪回裏頭。這個方法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電視屏幕上最好都要把它做上去。製造電視機把這幾個做上去,這個電視機的老板是菩薩再來,他不是凡人。讓你在那裏看的時候提高警覺,你不會被裏面的色相所迷惑了,你要從這個裏頭覺悟。

  善根弱,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因爲沒有人講倫理道德。善根是有,沒人講了,它發不出來。「複多宿業」,宿世造了許多業。造作一切業裏頭,肯定惡業多過善業,這肯定的。爲什麼?《唯識論》裏面告訴我們,八識五十一心所,這是講起心動念,念頭裏頭,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心所有二十六個,超過太多了。所以我們的善敵不過惡。又何況善的念頭力量薄弱,惡的力量非常強大。惡,天天有很多外緣在熏習、在幫助它,勢力愈來愈大。善,沒人行善,你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所以善的力量就微弱。我們的念頭,善念敵不過惡念,惡念當家做主。實際上在生活裏頭亦如是,惡的境界力量強,善的境界弱,善敵不過惡。這個年代,你的善要能夠敵著惡,那可不簡單,那就是你不是凡人。

  我們都是凡人,怎麼辦?我從學佛就學了個辦法,六十年還沒墮落,什麼原因?天天讀經,我就這個辦法,每天讀經的時間不會少過四個小時。初學佛的時候那些年,我讀經的時間每天大概十個小時,也就是天天親近佛菩薩,一天都不能離開。古人說,「叁天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這個話是有道理的,不是假話。叁天不念佛,叁天不聽經,完了,肯定跟著惡念跑掉了。這是我自己的經驗,能守住就是天天不離開佛菩薩。這個善根,我們不說一年一年,我們說十年,十年十年比,是向上提升,沒有往下墮落。前面叁十年,忍辱波羅蜜是形式,心裏頭還有不平。表面上是沒事,心裏頭不甘心、不情願,爲什麼要受委屈?四十年、五十年之後,慢慢就平了,因爲習慣了。六十年覺悟了,覺悟是什麼?一切法了不可得。《般若經》上念了六十年,明白了,「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怎麼?化解了,真正感恩的心生起來。以前我不恨你就算了,就算不錯了,哪還有什麼感恩?現在感恩的心生起來。爲什麼感恩?他替我消業障,我怎麼能不感恩?他不怕造罪業,替我消業障,我不能不感恩。感恩還有行動,我每天念佛回向,都回向給他。因爲我知道,他如果不回頭,他肯定墮惡道,我功德回向給他,希望他在惡道裏頭少受ㄧ些苦,這就是我報答他的。這樁事情他往後肯定會知道。

  所以,對我們好的人、愛護我們的人,要小心、要很謹慎,不要墮落到裏頭去。要有一點貪戀,你就完了,這個要特別小心,爲什麼?很容易墮落。對我們不好那個人反而容易,我們能夠沒有瞋恚心,消我們自己的惡業的業障,增福慧,不能夠怨恨。怨恨之後,麻煩在哪裏?怨愈結愈深,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麻煩就大了。決定不跟人結冤仇,縱然被他殺害也不怨恨他,學忍辱仙人。你看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忍辱仙人一點怨恨都沒有,真的還感恩他,爲什麼?成就他的忍辱波羅蜜。他忍辱波羅蜜畢業了,畢業他就成佛了,這個利益太大了。所以忍辱仙人告訴歌利王,我成佛第一個度你。那個忍辱仙人就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個度的憍陳如尊者,憍陳如證阿羅漢,憍陳如的前生就是歌利王。說話算話,真的第一個度他,報恩。好事,壞事變成好事,都在那一念之間。念頭純淨純善,那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們才真正學到東西,才真正入了佛門,契入如來所修證的大法,真得受用,這個受用是世間法裏頭找不到的。不是深入經藏、深解大乘的人,對這些道理不懂,你給他說他搖頭,他還來批評你:你完全錯了,你怎麼這麼傻,人家欺負你還感恩?要報仇!人家都教你這個方法。這個東西,只有深入經藏、深解大乘的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他多宿業。但是不要緊,「蒙佛願力加被」,得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這個修行的功德加持給他,真管用。解沒有行,沒功德,你想加持給人加不上。解一定有行,功德都在行當中成就的,你沒有做到,那不算功德。不是我解了就算功德,不是的。解得再多,而沒有真正去修學,這一生還是出不了六道輪回。能出輪回,能真正往生,都要真幹才行,不真幹沒用處。真幹就是真功夫,真幹就是真的理解;不真幹,那個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理解、覺悟,是從行動當中悟過來的。沒有行,你沒有感悟,你所了解的就是現代人所謂的佛學,是佛門的知識,你沒有智能。知識解決不了問題,爲什麼解決不了問題?因爲你心裏面是煩惱,你用煩惱習氣,拿著佛法的方法解決問題,不行。然後變成什麼?佛法沒用,你會謗佛、謗法、謗僧。造這個業,來生就是無間地獄。你真正修行它就管用,不真修不行,搞假的,不管用。假的東西只是在阿賴耶識裏頭種個善根種子,它不會發芽,它不起作用。

  阿彌陀佛發的願,每一願他都做到了。所以極樂世界是大願功德的成就,自然成就的。極樂世界,我們沒有聽說有人繪圖、有人去設計、有人去施工,沒有,完全是阿彌陀佛的願心,參觀了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這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是表法的,密宗以二十一爲圓滿。我們《彌陀經》用七代表圓滿,《華嚴經》用十代表圓滿,密宗用二十一、用十六代表圓滿。二百一十億就是大圓滿,是這個意思,大圓滿是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一個都不漏。也就是說,法藏比丘統統去考察過,統統去訪問過。在這麼多諸佛剎土裏頭,好的、善的統統采取,不善的全部不要,這個意念建造了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向大家做報告,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四十八願就是非常具體的報告。這個世界沒有叁惡道,從叁惡道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也不會再受叁惡道,這是前面兩條願。

  所以,他要不往生極樂世界,「應墮惡道」,因爲他的惡業太多了,不往生一定要墮惡道的,「但因彌陀願力加持,往生極樂不複更墮叁途,故曰不墮惡趣」。這個道理在此地。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再不會墮叁惡道。不但不墮叁惡道,在極樂世界一生決定成佛。爲什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天天跟你講經,天天給你說法;不但彌陀說法,西方極樂世界六塵都說法,你想不聽也不行,無論走到哪裏統統聽的是佛法。樹也會說法,鳥也會說法,水都會說法,你在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六塵所接觸到的全都給你說法,真難得。這是阿彌陀佛絕妙之處,讓一個人到極樂世界,你就永遠沐浴在佛法當中,你能不成就嗎?不可能不成就!…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叁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