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期間,魚就成群結隊地遊向産卵地,人們就在魚群所經過的地方以種種方式加以捕捉。人們主要利用這種魚的魚子做成魚子醬出口到國外,每條魚的魚子何止成千上萬,因此,大馬哈魚的數量急劇下降。到了冬季,捕魚又有新的花樣,在冰封的河面上,用冰鎬打出一個個窟窿,這時,魚爲了呼吸新鮮空氣便自動聚集到冰洞周圍,人們就用抄網把魚撈出來。更有大面積的機械化作業,在寬闊的江面上用機器打出很多冰洞,把長長的大網下到冰洞裏,過一段時間後,再用絞盤車拉。因爲冬季非常寒冷,魚一旦離開水面就被凍成冰塊,整個江面到處都堆著凍僵的魚。"迷魂陣"是國家明令禁用的非法漁具,一把竹竿,幾丈網布,魚兒只要進來,不管大小,悉數打盡。
現代人類社會的道德標准失去了准則,人們往往誤入歧途,對殺生造惡業也贊歎宣傳。有專門的釣魚雜志和報刊,有釣魚協會和各種釣魚比賽。他們宣傳釣魚的方法以及釣魚的好處,說什麼釣魚可以健康長壽、陶冶性情。其實,殺生害命只能短命多病,感受痛苦的果報,命終之後會墮入號叫地獄之中受苦,高尚的道德情操怎麼能用殺生來陶冶呢?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又出現了電魚、炸魚和用毒藥藥魚,此類方法非常殘酷,魚無論大小全都死掉。冬季洞庭湖幾乎所有水面全被私人承包捕撈,這種"買斷經營"的危害絲毫不亞于"迷魂陣"和電捕船。人們在這些水域上瘋狂地涸澤而漁,不待冬水全面退落,承包人紛紛"岸上安營紮寨,水下刨底叁尺",水能放幹的放幹,放不幹的用泵抽幹,抽不幹的再用電打,所有沾暈帶腥的都不放過,資源的滅絕性破壞無法估量。人們爲此也付出了沈重的代價,每年都有很多人因捕魚而傷亡。
據佛經記載,過去釋加族人是一個村落的村民,它們把一個大池塘的魚全部打盡。後來,那些魚轉生爲琉璃王及其部族,琉璃王率領軍隊把釋加族人全部殺死。佛陀當時是個小孩,他沒有吃魚肉,只是敲了魚頭叁下玩耍,在琉璃王誅殺釋加族時,佛陀也因此頭疼了叁天。
這則公案是對因果不虛的絕好诠釋,遍知佛陀因往昔業力成熟尚顯現感受果報,那些大肆捕撈、殘殺魚類、啖食魚肉的人將感受怎樣的惡果,是不言而喻的。
被鯨血染紅的海灣
費羅群島是冰島附近的一個捕魚點,在這裏可以捕到最大的海洋生物--鯨魚。鯨魚是海生哺乳動物,它們用肺呼吸,在海中每半小時或一小時就要浮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時噴出特有的水花,捕鯨人常常憑這個特征發現鯨群。在冰島附近海域曾發現過十七種鯨。隨著季節的變化,鯨魚爲了尋求豐足的食物,每年會定期出現在這一帶。
隨著捕撈技術的發展,冰島附近鯨類遭到挪威人大量地捕撈,致使鯨魚數量越來越少。弓頭鯨因其有肥厚的脂肪和柔韌性的鯨骨,加之行動緩慢、喜在水面上遊弋,因而遭到的捕殺尤爲嚴重。當地政府曾不得不通過法律對鯨類采取了強製性的保護措施,一時間控製了濫捕濫殺的現象,使鯨的數量明顯地增長。可是好景不長,鯨最終未能擺脫被捕捉的厄運。不久,許多捕鯨人重操舊業,對鯨魚大肆捕殺,鯨魚的鮮血染紅了海水。
捕捉到鯨魚之後,一般是運至捕鯨站進行殘酷地肢解加工。鯨魚體形龐大,重達數十噸,生命力極強,在被割解過程中,往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方才死去,感受了巨大的痛苦,場面極爲殘忍。
鯨類性情溫順,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海洋中,絲毫沒有傷害到人類,可人類爲了自身利益而對它們進行了瘋狂的屠殺,肆意踐踏生命。在他們眼中唯有金錢,而視生命如草芥。以文明自居的人類爲什麼居然持守著這樣不文明的觀念呢?
