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桌面上。當時我很害怕。有個佛教徒還在勸我說:"堪布,吃吧!"她面不改色心不跳,我很不理解,佛教徒見衆生遇難,怎麼一點兒悲心也沒有?我狠狠地批評了那個放生會會長。菜是吃不下了,後來又換了一家素食店,也沒有食欲。此後幾天當中,每當吃飯時,那些鮮蝦在熱油中翻騰的景象便出現在眼前,我感到很痛苦。此事至今已有七年了,那油炸活蝦的情景還時常在眼前出現。世間智者孟子曰:"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世間的賢者都有如此慈悲之心,而作爲佛教徒怎能忍心殺食衆生呢?縱然不能吃長素,亦不應故意殺生。宋朝大學士蘇東坡的愛妾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熱衷于放生,有一天到山林裏放生鳥兒回來,看見庭中一群螞蟻正在爭食掉落的糖,她一邁步踩死了很多螞蟻,蘇東坡見後感慨地說:"你放生是爲了慈悲,原是好事,但是爲何獨厚禽鳥,而薄待于螞蟻,這不是真實的慈悲呀!"應當警惕!我們不能一邊放生,一邊又去吃活物而殺生,僅僅做一件表面上的好事,無有大悲心,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即使佛教徒在智慧禅定等方面有很高的境界,倘若去殺生,則根本不能從叁界輪回中獲得解脫。佛陀在《楞嚴經》中說:"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叁摩地,皆大羅刹,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割,相食未已,雲何是人得出叁界。"
飯店裏的罪惡
黑龍江省雞西市位于東北邊陲,其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炭,故有"煤城"之稱。在這個城市中散居著不少朝鮮族人,喜吃狗肉是這個民族的風俗。在市中心鱗次栉比的高樓大廈底層,經營著不少朝鮮飯店,以烹製狗肉爲主。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氛圍和風俗習慣。在藏地,吃狗肉被認爲是很不吉祥的事。如果一個人吃狗肉的話,就象吃了人肉一樣讓人費解,其卑劣的形象永遠會記在人們的心中。幾年前,有一藏族上師到漢地觀光弘法,在一次吃午餐時,有一朝鮮弟子端上了一盤精致烹調的狗肉供養上師,結果上師當衆狠狠地叱責教訓了這位弟子,由于弟子不了解藏族的習俗,而給這頓午餐帶來了意外的不快。
飯店門前的鐵籠裏關著一條條失去自由的狗。來往的行人不時地駐足看幾眼,便又開始了他們匆匆的行程。奔馳呼嘯而過的汽車喇叭聲遮掩了飯店內的喧囂。望著這些被囚禁的,痛苦萬狀的生靈,淒涼悲怆的傷感湧上了我的心頭。
屠狗的慘叫聲,不時從飯店後面傳來。原來在飯店後面有間專門殺狗的陰暗房間,就在這裏不知有多少生靈命喪黃泉。只見屠夫手持利刃走向狗籠,將已被嚇的魂飛魄散,渾身發抖的狗用力拖出,然後將它牢牢地捆在一個固定的木樁上。用利刃猛地刺向狗的喉部,割斷了頸部動脈,血噴湧而出,狗拼命地掙紮嚎叫著。由于過多的流血,它只能發出呼噜呼噜的聲音。這時屠夫殘忍地剝起了狗皮,將肚皮由下向上用力挑開,又向兩邊豁到四肢的盡頭,接著就從脖子處將狗皮向下扒,此時尚未斷氣的狗痛苦地呻吟著。一刻鍾過去了,除了狗的頭部以外,全身毛皮被剝光,殷紅的鮮血不斷地流淌著,四條光光的腿不再亂蹬了,而是不停地抽動著,屠夫又將肚皮剖開,取出內髒。一條狗就這樣淒慘地告別了塵世。頃刻間一盤新鮮的狗肉便呈獻于那些貪婪的酒客面前,他們狼吞虎咽地吞噬著。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人性的凶殘更使我覺得悲哀。
望著那些仍在籠中待宰的生命我多希望屠夫放下手中的屠刀,店主改行換業,還給這些生命自由的生存空間,不要再夢想以邪命生財發家。
爲忠實的朋友哭泣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痛苦叫愛別離苦,就是自己所貪愛的眷屬、親戚朋友等經過短暫的聚合,而後往往要分離,或者淪落他鄉,或被怨敵所害,或因意外而遇難,如此種種,自己的痛苦甚至比離別的所愛眷屬還大。小李喜愛一只狗,而那狗卻因人的愚昧而慘遭不幸,她滿含熱淚地給我講述了她童年的那段往事:
在我童年時,有一位非常可愛的朋友--歡歡狗。因爲它總是搖著豐滿的尾巴歡喜跳躍,故取名叫歡歡。它比我小六歲,但特別懂事,從來沒挨過打。叫它做什麼就做什麼,從來沒有矢過職。但是我這位忠實的朋友卻遭到無辜殺害,至今我內心深處始終爲它哭泣,因爲它死的太不應該,太可憐,也太慘了!
記得那是一個暴風雨過後的下午,見爸爸拿著一根繩子,叫歡歡過來。天真的歡歡跑到爸爸面前,爸爸冷不防用繩子套住了歡歡的脖子,當時大家都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兒,就問爸爸作什麼?爸爸說:"這狗用爪子扒坑,鄰居說這不吉祥,會死人的"。當時我和哥哥都太小了,不知道這是一種愚昧人的謬論(那是因爲狗太熱而扒涼土來解熱)所以眼睜睜地看著爸爸造下殺生的罪業。
當時爸爸緊緊拉著繩子,歡歡一邊叫一邊跳,我和哥哥在旁忍不住哭起來。爸爸生氣了,拉著繩子就走。歡歡知道了,明白了,後腿拖地不肯走,爸爸雖然用很大力氣,但也拉不動,就命令哥哥拿棍在後邊打。哥哥不敢不聽,哥哥打一下,爸爸拉一下,歡歡叫一聲,它好象在說:"我不去!"但也無可奈何地挪動著。就這樣,僅離我家不到一百米的小河,歡歡卻走了大約半個小時。到了河邊,只見歡歡吐著長長的舌頭呼呼直喘,而且渾身在顫抖。它用祈求的目光看著爸爸,我也是驚慌失措不知要發生什麼事情。只見爸爸睜大眼睛用力把筋疲力盡的歡歡往河裏一扔,只聽噗嗵一聲,歡歡沈入了河裏。我和哥哥不約而同地大喊:"歡歡!"歡歡從水裏浮出頭來,張嘴大聲嚎叫,好象在喊:"救救我!"它拼命往岸邊爬。這時只見爸爸在岸邊拾起一塊大石頭,邁步下了河,抓住快到岸邊的歡歡,把它的頭用力往水裏壓,只聽到水中哼哼的聲音,水面上不斷浮起水泡。此時此刻爬在地上的我,欲哭無淚,好象自己也快沒氣了一樣。不知過了多久,水裏一點聲音都沒有了……
就這樣,忠實的朋友離我而去,它走得那麼痛苦,那麼不情願。
二十年了,每當想起歡歡死時的情景,淚水還是會止不住往下流,心裏默默地請求著死去的歡歡別再恨爸爸了,我真誠地請求你原諒無知的爸爸,我會好好學佛把功德回向給你,讓你早日離苦得樂!
同時亦願慈愛過我的爸爸,殺業之罪早日忏悔清淨!
還希望我愚昧的鄰居以後再也不要信口胡言,而導致無故害命,否則自己來生亦會遭到同樣的命運。慎之哉!