山頂上那高高的墳茔
一九九七年秋天,我前去朝拜聖觀自在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普陀山是個島嶼,在大海之中,我們乘坐的遊輪在海中航行。那天天氣晴朗,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遠處海天一色,視野極爲開闊。海中的波浪不大,航船行駛得很平穩。
我注意到一位老年婦女,大約六十多歲,一口膠東口音,她說她來普陀山是爲兒子來的,兒子是個漁民,去年的秋天兒子在海上遇難,屍首無歸。聽說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廣大靈感,她特意前來求觀音菩薩領她兒子到極樂世界。言語中看得出她很虔誠。有人問她:"你這麼大年紀了,怎麼就一個人來?""哎!"她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說:"兒子去了,孫子還小,兒媳婦要照看孩子,家裏也沒別人。"說這話時,她哭了。這時海中傳來陣陣汽笛聲,對面開來一艘船,只見船上堆了很多箱子。當地人說那是漁業收購船,專門在海上收購魚,漁船不必靠岸,直接將所打的魚賣給收購船。船上那些箱子都是冷凍的魚。只聽那老婦人講:"打魚不好,孫子長大了,決不讓他再打魚。"爲什麼呢?原來她家叁代中都有人葬身大海。那時漁具落後,只劃一個小舢板,到了大海裏遇到風浪,船翻人亡的事故,屢有發生。她結婚不到一年,公公出海打魚,結果一去不複返。一家老少天天到海邊張望,望著波浪洶湧的大海,淚都哭幹了。爲了紀念亡者,他們用死者的衣服包了一塊磚頭,在山頂上做一個墳丘,每年前去燒香祭祀。在她的家鄉海邊的山頭有許多墳茔,那些墳茔中沒有死者的屍骨,只有那些象征性的磚頭。十年後,她兒子只有八歲,有一天她丈夫出海打魚,沒想到船劃進海裏去,海上起了大風,她的心也隨著揪了起來。她焦急地等待著,時間一刻一刻地過去了。天黑了,從海中遊回來兩個人,但不是她丈夫,他們是同一條船上的夥伴,一共四個人,回來的兩個人說船翻了,他們各自逃命,不知另外兩人怎麼樣了。她領著兒子在海邊等待,不顧黑夜中的寒風,不知不覺天亮了,但見不到她丈夫的蹤影。而後連續幾天中,她都期待著丈夫的回歸,然而一直沒有。叁個月之後,她給她丈夫做了一個墳,墳中只有衣服包著磚頭。
人的愚癡和迷惑就是這麼深,這麼厚。她和兒子相依爲命,曆盡艱辛,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了。兒子長大後,又找不到別的工作,她想現在實現了機械化,打魚都用機帆船,不會有什麼危險吧。她還是讓兒子上船打魚。不錯,前幾年收入可觀,家裏生活有所改善,兒子也說上了媳婦,又添了個大胖孫子。誰知好景不長,去年她兒子又在海上遇難,年紀輕輕的,剛剛二十六歲,便舍下老母親和妻兒去了,他們一船七個人無一生還,後來聽人說只在海上見到船的殘骸。這一次老婦人眼裏也哭不出淚了,她反複思索著自己的遭遇,最後她醒悟了,她相信了因果報應的道理,打魚殺生,當然要以命償還。她相信觀音菩薩能拯救她兒子的靈魂,同樣,在山頂上,她又給她兒子做了一個假墳,墳頭的方向朝向南海普陀山,她祈禱觀音菩薩慈悲加佑,讓他兒子往生極樂世界。
漁業收購船開過去了,據說那船上拉了五十噸魚,五十噸魚有多少條生命我沒計算過,我只知道那些魚剛打上來就被放進冰庫凍死了。凍死的滋味怎麼樣呢?我望著那無邊的大海,合掌默默地祈禱觀音菩薩,願那些造殺生惡業的漁民和遭受被殺之苦的衆生早日脫離無邊輪回的苦海,速登菩提岸。
被感動的垂釣者
釣魚本來是比較殘忍的,然而許多人對釣魚卻是津津樂道、樂此不彼,他們似乎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所垂釣的是生命--和我們人類一樣具有靈性。關于動物的靈性,遼甯省遼中縣曾發生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希望能使那些熱衷于垂釣的人們有所感觸。
那是1997初秋的一個清晨,徐徐的清風已使人感到有點涼意,遼河的水也不再那麼洶湧,河邊青青的水草在晨風的吹拂下微微起伏……這一切在晨光中顯得甯靜而祥和。然而,一個手持釣魚杆、身背魚簍的垂釣者打破了這甯靜祥和的氛圍。
那垂釣者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來到河邊,很熟練地把帶有魚餌的魚鈎抛入河中,之後便瞪大眼睛緊盯著河面。不久,水面上的浮標猛地被扯入水中,一時間,垂釣者顯得緊張而興奮,大概以爲是大魚上鈎。稍等了片刻,他估計上鈎者已難以脫鈎,便迫不及待地往上拉……上鈎的"大魚"終于被拉上了水面,興奮得滿面通紅的垂釣者這時忽然愣住了--眼前奇異的場面,在他的垂釣生涯中可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只見釣上來的不是什麼"大魚",而是一只大烏龜,大烏龜的身上居然還吊著幾只小烏龜--它們因爲緊銜住大烏龜的身體不放而一起被釣了上來。剛放到地上,幾只小龜立即象衛士般緊緊地把大烏龜圍住,一雙雙小眼緊瞪著垂釣者,使得向來自認爲很沈著的他也不知所措。
關于動物的靈性他也是有所聽聞的,對于這些傳聞他總覺得那只不過是人們的一種誇張的說法罷了,然而如今他不得不重新反省自己的這種看法。這幾只小動物使他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對父母那種深深的依戀之情,原來這些自己曾認爲可以任意打殺的動物也和自己一樣是有靈性有情感的生命……
也許是被喚醒的良知,使垂釣者終于做了一件他有生以來從未做過的事情:默默地爲烏龜取下魚鈎,然後把它們放到岸邊,心裏滿懷歉疚地對它們說:"對不起,你們回家去吧。"幾只小龜跟在大龜後面,慢慢地爬往河裏,有一只小龜還頻頻地回頭看他……
後來,他折斷了釣杆,從此不再殺生,如今成了一名虔誠的佛弟子,常常勸人不要傷害生命。
夾皮溝的獵人
在黑龍江原始森林中,生存著不同種類的獐、豹、鹿、野豬等動物及各種飛禽,同樣也住有人,有獵人。
從前在夾皮溝有兄弟二人,他們打獵不用槍,專門用安置殺具的方法,不知傷害了多少生靈。比如捉拿飛禽及小走獸,專門支起鐵夾子,上面放一些草和樹葉,等那些動物踩上夾子就被夾住了。還有用小木棍把大木頭輕輕支起,在大木頭下面放一些食物,貪吃無知的小動物只要一來,就會觸動機關,大木頭便砸了…
《悲慘世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