聽了小李的陳述,我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有一次和弟弟一起去放牛,弟弟在離我不遠的地方用石頭打什麼東西,我馬上跑過去看,見一只黃鼠狼已經躺在血泊中。我責備弟弟,他辯解說:"剛才這只黃鼠狼嘴裏叼著一只老鼠,聽人說這不吉祥,不把它打死,我們的父親或母親會死的。"嗨!愚癡的人們,黃鼠狼叼老鼠與父母的生死有什麼關系!在藏地還有一種說法:"若在冬天看到鼹鼠,一定要把它殺死,否則招致不祥。"這些說法都毫無道理,都是無稽之談,只會讓人徒增罪業。
市場上的甲魚
一九九七年,我去桂林觀光,看了秀麗的漓江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不虛。觀光的同時也進行了放生。而後又去了廣西南甯,在那裏,我到市場上看一看是否有可買放的動物,只見有很多人圍著一個賣魚的攤位,那攤上正在賣活的甲魚。原來那裏的人們有吃甲魚滋補身體的習慣,魚販子爲了迎合食客的心理,每天將活生生的大甲魚擺在攤桌上生切零售。
甲魚的身體象龜,背骨比龜稍軟,魚販子爲了讓甲魚不死以使魚肉新鮮,多從尾部開始割售。當買主要求購買一塊魚肉時,魚販子幹枯而又灰黑色的臉上充滿殺氣,目露凶光,左手拿鋒利的大菜刀,對准下刀部位,右手握住牛角猛力錘打刀背,頓時鮮血從裂口處汩汩流出。甲魚因痛苦難忍而伸頭張口,雙眼突出,頭部血管暴漲,四只腳在不停地掙紮著,眼中充滿了憤恨與不平。魚販子鑿了一個裂口後,還要再鑿另一邊才能把一塊肉從甲魚身上取下來。如果買的人多,甲魚就接連不斷地遭受淩遲之苦,若是生意冷淡,一天也買不完,甲魚就要忍受長時間的痛苦折磨。甲魚的鮮血濺滿了攤桌、案板以及魚販的衣服,魚販身上充滿了血腥味。
此外市場上還有人殺賣泥蛇。有一個老太婆看樣子有八十歲了,老態龍鍾,卻擅長殺泥蛇。她每天在市場擺攤,雙手不停地殺著一條條泥蛇,動作靈巧,一手抓蛇頭,一手拿剪刀,對准蛇喉部剪去,速度快得幾乎看不清次第。一會兒蛇皮便剝了下來,內髒也挖空了,這時,蛇的身體還在擺來擺去。面對這些,看慣的人無動于衷,初見的人中多數加以稱贊,買客也覺新鮮,而具有仁慈之心的人則悲歎不已。唉!老人爲什麼不念"阿彌陀佛"呢?
市場上還有許多鮮活水産品,大多是被人們買回家以後,再被殺、被煮、被燒烤、被煎炸。殺生之人死墮叁途,並生生短命多病,無有智慧眼目的人們還以爲殺食動物是補身的妙藥。《華嚴經》雲:"殺生之罪能令衆生墮于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無論是爲賣而殺,或者爲食而殺,人們都應慎重思考經中之言的意義。
殺年豬
過春節一向是人們最快樂的日子,而我卻不這樣認爲,因爲人們歡喜的日子,正是無數傍生被判死刑的日子。樂樂說:"小時候在安徽的某一農村,每逢過節,村子裏時常傳出撕人心肺的慘叫聲,那叫聲始終無法從我心裏抹掉。"那是豬的叫聲,來自被宰殺的豬。
又是一年過去了,春節來臨了,六叔叫父親幫他們把豬送到屠夫家,當時我注意到父親很不情願,但是無奈,六叔來叫,沒辦法,只好去。我隨後前去觀看。只見父親和六叔圍著豬躥來跳去,好不容易把豬捆住了,擡到車上,而後我們都上了車。一路…
《悲慘世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